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35岁,右乳腺癌(T1N0M0)根治术后,内乳区辅助放疗及三苯氧胺治疗2年,右胸壁复发1年经手术,放疗及不规则化疗后1年未能控制,双锁骨上及右腋下淋巴转移经双颈双锁骨上放疗30Gy及去势术后3月收住院治疗。查体,双锁骨上各有2枚肿大淋巴结,直径1.0cm,右胸壁有皮肤结节约0.8cm,双腋下各可触及1.2cm肿大淋巴结,给予CTX650mg/m2和ADM40ug/m2均静脉注射d1,DDP70mg静脉注射d1+2,21天为一周期,经3周期治疗后,右胸壁结节及双锁骨上、右腋下肿大淋巴结消失,复查肝肾功能、B超等均未见异常。化疗结束后1月,病人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右胸途径颈段、胸上段食管癌切除并三区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颈、胸、腹三切口,同时进行颈、胸、腹三区淋巴结清扫,治疗颈、胸上段食管癌104例。总结并探讨颈部及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病变长度、外侵程度与切除率的关系及主要并发症的危险性。结果 颈部及最上纵隔(右胸顶)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度分别为47.11%(49/104)及13.27%(114/859)。其中,左气管旁淋巴结分别为17.31%(18/104)及11.46%(25/218);左颈深下淋巴结分别为7.69%(8/104)及8.13%(17/209);右气管旁淋巴结分别为12.50%(13/104)及10.61%(19/179);右颈深下淋巴结分别为11.54%(12/104)及11.86%(21/177);右胸顶淋巴结分别为17.30%(18/104)及42.10%(32/76)。全组手术切除率为100.00%(104/104)。主要并发症: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6.34%(17/104);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8.65%(9/104);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9.6196(10/104);上消化道梗阻发生率为0.9696(1/104);死于肺部并发症所致的呼吸衰竭2例,病死率为1.92%(2/104)。结论 经右胸途径食管癌切除并三区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颈、胸上段食管癌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15岁,农民,因右大腿包块迅速增大13个月,于1998年3月20住入肿瘤医院.初起发现右大腿下端外侧长一小包块约核桃大.此后迅速长大,蔓延,致整个大腿变粗大,无疼痛感;4个月后,出现右下肢胶行,行走时有胀痛感,6个月后;右下肢不能行走,出现头昏、眼花、乏力、消瘦,无发热、无咳嗽,经药物治疗无效来院诊治。既往史无特殊,一般情况尚可,微消瘦,面色苍白,T37℃,P80次/分,R20次/分,BP12/8pKa,浅表淋巴结无长大,头颈五官无异常,心、肺及腹部无阳性体征。右大腿呈纺垂形粗大肿物,长约36cm,中段最大周径69cm,…  相似文献   

4.
回盲部炎性假瘤一例云南省玉溪市医院外一科武勇,陈绍礼患者男,38岁。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鼻窦炎病史20年。反复发作右下腹疼痛1年,再发3天于1994年12月6日入院。检查:T37.9℃,P78次/分,R18次/分,BP13/8kPa。右下腹有明显...  相似文献   

5.
改进三切口方法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改进的三切口方法手术治疗食管癌,探讨食管癌的切除率、根治彻底性、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复发及临床疗效和长期生存率之问题。方法:对连续收治的食管癌560例均采用改进的手术方法(右上腹直肌/右胸后外侧/右颈部)三切口进行手术治疗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该手术方法治疗的560例病人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9.3%,手术切除率99.6%,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71.4%、63.6%和44.7%。结论:改进的三切口手术方法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尤其是吻合口瘘等重要并发症,可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淋巴清扫的彻底性及减少术后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该三切口治疗食管癌是目前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6.
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33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2月~1995年6月,用Ivor-Lewis术式,即上腹、右胸后外侧二切口切除,治疗中、下段食管癌338例,手术切除率为95.2%(338/355)。全组有淋巴结转移136例,占40.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其中肺部并发症占28.6%,全组无吻合口瘘,无术后30日内死亡和住院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231/261)、63.1%(125/198)和48.4%(60/124)。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64.1%(41/64),有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31.7%(19/60)。该术式胸、腹腔均有良好的显露,淋巴结清扫彻底,尤其对右侧最上纵隔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便利。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行胸、腹二区淋巴结清扫十分必要,能明显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由于该术式是右胸后外侧切口,食管床显露充分,免受主动脉弓干扰,癌肿切除率高,吻合操作方便可靠,可减少或避免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作者认为,Ivor-Lewis术式是治疗胸部中、下段食管癌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X线表现特殊的软骨肉瘤一例开封医专一附院放射科冯建,王志学患者男,44岁,农民。两个月前开始右胸部疼痛,20天前发现右胸部有一硬性肿物,触摸时有疼痛及酸沉压迫感。以右胸肋骨肿瘤收入院。查体:T36.SC,P72次/分,R17次/分,BP13.3/10...  相似文献   

