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类FGFR2基因的多种突变与囟门早闭综合征密切相关,主要包括Crouzon综合征,Pfeif- fer综合征,Apert综合征,Jackson-Weiss综合征,Beare-Stevenson综合征。目前研究FGFR2突变与囟 门早闭综合征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分子遗传学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从基因型和表型、可能的机制以 及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回顾了近年来在二者关系的研究上取得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Apert综合征患儿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突变以及临床特点。方法采集1例Apert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扩增FGFR2基因第7和第9外显子,对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检测基因突变。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在患)LFGFR2基因的第7外显子的937碱基发生杂合突变,由c转变为G,导致FGFR2蛋白第253位密码子由脯氨酸变为精氨酸(P253w),患儿父母均未检测到该基因突变。文献检索国内外已报道15例Apert综合征患儿,其中6例进行FGFR2基因突变分析,5例为S252W突变,1例为外显子Ⅲb/Ⅲc之间杂合缺失突变。结论该例hpert综合征患儿由FGFR2基因937C-G的杂合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定1例Apert综合征患者是否存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基因突变.方法 收集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FGFR2基因第7和第9外显子,对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检测基因突变.结果 发现患者FGFR2基因第7外显子的934 C→G突变,导致了FGFR2蛋白第252位丝氨酸被色氨酸取代(S252W),与国外报道的致病性突变一致.结论 FGFR2基因第7外显子的P34 C→G突变是该例Apert综合征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4.
Apert综合征 (Apert Syndrome, AS) 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表现为颅缝早闭、中面部发育不良、 并指 (趾)、智力发育障碍等,多由FGFR2分子功能增强型点突变引起。目前,此疾病主要靠手术矫形来恢复功能,其中大脑等病变部位手术难度大,难以实施,且通常需要多次手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遗传病治疗中具有巨大潜力。本研究筛选到靶向FGFR2基因的gRNA,与Cas9经慢病毒包装后作用于Apert小鼠 (FGFR2+/P253R) 的原代颅骨细胞、体外培养的颅骨以及活体小鼠颅骨中,可敲低FGFR2的表达,改善Apert原代颅骨细胞的分化程度。CRISPR/Cas9处理体外培养的颅骨及注射至 Apert 小鼠头颅,颅骨冠状缝早闭状态有效缓解,异常降低的颅骨骨量、骨密度等也显著改善,表明 CRISPR/Cas9基因编辑可缓解 Apert小鼠头颅异常。本研究为 Apert综合征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有望为其它骨骼遗传病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例Apert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超声表现、产前诊断方法,并对孕母的再生育情况进行追踪。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例产前超声筛查异常,临床高度怀疑胎儿Apert综合征的孕妇,其中一例进行MRI检查,取得其羊水或脐血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芯片检测及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对其孕母再生育的情况进行追踪了解。结果 2例胎儿检查结果均提示头颅及手指形态异常,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分析及SNP-array检测的结果均未提示明显异常;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均提示FGFR2 c.755C>G新发杂合错异变异,为致病性变异,诊断为Apert综合征并实施引产,其孕母后续均再生育一健康婴儿。结论 产前超声发现胎儿头颅形态异常合并手(趾)形态异常是提示Apert综合征的重要线索,全外显子组测序是诊断Apert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对下一胎的生育可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FGFR2基因与人类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随着小鼠遗传工程技术的发展,利用基因敲除、转基因小鼠模型来研究基因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FGFR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近年来的研究近展,对几种FGFR2相关的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归纳,讨论了其在组织器官发育和相关人类疾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Pfeiffer综合征的遗传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揭示Pfeifer综合征的分子病理缺欠。方法采用SSCP-DNA直接测序及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对4个Pfeifer综合征家系的外周血DNA进行了分析。结果2个家系是由FGFR2基因突变所致:1例发生在FGFR2基因第8内含子3′剪切位点部位A→G突变;1例为FGFR2基因第9外显子Asp321Ala突变。另外1个家系是由FGFR1基因第5外显子Pro252Arg突变所致。