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方法学与安全性 1980年,Merton与Morton用电容充-放电武电刺激器经颅刺激人运动皮层,在手肌引出运动诱发电位(MEP)。后因被认为存在头皮疼痛问题,Barker于1985年开发的磁刺激器引起人们更大兴趣。 相似文献
2.
大鼠脊髓损伤及继发损伤时脊髓诱发电位与运动诱发电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改良Allen's法,分别以50g/cm和100g/cm打击大鼠T213-L1脊髓,造成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分别观察伤后24小时内的SpEP和CMEP的变化,以了解不同程度损伤对SpEP和CMEP的影响及SpEP、CMEP的变化与脊髓继发性损伤发展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种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均可造成大鼠脊髓SpEP,CMEP的明显变化,尤以SpEP变化明显。损伤越重,电位改变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大鼠脊髓损伤及继发损伤时脊髓诱发电位与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改良Allen’s法,分别以50g/cm和100g/cm打击大鼠T13~L1脊髓,造成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分别观察伤后24小时内的SpEP和CMEP的变化,以了解不同程度损伤对SpEP和CMEP的影响及SpEP、CMEP的变化与脊髓继发性损伤发展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两种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均可造成大鼠脊髓SpEP,CMEP的明显变化,尤以SpEP变化明显。损伤越重,电位改变越明显.②在脊髓损伤后1~24小时内,伤后10分钟SpEP,CMEP波幅却有明显降低,4~8小时进一步降低。两次降低有明显差异。SpEP峰潜伏时延长,以4~8小时显著。表明原发损伤后在受损部位存在继发性损伤,提示阻止继发损伤的时间应早于伤后4小时,并尽可能提前。 相似文献
4.
1980年,Merton用电容充一放电式电刺激器经颅刺激人运动皮层,在手肌引出运动诱发电位(MEP)。后因被认为存在头皮疼痛问题,Barker于1985年开发的磁刺激器引起人们更大兴趣。 相似文献
5.
脊髓体感与运动诱发电位术中联合监测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EP)与运动诱发电位(MEP)在脊髓手术中联合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脊柱手术患者进行术中SEP和MEP联合监测,并用日本矫形学会量表(JOA)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患者术中SEP的P1、N1波幅有暂时性波动,潜伏期无明显变化。10例患者MEP的D1波波幅降低,但经改变手术方向后恢复正常,另8例患者MEP无明显变化。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SEP及MEP术中联合监测,其波形稳定可靠,有利于避免“假阴性/假阳性”结果及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报告国人上、下肢共24块肌于大脑皮层与脊髓电刺激时的运动诱发电位(MEP)正常值。无论上肢或下肢,MEP潜伏期均因肌肉所在位置而异,越是远端肌潜伏期越长,认为此乃脊神经长度不同所致。但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则与脊神经长度、肢长及身高无关,此为锥体束功能的最重要指标。肌肉轻度收缩时,皮层刺激的MEP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认为系上运动神经元的易化所致。作者认为,MEP的多导记录能减少刺激次数,一次性刺激即能同时获得多块肌的EMP记录;有利于髓内和神经根病变的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7.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脊髓损伤脊髓诱发电位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了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PD14 5 0 6 5对脊髓损伤后早期运动诱发电位和运动功能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 1 实验动物 :SD大鼠 2 4只 ,体重 2 2 0± 10g ,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12只。用 10 %水合氯醛腹腔内 (30 0mg kg)麻醉后 ,蛛网膜下腔置入PE - 10管 ,深度至T1 0 。固定PE管后 ,暴露T7 T1 2 椎板并咬除T1 1 椎板 ,暴露T1 1脊髓 ,以 30g重量压迫 5min ,造成脊髓中度损伤。治疗组在伤前 15min经PE管给予PD14 5 0 6 5 (5g L) 15 μL ,对照组同时给予生理盐水 15 μL。1 2 …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患者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研究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状态的关系,评估MEP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4例有偏瘫的脑卒中患者在病后10天内行MEP检查,同时作肌力和临床神经功能评分测定,并于10周后对其中的28例复查,正常对照组为30例健康者。结果:脑卒中病人急笥期MEP的异常率为89%,主要表现为MEP缺失,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波形异常,中枢运动传志时间(CMCT)延长,患侧与健侧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MEP缺乏者,瘫痪重,MEP可引出者,瘫痪程度轻,两者间差异亦显著(P<0.01)。10周后复查时发现MEP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这种改善与临床上的功能恢复相一致,早期MEP缺乏者,功能恢复差,早期MEP仅仅波幅低或CMCT延长者,其功能恢复好,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MEP可定量分析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缺损情况,并可作为运动功能恢复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HMSN)的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方法:对一家三代HMSN的12例患者和1例无症状者进行这二项检查。