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迄今为止医药界普遍认为中草药雷公藤的地上部分比其地下部分毒性大而禁内服,仅外用治皮肤痒症和腰带疱。由于雷公藤根制剂广泛用于临床,某些产地已出现药源匮乏,有必要对其地上部分能否经口服方式给药并治疗相应疾病进行开拓性研究。为此,我们从雷公藤地上部分(包括茎、叶、花、果等)中提取了以雷公藤甲素为用药安全质量标准的雷公藤地上部分提取物,经动物实验研  相似文献   

2.
张存 《广西中医药》1990,13(4):38-39
<正> 粉背雷公藤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学名Tripterygium hypolaucum(Levl.)Hutch,即昆明山海棠。盛产于云南、广西,湖南、贵州等地亦有分布。我们应用的产自桂林,故名桂林产粉背雷公藤,本地群众又叫南蛇藤、黄藤根等。本药有毒,以往多用作农田杀虫灭蛆及外用,人畜不能吃。1977年以来,我们用于内服治疗风湿类疾  相似文献   

3.
内服外熏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民俭 《光明中医》2005,20(5):59-60
对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148例患者,运用雷公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及复方雷公藤液熏洗方法治疗,结果治愈89例,占60.14%;显效48例,占32.43%;无效11例,占7.43%;总有效率为92.57%。  相似文献   

4.
许华欣 《河南中医》2010,30(8):815-816
雷公藤主要具有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和改善微循环作用,但毒性较大,安全范围比较小,过量时容易发生中毒,主要致死原因为循环衰竭及肾功能衰竭。临床中使用雷公藤必须严格掌握药量,内服煎汤,去皮根木质部分15-25g,均需文火煎1-2h。  相似文献   