结论该项研究结果表明了Pfeifer综合征的遗传异质性,为该病的病因学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了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脆性X综合征(fragileXsyndromeFraXS)是家族性智力低下常见的病因。由于X染色体缺陷导致智力低下的遗传使1/2500的男性受累,并使互/200的女性有成为携带者的风险[1]。FraXS很难用简单的孟德尔规律来说明,它表现出独特的遗传特征。该疾病与位于Xq27s处的一个叶酸盐敏感位点的表达相关。由于脆性X基因奇特的表型表达与脆性部位xqz7s的紧密连锁,以及它们难以捉摸的分子结构和无规律的传递引起了遗传学和临床医学家的共同兴趣。随着九十年代现代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该领域,特别是获得了胎性X的基因克隆,使对脆性X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是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s)家族中的一员,FGFRs在细胞的增殖、分化、血管生成、骨骼发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与肿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本文就其特点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对脆性位点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脆性X综合征智力低下候选基因FMR-1已被克隆,其5’端外显子是由一段不稳定的微随体序列(CGG)n组成。该(CGG)n重复序列拷贝数的遗传是不稳定的,其扩增长度的变化与脆性位点的表达,CpG岛的甲基化,FMR-1基因的功能,临床表型具有相关性。分子遗传学上把这种独特的遗传形式称为“动态突变”。这一发现,为脆性X综合征及其它与动态突变有关的遗传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确定一个先天性长QT综合征家系的基因突变位点,并对突变所引起的编码蛋白的结构改变进行预测.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分析先证者,找到突变位点后合成位点特异性引物,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长QT家系成员进行筛查;利用网络分析软件对突变所引起的编码蛋白结构进行预测.结果 发现了1个KCNH2基因新错义突变,即跨膜片段S2的F463L突变(GenBank接受序列号EU218526);突变没有引起预测跨膜区的改变,但编码蛋白的疏水性及二级结构,突变基因最小自由能二级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结论 作者所发现的突变点丰富了长QT综合征离子通道突变的基因库资料,用软件分析基因突变可能引起编码蛋白二级结构的改变有利于理解引起长QT综合征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对2个不同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的小家系进行致病基因FBN1的编码区和剪切位点突变检测,以寻找致病的突变,并初步探索马凡综合征基因型-表型的关联。方法: 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心脏超声检查确诊2个无血缘关系的家庭中原疑似为马凡综合征的3例患者。运用新一代测序对家系1的疑似患者行FBN1基因的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对检出的致病性遗传变异进行Sanger验证及在所有家系成员中验证;对于家系2的存活成员,本研究直接进行PCR扩增FBN1基因的所有编码区及剪切位点,对产物进行直接Sanger测序。另外在50个正常对照中对新发现的突变位点进行基于PCR产物的测序分析,以排除多态性;并对实验结果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所有存活的疑似患者均确诊为马凡综合征。在家系1中,我们检测到了一个FBN1基因数据库中尚未报道的新突变c.4685G>A(p.Cys1562Tyr),并且患者父母和同胞姐姐均未检测到此变异,故此突变为一个新生突变。该错义突变使第1562位上极性中性的含硫的半胱氨酸被极性中性的含羟苯基的酪氨酸所替代,影响了fibrillin-1蛋白一个TGF-β结合结构域,导致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家系2含父母及一对同卵双胎患者,其中一患者已去世。我们在存活患者检测到1个FBN1基因的已报道致病突变c.3706T>C(p.Cys1236Arg),该突变在患者父母中不存在,故也为新生突变。结论: 本文报道了一例FBN1基因的新突变及另一例由FBN1基因已知突变引起的马凡综合征,二者皆为新生突变,并在家系中进行了基因型-表型的比较,表明家系1的新突变可能与经典马凡综合征的表型相关,而家系2的已知突变确和新生儿重症马凡综合征表型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重肝)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及前C区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对52例重肝和52例慢性乙肝(CHB)进行HBV基因分型。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随机对15例B型和15例C型重肝患者的BCP区和前C区进行序列测定,分析HBV基因型与BCPT1762/A1764及前C区A1896突变的关系。结果泉州地区重肝的基因型以B型为主(48.08%),其次为C型(30.77%)和B/C混合型(17.31%),无A、E、F型存在。与CHB组比较,重肝组B型检出率明显降低,而C型和BIC混合型检出率明显升高。C型重肝患者BCPT1762/A1764双突变率显著高于B型(P〈0.05),而前C区A1896突变率在B、C型感染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型感染易引起较重肝损伤,而B/C型混合感染可能是导致重肝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C型重肝患者BCP T1762/A1764双突变率显著高于B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iR-598通过靶向FGFR2基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多种乳腺癌细胞中miR-598的表达.miR-598模拟物(mimic)和pcDNA-FGFR2质粒分别或共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构建过表达体系.