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HCV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HCV-RNA及IL-17,其余检测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肌酐.结果 HCV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CV组患者血清ALT、AST及HCV-RNA与血清IL-17水平显著相关(P<0.05).结论 IL-17可能参与了慢性丙型肝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静脉吸毒人群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异常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之间的关系,为控制丙型肝炎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连续监测法检测ALT,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验(ELISA)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检测,并与同期检测的ALT,抗HCV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215例吸毒人员ALT异常,显著高于300例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5例吸毒人员HCV感染率为56%与对照组感染率1.3%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毒者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吸毒者HCV感染情况比较严重,吸毒者ALT的异常与HCV感染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炎性反应的关系,以及炎性反应蛋白和炎性因子在合并冠心病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T2DM患者151例,分为T2DM组(76例)和T2DM合并CHD组(75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Leptin和IL-6、hs—CR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T2DM患者外周血血清Leptin和IL-6、hs—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CHD患者组的外周血血清Leptin和IL-6、hs—CRP水平与T2DM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2DM合并CHD组外周血Leptin水平与IL-6、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76、P〈0.05,r=0.791、P〈0.05);hs—CRP与IL-6呈显著正相关(r=0.824、P〈0.05)。结论T2DM患者体内存在Leptin和IL-6、CRP的异常表达,合并CHD患者更为显著,且三者具有显著相关性。Leptin及IL-6、CRP参与了T2DM合并CHD的发生、发展.此为早期干预T2DM患者合并CHD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相关性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检测样本的HCV-RNA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结果 109例HCV感染患者中,有38例高血压,51例高血糖,43例血脂紊乱,33例合并代谢综合征,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HCV感染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33例中,AST/ALT≥1者有13例,APRI〉1.5者有15例,与HCV感染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可加重丙型肝炎患者的炎症程度,可能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病毒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探讨IL-18在CH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病区就诊的47例CHC患者为CHC患者组,检测IL-18、病毒载量、HCV-Ab、ALT ,分析丙型肝炎病毒阳性、阴性,HCV-Ab阳性、阴性以及不同ALT 浓度患者IL-18的表达情况。另纳入同期高校体检学生2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析CHC患者与健康体检者IL-18的表达情况。结果 CHC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L-18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8在 HCV-RNA阳性与阴性、HCV-Ab阳性与阴性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T水平与IL-18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无明显相关性(r=0.291,P>0.05)。结论 IL-18与HCV慢性感染有关,但与HCV复制及其所致的肝损伤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浆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及一氧化氮(NO)水平与肝损伤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HBV/HCV重叠感染患者(HBV/HCV组)42例,其中重型肝炎(SH组)25例,慢性肝炎(CH组)17例;慢性HBV单独感染患者(HBV组)60例;慢性HCV单独感染患者(HCV组)60例和正常对照者(NC组)60例.应用鲎三肽基质显色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及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血浆中LPS、TNF-α、IL-10及NO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活性、TBIL浓度.结果:HBV/HCV组血浆LPS、TNF-α及NO水平明显高于HBV、HCV组及NC组(均P<0.01),SH组LPS、TNF-α及NO水平明显高于CH组(均P<0.01),HBV/HCV组血浆IL-10水平则明显低于HBV、HCV组及NC组(均P<O.01),SH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CH组(P<O.01).HBV组与HCV组间血浆LPS、TNF-α、IL-10及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BV/HCV组血浆LPS、TNF-α及NO水平与ALT、TBIL呈显著正相关,而血浆IL-10水平与ALT、TBIL呈显著负相关.结论: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浆UPS、TNF-α、IL-10及NO水平的变化与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32)的表达水平及与丙型肝炎病毒(HCV)载量的相关性,探讨IL-32在丙型肝炎中的发病机制。方法 70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32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并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用Roche荧光定量PCR系统检测血清HCV载量,同时测定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32和ALT、AST表达水平。结果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IL-32、ALT、AS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呈正相关关系;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32水平与血清HCV载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IL-32与丙型肝炎的发病密切相关,可能是因为HCV能够促进IL-32的合成与释放。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患者自身免疫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丙型肝炎病毒不同基因型所感染的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自身免疫抗体和其他免疫指标。方法:72例丙肝患者为研究组,6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HCV感染用RT—PCR证实。HCV基因型的检测用型特异性探针核酸杂交法检测。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Sm抗体和抗RNP抗体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类风湿因子、抗双链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用ELISA检测。