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不同急诊诊疗方式的变化趋势及其疗效.方法 收集2001~2008年我院急诊科就诊的NSTEMI患者186例的临床诊治资料,评价NSTEMI的诊治现状及不同治疗方式的影响.结果在本组资料中,高血压病70.43%,糖尿病31.72%,61.29%的就诊患者既往无心绞痛病史;目前我院急诊治疗NSTEMI的主要方式为药物治疗,但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PCI) 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加.与无介入干预相比,介入干预有助于减少心绞痛的再发率和降低死亡率,PCI治疗是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保护因素(OR 0.27,P<0.05).结论 NSTEMI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发病率高,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干预是治疗NSTEMI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EMI(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早期诊断有无差异。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于入院后急诊行冠脉血管支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两个组,其中STEMI组250例,NSTEMI组59例。使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系统对c Tn I进行快速检测,并比较两组间cTnⅠ的差异。结果STEMI和NSTEMI中cTnⅠ的统计情况分别为(10.7±16.5)μg/L、(9.3±14.4)μg/L,经秩和检验得P=0.54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胸痛就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不能仅以cTnⅠ数值大小对STEMI和NSTEMI早期判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李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25-3825
多年来人们一直将注意力主要集中于急性ST段的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诊断和治疗,而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误诊漏诊率很高。有研究发现[1],NSTEMI患者具有发病年龄高、远期效果差、病死率高的特点。国外学者已针对NSTEMI制定了ACC/AHA的治疗指南[2]。回顾我科近年来急诊治疗NSTE-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新概念,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为基本病理、生理特点,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由于NSTEMI和UAP有时在临床上难以鉴别,而治疗上并不需要严格区别,故合并为一个概念被提出.UAP/NSTEMI是一组可危及生命的重要综合征,是急诊医疗和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进行积极干预,可以减轻UAP/NSTEMI患者的心脏损害与死亡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敬锐  林文华 《新医学》2013,(11):797-799
冠状动脉急性栓塞导致的AMI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但常因临床症状的非特异性而导致误诊,最常误诊为缺血性心肌病合并AMI。该文报道1例因突发胸痛就诊于急诊的老年女性,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STEMI )诊断明确,合并心脏扩大、心房颤动。初诊为缺血性心肌病合并AMI,后经急诊介入干预,修正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急性血栓栓塞。并根据其临床及介入干预特点,对该类患者如何识别及如何干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该例提示急诊介入医生,对于栓塞高危患者发生AMI时,应考虑到冠状动脉栓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介入治疗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特征。方法 3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NSTEMI患者42例,STEMI患者26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PCI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NSTEMI组女性、老年发生率明显高于STEMI组;NSTEMI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症发生率明显高于STEMI组;NSTEMI组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明显低于STEMI组;NSTEMI组患者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55%发生率明显低于STEMI组;NSTEMI组多支病变高于STE-MI组;两组PCI即刻成功率、TIMI血流及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NSTEMI老年人,女性发生率高,合并危险因素多,多支病变多见,两组PCI即刻成功率均高,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不良事件与STEMI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7.