结果:MEP和SEP的异常率分别为92.3%,84.6%,结论:绝大多数HMSN患者的MEP和SEP均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犬作经腹脊髓损伤在不同压强下观察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方法:记录12只狗在不同的损伤强度(32、36、40kPa)下的脊髓诱发电位(SC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改变。结果:狗的脊髓受压后SCEP和CSEP的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其改变有显著性意义,而P波和N波之间改变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对脊髓损伤的敏感性SCEP比CSEP相对较高,对脊髓损伤预后的评估CSEP比SCEP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MEP)及电刺激体感诱发电位(SEP)在脊髓及神经根病变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22例经影像学检查证实的患者根据病变部位分为以下三组:腰骶神经根病变组(Ⅰ组),胸腰骶髓病变组(Ⅱ组),颈髓及颈神经根病变组(Ⅲ组),采用丹麦Keypoin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对上述患者进行下肢胫后神经磁运动诱发电位(mMEPt)、电刺激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t)及上肢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SEPm)检测.结果:SSEPmⅠ组、Ⅱ组各1例异常,Ⅲ组异常49例(阳性率为96.1%);SEPt 89例异常(阳性率为72.9%),三组之间阳性率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与SSEPm比较,两者之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mMEPt 74例异常(阳性率为60.7%),Ⅱ组阳性率最高(83.8%),Ⅰ组仅达45%.结论:对于临床上高度怀疑颈髓及颈神经根病变者,仅需作SSEPm便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电生理指标,而不必再作mMEPt及SEPt;单独SEPt 对脊髓病变没有定位诊断价值,而mMEPt不仅能提示脊髓病变的可能部位,对病变局限在脊髓腹侧者也适用; 相当一部分腰骶神经根病变者mMEPt正常,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联合监护与唤醒试验判断脊髓功能的作用.方法 2006年7月至2010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脊柱手术中同时实施TES-MEP和CSEP联合监护426例,并对术中出现阳性和仔细检查后原因不明或纠正手术操作后仍没有恢复的23例进行唤醒试验.根据术中联合监护和唤醒试验结果,分别与术后脊髓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监护阳性64例(15%),其中51例与脊髓功能符合,另13例不符合.假阳性占3.1%(13/426).本组无假阴性.联合监护判断脊髓功能灵敏度为100%(51151),特异度96.5%(362/375),约登指数0.965.23例唤醒试验中,8例阳性均与脊髓功能符合,没有假阳性.而15例阴性中,与脊髓功能符合9例,不符合6例.唤醒试验判断脊髓功能的灵敏度为57.1%(8/14)、特异度100%(9/9)、约登指数0.571.结论 TES.MEP和CSEP联合监护为目前脊柱外科手术监护的理想选择和首选方法,唤醒试验可用于联合监护真假阳性鉴别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联合监护与唤醒试验判断脊髓功能的作用.方法 2006年7月至2010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脊柱手术中同时实施TES-MEP和CSEP联合监护426例,并对术中出现阳性和仔细检查后原因不明或纠正手术操作后仍没有恢复的23例进行唤醒试验.根据术中联合监护和唤醒试验结果,分别与术后脊髓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监护阳性64例(15%),其中51例与脊髓功能符合,另13例不符合.假阳性占3.1%(13/426).本组无假阴性.联合监护判断脊髓功能灵敏度为100%(51151),特异度96.5%(362/375),约登指数0.965.23例唤醒试验中,8例阳性均与脊髓功能符合,没有假阳性.而15例阴性中,与脊髓功能符合9例,不符合6例.唤醒试验判断脊髓功能的灵敏度为57.1%(8/14)、特异度100%(9/9)、约登指数0.571.结论 TES.MEP和CSEP联合监护为目前脊柱外科手术监护的理想选择和首选方法,唤醒试验可用于联合监护真假阳性鉴别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主要通过经颅磁刺激(TMS)检测帕金森氏病 (PD) 患者的运动诱发电位(MEP),总结PD患者的MEP特点,探讨PD患者的运动皮质兴奋性。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男12例,女8例,年龄52-79岁,平均(62.3±16.7)岁。通过TMS检测左右两侧MEP,作左右侧比较。选取2007年5月-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的PD患者共21例(B组),均症状左右不对称,男12例,女9例,年龄46-80岁,平均(63.3±16.7)岁,按症状轻重程度比较MEP,且将PD组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左右侧MEP参数无显著差异。P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静息运动阈值(RMT)降低,波幅(Amp)升高,皮质潜伏期(CL)缩短,有显著差异,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改变无显著差异。PD症状重侧与轻侧相比较,重侧的RMT更低,有显著差异,AMP、CL、CMCT改变无显著差异。结论: PD患者的运动皮质兴奋性增高,且与症状严重程度相关。利用PD患者的MEP特点有助于辅助诊断,有助于评估症状严重程度,以RMT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16.
