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快速康复外科(FTS)与常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和炎性应激反应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入住山东省枣庄市立第四医院外科的诊断明确的65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快速康复组)与常规处理组(常规组)。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炎性反应指标和脏器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两组的差异及临床疗效。结果入组患者144例,年龄(76.5±4.8)岁。快速康复组和常规组各72例,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CD^4+和CD^8+均较术前上升(P<0.05),但快速康复组术后CD^4+较常规组上升幅度明显(P=0.003),CD^8+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05);快速康复组CD^4+/CD^8+比值较术前增加,并明显高于常规组(P=0.001);两组患者炎性反应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但快速康复组变化幅度小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肌酐、钠尿肽和肌钙蛋白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但快速康复组升高幅度较常规组小(P<0.05)。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开始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粪时间均较常规组提前,围手术期恶心呕吐发生率和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能减轻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脏器功能损伤,提高术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心电监护T波的改变指导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OPP)患者补钾的可行性,以预防和减少高血钾发生。方法将98例HOP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遵医嘱口服氯化钾(10ml/h)和静脉补钾(40mmol/h)。观察组T波恢复正常时。停止口服补钾并调慢静脉补钾滴速至10mmol/h;对照组肌力恢复4级时,停止口服和静脉补钾。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钾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钾(〉5.5mmol/L)发生率及高钾心电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心电监护T波的改变可为HOPP患者补钾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梗阻性黄疸手术前后内毒素水平和肾功能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梗黄)患者血内毒素(ET)水平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观察30例梗黄患者(梗黄组)手术前后血ET含量及肾功能变化,并与21例无黄疸患者(对照组)进行同步比较。结果 术前梗黄组外周血ET水平明显升高(P<0.01),门静脉血ET水平明显高于外周血(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明显降低(P<0.01)。术后第1dET反而升高(P<0.05),Ccr术后1d更趋下降(P<0.05),并伴有血肌酐,尿素氮升高(P<0.05);5d后随ET水平逐渐下降,Ccr逐步上升,第15dET,Ccr两项指标接近下水平;ET与Ccr呈显著负相关(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血ET均呈低水平变化。结论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梗黄患者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修补方式对切口疝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手术的切口疝患者72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Onlay组、SubLay组和IPOM组),分别于围手术期不同时间(术前、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术后7d)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术前、术后7d行肺功能测试。结果IPOM组术后7d肺功能较Onlay组、SubLay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24h各组PaO2较术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IPOM、SubLay组Pa02下降较Onlay更明显(P〈0.05),但术后7d,与Onlay组相比,IPOM、SubLay组PaO2较前者明显改善(P〈0.05)。结论善愈不同修补方式对切口疝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的影响显著,IPOM可显著改变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术期钾离子变化特点与补钾影响因素.方法 50例接受CABG患者,分为CCABG组和OPCABG组,每组25例.术中根据血气结果补钾,维持血清钾离子浓度在4.0~5.0mmol/L.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液体出入量、补钾量、单位时间补钾量(补钾量/手术时间)、尿钾浓度、尿排钾量(总尿量×平均尿钾浓度)以及心肺转流(CPB)指标,分析两组术中补钾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CCABG组术中补钾量及单位时间补钾量均高于OPCABG组,但其CPB前后单位时间补钾量低于OPCABG组(P<0.05);CCABG组桥血管数、手术时间、术中尿量、尿排钾量及术后24 h补钾量均大于OPCABG组,术中平均尿钾浓度和最低体温低于OPCABG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尿量和入室血钾浓度是OPCABG组术中补钾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和CPB转机时间是CCABG组术中补钾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CABG围术期需积极补钾.OPCABG中应根据基础血清钾水平结合尿量尽早开始补钾;CCABG中应根据CPB时间合理补钾.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接受活体亲属肾移植术的患者围手术期。肾功能及钾离子浓度的变化,讨论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进行的活体亲属肾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肾功能及钾离子浓度的变化,记录术后尿量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l共有60名活体亲属肾移植患者纳入研究。手术前患者血肌酐为(827.7±199.4)mmol/L,高于正常值,血清钾离子经术前透析为(5.228±0.847)mmol/L,接近正常范围;术后连续监测显示血肌酐和血清钾离子浓度逐渐下降,于术后4小时开始血肌酐和血清钾离子浓度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体亲属肾移植术术后早期已经出现肾功能及血电解质明显变化,并逐渐趋于正常值,早期监测肾功能及血电解质浓度,及时处理,围手术期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ocus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甲状旁腺的功能保护作用,以及围手术期患者血钙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实施的甲状腺手术226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设为对照组;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实施的甲状腺手术250例,应用Focus超声刀实施手术,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与效率,术前、术后3天血清甲状旁腺素、血钙及血磷水平,观察甲状旁腺功能损伤患者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比较顺利,无术中及住院期间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与临床诊断一致;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1或P〈O.05);观察组低钙血症、血钙下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血钙、血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血清甲状旁腺素、血钙水平降低,血磷水平升高(P〈0.01或P〈0.05),表明对照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损伤;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甲状旁腺功能比较稳定。术后3月内,所有甲状旁腺功能损伤患者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结论Focus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对甲状旁腺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术中组织分离、止血效果确切,损伤较小.