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建立胎儿颈后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正常参考值范围,探讨孕11~13+6周超声筛查胎儿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孕11~13+6周头臀长(crown rump length,CRL)测值在45~84 mm范围的胎儿1 918例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根据英国胎儿基金会要求测定CRL和NT。按CRL间隔5 mm进行分组分析NT厚度的第5,25,50,75,95百分位数,并对胎儿结构发育异常者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结果:检查1 918例胎儿发现NT随CRL呈线性增加,NT在CRL45~84 mm时第5%位数为0.6~1.1 mm,95%百分位数为1.7~2.3 mm,发现53例胎儿发育异常,其中46例终止妊娠。结论:由于NT随CRL动态增加,NT参考值应随CRL进行动态设定。早孕期胎儿超声筛查能诊断部分严重的胎儿发育异常,为产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T值超声测定在孕11~13~(+6)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12月来本院接受孕期检查的3822例孕11~13~(+6)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测量3822例孕妇胎儿的NT(颈项透明层)值,进行胎儿畸形诊断。结果:3822例孕妇共3869例胎儿,经筛查发现109例为畸形胎儿。109例畸形胎儿中,NT值≥2.5 mm的胎儿共84例,所占比例为77.1%,明显高于NT值2.5 mm的胎儿(X~2=63.872;P0.05)。结论:孕11~13~(+6)周时测定胎儿NT值可作为筛查胎儿畸形的重要方法,NT值≥2.5 mm为筛查胎儿畸形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NT超声检查在早孕期胎儿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孕妇482例,在早孕期进行NT超声检查用于胎儿筛查,对超声检查NT增厚的受检者进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与后期随访超声检查,并将NT超声检查异常的情况与产后及染色体异常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NT超声在早孕期畸形筛查的准确率与漏诊率.结果 超声检查NT增厚的患者22例,NT平均厚度(5.7±1.3)mm,显著高于NT检查正常的厚度(2.1±0.9)mm,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NT增厚的受检者经染色体检查发现其中21-三体6例,18-三体4例,13-三体2例.染色体检查异常的胎儿在超声检查中表现为颈部皮肤的水肿,其余NT增厚但染色体未见异常胎儿超声检查中合并骨骼系统畸形3例,头颅形态异常3例,心脏畸形4例.NT检查正常受检者中经超声检查发现脐膨出1例.NT超声检查在早孕期胎儿筛查中的准确率为95.7%,漏诊率为4.3%.结论 NT超声检查在早孕期胎儿筛查中的准确率高,可准确筛查出染色体异常和畸形胎儿,NT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崔涛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4):335-336,386,387
目的探讨早孕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在产前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 432例,均于孕11~14周接受胎儿NT标准化测量。其中3例NT增厚同时超声显示胎儿伴有其他结构异常,2例伴水囊瘤,1例伴全身水肿,13例N T增厚同时超声显示未发现胎儿其他结构异常。结果于胎儿孕11~14周超声测量NT1 432例,NT>3.0 mm者19例,NT为3.0~12 mm,筛查阳性率为1.32%。NT增厚进行染色体检查的19例胎儿中,染色体异常者14例,染色体正常者5例。结论 NT标准化测量作为一个筛查指标,有助于产前诊断染色体疾病及其他胎儿畸形,在早孕期对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进行测量的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在孕早期胎儿异常筛查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间于我院行胎儿异常筛查的孕早期妇女900例,均行产前超声检测,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并对其厚度超过2.5mm的孕妇采取跟踪随访调查。结果确诊NT增厚16例,阳性率为1.78%,随访成功率为87.5%,NT值在2.5-3.5mm间者7例、3.6-4.5mm间者4例、4.6-5.5mm间者2例,NT值5.6mm1例。NT值3.6mm、介于3.6-4.5mm、4.6mm时,孕妇正常分娩率分别为71.4%、7.5%、0,可见NT值越大,胎儿异常风险越大。结论 NT厚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孕妇能否正常分娩,NT越厚,孕妇能否正常分娩率越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筛查与绒毛染色体检查诊断11~13+6周胎儿异常的价值。方法应用标准化超声切面对495例11~13+6周的胎儿进行筛查,发现严重结构畸形后引产;发现颈项透明层(NT)增厚胎儿行早期绒毛染色体检查,染色体若有异常进行引产,若染色体无异常于22~26周行胎儿系统超声筛查,进一步排除胎儿结构异常,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孕早期495例胎儿中发现异常胎儿8例(1.62%),漏诊1例。8例异常胎儿包括1例联体双胎,2例颈部水囊瘤合并严重全身水肿,1例试管婴儿双胎之一为露脑畸形,NT增厚4例。NT增厚胎儿有3例行染色体检测,结果显示1例为21-三体综合征,2例未见异常;1例未做染色体检测胎儿于孕16周时胎死宫内。8例异常胎儿中4例引产,1例行减胎术,大体标本所见与产前超声诊断相符合。