5.
该文旨在研究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中药内服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探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配伍模式。通过收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RA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设置使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中药内服为实验组,单纯使用雷公藤多苷片为对照组。利用SPSS 21. 0分析2组RA患者一般情况、免疫炎症代谢指标的变化,利用SPSS Clementine 14. 2软件Apriori模块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利用ORACLE 10g工具进行随机行走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共计1 2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符合该研究要求,其中实验组322例,对照组898例。治疗前,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RA患者Ig A,Ig G,Ig M,RF,CCP-AB,hs-CRP,ESR治疗前后差值均降低,且实验组在降低Ig A,Ig G,RF,CCP-AB,hs-CRP,ESR方面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降低Ig M方面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或P0. 05);与治疗前相比,2组RA患者治疗后ALT,AST,ALP,GGT,CREA,BUN,b-MG,MA,TRU,Ig U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2组RA患者治疗后UA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实验组在降低UA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P0. 01)。1 220例患者处方中药物的使用均以健脾化湿药、活血化瘀药、祛风通络药、清热解毒药4类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提示雷公藤多苷片、内服中药与免疫炎症、肝肾功能指标的改善均有明显关联关系。随机行走模型分析结果提示实验组Ig M,hs-CRP在随机波动最大值、行走正向增长率、综合评价指标递增率、综合改善率、综合评价指标记录次数、期望改善值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显示,雷公藤多苷片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免疫炎症代谢指标,且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中药内服改善RA患者免疫炎症指标及降低肝肾功能损害方面优于单纯内服雷公藤多苷片,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中药组Ig M,hs-CRP的综合评价改善优于雷公藤多苷片组,2组患者综合评价指标和接受的干预措施存在长程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抗类风湿胶囊Ⅱ和复方雷公藤合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16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自拟抗类风湿胶囊Ⅰ号和复方雷公藤合剂内服,30d为1个疗程。别用桑、槐、杨、柳、松加雷公藤、寻骨风嫩枝煎水后熏洗患关节,日1次。结果:近期控制22例,显效76例,有效64例,无效2例,有效率98.785,疗程最短2个月。结论:临床应用自拟抗类风湿胶囊Ⅱ号合复方雷公藤合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采用雷公藤合麦味地黄汤化裁方内服配合清肝明目汤熏洗双眼对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原发及继发干燥综合征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雷公藤合麦味地黄化裁的汤剂,配合清肝明目汤熏洗双眼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羟氯喹配合人工泪液对症处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血沉、CRP、类风湿因子、唾液流率变化情况及口干、眼干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沉、CRP、类风湿因子、口干、眼干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唾液流率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合麦味地黄汤化裁方内服配合清肝明目汤熏洗双眼可有效改善干燥综合征症状,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乐文博  李波 《陕西中医》2011,32(8):985-986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疏风除湿、祛痹止痛类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桂枝附子汤加味(桂枝、制附子、秦艽、雷公藤、防风、羌活、松节、丹参、生薏米、细辛等)内服与外敷药(草乌头、生南星、广三七、赤芍、冰片等)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炎60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温经散寒,疏风除湿,祛痹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张永国  向阳国 《陕西中医》2006,27(8):948-949
目的观察祛风湿类中药内服外擦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风湿逍遥散(麻黄、细辛、莪术、薏仁、红花、雷公藤、姜黄等)配合外擦马钱子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6例。结果总有效率94.6%。提示本方法具有抗炎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绍云  窦国华 《新中医》2000,32(11):50-50
掌跖脓疱病是发生于掌跖部的一种慢性、顽固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尚未明确,治疗棘手.我科用中药外洗,内服四环素和雷公藤片治疗46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6例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28例;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及雷公藤多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结果:治疗两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观察组总有效率88.9%。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2.
四联法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台症68例李万有,潘铭甘肃省武威地区人民医院(武威733000)自1990年以来,笔者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雷公藤片、内服益气补肾降浊汤、中药结肠透析四联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PNS)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降纤酶佐益肾通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RA)本虚标实的特性,在总结多年来临床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病有效方剂的基础上调整用药组成益肾通痹丸,并受西医局部封闭疗法的启发,选用降纤酶关节腔内注射,内治外疗相结合:与消炎痛、雷公藤多甙片内服的疗法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夏季皮炎南方常见多发,抗组胺药内服治疗虽可奏效但多有嗜睡感,影响工作、生活,我们用雷公藤煎服,疗效尚佳,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83例中男56,女27;年龄21~75岁;病期最短3天,最长的夏季反复发作达22年;皮疹以红斑、丘疹为主,四肢伸侧多发。皮肤过敏后诱发者44例,环境变化、住处热致者35例,其他诱因致者4例(诱因分1、2、3组)。二、治疗方法:本省建宁产雷公藤去皮干根25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雷公藤制剂内外兼治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雷公藤内服外洗治疗RA100例,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4%。结论:雷公藤制剂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病的作用,对PA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正>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在中医上称为骨痹、顽痹,发病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雷公藤在治疗痹症方面有特效,但由于其内服的毒副作用较大,限制了临床使用,对此,笔者将高分子基质与雷公藤粉末制成膏药局部使用,临床取得疗效显著,兹将有关结果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强直性脊柱炎专科门诊病例AS60例,随机分组各30例,治疗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3~59岁,平均39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20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测定清络通痹精简方、单味雷公藤、雷公藤配伍三七、雷公藤配伍地黄组合中雷公藤3种毒性成分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的溶出含量,从化学成分角度探索"异类相制"减毒的规律,为雷公藤的临床配伍减毒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高度选择性和灵敏度的三重四级杆质谱(LC-MS/MS)同时对3种有效成分——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和雷公藤内酯甲进行检测,比较单味雷公藤组、雷公藤配伍三七组、雷公藤配伍地黄组、清络通痹精简方组中3种有效成分的溶出变化。结果:雷公藤药材水提液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最高,雷公藤内酯甲次之,雷公藤红素的含量最低。而当雷公藤药材用量相同的情况下,雷公藤中3种有效成分在不同配伍环境下的溶出趋势一致,溶出顺序为单味雷公藤组雷公藤配伍地黄组雷公藤配伍三七组清络通痹精简方组。结论:在配伍组合中三七对雷公藤3种有效成分的溶出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地黄的抑制作用较弱,而清络通痹精简方中雷公藤3种有效成分的溶出明显降低。该研究结果为雷公藤的临床"异类相制"配伍减毒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清开灵注射液在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中的作用武三卯,骆志成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730000)1991年1月至1994年2月,我们对5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在内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的同时,并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其目的是缓解或解除本病病程中的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自制雷公藤提取物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QAMS法,以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酚内酯、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和雷公藤内酯甲6种成分为研究对象,对外标法和校正因子法的实测值及计算值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6种指标成分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以雷公藤甲素为内参物,雷公藤内酯酮、雷酚内酯、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和雷公藤内酯甲的fk/s分别为0.654、1.221、0.347、1.238、0.079,且在不同条件下重复性良好;3批样品中各成分含量分别为雷公藤甲素0.037~0.038mg/g、雷公藤内酯酮0.245~0.253 mg/g、雷酚内酯6.165~6.325 mg/g、雷公藤次碱14.439~15.065 mg/g、雷公藤红素1.699~1.856 mg/g、雷公藤内酯甲20.946~21.825 mg/g,且计算所得量与实测量测得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QAMS法适用于雷公藤提取物的含量测定,可为雷公藤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痹证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50例口服自拟通痹汤(青风藤、络石藤、羌活、独活等),加外敷自拟痹痛消散剂(雷公藤、乳香、没药);对照组41例仅口服通痹汤.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73.1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结论 中药内服加外敷法治疗痹证,其疗效优于单用中药内服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