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miR-598 mimic组、pcDNA...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Nkx2-5基因在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心肌组织中的突变及表达情况,探讨Nkx2-5基因突变、表达与单纯性CHD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对30例因CHD引产胎儿心脏组织进行Nkx2-5基因编码序列突变筛查;以β-actin为内对照,用RT-PCR方法检测Nkx2-5基因在单纯性CHD引产胎儿心肌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30例单纯性CHD引产胎儿Nkx2-5基因2个外显子PCR产物经SSCP检测未发现突变;与正常对照心肌组织相比,单纯性CHD胎儿该基因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单纯性CHD中Nkx2-5基因编码区的体细胞突变可能不是单纯性CHD的致病机制;Nkx2-5基因转录水平异常可能是该基因参与CHD形成的一种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人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SOCS)3编码区(CDS)和3’非编码区(UTR)突变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以pEGFP-C1-SOCS3野生型表达质粒为模板,PCR方法扩增获得野生型SOCS3 CDS和3'UTR基因的序列.根据SOCS3 mRNA与miR-155预测结合靶点,分别设计3个SOCS3突变型:3' UTR-1、3'UTR-2和CDS.通过融合PCR方法将获得的SOCS3突变基因上、下游片段连接,再将融合片段定向克隆到pEGFP-C1表达载体上,筛选重组阳性菌株,提取重组质粒,利用PCR方法和核酸序列测定验证重组质粒构建的正确性.结果 成功构建人SOCS3 CDS和3'UTR区突变基因重组表达质粒.结论 构建的突变重组质粒将为进一步探讨人SOCS3和miR-155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本核心启动子 (BCP)及前C区突变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 113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 ,采用INNO LiPA法测定BCPT176 2 A176 4双突变及前C区A1896突变 ,测定HBVS基因序列明确基因型。结果 在C基因型感染者中BCPT176 2 A176 4双突变率明显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 ,差异有显著性 (34.2 %∶10 % ,χ2 =6 .74 ,P <0 .0 1) ,而前C区A1896突变率在B基因型和C基因型感染者中差异无显著性 (2 .5 %∶4 .1% ,χ2 =0 .0 0 ,P >0 .0 5 )。结论 与B基因型相比 ,C基因型感染者更易发生BCPT176 2 A176 4双突变。  相似文献   

18.
小睑裂综合征家系的FOXL2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小睑裂综合征家系患者的FOXL2基因突变进行研究,寻找突变位点。方法 设计FOXL2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然后测序,并对突变位点进行克隆后测序。结果 在一个类型尚不明确的家系中2例患者FOXL2基因PCR扩增后测序发现951—953(delc),克隆后多克隆位点测序亦证实951—953(delC)。所有正常人均未发现突变。951—953(delC)引起238位S后出现移码突变,终止密码子提前,蛋白截短。结论 951-953(delC)致蛋白截短,可能是导致小睑裂综合征的原因。经查新验证.951-953(delC)是一个新的突变位点,国内外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耳聋患者GJB2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42例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纯音电测听检查、声阻抗检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法,对患者和9例患者的父母以及105名正常对照进行GJB2基因检测.结果 两例患者具有235delC纯合性突变,其中1例系感音神经性耳聋,另1例系混合性耳聋;1对混合性耳聋的双生子患者同时携带176de116bp杂合性突变.109G→A、79G→A和341A→G的纯合及杂合突变在患者及正常对照中均有出现.结论 235delC纯合性突变为致病突变,该突变可出现在混合性耳聋中;双生子患者的176de116bp杂合性突变考虑为宫内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所致,或者由其它基因突变所致.109G→A、79G→A和341A→G考虑为是该基因的多态性,其临床意义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妇科肿瘤患者原发性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3的表达及其与mtDNA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取32例妇科恶性肿瘤组织进行研究。应用RT-PCR方法检测bcl-2,bax,caspase3基因的表达。采用PCR-SS-CP及DNA测序检测mtDNA突变。结果 在妇科恶性肿瘤组织中,bcl-2,bax,caspase3基因的表达率分别为78.1%,43.8%及34.4%,bcl-2与caspase3,bax表达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Caspase3与Bax基因表达的共同阳性率和共同阴性率分别为71.4%及94.4%。在mtDNA突变的22例中,20例(90.9%)同时检测到bcl-2的表达,Bax及caspase3基因在mtDNA突变组的表达率分别为27.3%和13.6%。明显低于非突变组。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组织中存在bcl-2基因的高表达和bax,cas-case3基因的低表达,bcl-2与aspase3,bax表达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caspase3与bax基因存在共表达关系。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与mtDNA突变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