司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8):6886-6887
现将我院2005—11/2007—12急诊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48例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资料男30例,女18例,年龄为39~68岁,平均(58.5±6.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2例(STEMI7例,NSTEMI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2002—01/2008—11在丹东市中心医院及丹东市第一医院住院的心梗患者且资料完整的296例进行分析,其中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58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238例。结果:STEMI患者组的完全闭塞率明显高于NSTEMI组,而侧支循环比率明显低于NSTEMI组。NSTEMI患者的单支病变所占比率明显低于STEMI患者,多支病变及C型病变高于STEMI患者,NSTEMI组〉90%的狭窄比率明显高于STEMI组。结论:对两组病变进行分析发现:NSTEMI的多支病变,C型病变及〉90%的严重狭窄率均高于STEMI,解释了NSTEMI的远期预后有可能较STEMI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在临床工作中如在COPD的基础上合并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由于症状不典型,往往不引起医生(尤其是呼吸科医生)的重视。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老年性COPD患者87例,其中11例合并NSTEMI做一回顾,以期提高老年性COPD合并NSTEMI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与急性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和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50例STEMI与52例NSTEMI患者行心脏超声、冠脉造影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梗死后的心功能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NSTEMI组心绞痛史多见(P<0.05);(2)STEMI组cTnt、CK-MB峰值较高(P<0.05),但两组的心功能无明显差别(P>0.05);(3)NSTEMI组三支病变患者比例较高(P<0.05),冠脉造影正常患者比例较低(P<0.05)。结论 与STEMI患者相比,N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三支病变多见,其发病前常存在缺血预适应。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节明 《临床荟萃》2004,19(3):128-130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是美国急诊和住院的一个主要原因。大约 6 0 %的住院患者以UA为诊断而入院 ,且年龄大于 6 5岁。在所有年龄组的患者中 ,4 6 %为女性。本文推荐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得到了有力的临床证据和专家的支持。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的 ,与心脏原因死亡、心肌梗死及UA危险性有关的一组临床症状。本指南主要集中阐述该综合征的 2个部分 :UA和NSTEMI。1 ACS患者对分诊医务人员的要求及采集病史的要求对具有下列主诉的患者 ,需要做进一步评估 :①胸部疼痛…  相似文献   

12.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16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216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786例急性心肌梗死连续病例分为NSTEMI组(216例)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570例),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点。结果两组比较:(1)STEMI患者数明显多于NSTEMI患者(P〈0.01),比率是2.6∶1。(2)老年患者(≥65岁)、无胸痛、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左主干冠脉病变患者、漏诊在NSTEMI组显著高于STEMI组(P〈0.05,P〈0.01)。(3)CTnT≥3.0ng/ml、接受冠脉造影检查、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或冠脉旁路移植治疗、LVEF≤55%、室壁瘤(30d)患者在STEMI组显著高于NSTEMI组(P〈0.05,P〈0.01)。(4)吸烟、冠脉无明显病变、单支至三支病变、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速/室颤、Ⅱ~Ⅲ度AVB及死亡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恶性心律失常及年龄≥70岁分别是影响NSTEMI死亡的重要因素。结论NSTEMI患者年龄大、危险因素多、左主干冠脉病变多,接受规范治疗少,并发症及死亡率与STEMI患者相似,因此NSTEMI是不可忽视的预后不良的严重疾病。不典型的胸痛及心电图改变容易漏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左心室局部及整体收缩期心肌应变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5年解放军总医院的82例NSTEMI患者为NSTEMI组,58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获取两组心尖四腔、两腔及三腔切面二维动态图像,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测定左心室各节段收缩期心肌纵向峰值应变及左室整体心肌纵向应变,应用改良Simpson’s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NSTEMI组与对照组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9)%vs.(59±7)%,t=1.651,P=0.101];而NSTEMI组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心肌纵向应变及左室整体心肌纵向应变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13±5)%vs.(-18±4)%,(-14±4)%vs.(-19±3)%,(-14±5)%vs.(-18±4)%,(-14±4)%vs.(-18±3)%,t=6.533、7.738、5.025、7.761,P均0.001]。结论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能定量分析NSTEMI患者的心肌纵向应变,可早期准确地评价NSTEMI患者左心室局部及整体心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究联合应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心内科急性发作性胸痛3 h内入院患者,入院即刻测定IMA、h-FABP、c Tn I,应用2D-STI技术测定左心室17节段纵向应变(LS),并计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PLS)。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入院6 h后c Tn I结果选取NSTEMI组88例,正常组56例。比较各指标对NSTEMI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IMA早期诊断NSTEMI的敏感度为93.18%,特异度为80.36%;h-FABP早期诊断NSTEMI的敏感度为86.36%,特异度为91.07%;GPLS早期诊断NSTEMI的敏感度为80.68%,特异度为94.64%;IMA、h-FABP及GPLS三者联合早期诊断NSTEMI的敏感度为97.73%,特异度为76.79%。IMA+h-FABP+GPLS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和两两检测。结论 IMA、h-FABP联合2D-STI可提高NSTEMI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蒋佩军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8):1256-1257
目的:研究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急性胸痛(1~5h)可疑NSTEMI入院的患者测定肌钙蛋白(cTnI)、肌酸磷酸肌酶同功酶(CK-MB)质量,并同时对血清中H-FABP进行定性分析,根据最终临床诊断将122例患者分为NSTEMI组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60例及非心源性胸痛组10例,比较这3项指标在NSTE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NSTEMI组H-FABP阳性率为80.77%,高于UA组和非心源性胸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FABP测定的敏感度(80.77%)、阴性预测值(87.18%)较cTnI敏感度(42.31%)、阴性预测值(69.39%)及CK-MB敏感度(38.46%)、阴性预测值(67.68%)增高(P均<0.01),但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cTnI、CK-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较cTnI和CK-MB对早期NSTEMI诊断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的传统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和血管造影结果,对33例早发冠心病NSTEMI患者、31例早发冠心病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和35例相同年龄段非冠心病(非冠组)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危险因素分析显示:NSTEMI组与STEMI组比较,高血压比率较高(P〈0.05);NSTEMI、STEMI两组与非冠组各项传统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结果显示:NSTEMI组较STEMI组左主干病变比率、闭塞性病变(〉99%狭窄)比率、冠脉造影平均积分较高(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NSTEMI患者重度病变较多,需尽早控制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冠脉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17.
