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最适合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的鼻饲喂养方式.方法:将52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观察组采用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所有VLBW均同时进行部分外周静脉营养,逐渐过渡到完全肠道内营养.结果:两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喂养不耐受,达到完全肠道内喂养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间歇持续鼻饲输入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达到完全胃肠喂养时间短,有利于VLBW的生长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与间歇鼻饲注入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影响。方法:将76例VLBWI患儿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肠内营养支持采用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采用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比较两组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重天数、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喂养后身高、体质量、头围、血红蛋白(Hb)、甘油三酯(TG)、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儿24 h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更有助于改善VLBWI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态,患儿肠胃功能恢复效率更高,喂养不耐受事件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力喂养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并结合抚触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方法选取84例极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注射器胃管间歇注入喂养配方奶;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力喂养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并结合抚触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需奶量、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胃残留量、腹胀消失时间和肠道营养达418.4kJ/(kg·d)时间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69.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力喂养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并结合抚触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患儿喂养不耐受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不同的鼻饲喂养方式,比较其优缺点,寻找最适合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鼻饲喂养方式。方法将收住NICU的64例胎龄在30~34周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A,B,C组。 A组:采用注射器间断鼻饲注入喂养,每2 h1次;B组:输液泵间断鼻饲输注喂养,使用电子微量输液泵持续鼻饲按2 ml/kg·h,间歇2 h后再继续;C组:输液泵持续鼻饲输注喂养,使用电子微量输液泵24 h持续输注;观察3组患儿喂养过程中体重增长、胃管平均留置时间、喂养耐受情况、黄疸持续时间及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输液泵间断鼻饲输注喂养组喂养耐受性最好,黄疸消退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较快。结论输液泵间断鼻饲输注喂养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最低,可提高进奶量,减少吐奶、残奶例数与胃管平均留置时间,增加早产儿体重,此方法优于单纯的间断鼻饲注入喂养或输液泵持续鼻饲输注喂养,有利于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适宜喂养方式。【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儿科住院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86例,胎龄29~34周,体重10001499g。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传统间歇喂养组):每2h快速胃内注奶1次,5min注入完毕。起始奶量2mL/kg,每d递增1mL/kg。B组(间歇持续喂养组):起始奶量2mL/kg以推注式电子输液泵泵入,泵入时间1h,每2h1次,每d递增奶量1mL/kg。C组(间歇持续喂养+非营养性吸吮组):在B组基础上辅以非营养性吸吮,每次3~5min。所有患儿根据体重计算每日所需能量,胃肠道喂养后不足部分给予外周静脉营养。观察3组奶量、喂养耐受情况、血糖值、黄疸持续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喂养不耐受共发生24例:其中A组14例,B组7例,C组3例;A组发生较多且重。血糖值:A组血糖波动较大,B、C两组相对稳定。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完全胃肠营养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组间比较:C组明显短于A组(P〈0.01),B组短于A组(P〈0.05),C组短于B组(P〈0.05)。【结论】早期喂养、间隙持续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均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胃肠功能完善、血糖稳定和体重增长,联合应用效果更好。基层医院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非营养性吸吮(NNS)对其消化功能及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76例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NNS组和对照组。观察体重、胃排空时间、肠道营养达418.4KJ/(kg·d)时间、喂养耐受情况。结果:NNS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NS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消化功能发育,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促进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联合口服培菲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几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常规静脉营养基础上于生后24h内开始微量喂养并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培菲康,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营养,患儿生后禁食,3d后开始经口或经导管喂养。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4例,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喂养不耐受13例,发生率为36.1%,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在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生后第3天血总胆红素水平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联合口服培菲康能显著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间歇鼻饲法和持续胃管泵入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效果。方法将67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4例,采用持续胃管泵入法喂养;对照组33例,采用间歇鼻饲喂养法进行喂养。比较2组患儿在消化道出血、残余奶、呕吐、腹胀和腹泻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残余奶、消化道出血和腹泻3种症状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胃管泵入喂养法下的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低于传统的间歇鼻饲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胃管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状况及胃肠道动力的影响。方法将1998年4-1999年8月收治的33例VLBW按随机编号分为实验线(n=17)和对照组(n=16)实验组施以持结喂养法,对照组予间歇鼻饲法。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营养指标日增长体重,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全肠道营养的时间,前白蛋白无明显差异,在胃动力指标(胃动素,胃泌素)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同位素检查指标GE60%(60min胃排空指数),RI%(反流指数)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持续胃管喂养能减少胃潴留和呼吸暂停的次数,这一研究对指导如何选择VLBW的喂养方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间歇泵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间歇泵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实施常规鼻饲。观察两组患儿喂养耐受情况、住院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及胃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实施间歇泵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锻炼吸吮能力,促进胃肠成熟,可提高喂养耐受性,帮助患儿尽快过渡到经口喂养,从而缩短胃管喂养时间及住院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适宜喂养方式.[方法]将8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输液泵间歇输注法喂养,另一组用推注法喂养.[结果]输液泵间歇输注法喂养组发生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例数少,黄疸持续时间短.[结论]输液泵间歇输注法喂养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较好的喂养方式.  相似文献   

