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胡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本品芳香疏泄,可升可散,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又能升举清阳之气,疏泄肝气而解郁结。常用治外感发热、少阳病、阳气下陷证、肝气郁结证、热入血室证等。临床应用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桑叶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本品轻清疏散,善祛风热之邪;甘寒清润,又有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的功能。适用于感冒风热、燥热伤肺、肝阳上亢,以及血热出血等证。  相似文献   

3.
合欢皮合欢皮味甘,性平。归心、肝、肺经。功能解郁安神,活血消肿。主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仆伤痛等。本品的品种与用量是临床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重点。1品种合欢皮解郁安神,是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失眠、健忘、情绪抑郁或烦躁的要药,《神农本草经》指出  相似文献   

4.
大青叶大青叶味咸、苦,性大寒,归心、胃经,主要作用有以下两种。1清热解毒本品清热解毒,兼透散之用,既可清热于里,也可透热于表。治疗温病热毒炽盛之高热神昏、  相似文献   

5.
茯苓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膀胱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  相似文献   

6.
三七三七又名田七、三七参、金不换等。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功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跌仆肿痛、胸腹刺痛等。夏秋采者,充实饱满,品质较佳,称春七;冬季采者,形瘦皱缩,质量较差,称冬七。使用三七,应掌握其功能特点、使用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石膏石膏味甘、辛,性大寒,归肺、胃经。本品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内可清肺胃之火,外可解肌表之热,为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证的要药。煅石膏外  相似文献   

8.
独活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归肾经,功能祛风湿、止痹痛、解表散寒。临床应用该药时,应了解其以下几个要点。1治痹证的特点独活性温而入肾经,肾主腰膝,故该药所治痹证,其部位重点在腰及下肢,其病性偏寒。临床对于  相似文献   

9.
黄柏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躄,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临床使用黄柏时,备其药性、炮制、配伍、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知识要点,有助于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附子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使用附子时,有以下五个要点需要熟悉。  相似文献   

11.
土茯苓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功能清热利湿解毒,古代用作治杨梅疮毒的主药,且有解汞毒作用,近世常用治湿热疮毒、热淋等。临床使用时,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药性土茯苓药性平和,又名冷饭团、余粮。《本草乘雅半偈.第九帙》:"土茯苓者,九土之精气所钟  相似文献   

12.
黄连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主治湿热证、热毒炽盛证及血热妄行证等。四川产者为道地药材,故又名川黄连。形似鸡爪者良,亦名鸡爪连。临床使用黄连,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3.
大黄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本品苦寒沉降,功能泻下攻积,祛瘀通经,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临床常用于泻下通便。使用时有几点需要熟悉。1药性大黄性沉而不浮,大下有形积滞;性走而不守,  相似文献   

14.
防己防己味大苦、辛,性寒,归膀胱、脾、肺经,功能止痛、利水、祛风湿,主治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脚气肿痛及下焦湿热疮毒等。本品的品种、药性与疗程是临床应用时需要掌握的三个要点。1品种自古以来,防己有两个常用品种,一为防己科的粉防己,又称汉防己;一为马兜铃科的广防己,又称  相似文献   

15.
金银花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肝、胃、心经。功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具"清中兼透"的特点,既可清泄里热,又可透散表热,系表里兼清之品。临床使用本品时,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桂枝汤及桂枝汤加味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汤源于《伤寒论》,乃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首选代表方。其方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该方具有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之功能。方中桂枝辛温解肌发散在表之风寒;芍药酸寒敛阴和营,与桂枝相合,重在调和营卫,散收并行;生姜辛散,助桂枝发表;大枣甘温助白芍调和营卫;炙甘草益气和中,既助桂、芍调营卫,又兼调和诸药。全方辛甘发散,酸甘化阴,散收结合,共奏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在运用该方的基础上通过药味或剂量的变化,可以治疗许多疾病。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中药蒸气浴治疗效果及中药方剂的构成。方法:随机分为中药蒸气浴组和单纯理疗组,根据影像、电生理、临床检查及中医辩证施治,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疗效。结果:中药蒸气浴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8 .41 % ,单纯理疗组总有效率达86.20 %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01) 。结论: 中药蒸气浴治疗,病人无痛苦、无风险、愿接受、见效快、疗效巩固、避免了口服中药带来的胃肠道反应等,具有实用性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国际上非常重视中药的研制与开发。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从中药散剂的制作方法、用量、用法、疗效等方面、与中医师一同开方、对中药散剂临床应用来谈谈体会,希望与同行们交流,共同提高使用中药散荆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药熏蒸始见于西汉的《五十二病方》,后世医书记载其在内外妇儿、疑难杂症等领域均有应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中药熏蒸也日益受到患者的青睐。本文通过对中药熏蒸近3年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汇总,以期对中药熏蒸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有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