8.
临床病理资料患者男性 ,35岁 ,农民。因右下腹疼痛2月 ,加重伴畏寒发热、恶心、呕吐2天 ,于1999年3月16日入院。病人2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下腹疼痛 ,呈持续性隐痛 ,阵发性加剧 ,并放射至右腰部 ,自行在家中服药治疗(具体有药不详) ,腹痛无缓解。2天前感右下腹痛加剧并伴有恶心、呕吐及畏寒发热 ,在当地卫生院治疗无效 ,乃转入我院。体检发现体温37.8℃ ,右下腹肌紧张 ,有压痛及反跳痛 ,闭孔内肌试验阳性。血常规检验结果 :白细胞13.4×109/L,中性粒细胞0.78 ,淋巴细胞0.22,血红蛋白130g/L,红细胞…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岁。自1996年2月始面色苍白,间歇性右肢乏力,逐渐发展为四肢乏力。1996年3月出现发热,体温39℃,给予抗感染等治疗6日,四肢乏力消失.体温恢复正常。但面色苍白仍加重,食欲下降,体重减轻;1996年4月多次少量鼻衄,并再次四肢乏力。检查:T39℃、P120/min、R20/min、BP12/8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立体位,神智清。面色及睑结膜苍白,表浅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正常,心界不大,心率、心律及心音正常,腹部平,无隆起和压痛,未们及肿块,肝大肋缘下1.5cm,表面光滑无触痛,脾未们及。血象:Hb80g/L、WBC4.5…  相似文献   

10.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乳糜瘘的发生、预防及处理原则。方法对1990~2002年收治的颈淋巴结清扫术病例516例,行颈侧清扫术528例(其中12例同期行双颈清扫术)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乳糜瘘发生率4.73%(25例),右颈侧乳糜瘘发生率为3.5%(9/256),左颈侧发生率为5.88%(16/272)。24例轻中度乳糜瘘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重度乳糜瘘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再行手术治疗,采用右胸锁乳突肌下段肌瓣缝扎 碘仿纱条填塞治愈。结论术中结扎好胸导管或淋巴管破裂口是预防和避免乳糜瘘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轻中度乳糜瘘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术后不需禁食;对重度乳糜瘘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应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74岁。5年前因右足第4趾恶性黑色素瘤行第4践截趾术,术后未行任何治疗。近3周出现右下肢肿胀,进行性加重,伴右下肢乏力。无疼痛、麻木。查体:一般情况可,消瘦,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叩清,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76次/分、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触及,未及包块,腹水征(一)。右足第4趾缺如,右下肢皮肤呈浅青色,较左腿粗,轻度凹陷性水肿,未及结节,无压痛。实验室及其它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6×109/L,中性0.64,L0.36,PLT247×109/L。胸片:未见异…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3岁,因全身无力、多尿、心慌2个月,于1998年7月2日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尚好,体格发育正常,血压21.3/12.0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为120次/分,血清钾离子浓度为3.4mmol/L,B超示右肾上腺肿物,约1.5cm×2.0cm大小。临床诊断为右肾上腺肿瘤伴醛固酮症收入院。术前给与对症治疗。拟于1998年7月13日在全麻下行右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全麻满意后手术,术中可见右肾上腺肿物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当肿物切除后,血压骤降直至测不清,心率达到160次/分,立即给予间羟胺…  相似文献   

13.
徐光炜  马晓兵 《肿瘤》1997,17(2):111-112
综合治疗晚期肾癌多发远处转移1例徐光炜马晓兵鹿尔驯王慧英刘燕平作者单位:海军总医院外一科(北京100037)关键词肾肿瘤/治疗肿瘤转移患者男,64岁。右下肢无力,跛行1年于1993年12月入我院。1991年6月患者自扪及右额部有一小指盖大肿物,无不适...  相似文献   