12.
极低出生体重儿持续与间断鼻饲喂养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雅苹 《护理研究》2005,19(20):1834-1835
[目的]探索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早期微量持续鼻饲喂养(CNG)与间断鼻饲喂养(ING)的喂养耐受性及喂养效果。[方法]将65例VLBW进行随机分组,CNG组起始奶量1mL/h,持续10h停2h,以后每小时增加1mL,ING组奶量以20mL/(kg·d)开始,每天增加20mL/kg,所有VLBW均同时进行部分静脉营养,直至达到完全胃肠道喂养时间(FEF)。对比两组喂养不耐受性、达到FEF、停止静脉补液时间及黄疸持续时间。[结果]CNG组较ING组出现喂养不耐受例数少、达到FEF早、静脉补液时间短、黄疸持续时间短。[结论]CNG更适合不能耐受间歇喂养、有严重呼吸疾病并伴有胃排空延迟的VLBW的早期微量喂养。  相似文献   

13.
张莹  张燕如  黄雪萍 《妇幼护理》2023,3(20):4897-4900
目的 探讨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于我院收治的 80 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喂养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 40 例患者用间歇 鼻饲注入喂养,观察组 40 例患者用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平均住院时间、胃管留置时 间、满意度及体格发育。结果 观察组喂养不耐受患儿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均短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喂养前,两组间身高、体质量、头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 均>0.05);喂养后,两组身高、体质量、头围均高于同组喂养前(P 值均<0.05),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 值均<0.05)。结 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够改善患儿体格发育,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及胃管留置时间, 减少喂养不耐受,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由于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进行胃肠喂养时更易发生喂养不耐受。为尽可能缩短从胃肠外营养过度到全胃肠道营养的时间,需改善胃肠喂养的耐受性,改进喂养方法,使他们顺利度过喂养关。2000年2月-2005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VLBW中采用电子微量输液泵持续鼻饲喂养(CNG)33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观察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将98例30-34周VLBW随机分为NNS组50例,对照组48例,NNS组在鼻胃管喂养的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单纯给予鼻胃管喂养,不足热量给予部分静脉营养,观察两组喂养情况及喂养并发症情况。结果NNS组较对照组开始自吮奶时间、肠道营养达到418.4kJ/(kg·d)的时间、黄疸持续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NS组腹胀、呼吸暂停、NEC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NS可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发育,减少喂养并发症,改善早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喂养方法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试验组采用输液泵持续输注法,持续输注24h;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推注法,推注时间3。5min,1次/2h。观察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性、体重增长及营养状况情况。结果试验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体重增长优于对照组,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输液泵持续输注法是早产儿较为理想的喂养方法,可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与鼻胃管喂养方式对比,探讨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奶瓶喂养方式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找寻进一步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喂养方法。方法:将127例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奶瓶组63例和鼻饲组64例,奶瓶组用奶瓶喂奶,鼻饲组用一次性新生儿胃管喂奶。在用同一种早产儿配方奶喂养下,观察比较两组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吸人性肺炎、误吸所致窒息、呕吐、胃出血、腹胀等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肠道营养达120kcal·kg^-1·d^-1的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结果:奶瓶喂养组低体重儿胃出血、呼吸暂停、呕吐和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鼻饲组(P〈0.01);因误吸所致窒息、吸人性肺炎发生率也低于鼻饲组(P〈0.05);开奶时间、肠道营养热能达到120kcal·kg^-1·d^-1的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问,奶瓶喂养组较鼻饲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出生体重1500-2500g的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微量奶瓶喂养较鼻饲喂养的相关并发症少,开奶时间、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喂养耐受性和体质量增长的影响。方法选择出生体质量低于1.5 kg的早产儿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常规静脉营养的基础上于生后1周内给予微量喂养,观察组在常规静脉营养的基础上于生后24~72 h内经口或鼻饲喂养,比较2组胃肠不耐受的发生率、胎粪完全排尽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以及达到完全喂养量的时间。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分别为64.7%(22/34)和14.7%(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胎粪完全排尽、恢复出生体质量以及达完全喂养量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可显著改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是有效的喂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早期微量喂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耐受性及体重增长情况。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出生体重1500g的58例早产儿进行随机分组,在常规静脉营养基础上治疗组(30例)于生后24~72h内予以间断鼻饲,对照组(28例)于生后1周内给予鼻饲。对照喂养中胃肠不耐受发生率及比较生后2周体重达到或超过出生体重(BW)的例数。结果治疗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16.7%(5/30);对照组46.4%(13/28);2周时体重≥BW,治疗组90.00%(27/30);对照组53.5%(15/28),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耐受良好,体重增长明显。  相似文献   

20.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是指出生体重在1000~1499 g之间的早产儿[1].由于VLBW各器官形态和生理功能发育不够成熟,生活能力差,胃肠动力发育不成熟,通常需要鼻饲;同时,其生长发育快,营养需求量高,正确合理的喂养是提高VLBW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也是长期探索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VLBW肠道内喂养的一些常见问题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