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莫克吉尔疼痛答卷、斯戴答卷和毕迪埃答卷等方式,对22例“近发性”(X1)及28例“陈旧性”(X2)脊髓损伤幻觉痛患者的疼痛、焦虑和抑郁等特点进行了观察和对比。结果发现:疼痛测定指数总分及疼痛强度的评分趋势,30~39岁组(A组)及40一49岁组(B组)X1>X2,50一59岁组(C组)为X1<X2.而且疼痛对睡眠的影响与此趋势相一致;X1各年龄组幻觉痛的痛感觉成分均大于X2,X1各年龄组幻觉痛的痛情绪成分均小于X2;焦虑和抑郁对疼痛无直接影响。这一结果初步揭示了“近发性”与“陈旧性”脊髓损伤幻觉痛的规律,并可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电刺激抑制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不插入不锈钢针组(A组)、在相应穴位插入不锈钢针而不行外周电刺激(PES)组(B组)、在相应穴位插入不锈钢针行PES组(C组),每组8只,另选取正常大鼠8只作为对照组(D组)。通过机械性痛敏压力阈值(PWPT)和热痛敏潜伏期(PWL)对其伤害性刺激的痛觉过敏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其自发痛行为现象(包括自噬、搔抓等),然后,经后肢和背部标准穴位插入不锈钢针对中枢性疼痛大鼠行PES,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脊髓背角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其他两组相比,C组大鼠中枢性疼痛得以缓解,PWPT及PWL显著增高(P〈0.01),且NR—1表达显著降低(P〈0.01),3组大鼠脊髓背角NR—1表达比正常大鼠明显增多(P〈0.01)。结论 外周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后疼痛的处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后疼痛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机械性疼痛 ,与骨折局部异常有关 ;另一种起源于脊髓本身 ,即中枢性疼痛 ,临床多发 ,在脊髓损伤患者中占 11%— 94 %。中枢性疼痛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 (相当于感觉消失部位 )呈扩散性的感觉异常性疼痛 ,常为烧灼痛、针刺痛、麻木或跳动痛 ,一般为自发性 ,多与情绪改变有关。临床有一些患者的主诉实际上属于感觉紊乱 ,严重者可影响患者饮食、睡眠及日常生活 ,应及时处理。1疼痛的发生机制疼痛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仍以闸门学说的创始人Melzack和Bedb…  相似文献   

4.
伴有麻木痛的脊髓损伤幻觉痛与其损伤性质,病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McGill疼痛问卷对38例脊髓伤(SCI)带有麻木痛的幻觉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痛感觉成分、痛情绪成分、疼冯总分及痛强度的评分趋势为完全性SCI〉不恶性循环 SCI;痛感觉成分、疼痛测定指数总分、选词个数及痛强度的主分趋2 性SCI〉陈旧性SC〈而痛情绪成分为近发性SCI〈陈旧性SCI。提出麻木痛有可能是一种特征性的中枢性疼痛,陈旧性安全SCI的有麻木痛觉与痛情绪成分的关系可能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是脊髓损伤患者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据报道有11%-94%的脊髓损伤患者发生疼痛[1].中枢性疼痛的脊髓损伤患者中有53%感到疼痛严重[2],疼痛干扰了患者的日常活动,影响其生存质量,如损害睡眠-觉醒周期,使其不能完成自我照顾活动,不能履行治疗性训练计划等.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幻觉痛初探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用耳压疗法、气功、电动按摩器和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幻觉痛18,莫克吉尔疼痛答卷等方面于治疗前后对幻觉痛进行评测。结果表明,治疗后病人疼痛的6项参数值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05),四项参数值有显著性降低(P<0.0050,一项无显著性差异。证实这种疗法是切实有效的,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7.
江薇  郑叶平  陈佳欢 《护理与康复》2013,(10):1005-1006
中枢性疼痛(centralpain,CP)是指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损害引起的异常性疼痛,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相当于感觉消失部位)呈扩散性感觉异常性疼痛,常为烧灼痛、针刺痛、麻木或跳动痛,一般为自发性,多与情绪改变有关。CP是脊髓损伤(spinalcordiniury,SCI)的顽固性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有效康复训练。研究报道,77%~81%SCI患者发生疼痛,其中20%~33%患者疼痛严重。本院2008年收治1例SCI致高位截瘫患者,2010年出现CP并于治疗期间发生哌替啶依赖,经抗抑郁治疗、戒断替代药物治疗6周后,患者能较好应对中枢性CP并戒除对哌替啶的依赖。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后疼痛是脊髓损伤患者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据报道 ,有 11%~ 94%的脊髓损伤患者发生疼痛[1] 。 1982年Donovan等[2 ] 根据脊髓原发损伤所致的疼痛以及继发性病理改变所致的疼痛将脊髓损伤后疼痛综合征分为 5种类型 :中枢性疼痛、根性或节段性疼痛、内脏性疼痛、肌肉骨骼性疼痛、精神性疼痛。 1991年 ,Davidoff等[3] 对这种分类方法加以修正 ,增加了损伤性疼痛、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和继发于压迫性单神经病的肢体疼痛。 1997年 ,Beric[4 ] 将脊髓损伤后的慢性神经性疼痛分为外周性疼痛及中枢性疼痛。其中外…  相似文献   