1例漏诊病例于孕22~26周系统超声筛查发现左肾缺如,出生后经超声证实。孕早、中期产前超声共检出9例异常胎儿,其中孕早期检出6例异常胎儿得到证实。孕早期超声筛查诊断胎儿异常的灵敏度为66.7%(6/9),特异度为99.4%(486/489),符合率99.4%(492/495)。孕早期胎儿异常的漏诊率11.1%(1/9)。其余胎儿妊娠结局良好。结论胎儿超声筛查与绒毛染色体检查联合应用对早期发现胎儿异常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软指标(USM)颈后透明层(NT)与颈后皮褶厚度(NF)联合母体甲胎蛋白(AFP)与绒毛膜促性激素β亚单位(β-HCG)检测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在该院产检的2 402 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染色体异常情况,分析孕妇孕期超声软指标NT、NF及其血清学检测结果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2 402 例孕妇中,单一血清学筛查为高风险者198 例,单一USM高风险者76 例,两者并存高风险43 例,共检出34 例染色体异常胎儿。其中若单依据血清学筛查,其敏感性80.0%、特异性91.0%;若单依据USM 筛查,其敏感性57.1%、特异性95.8%,若联合两者进行筛查,其敏感性97.1%、特异性99.6%。结论超声软指标NT、NF 与血清学筛查联用有助于提高染色体异常胎儿早期筛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孕期二维彩超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超声对胎儿畸形筛查的诊断效果,为产前胎儿排畸筛查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接诊的孕11~13~(+6)周的孕妇669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NT值超过2.5 mm的有58例,对全部入选者进行引产或随访至胎儿出生后,探讨孕早期二维NT彩超和孕中期三维超声检查对胎儿排畸筛查的诊断效果和价值分析。结果:孕早期NT诊断发现,胎儿NT值58例异常者中有22例(37.93%)合并胎儿畸形,均选择引产;36例胎儿NT值异常孕妇在16~18周进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测,发现染色体异常胎儿12例,均选择引产;对其余24例孕妇在孕中期进行超声检测发现胎儿畸形6例(10.34%),均选择引产。以出生和引产结果为金标准,随访至出生18例孕妇正常分娩出的胎儿在6691例研究对象中,孕早期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50.00%,敏感性为61.11%,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99.73%。结论:早孕期NT超声筛查能够及早发现胎儿畸形问题,有助于孕妇做出理性的判断,可降低孕妇身心伤害和经济损失,加强超声诊断水准,有较好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经超声检测NT在3 mm以上与胎儿心脏畸形及染色体异常之间的相关性,为优生优育、提升人口素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建卡并进行超声早期筛查的80例NT值3 mm的高危畸形胎儿的孕妇资料,分析胎儿NT增厚声像表现,并行羊水穿刺以了解染色体核型,对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孕妇于18-26周行胎儿超声心动图筛查,对比不同厚度NT值与染色体异常及心脏畸形之间的关系。结果胎儿NT在3.0-4.0 mm的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及正常分娩情况均优于NT≥5 m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超声NT值测量,可提高胎儿心脏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在基层医院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行产前筛查的1 000例11~13+6周孕妇进行临床研究,均给予腹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以NT≥2.5 mm为异常,异常者进一步检查以尽早排除胎儿染色体疾病,追踪妊娠结局,观察11~11+6周、12~12+6周、13~13+6周胎儿,将异常者与正常胎儿NT值比较。结果:1 000例孕妇中最终证实妊娠异常的孕妇共计20例,妊娠异常组11~13+6周NT值均高于同时间段妊娠正常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量胎儿NT在基层医院产前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为胎儿发育的健康程度以及染色体异常情况的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孟然  戚红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4):1587-1588
目的 探讨早孕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在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疾病及其他胎儿畸形的有效性.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3 012例,均于孕11~13+6周接受胎儿NT标准化测量.分析NT增厚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及妊娠结局.结果 于胎儿孕11~13+6周超声测量NT 3 012例,NT>3.0 mm者42例,筛查阳性率为1.39%,NT为3.1~9.4 mm.在行染色体检查的17例胎儿中,染色体正常者6例,孕妇年龄均<35岁;染色体异常者11例,孕妇年龄>35岁者3例,≤35岁8例.25例NT增厚同时B超显示胎儿伴有其他结构异常,6例胎停育,2例水囊瘤,3例全身水肿,5例孕足月分娩.