术后患者血清甲状旁腺功能指标稳定,恢复较快,是目前比较优化的一种手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精氨酸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精氨酸对梗阻性黄疸(梗黄)病人肾功能的保护效应。方法 34例梗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术前给予一般治疗(梗黄组)和精氨酸治疗(治疗组),连续治疗7d,观察手术前后血ET(内毒素)及Ccr(内生肌酐清除率)变化,并与20例无黄疸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1)入院时梗黄组与治疗组外周血ET及Ccr水平比较,差别无显意义(P>0.05),但上述两组ET均显高于对照组(P<0.01),Ccr显低于对照组(P<0.01);(2)梗黄组术后第1天血ET较术前升高(P<0.05),Ccr更趋下降(P<0.05),7d后随血ET水平下降,Ccr逐渐升高,第14天ET和Ccr两项指标接近正常水平;ET与Ccr呈显负相关(P<0.05);(3)治疗组用药后血ET水平下降,术后保护较低水平,而Cor用药后升高,第7天ET,Ccr两项指标已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术前使用精氨酸可显降低梗黄病人内毒素血症,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对肾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与常规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舌象变化及其意义。方法:观察和比较腹腔镜(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围手术期舌象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舌象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变,OC组术后舌象中表现为气阴两亏、脾虚湿困之候者较LC组显著性增多(P<0.05)。LC组术后第1、3d的体温、血WBC、血CRP、血K^ 的变化明显小于OC组。结论:证实了LC对机体的创伤程度和影响小于OC。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行肝叶切除术围手术期凝血-纤溶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35例伴乙肝肝硬变的手术患者根据疾病和手术的不同分为肝叶切除术组(n=18)和非肝叶切除术组(n=17),并分别于术前、术毕和术后24h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含量。结果非肝叶切除组患者的PT、APTT和TT在手术前后不同时相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叶切除组PT水平术前明显高于术毕和术后,并明显高于非肝叶切除组(P〈0.01),APTT术后则明显高于术前和术毕,也高于非肝叶切除组(P〈0.01),而TT在组内不同时相间及与非肝叶切除组相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Fbg和D-D水平术后均较术前和术毕明显升高(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肝病患者实施肝叶切除术时,血液处于低凝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状态,提示有潜在出血的危险,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Chen L  Dai N  Shi X  Tao S  Zhang W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62-765
目的:调查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比较开腹手术(OC)和腹腔镜手术(LC)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指数)前瞻性地测定2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26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在术前以及术后2、5、10和16周的生存质量值。结果:LC组和OC组患者术前平均GLQI指数分别为112分和110分(P>0.05)。LC组患者术后2周时,GLQI指数为110分,下降不明显(P>0.05),手术5周以后,GLQI指数和主观症状、躯体生理功能状态、心理情绪状态各方面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OC组患者术后2周时GLQI指数为102分,降幅明显(P<0.05),同时,主观症状、躯体生理功能状态和心理情绪状态等各方面的分值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5周时GLQI指数109分,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手术10周以后,GLQI指数和主观症状、躯体生理功能状态、社会活动状态各方面分值均明显超出术前水平(P<0.05或P<0.01)。手术后10周内LC组GLQI指数显著高于OC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较开腹手术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手术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共53例进展期胃癌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27例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开腹组)26例,比较2组的临床指标恢复情况。分别于术前1 d、术后第1天及第7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的比值;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平均用时长于开腹组(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P均〈0.05);术中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数目及首次进流食时间2组接近(P〉0.05)。术后第1天及第7天,2组外周血CD3、CD4^+及CD8^+检测结果较术前均下降(P〈0.01,P〈0.05);术后第1天2组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水平较术前均下降(P〈0.05),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已接近术前(P〉0.05),而开腹组仍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1天及第7天2组CRP水平均高于术前(P〈0.01,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之间相比,术后第1天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2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恢复,但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P〈0.05,IgA除外)。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而且对围手术期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恢复也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血清胃泌素与大肠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大肠癌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术前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于对照组(P<0.001),术后明显下降(P<0.005);血清胃泌素水平与大肠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相关,分期愈晚,分化愈差,水平愈高;术后复发转移组高于无复发转移组和对照组(P<0.05)。认为测定血清胃泌素水平对大肠癌诊断、治疗及估计预后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术前止痛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细胞因子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拟于全麻下全胃或胃次全切除的患者,单盲随机分成两组。(1)术前止痛组;术前1h口服桐洛酸10mg和可乐定4μg/kg;(2)对照组:术前1h口服等量安慰剂。分别于术前24h、全麻诱导后20min(术前)、诱导后90min(术中)、术后0、1、2、4、6和24h测定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和IL-10的水平。结果(1)术前止痛组血清IL-6的水平于术后0h有显著上升,术后4h达高峰,而对照组于诱导后90min(术中)即有显著上升,术后2h达高峰;两用IL-6的水平于术后0、1、2h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术前止痛组的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TNF-α及IL-10的水平均于术中即有显著上升,术后2h达高峰,但两组TNF-α和IL-10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两组IL-1β的浓度在围手术期处于较低的水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术前口服桐洛酸和乐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患者促炎症因子IL-6的水平,对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潜在的治疗意义;(2)创伤后促炎症因子IL-6、TNF-α升同时机体启动内源性抑炎症机制。  相似文献   

15.
