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应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与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40例接受LC的老年患者分为2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麻醉后15 min(T2)及手术结束时(T3)2组患者的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等生命体征。结果 T0时间点2组患者的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LC时,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患者术中的血液动力学指标优于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全身麻醉(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伴有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6例接受LC的伴有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各53例。全麻组行全麻,联合组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苏醒时间和术前、插管时、术中、拔管时SBP、DBP和HR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完全苏醒时间均早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插管时、术中和拔管时SBP、DBP和HR水平均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伴有高血压患者实施LC时,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股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股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102例,年龄43~75岁,BMI19~34 kg/m~2,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硬联合组(腰硬组)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全麻组),各51例。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术毕时(T2)的血液动力学指标(DBP、HR、SpO2)。记录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T0时的DB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腰硬组患者的DBP、HR、SpO2均优于全麻组;术中高血压及术后头晕、恶心呕吐、肺部感染、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但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则明显高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且不良反应轻微,更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临床效果。收集2012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LC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80例)和全身联合硬膜外麻醉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和M AP)、术后VAS和Ramsay得分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麻醉诱导即刻,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无明显改变;手术开始即刻、术中和术后2h,全身联合硬膜外麻醉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联合硬膜外麻醉组术后4 h和8 h的VAS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两组Ramsay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呛咳、恶心、呕吐、腹胀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全身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LC患者麻醉效果较好,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6例接受LC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患者入室后(T_0)、气管插管即刻(T_1)、气腹后15 min(T_2)、气管拔管后10 min(T_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2 h疼痛程度及苏醒期烦躁发生率。结果 (1)2组患者T_0时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T_1、 T_2、T_3时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高于T_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T_1、T_2、T_3时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2 h疼痛程度VSA评分和苏醒期烦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LC,有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和降低苏醒期疼痛和烦躁程度,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07—2019-08间接受LC的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选择全身麻醉,联合组选择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结果2组麻醉诱导时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在插管后1 min、气腹后10 min、拔管后1 min的SBP、DBP、HR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术后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LC,能促进术中血流动力学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且并发症少,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比较单纯全麻与硬膜外联合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效果。方法将70例接受LC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联合全麻组,各35例。结果联合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术毕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全麻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LC,麻醉效果好、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未控制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对未控制高血压患者的LC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结果:麻醉效果好,术中血压易控制,剧烈循环波动发生率低,术后未发生高血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未控制高血压患者LC的麻醉,效果确切、方法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麻醉效果。方法:30例老年患者行LC,随机分成全麻组(A组,15例)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15例),分别记录患者入室后、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即刻、切皮、CO2气腹建立后及气管拔管后即刻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记录术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拔管后即刻、10min、20min、30min伤口疼痛程度。结果:(1)B组气管插管即刻、CO2气腹后及拔管后即刻的血流动力学较A组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离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苏醒期间患者发生烦躁反应A组(5例)远高于B组(2例),与A组比较,B组发生烦躁反应发生率较低(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组拔管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LC实施硬膜外复合全麻,能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患者苏醒期疼痛,降低术后烦躁反应发生率,可改善老年患者LC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许靖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1):932-93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但LC需要在CO2气腹下完成,它对人体的生理机能,特别是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有明显的影响,从而增加了麻醉的风险及麻醉管理上的难度。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心、肺、肝、肾和内分泌等其他系统疾病,故对这类患者的麻醉处理,保证呼吸和循环平稳至关重要。我们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血压老年患者LC,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LC患者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65~79岁,ASAⅡ或Ⅲ级。术前诊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原发性高血压病Ⅰ或Ⅱ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麻醉效果,并与单纯静脉全麻比较。方法:随机将LC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静脉全麻)与观察组(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麻醉后(气管插管后或硬膜外平面固定后期气腹前)、气腹后5min及术毕时的SBP、DBP、HR、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例数及8h内的平均VAS评分、两组异丙酚的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苏醒质量、PONV、8h平均VAS评分及异丙酚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LC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循环和呼吸的干扰小,清醒质量高且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案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效果。方法随机将行LC的1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结果观察组插管后及拔管后的生命体征及机体应激水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及不良发生率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LC,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麻醉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全麻和颈丛阻滞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麻和颈丛阻滞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变化和并发症情况.方法64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分别在全麻和颈丛阻滞下完成,每组32例.记录并计算两组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参数的波动性,分流管使用率、心脑并发症,询问患者的满意程度和选择倾向.结果CEA全麻围术期的血液动力学波动性明显大于颈丛阻滞(P<0.01),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发生率也高于颈丛阻滞(P<0.05);全麻分流管的使用率高于颈丛阻滞(P<0.05),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也高于颈丛阻滞(P<0.05),两组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显著差异.患者对两种麻醉方法的满意程度无显著差异,倾向于选择已使用过的麻醉方法.结论全身麻醉和颈丛阻滞都可安全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丛阻滞有利于维护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分流管的使用和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LC的高血压老年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激素[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和皮质醇(Cor)]水平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除血氧饱和度外,观察组患者在插管后即刻(T1)、气腹后10 min(T2)、拔管前即刻(T3)的SBP、DBP、HR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T1、T2和T3时生长激素、催乳素和皮质醇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苏醒期烦躁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高血压老年患者LC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激素应激反应较轻,麻醉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麻醉诱导期易发生血液动力学的波动,尤其是老年人,术前容量治疗有助于维持麻醉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平稳。但诱导期实施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老年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探讨全麻诱导期间AHH对老年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股骨手术麻醉相关指标的观察。方法将本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35例、硬麻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全麻组麻醉5分钟及以后各指标与麻醉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硬麻组仅麻醉5、10分钟各指标与麻醉前有差异(P〈0.05);麻醉5分钟及以后,两组患者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全麻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硬麻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与全麻相当,而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0例麻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和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伴随内科合并症的480例老年患者行LC的临床麻醉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和手术,无恶性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的发生,术后恢复顺利.结论 伴随内科合并症的老年患者术前经积极处理,麻醉中防止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维持心肌的氧供需平衡,调整好通气参数,在低气腹压下行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针刺对老年腹部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全麻药用量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全麻联合针刺组(B组),B组全麻诱导前先行针刺诱导,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检测麻醉前、切皮后和术毕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血糖(Glu)浓度。结果:A组气管插管后1min、切皮时、拔管毕的HR、MAP显著高于B组(P〈0.05),切皮后及术毕B组血清Cor、NE、E及Glu浓度明显降低(P〈0.05),B组术中丙泊酚、芬太尼用量减少,睁眼时间、完成指令时间、定位功能恢复时间缩短,术后躁动发生率低(P〈0.05)。结论:全麻联合针刺应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可使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降低、全麻药用量及术后躁动例数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5-2019-03间在舞阳县中心医院接受手术的135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按不同麻醉方案分为2组。全麻组67例采用全身麻醉,硬膜外组68例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术中心排量(CO)、心搏指数(SI),以及术后8 h、12 h的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手术开始3 min时硬膜外组的CO、SI波动幅度小于全麻组,术后8 h、12 h的VAS评分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的手术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患者术后疼痛较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8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准备、术中术后的麻醉及手术处理。结果:18例患者麻醉诱导期、术中及拔管期血液动力学基本稳定。气腹后HR、SBP、DBP明显上升。PaCO2气腹后虽上升,但尚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对合并有心脏瓣膜病的患者,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加强监测和管理,以及手术医师与麻醉师密切配合,可安全的完成L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