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珍 《河北医学》2010,16(11):1389-139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持续昏迷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持续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采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血压,保持引流管通畅,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有效护理,本组患者痊愈10例,病情好转进入康复期出院10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6例。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持续昏迷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月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n=43)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n=43)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GCS评分、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23.26%),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法临床效果明显,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尚俭  吴敏 《吉林医学》2010,31(18):2932-2933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患者生活自理50例(44.2%),部分自理33例(29.2%),重残不能自理者9例(8.0%),持续植物状态者5例(4.4%);死亡9例(8.0%),自动出院7例(6.2%)。其中并发再出血3例,肺炎致呼吸衰竭9例,消化道出血5例,泌尿系感染7例,肾功能不全6例。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李娟  贾妍  王芳  施丹丹  白洁  丁薇 《求医问药》2014,(21):107-108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0.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9%,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尤佳佳 《中外医疗》2016,(30):177-17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0例行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格拉斯哥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5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6.7%)(P<0.05),且干预后GCS评分、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6.7%)(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的临床疗效、减少神经缺损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模式、综合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2.86%(26/28)高于对照组71.43%(20/28),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57%(1/28)低于对照组21.43%(6/28),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内科保守治疗中,辅以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且有助于并发症发生率的控制,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 年12 月~201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手术患者201 例,随机分为2 组患者,甲组患者100 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乙组患者101 例,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2 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手术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合并症的发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适宜广泛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娟 《中国伤残医学》2012,20(7):104-106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科11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单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组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护理措施,对比术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46%明显高于对照组60.34%,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配合综合护理措施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08月~2012年04月收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该98例患者中痊愈的患者有66例(67.35%),部分恢复的患者有28例(28.57%),死亡的患者有4例(4.08%).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需要给予其及时的诊治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使其并发症进一步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脑出血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术后患者59例作为观察对象(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29例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治疗组3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脑出血术后患者术后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脑出血术后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优于常规组脑出血术后患者(31.03%),两组相比:P=0.045。结论针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CT监视下微创穿刺治疗的临床资料,针对术后进行的各项相关护理措施,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护理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5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术前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控制好血压,做好血肿腔引流管的护理及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 本组560例脑出血术后死亡率为20%,术前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者280例,术后清醒者140例(50%),发病6小时脑疝者60例,治愈出院15例(25%).结论 相应手术护理可以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事,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对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随机抽签分为两组,43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43例为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GC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3 d 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58%(P<0.05).结论 对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创清除术联合丹参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2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取微创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微创清除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昏迷指数(GC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的昏迷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清除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时,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琴芹  杨金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663-3664
目的:寻找脑出血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脑出血患者伤后或术后鼻饲情况,观察各种原因引起的并发症,以胃肠道症状,代谢并发症,机械性并发症为主。结果: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结论: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可减轻脑出血昏迷患者鼻饲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ICU内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从中选取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4例,给予一般常规护理)与研究组(24例,给予综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ICU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清除术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综合舒适护理予以手术配合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可以有效地防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可以多加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8月8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44例/组,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则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73%,并发症发病率6.8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6.36%,并发症发病率18.18%,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通过针对性护理,改善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祁亚男 《中外医疗》2011,30(3):139-140
目的 探讨并总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72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 72例脑出血患者经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后,治愈者共50例;病情好转者共20例;死亡者2例。治愈及好转率为97.2%。所有存活病例中无一例出现护理相关并发症。结论 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时,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