王斌 《检验医学》2022,(6):529-534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识别高危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价值。方法 选取NSTEMI患者142例(NSTEMI组),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血肌酐(Cr)、高敏肌钙蛋白I(hsc Tn I)、血小板(PLT)计数、D-二聚体(DD)],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检测血浆ADAMTS-13活性。根据NSTEMI患者入院时的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43例)、中危组(54例)和高危组(45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ADAMTS-13活性与NSTEMI危险分层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高危NSTEM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DAMTS-13判断高危NSTEMI的效能。结果 NSTEMI组血浆ADAMTS-13活性低于对照组(P<0.001)。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血浆ADAMTS-13活性依次降低(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D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AT-Ⅲ)和纤维蛋白原(Fib-C)测定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2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2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中的AT-Ⅲ活性与Fib-C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STEMI组与NSTEMI组的AT-Ⅲ活性及Fib-C浓度分别为(75.909±16.865)%与(3.784±0.527)g/L及(83.690±15.048)%与(3.488±0.933)g/L。经SPSS v17.0统计软件处理后,STEMI组与NSTEMI组的AT-Ⅲ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STEMI组与NSTEMI组的Fib-C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STEMI组的AT-Ⅲ活性低于NSTEMI组(P〈0.05);STEMI组的Fib-C浓度高于NSTEMI组(P〈0.05)。结论 AT-Ⅲ活性降低及Fib-C浓度升高与心肌梗死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并通过测定有助于了解二者在不同类型的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从而协助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 ST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血浆ADAMTS-7水平的变化,以探索ADAMTS-7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86例确诊NSTEMI患者及52例通过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取外周血离心、分离血浆,使用ELISA法检测血浆ADAMTS-7水平。结果两组受试者在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家族史、血脂水平、体重指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NSTEMI组男性患者居多,有糖尿病史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STEMI组与对照组血浆ADAMTS-7水平分别为(37.38±19.61)ng/ml、(18.54±10.51)ng/ml,NSTEMI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与高敏C反应蛋白、TIMI评分变化一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ADAMTS-7水平可能作为NSTEMI患者早期识别指标之一,血浆ADAMTS-7可与高敏C反应蛋白、TIMI评分一起对判断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评价改良HEART评分和GRACE评分在急诊高危胸痛患者分层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8-01—2019-03期间收治的以胸痛为主诉的1 901例急诊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改良HEART评分和GRACE评分对入选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依据评分高低进行处理和治疗,并对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进行回访,通过对照分析,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改良HEART评分和GRACE评分分层治疗预测高危胸痛(ACS、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准确率分别为82.7%、100.0%、100.0%和50.6%、22.2%、25.0%,改良HEART评分的准确率显著高于GRAC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HEART评分和GRACE评分分层治疗预测ACS亚组高危组(STEMI、NSTEMI、UA)的准确率分别为94.2%、88.2%、50.0%和46.5%、64.8%、47.2%,其中STEMI组及NSTEMI组改良HEART评分准确率显著高于GRAC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U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HEART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2、0.831、0.852;GRACE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8、0.706、0.715,改良HEART评分预测急性高危胸痛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GRACE评分(P0.05)。结论:改良HEART评分能快速、准确地对急诊高危胸痛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危险分层并处理,对急诊高危胸痛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