对拟行下腹部手术的80侵隐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慝异丙酚与异氟醚进行手术麻醉,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情况,分析2种麻醉方式的优缺点。与麻醉前对比,2组患者血糖、皮质醇水平均上升(P〈0.05),且2组患者麻醉后血糖、皮质醇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2组患者生长激素水平组间及组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全血高切黏度明显降低(P〈0.05),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麻醉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麻醉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能够有效控制下腹部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控制血糖升高程度、减轻血流动力学变化,是一类安全可靠的麻醉维符药物,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使用西米替丁对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全身及局部免疫的调节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行大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术前1周开始至术后第14天使用西米替丁1.2g/d;对照组不使用西米替丁或类似药物,两组患者均于术前第3天,术后第7天及第14天采血,检测T细胞亚群及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活性的变化,并于切除标本中检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e,TIL)反应。结果:实验组术第7天各项指标已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第14天辅助性T细胞(CD4)/抑制性T细胞(CD8)比值,IL-2及IFN-γ活性比对照组及本组术前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TIL反应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3年,5年生存率较高(P<0.05),结论:西米替丁可明显减轻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抑制程度,缩短其术后免疫抑制周期,并可提高TIL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经皮肾镜手术时间对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单侧肾结石采取单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CNL)的患者中选取36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术前24h、术后1dBUN、Scr、Hb、血WBC及24h尿皮质醇水平;分别于术前24h、术中60min、90min、120min检测氧化应激指标水平(TAC、ROS、SOD、MDA)。结果术后患者血BUN、Scr水平与术前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血WBC和24h尿皮质醇含量较术前均显著性增高(P〈0.05),Hb水平较术前显著性降低(P〈0.05)。随着手术时间的增加,所有的氧化应激指数均发生显著性改变(P〈0.001)。结论PCNL术手术时间超过90min时,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术期高危室早(HRVEB)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150例择期手术患者,以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围术期心率变异性(HRV)及室性早搏(VEB)的发生情况,于术前一日内监测至少12h,术后监测48h。HRVEB包括频发室早(FVEB即≥10VEB/h)、成对室早(VC)、室速(VT)和Lown更高级别的VEB。根据围术期是否发生FIRVEB将患者分为FIRVEB组(Ⅰ组)和非HRVEB组(Ⅱ组)。结果共发生HRVEB44例(29.3%)为Ⅰ组,其中术前18例(12.0%)、术后39例(26.0%)、重叠13例(8.7%);未发生FIRVEB者为Ⅱ组。术前:Ⅰ组术前低频功率(LF)及极低频功率(VLF)显著低于Ⅱ组(P〈0.05);术后:2组HRV均显著降 (P〈0.05或0.01),其中Ⅰ组总功率(TP)、高频功率(HF)、LF、VLF在术后2天又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HRVEB主要发生于术后,尤其术前已有HRVEB者术后出现HRVEB的机率更高、程度更严重,可能与围术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具体表现为①HRVEB组术前HRV下降,尤其LF、VLF异常降低;②术后2组HRV下降,但HRVEB组下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应用促进术后恢复综合方案(ERAS)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5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结直肠专业组收治的597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被前瞻性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299例)和对照组(298例)。ERAS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ERAS方案,包括一系列被证明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方案。记录两组患者的营养代谢指标、应激指标及临床恢复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AS组患者术后营养代谢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ERAS组患者术后第1天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患者(3.31±2.92比6.58±3.86,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5天皮质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1),而ERAS组患者直至术后第5天才较术前升高(P〈0.01)。ERAS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5.7±1.6)d比(6.6±2.4)d,P〈0.01]和住院费用[(15998±2655)元比(17763±3059)元,P〈0.01]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29/299)比9.4%(28/298),P〉0.05]。结论ERAS方案可减轻手术应激,加快术后恢复。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乳腺癌病人围手术期红细胞免疫状态及丙二醛(MDA)的变化。方法 30例病人随机分成静吸复合全麻(A组)和高位硬膜外阻滞(B)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手术中和术后1天、3天及5天取静脉血测定红细胞补体受体Ⅰ活性(CR-I)和MDA水平。结果 A组麻醉后、术中、术后1天及3天RBC-C3bRR、RBC-CaR及PEER均比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B组仅在术中及术后1天明显下降(P<0.05)。两组在各同一时点相比,A组麻醉后较B组低(P<0.05)。RFIR和MDA在A组麻醉后、术中、术后1天及3天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或P<0.01),B组也在术中及术后1天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两组病人术后5天CR-Ⅰ和MDA均恢复到麻醉前水平。结论 乳腺癌病人围手术期红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静吸复合全麻影响大于高位硬膜外阻滞,并且与红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及血浆MD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