冷球蛋白用冷沉淀法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用抗补体法测定。结果:(1)72例丙肝患者中,39例(54.2%)为Ⅱ型HCV(Okamoto分型法)感染.21例(29.2%)为Ⅲ型,6例(8.3%)为混合型(Ⅱ型+Ⅲ型),6例(8.3%)难以确认;(2)自身抗体检测:患者组中有30例(41.7%)检出63项次自身抗体。Ⅱ型HCV感染的39例中有21例检出48项次,Ⅲ型HCV感染的21例中有3例检出3项次,Ⅱ型和Ⅲ型混合感染的6例中检出12项次自身抗体。检出自身抗体的患者中有21例检出类风湿因子,12例检出抗核抗体,12例检出抗心磷脂抗体,6例检出抗平滑肌抗体,6例检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3例检出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3例检出抗双链DNA抗体。结论:(1)在本地区的丙肝患者中,感染Ⅱ型HCV者占多数;(2)部分丙肝患者可检出自身抗体,感染Ⅱ型HCV和同时感染Ⅱ型、III型HCV的患者的自身抗体检出率高于感染Ⅲ型HCV的患者。提示感染Ⅱ型HCV的患者体内自身免疫应答过程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乙肝(CHB)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33例HBV感染者(CHB轻度组12例、中度组11例、重度组10例)和11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18水平,同时检测血清ALT/AST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患者血清HBV DNA量,并分成HBV DNA低病毒载量组(小于或等于103拷贝数/ml),中病毒载量组(104~106拷贝数/ml),高病毒载量组(大于或等于107拷贝数/ml)等三组。结果CHB各组患者间血清IL-18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血清IL-1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血清病毒载量组,血清IL-18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低病毒载量组〉中病毒载量组〉高病毒载量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血清ALT/AST呈显著正相关。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CHB的免疫应答,在清除感染的HBV同时也造成了肝细胞炎性损伤,其与肝细胞损伤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乙肝(CHB)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33例HBV感染者(CHB轻度组12例、中度组11例、重度组10例)和11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18水平,同时检测血清ALT/AST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患者血清HBV DNA量,并分成HBV DNA低病毒载量组(小于或等于103拷贝数/ml),中病毒载量组(104~106拷贝数/ml),高病毒载量组(大于或等于107拷贝数/ml)等三组。结果CHB各组患者间血清IL-18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血清IL-1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血清病毒载量组,血清IL-18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低病毒载量组〉中病毒载量组〉高病毒载量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血清ALT/AST呈显著正相关。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CHB的免疫应答,在清除感染的HBV同时也造成了肝细胞炎性损伤,其与肝细胞损伤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tin)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中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它们与ACI病情严重性之间的关系。方法60例ACI患者在发病后24h内入院,分别在入院后第1、3、7天抽取空腹静脉血3ml,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动态检测血清Leptin和IL-6-IL-8的水平,采用欧洲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uropean Stroke Scale,ESS)评价ACI的严重程度。同时检测30例健康成人作对照组。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与直线相关分析,SPSS11.5统计软件包处理。结果ACI组Leptin和IL-8水平在发病后第1、3、7天均高于对照组(P〈0.05),IL-6发病后第1、3天明显增高(P〈0.01),而第7天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S在ACI发病后第1、3、7天分别为76.77±26.42,70.02±29.17,74.65±28.42。ESS与IL-8水平间有明显相关关系(P〈0.05),但与血清IL-6,Leptin水平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Leptin,IL-6,IL-8在ACI发病后水平升高,说明炎性免疫因素可能参与ACI发生、发展过程。此外,血清IL-8的水平还能反映ACI病情轻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方法156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HCVRNA采用荧光定量PCR试剂盒,RFLP分析进行HCV基因分型,5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IFN—alb治疗,疗程24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结果156例抗HCV阳性患者HCVRNA检出率82.05%(128/156),HCV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Ⅱ+Ⅲ型分别为0、21.15%、55.13%、0,5.78%。干扰素治疗病例中,HCVⅡ型、Ⅲ型、Ⅱ+Ⅲ型感染的应答率分别为28.95%、53.33%、25.00%,有显著性差异(P〈0.05)。HCV基因型与血清ALT水平无相关性。结论鲁北地区HCV感染以Ⅱ、Ⅲ型感染为主,干扰素对HCVⅢ型感染的疗效优于HCVⅡ型,ALT与HCVRNA水平可作为干扰素疗效的参考指标,HCV基因分型有预测干扰素疗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仙森  方年  张欣 《临床医学》2008,28(3):114-115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的肝功能损伤患者中,血清瘦素水平和外周血B细胞、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探究感染在损伤肝功能过程中的影响.方法 取本院58例HCV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34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单克隆抗体法检测外周血B细胞、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HCV感染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外周血B细胞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1);CD3、CD4、CD4/CD8则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血意义( P<0.01);HCV感染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检测HCV感染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亚群可以反映其机体免疫功能及肝脏受损情况,有效指导临床上对此类患者的诊疗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载量与抗-HC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载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HC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连续监测法测定ALT活性浓度。结果:289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中,抗-HCV均为阳性,282份标本HCV—RNA均高于检测上限(1000IU/mL),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7.6%。ALT异常率随着HCV—RNA载量的增高而升高。HCVRNA载量与ALT异常率呈正相关(r=0.968,P%0.05)。而ALT浓度变化与HCV—RNA载量并无相关性(r=0.028,P〉0.05)。结论:HCV—RNA载量与抗-HCV检测是诊断HCV感染的重要指标,HCV—RNA载量是反映HCV复制的可靠指标,结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可以帮助临床了解HCV在体内复制的状况及肝脏的损伤情况,为临床诊断HCV感染和评价抗HCV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萍  王青  李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553-1555