14.
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33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6年2月-1995年6月,用Ivor-Lewis术式,即上腹、右胸后外侧二切口切除,治疗中、下段食管癌338例。手术切除率为95.2%(338/335)。全组有淋巴结转移136例,占40.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其中肺部并发症占28.6%,全组无吻合口瘘,无术后30日内死亡和住院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L:88.5%(231/261)、63.1%9125/198)和48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46岁,体检发现右肾上腺肿物于2002年6月入院,患病以来,血压无升高及波动,无全身乏力及四肢麻痹,无尿量增多、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等不适.入院时血压16/11kPa,胸片及心电图均正常,B超:右肾上腺实性包块,余未见异常,ECT:双肾功能正常.CT:右肾上腺肿瘤(嗜铬细胞瘤可能大),血常规、肝肾功、P1 Pa均正常,24小时尿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7岁。因右颌下肿物1年,于2000年5月2日入院。1年前发现右颌下有一花生米大小肿物,无疼痛、发热等症状,未予治疗。近3个月来肿物生长较快。查体:T36.6℃、P76次/分、R20次/分、Bp150/90mmHg。神清、精神好,于右下颌角内下胸锁乳突肌前缘,有椭圆形肿物,大小4cm×3cm,边界较清,表面光滑,无结节,质中等,推之稍可活动,无触痛。B超检查示:右颌下实性肿物。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侧甲状腺正常。入院诊断:右颌下肿物,淋巴肉瘤?在颈丛阻滞麻醉下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颈动脉三角区内,颈动脉前外侧4cm…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5岁。于1993年2月发现右膝关节下方肿物,经拍X线片诊为胫骨上端良性肿瘤。于1993年4月本市某院骨科化验血钙2.4mmol/L、血磷1.2mmol/L,心电图正常。在腰麻下行右胫骨肿瘤截除术。术中见:胫骨骨膜下肿物,局部皮质有破坏,肿...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1岁。无明显诱因于1999年10月出现腰部胀痛,逐渐加重,并向双下肢放射,伴有行走困难,尤以右下肢明显,并伴有便秘症状。曾在当地医院给予双下肢牵引治疗10天,症状反而加重,于2000年3月14日入院。查体:腰椎生理弯曲消失,腰椎棘突有压痛,鞍区皮肤痛觉减弱,右下肢足背外侧皮肤痛、温觉减退,双下肢肌张力不高,右下肢肌力Ⅳ级,右侧膝跟腱反射减弱,双下肢Babinski阴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腰穿奎肯试验呈完全梗阻,CSF35滴/分,颜色淡黄,蛋白13400mg/L,糖2.80mmol/L,白细胞2×109/L。欧乃派克10ml造影,造影剂…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5岁。因周身乏力、纳差伴上腹饱胀不适1年来我院就诊。B超发现“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于1997年9月1日收住院。体检:血压12/9kPa,脉搏60次/分,心肺及腹部检查无异常,胸透正常。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钾、钠、氯正常,血糖正常。B超:右肾上极上方有2.4cm×2.0cm低回声区(近似无回声区),边界尚清,与肝、肾无关。VT:右肾上腺见2.0cm×2.9cm×3.5cm肿物,周边里环形钙化。CT值为19Hu。左肾上腺正常。CF增强:经静脉Bolus团注60%泛影葡胺100ml后扫描,右肾上腺肿…  相似文献   

20.
蒋鸥  吴文建  邹敏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1):2164-2166
目的:探讨不可切除巨大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对两例巨大右肝癌患者施行门静脉右支结扎和肝右动脉结扎并置管栓塞化疗,比较术前术后甲胎蛋白变化情况和复查肝脏CT片结果。结果:两例患者自觉症状术后均迅速消失。病例1AFP由术前45ng/L,在术后1月降为2ng/L,胆红素及转氨酶曾一过性轻度升高,出现少到中量腹水,未处理自行消退。病例2术前AFP为大于1000ng/L,术后1周降为700ng/L,转氨酶最高354IU/L,胆红素最高231μmol/L,大量腹水,经积极处理后恢复。CT扫描结果显示原肿瘤位置被液性暗区替代。结论:门静脉右支结扎和肝右动脉结扎并置管栓塞化疗是治疗巨大右肝癌有效的方法,效果确切。费用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