9.
综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对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2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采用针刺、按摩及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McGill疼痛问卷、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患者疼痛的各项评分均有明显降低( P<0.01),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明显提高( P<0.01).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探讨针刺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的康复治疗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针刺治疗,1个月后采用Mc Gill疼痛问卷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Mc Gill疼痛各项评分结果显示,患者疼痛感觉和强度等指标评分均下降,而且治疗组对患者疼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耳压、生物反馈、电动按摩器和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枢性疼痛患者12例,以McGill疼痛问卷(MPQ)和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治疗前后对中枢性疼痛进行评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MPQ中的PRI-S、PRI-T、NWC以及VAS有明显降低(P<0.01),PRI-A、PPI最大值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治疗脊髓损伤中枢性疼痛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性疼痛是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可造成严重影响.脊髓本身的损伤、神经结构的破坏以及继发的病理改变都有造成中枢性疼痛的可能,其深层机制均与脊髓中枢兴奋性过高相关.基于这一理论,相应的治疗方案已经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笔者就中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以及治疗措施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疼痛性感觉是脊髓损伤后截瘫和四肢瘫患者所面临的一个经常性的和令人烦恼的后遗症。针对有关脊髓损伤性疼痛的分类及非中枢性疼痛。  相似文献   

14.
脊髓损伤后疼痛与处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汪琴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2):1716-1717
疼痛性感觉是脊髓损伤后截瘫和四肢瘫患所面临的一个经常性的和令人烦恼的后遗症。针对有关脊髓损伤性疼痛的分类及非中枢性疼痛。  相似文献   

15.
综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对 1 1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采用药物 (阿米替林和卡马西平 )、心理支持及物理疗法进行治疗。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ZUNG抑郁状态自评量表于治疗前、后对患者中枢性疼痛及抑郁状态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患者疼痛的 6项参数值均有显著降低 (P <0 .0 1 ) ,抑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也有显著降低 (P <0 .0 1 )。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是切实有效的 ,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6.
综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对27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采用针刺、推拿,口服药物卡马西平和百忧解等综合治疗。治疗前、后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Zung抑郁状态自评量表及Barthel指数对患者中枢性疼痛、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疗程结束后,27例患者中25例疼痛得以不同程度缓解,有效率达92.6%。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定、疼痛的6项参数值及抑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ADL能力明显提高(P〈0.01).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眷髂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慢性疼痛(chronic pain,CP)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顽固性合并症之一,是损伤平面以下皮肤感觉已消失区域出现的表现形式多样的慢性疼痛,发生率为34%~94%,且近年来呈逐年增高的趋势。1982年,Donovon提出了脊髓损伤后疼痛的分类,即5个不同的疼痛综合征:中枢性疼痛、根性或节段性疼痛、内脏性疼痛、肌肉骨骼性疼痛、精神性疼痛。有研究显示,在353例脊髓损伤患者中,有64%发生各种各样的脊髓损伤性疼痛,其中神经性疼痛占30%,非神经性疼痛占17%,既有神经性疼痛又有非神经性疼痛者占17%。  相似文献   

18.
中枢性疼痛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刘卫  李玲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2):1707-1709
中枢性疼痛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特别是在脑卒中(丘脑卒中更常见)和脊髓损伤后,此种疼痛有时成为困扰患和医生的主要问题。回顾近年来的相关献,对中枢性疼痛的概念、可能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特点以及治疗作一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19.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引起的中枢性疼痛是指发生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皮肤感觉消失或减弱的区域出现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疼痛,是SCI后的顽固性并发症。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非常棘手,尚无常规、有效的方法。我们应用加巴喷丁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方法1.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38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后疼痛是脊髓损伤患者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据报道有11%~94%的脊髓损伤患者发生疼痛[1]。脊髓损伤后顽固性疼痛患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保守药物治疗和传统的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尤其是完全截瘫的顽固性幻肢体痛和残肢痛;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发展,在CT引导下全脊髓射频毁损成为治疗脊髓损伤后顽固性疼痛患者的首要选择。射频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