目的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收集ICU病房感染性疾病113例患者血清,另收集3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健康对照组。PCT的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CRP检测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IL-6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结果 细菌性感染组PCT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重症感染组阳性率高于轻症感染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细菌性感染组PCT、CRP与IL-6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指标比较,PCT和CRP的特异性高于IL-6,IL-6的敏感性高于PCT和CRP。结论 PCT作为感染性指标在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临床价值,有助于细菌感染性与非细菌感染、轻症感染与重症感染的鉴别;PCT、CRP、IL-6三者联合测定能够更准确、灵敏地诊断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载量、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并评价其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HC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同时检测HCV-RNA载量、HCV抗体及ALT。结果在242例标本中,236例HCV抗体有反应性,184例HCV-RNA阳性,109例ALT结果异常。HCV抗体有反应性的患者的HCV-RNA阳性率(77.5%)显著高于HCV抗体无反应性患者的HCv-RNA阳性率(1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抗体有反应性的患者中ALT异常率为44.9%,HCV抗体无反应性的患者中ALT异常率为50.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V-RNA阳性患者ALT异常率(52.2%)明显高于HCV-RNA阴性患者(22.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ALT异常率随着HCV-RNA栽量的增高而升高(r=0.999,P〈0.05),而ALT浓度变化与HCV-RNA载量无相关性(r=0.141,P〉O.05)。结论联合检测HCV-RNA载量与HCV抗体可提高HCV感染诊断的阳性率;同时结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效果评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CV感染患者血清HCV-R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与发生肝癌、肝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将感染HCV的患者(HCV-RNA>1 000copies/mL)分为实验组(肝癌、肝硬化组)和对照组(丙型肝炎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探针法测定HCV-RNA载量,速率法检测血清ALT、AST水平。结果实验组HCV-RNA载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LT、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ALT、AST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ALT、AST升高是HCV感染患者患肝癌、肝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探讨抗.HCV联合HCV-RNA检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以期获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方法选择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18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国产和进口HCV抗体试剂盒检测抗-HCV,使用TMA法定性检测HCV—RNA,荧光定量PCR法定量检测HCV-RNA,比较不同产品及诊断方法对HCV的检出率,评价ALT变化与HCV—RNA载量的关系,评价抗-HCVS/CO值与HCV-RNA载量的关系。结果国产和进口试剂检测抗-HCV的检出率均为7.1%(P=1.000);TMA法定性检测HCV—RNA的检出率为8。7%,免疫荧光定量PCR法的检出率为5.5%,但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537,P=0.000);HCV-RNA定性检测比检测抗.HCV的检出率高,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531,P=0.000);联合抗-HCV和HCV-RNA定性检测结果HCV阳性共19例,检出率为10.4%,与单独检测抗.HC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但与单独定性检测HCV—R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HCV.RNA的载量和ALT的变化无相关性(r=0.189,P=0.536);抗-HCV初筛的S/CO值与HCV—RNA载量无相关性(r=0.174,P=0.569)。结论HCV.RNA定性检测较抗.HCV检测能缩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检出的窗口期,有利于早期诊断。HCV—RNA定性检测能较临床现行的HCV.RNA免疫荧光定量检测显著提高HCV感染的检出率。联合抗-HCV和TMA法定性检测HCV—RNA既能缩短HCV感染的“窗口期”,也能显著提高HCV感染的检出率,可避免漏检处于血清转换期或慢性病毒携带或既往感染的“隐性”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ALT的变化和HCV载量无明显相关性,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辅助早期诊断HCV感染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丙型肝炎患者早期诊断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联合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6例鼓楼医院住院及门诊丙型肝炎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定HCV R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金标法测 HCV抗体、速率法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结果116例丙型肝炎患者中,ELISA HCV抗体阳性97例(占83.6%),HCV RNA阳性85例(占73.3%),HCV 金标阳性77例(占66.4%),ALT阳性69例(占59.5%),HCV抗体和 HCV RNA联合检测总阳性率(指任-指标阳性即为阳性)为100.0%。结论 HCV抗体和HCV RNA联合检测扩大了丙型肝炎检测范围,降低了丙型肝炎的漏诊率,有利于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HBV和HCV重叠感染情况及其对肝功能及血清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常规检测3816例临床血清样本中的HBV及HcV血清标志物以及肝功能等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载量。结果3816例送检样本中HBsAg阳性率8.9%(341/3816),抗HCV抗体阳性率1.2%(46/3816),其中HCVRNA检测阳性15例,现症感染率为0.39%。3816例样本中,HBV/HCV重叠感染15例,单纯HBV感染326例,单纯HCV感染31例。单纯HBV感染患者血清转氨酶(ALT和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重叠感染患者和单纯HCV感染患者。HBV/HCV重叠感染组患者HBVDNA栽量低于单纯HBV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HCV重叠感染组患者HCVRNA载量也低于单纯HCV感染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重庆地区HBV/HCV感染情况与我国一般人群分布基本一致,重叠感染患者肝功能血清学指标改变低于单纯HBV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