脑磁运动诱发电位是八十年代新技术。本文对32例脊髓、神经疾病进行了检测,并以40名健康人的正常均值作对照,结果提示颈椎病继发脊髓病、多发性硬化症及腓肌萎缩症的峰潜期和传导时间呈有统计意义的延迟;而脊髓空洞症则属正常范围,本法虽属初试,但对运动通路的传导功能,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7.
运动诱发电位诊断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新光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2,9(1):36-43
在临床神经生理学中,脑、末梢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以深感觉为主的系统、神经肌接头、肌肉、视觉及听觉系统等都已有相应的检查法,惟独中枢运动系统(特别是临床上最关心的皮质脊髓束)直到不久前仍是一个空白,这一领域可说是人们的一个梦想,尽管19世纪已在动物和开颅手术的病人中发现可以用电刺激中枢神经,但因颅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脊髓损伤(SC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SCI患者进行rTMS治疗,并与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分析,观察治疗前后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及潜伏期的变化。结果:26例SCI患者治疗前MEP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治疗后均有明显变化,表现为MEP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TMS治疗SCI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颈椎型脊髓病皮质体感诱发电位(SEP)变化。方法对65例颈椎型脊髓病患者和26例正常人进行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刺激的SEP对照研究,并对10例患者作治疗前后对照观察。结果本组异常率为45%,主要表现为各波替伏期和波间期(N20—P25,P25—N35,P40—N45)延长,且下肢的延长更加明显,部分患者出现波形分化不良。经保守治疗后6例正常,2例好转,且SEP的好转先于临床的改善。结论SEP对评判颈椎型脊髓病的脊髓传导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且有助于临床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功能评价指标运动诱发电位(MEP)和Basso-Beattie-Bresnahan (BBB)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成年雌性SD大鼠16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对照组只施行手术,不给予外力打击。实验组应用PSI-IH装置复制脊髓损伤模型。记录并分析损伤前以及损伤后3 h、1 d、3 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大鼠脊髓运动诱发电位(scMEP)和肌肉运动诱发电位(mMEP),同时采用BBB评分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6周后观察大鼠脊髓组织学结构变化。结果 实验组大鼠脊髓损伤后3 h scMEP波幅减小,为正常波幅的32.69%±0.83%,2周后为正常波幅的52.93%±2.23%并处于稳定状态,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损伤后3 h mMEP波形消失,1 d后恢复至正常波幅的1.16%±0.17%,3 d后波幅明显恢复,4周后达正常波幅的48.20%± 3.70%并处于稳定状态,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实验组大鼠脊髓损伤后3 h和1 d,所有大鼠BBB评分均为0分,3 d后评分(1.38±0.52)分,4周后评分(11.50±0.93)分,达到稳定状态,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实验组大鼠脊髓损伤后3 h~6周,scMEP与BBB评分均为显著相关(r值为0.732~0.908,P值均<0.05)。实验组大鼠脊髓损伤后1~6周mMEP与BBB评分呈中度至高度相关(r值为0.718~0.951,P值均<0.05)。对照组大鼠以上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大鼠脊髓损伤发生后,scMEP、mMEP和BBB评分三个脊髓功能指标会先后顺序恢复,而且scMEP、mMEP与BBB评分均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大鼠脊髓损伤后,scMEP、mMEP是较BBB评分更为灵敏的脊髓功能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