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108例50岁以上的VBI患者与同年龄段83例正常人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TCD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VBI组VBA的Vm减低者占27%(29/108),Vm增高者占32%(35/108),Vm正常者41%(44/108),巳VBI组的PI普遍升高(P<0.01~<0.05),为排除年龄因素对血流阻力的影响,将VBI组与对照组分为50岁以上组和60岁以上组VBA的PI进行比较,亦证实VBI组VBA的PI普遍升高(P<0.01~<0.05),提示VBA血流阻力升高、血管顺应性明显减低是VBI患者的病理性特征之一,并认为VBI患者VBA的TCD基本特征是血流阻力升高和/或伴有血流速度减低或增高,可分为高流速高流阻、低流速高流阻以及正常流速高流阻三型。为此,本文作者认为TCD在诊断VBI时不仅应注意Vm值的变化,更应注意PI的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表现,并分析其血流速快慢与VBI相关性。方法利用TCD技术检测180例VBI患者,观察椎—基底动脉收缩峰血流速度,与9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TCD进行对照,并按年龄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血流速。结果141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不同程度减慢,36例增快,3例血流速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年龄与血流快慢呈负相关。结论TCD检测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非侵入性诊断与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870-871
将我院在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0例CCCI患者(A组)、40例脑梗死患者(B组)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入组后均给予TCD检查,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检查结果。结果A组血流异常和血管狭窄患者例数分别为25和7,B组血流异常和血管狭窄患者例数分别为33和21,对照组血流异常和血管狭窄患者例数分别为3和2;A组患者的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和收缩峰/舒张末流速(S/D)显著高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CCCI患者的脑功能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收集自1996年6月至1997年6月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100例,从血流动力学的收缩峰流速(VS)和搏动指数(PI)等进行综合分析,并与50例同年龄组的正常体检者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从50~70岁。临床有明显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表现,大部分患者均有X线颈椎像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正常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从53~68岁。使用美国MEDASONICSCDS脑血流分析诊断系统。取坐位,头向前倾,检测…  相似文献   

6.
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经颅多普勒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及TCD变化。方法82例VBI眩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静滴天麻素注射液0.2g(昆明制药厂生产),对照组每日静滴丹参注射液20ml。疗程2周,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与TCD变化。结果观察组在TCD改变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天麻素治疗VBI眩晕安全有效,TCD可作为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经颅多普勒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ertebrobasilararterinsufficiency ,VBI)的 70例患者的TCD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同期 5 0例正常TCD资料进行对照。对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 (Vm)和脉动指数 (PI)进行了分析 ,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 70例VBI患者 ,男 44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5 9岁 (5 0~ 78岁 )。主要表现为短暂性反复性发作眩晕为主要症状 ,或 和伴有短暂性的黑朦、复视、行走不稳等 ,间歇期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对照…  相似文献   

8.
9.
我们对61例患者作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诊断为脑供血不足后,再做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赛莱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后经颅彩色多普勒的变化;方法:对39例VBI病人应用赛莱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椎基底动 脉系统TCD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经颅彩色多普勒数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赛莱乐能显著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经颅多普勒(TCD)的表现及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共62例患者,男39例,女23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3.9±9.7)岁。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分别进行了颈部MRA和TCD检查。结果MRA椎动脉异常37例(59.68%),其中22例椎动脉扭曲变细3例(8.1%),单侧椎动脉变细或局部狭窄29例(78.38%),单侧椎动脉显影模糊4例(10.81%),左侧动脉完全闭塞1例(2.7%)。TCD检查异常45例(72.58%),其中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21例(46.66%),血管弹性减低5例(11.11%),血管痉挛13例(28.89%),血管狭窄6例(13.33%)。37例MRA异常病例中78.37%(29/37)的患者TCD异常。结论颈部MRA对VBI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考虑VBI患者应采用TCD、MRA联合检查,某些情况下可以代替选择性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2.
经颅多普勒 (TCD)作为一种无损伤检查技术 ,可直接取得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功能状态资料 ,且重复好 ,当VBI产生某些临床症状和体症时 ,颅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 ,脑血流量也将发生相应改变 ,因此TCD尤为敏感 ,本组 80例患者 ,临床表现头晕 ,头痛 ,TCD异常率 8.75 % ,且以VA及BA血流减慢多见 ,本组占 4 7.2 %与文献报告一致。本组BA及VA血流速度减慢见于 5 0岁以上合并颈椎病 ,高血压的患者 ,可能与动脉硬化 ,颈椎病引起的动脉受压有关。本组中 2 6例基底动脉或 (和 )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兼PI增高 ,反映了血管紧张度增加 ,管…  相似文献   

1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常见的脑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短暂性缺血所致。临床上主观症状多,客观诊断依据不足,本文对40例临床确诊为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同时做经颅多普勒(TCD)和脑电图(EEG)检查,以比较两者在VBI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简称VB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是指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其中以眩晕、头昏为主要表现。本文利用彩色经颅多普勒(TCD)对165例临床诊断为VBI患者的颅内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了检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赛菜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后经颅彩色多普勒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赛莱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后经颅彩色多普勒的变化;方法:对39例VBI病人应用赛莱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系统TCD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经颅彩色多普勒数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赛莱乐能显著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德国EME公司彩色经颅多普勒仪对2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颅底血流速度的检测表明: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率为62%,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增高(10/21)、血流速度降低(3/21),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增高(4/21)。  相似文献   

17.
18.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108例50岁以上的VBI患者与同年龄段83例正常人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TCD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VBI组VBA的Vm减低者占27%(29/108),Vm增高者占32%(35/108),Vm正常者41%(44/108),且VBI组的PI普遍升高(P〈0.01 ̄〈0.05),为排除年龄因素对血流阻力的影响,将VBI组与对照组分为50岁以上组和60岁以上组VBA的PI进行比较,亦证实V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特点。方法对125例VBI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大脑前动脉(MCA)、大脑中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应用全自动血流测定仪测定全血粘度高、中、低切变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HCT)和血沉(ESR)。结果本组TCD检查结果与正常老年组比较,除ACAVs、PCA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血管检测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流变学表现全血粘度呈增高现象。结论TCD和血液流变学检测方法和结果可作为VBI的首检手段和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的常见病,一般通过患者主诉来诊断,缺乏客观的依据。本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对95例临床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的患者进行颅外段的椎动脉走向、管径及血流进行检测,旨在评价彩超对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进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资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999至2004年我院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95例患者的椎动脉彩超资料,其中男53例,女42例;年龄56~82岁,平均76.3岁。多数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以短暂发作性眩晕,患者转动体位或头颈过度伸、头颅侧转时更容易诱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