结论 NT标准化测量作为一个筛查指标,有助于产前诊断染色体疾病及其他胎儿畸形,对评价胎儿预后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检测对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0年9月至2014年8月接诊的3600例孕11~14周的单胎孕妇行静脉导管血流频谱(DV)及颈项透明层(NT)检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NT增厚及DV异常的胎儿,行超声心动图系统筛查孕18~20周和中孕期的胎儿,系统筛查所有NT及DV正常的孕22~24周胎儿,并进一步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疑为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胎儿,对所有胎儿(出生后1周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引产者进行尸解,对数据进行评价。结果3600例胎儿中,与NT正常的胎儿比较,NT增厚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阳性预测值为32.73%、敏感性为53.73%、特异性为98.87%;与DV正常的胎儿比较,DV异常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阳性预测值为25.81%、敏感性为57.14%、特异性为96.74%;与NT及DV均正常的胎儿比较,NT异常合并DV异常的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阳性预测值为62.00%、敏感性为46.27%、特异性为99.84%。结论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检测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可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做出有效的产前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在产前筛查21-三体综合征的作用,为临床提供产前筛查染色体异常的新指标.方法经腹超声测量中晚孕期胎儿颈项软组织厚度(NT),并与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对照.结果应用该项指标检测21-三体胎儿,敏感性为66.67%,特异性为95.06%,准确性为95%.结论超声测量NT对21-三体胎儿的筛查有重要参考价值,应列入产前超声检查常规测量项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在胎儿不良妊娠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前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胎儿NT≥2.5mm并行产前诊断的281例,对胎儿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及结局随访。结果 (1)染色体核型分析:12例染色体数目异常,无结构异常,分别为10例21三体,1例18三体,1例45,XO,均终止妊娠,异常率为4.3%(12/281)。(2)在268例核型正常胎儿中,26例(9.7%)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分别为17例医学性引产,5例自发性流产和4例死胎。(3)不良结局共38例,发生率为13.5%。当NT范围分别为2.5~3、3~4、4~5、5~6及6~7mm时,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依次为6.4%、15.9%、18.2%、57.1%及80%。(4)NT≥2.5mm筛查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灵敏度为73.1%、特异度为52.8%、阳性预测值为13.5%,阴性预测值为95.1%。结论 NT增厚显著增加了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其风险随着NT增厚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崔涛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4):335-336,I0002,I0003
目的探讨早孕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在产前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432例,均于孕11—14周接受胎儿NT标准化测量。其中3例NT增厚同时超声显示胎儿伴有其他结构异常,2例伴水囊瘤,1例伴全身水肿,13例NT增厚同时超声显示未发现胎儿其他结构异常。结果于胎儿孕11—14周超声测量NT1432例,NT〉3.0mm者19例,NT为3.0~12mm,筛查阳性率为1.32%。NT增厚进行染色体检查的19例胎儿中,染色体异常者14例,染色体正常者5例。结论NT标准化测量作为一个筛查指标,有助于产前诊断染色体疾病及其他胎儿畸形,在早孕期对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进行测量的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前胎儿颈背皮肤透明带厚度检测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潮州市湘桥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检查的200例孕妇,先进行NT超声检查,NT增厚的再行染色体异常筛查和四维超声检测,对NT超声检查特异性、灵敏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计算。结果在200例孕妇中超声检查NT增厚9例,其中4例接受绒毛穿刺染色体核型检查,另5例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检查,四维超声检查中异常患者8例。NT检查对于NT厚度>2.0 mm的灵敏度最高,>3.5 mm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最高,>2.5 mm的阴性预测值最高。