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小平  杜蕾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2):1223-1226
综述了国内外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滞留剂的研究进展.抗消化性溃疡胃滞留剂能促进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吸收,起到胃部靶向给药作用,可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洛赛克与思密达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思密达联合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运用思密达联合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50例,与单用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44例比较。结果两药合用效果好,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结论两药合用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评价南京地区34家医院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的临床应用情况、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南京市34家医院2011-2013年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的销售金额及DDDs均逐年增加,CAGR分别为15.62%、13.32%;质子泵抑制剂以绝对的优势占据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市场的主导地位,DDDs占总DDDs的比例达63.55%。胃粘膜保护剂的销售金额增长幅度最大,CAGR达20.36%。奥美拉唑片的DDDs 3年稳居第1位,占总DDDs的比例达23.14%。兰索拉唑注射剂的DDDs增长幅度最大,CAGR达69.78%。结论:该地区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应用基本合理,各类药物构成比相对稳定,质子泵抑制剂在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各种新型胃粘膜保护剂的出现,为临床应用提供较多选择。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是指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本病绝大多数(95%以上)位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近年来,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发展迅速,且日渐完善。1986年美国最畅销的十大药品中就有两个抗消化性溃疡药:西米替丁cemitidine和雷尼替丁ranitidine。在临床应用方面,我国目前的几种消化性溃疡用药情况如下: 雷尼替丁这是我国目前新用于临床不久的H_2受体阻抗药。其对消化性溃疡的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采用安胃疡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阿莫西林这3种中西药相结合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对这3种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的选择84例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对于治疗组中的患者,每人每天口服安胃疡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阿莫西林胶囊这3种药;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则只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阿莫西林胶囊这两种药。结果治疗组中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率达到了100%,且在一年之内没有任何复发的病例出现。结论只有将中西药相结合来治疗消化性溃疡,才能大大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并使治愈之后的患者不再复发。  相似文献   

6.
奥美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作为治疗组,并以使用丙谷胺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美拉唑具有高效、速效、长效等特点,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跃文  陈思 《海峡药学》2015,(1):194-196
对我院2012~2013年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的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质子泵抑制剂在我院治疗消化性溃疡中占主导地位,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说明我院治疗消化性溃疡药应用总体合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PU)致病及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除采用H2受体阻滞药外还需加用抗生素。笔者采用雷尼替丁、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同时与单一使用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相比较,旨在探讨药物联用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兴鸿 《北方药学》2011,8(11):47-47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特点和内科治疗的方法。方法:将我院2007~2009年来诊的168例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规范化治疗,临床治愈109例,占总分析病例的65%。说明以抑酸药加铋剂配合抗幽门螺杆菌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率。结论: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起效迅速,能迅速控制症状,又可提高愈合质量,减少溃疡复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处方中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2010年10~12月1520张门诊抗消化性溃疡的处方,分析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使用合理性及其临床使用情况。结果抗消化性溃疡药用药频率最高的品种为兰索拉唑,常用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DUI值≤1。结论笔者所在医院消化性溃疡病治疗的用药基本合理,应重视消化性溃疡病治疗的合理用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我院抗消化性溃疡药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9—2011年我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情况。结果:我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的销售金额逐年增长;质子泵抑制剂(PPI)和胃黏膜保护剂的销售金额排序各年均居前2位,H2受体阻断剂销售金额逐年降低;在销售金额与DDDs方面,PPI占据最主要地位。结论:PPI已成为我院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药,我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应用与国内外总体用药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病用药的药理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消化性溃疡药的药理分析及治疗效果;分析溃疡病药物的各种药物机制及作用。合理应用溃疡病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缓解症状,促进愈合,预防并发症及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3年间我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B/A)等情况。结果我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的销量逐年略减,各项指标质子泵抑制药(PPI)始终处于前列,黏膜保护药增势明显,总体形势控制良好,维持在合理范围内。结论PPI目前是我院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符合指南要求,应当考虑药物的治疗效果与用药成本之间的平衡性,使临床用药满足最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进行粗浅归类,并对其临床应用方法及联合用药进行简单概括,便于合理使用抗消化性溃疡药.  相似文献   

15.
张同华 《天津药学》2011,23(5):52-54
消化性溃疡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对单纯的溃疡,作用于壁细胞的抗胃酸分泌药和防御因子增强药已成为治疗的主要药物;而对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则必须同时应用抗HP药物,需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方案和三联方案加铋剂的四联方案。同时,中医药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6.
阐述合理应用抗胃酸药、粘膜保护药及抗幽门螺杆菌药治疗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17.
老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八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发现一些老药对消化性溃疡有一定疗效,笔者介绍八则,供读者参考。痢特灵主要用于细菌性痢疾,1972年国内开始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发现其近远期疗效都  相似文献   

18.
TZU-0460为新开发的 H_2受体拮抗剂,是用来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新药。以前曾有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及法莫替丁等药的临床报道,而新药 TZU-0460对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临床疗效却从未有过。本文作者通过治疗42例经内镜检查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并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现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9.
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临床应用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红 《安徽医药》2001,5(2):105-105
奥美拉唑(Ome)是80年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新药,是壁细胞H+-K+-ATP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具有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急性大出血、反流性食管炎有显著的疗效.本文就此药与法莫替丁(Fam)治疗消化性溃疡进行对比,作综述报道.  相似文献   

20.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天魁  汪一平  李春  夏冰 《医药导报》2005,24(6):513-514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其治疗也从最初的抗酸药到目前的质子泵抑制药,从单一用药到联合用药,使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提高,复发率减少。近期又出现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微生态治疗、Hp疫苗以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及防止复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