结论胎儿颈背皮肤透明带厚度检测对于染色体异常胎儿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将NT>3.0 mm作为进行染色体筛查的重要检测指标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超声检查在早孕期胎儿筛查中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至2016年在我院接受NT超声检查的早孕期胎儿608例,筛选其中的NT增厚胎儿,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观察胎儿结局。结果 608例胎儿中NT增厚者13例,约占2.1%,其中染色体异常者1例,余12例胎儿随访检查发现1例水囊状淋巴管瘤、1例法洛氏四联症。结论在早孕期胎儿筛查中应用NT超声检查手段,结合染色体检查及孕中期系统超声检查,可以显著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明显降低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胎儿颈项透明层(NT)与颈部皮肤皱褶(NF)测量增厚联合血清学筛查结果与染色体及胎儿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该院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所筛查的39 560例孕妇及其所孕的41 790例胎儿,其中双胎2230例,均为非选择性病例,进行了胎儿早孕期唐氏筛查及中孕期NF测量和超声结构筛查,对高风险值及胎儿NT,NF增高孕妇进行羊水或脐血穿刺术行胎儿染色体检查.结果 检出NT>3.0 mm胎儿共203例,其中65例为染色体异常,8例晚孕期出现胸腹水,3例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中海贫血),127例正常分娩;NF>6 mm胎儿95例,其中染色体异常21例,2例为地中海贫血,3例晚孕出现水肿、胸腹水,其中1例为母儿血型不合,2例合并地中海贫血,69例正常分娩.结论 胎儿NT及NF增高与染色体异常具有相关性,且NT较NF相关性更高,其增高程度不同提示不同的染色体异常类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T)增加在早孕期筛查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发现胎儿NT增厚(≥3.0 mm)并行羊水穿刺的84例孕妇的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研究胎儿NT增厚程度与染色体核型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84例NT增厚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21.43%,其中孕妇年龄23~<35岁55例,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率14.55%,年龄35~45岁29例,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率34.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NT在3.0~<3.5 mm范围内的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4.71%,NT≥3.5 mm的50例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26%,两组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正常胎儿NT在3.0~<3.5 mm范围内健康新生儿出生率为82.75%(24/29),在NT≥3.5 mm范围内健康新生儿出生率为75.67%(28/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年龄大于35岁、胎儿NT≥3.5 mm的病例,应重点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指导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颈项透明层增厚与胎儿染色体异常、严重结构畸形和其他严重异常的关系,了解其在评估胎儿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于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78例妊娠早期11~13+6周NT≥2.5 mm且行产前诊断的单胎的临床资料,按NT厚度将其依次分为3组。第1组(NT 2.5~3.5 mm,34例)、第2组(NT 3.6~4.5 mm,28例)及第3组(NT≥4.6 mm,16例)。统计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随访胎儿超声筛查结构异常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178例NT增厚胎儿中染色体核型异常22例(28.21%)、结构异常23例(29.49%),其中严重心脏畸形14例(17.95%)。随访率96.15%(75/78)。妊娠结局:引产39例,活产36例,无宫内感染、胎膜早破等妊娠结局,活产36例均无出生缺陷。2三组NT增厚胎儿中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7.65%、28.57%、50.00%,严重心脏畸形发生率分别为0.00%、21.42%和50.00%,结构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0.59%、28.57%和50.00%。三组胎儿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及心脏畸形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发生率均随NT增厚而升高。3主要染色体异常包括21三体综合征(10.26%)、心脏畸形异常(7.69%)和18三体综合征(3.85%)。结论 NT增厚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和先天性心脏病等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