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8例肾嗜酸细胞腺瘤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点,按WHO(2004)肾细胞肿瘤分类标准重新阅片分类。结果CT增强扫描后肿瘤密度均匀一致,瘤体中央可见星状低密度区是该瘤的主要特征。病理组织学:肉眼观察肿瘤质均,无坏死、呈棕红色,部分肿瘤有中心瘢痕;光镜下胞质强嗜酸性,粗颗粒,巢状或实片状排列,无坏死,无核分裂象或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CK8阳性,vim-entin阴性。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肾脏良性肿瘤,CT影像特征有助于术前诊断。根据其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可与胞质嗜酸性肾癌鉴别。  相似文献   

2.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者女 ,38岁。发现外阴肿物 1年多 ,近半年肿物明显增大。临床考虑“巴氏腺囊肿” ,术中见肿物位于外阴左侧大、小阴唇间中下 1/ 3部位 ,与周围有界限 ,行单纯肿物切除。病理检查 :椭圆形肿物 4 0cm× 3 0cm× 1 8cm ,表面略粗糙 ,切面灰白色 ,实性 ,质较韧 ,未见纤维走行。镜下观察 :肿瘤有清楚边界 ,瘤细胞肥胖呈短梭形、锥形或上皮样 ,胞质中量 ,淡嗜酸或嗜双色 ,有单极或双极胞质突起 ,一些细胞呈波状弯曲 ,数个细胞聚集时细胞界限不清。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 ,偶有双核或多核 ,染色质细 ,核仁小 ,无明显细胞异形 ,未见核分裂。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e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和嗜酸细胞腺瘤(oncocyt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手术切除的13例肾嫌色细胞癌和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进行眼观、光镜和电镜观察,Hale胶体铁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嫌色细胞癌以实体结构为主,胞质半透明或嗜酸颗粒状,核皱缩,有核周空晕;其中6例(46%)为嫌色细胞癌嗜酸变型;电镜下见胞质内微泡和管泡状嵴线粒体;Hale胶体铁染色12/13阳性。嗜酸细胞腺瘤以巢状结构为主,胞质嗜酸颗粒状,核圆伴小核仁;1例(16.7%)出现核异型性;电镜下见胞质内层状嵴线粒体;Hale胶体铁染色阴性。免疫组化两者均表达E—cadhefin、EMA,不表达CD10、CK20、vimentin;CK7在10/13例嫌色细胞癌中呈强阳性表达,2/6例嗜酸细胞腺瘤呈灶性表达。结论肾嫌色细胞癌和嗜酸细胞腺瘤形态学各有特征,免疫表型相似,鉴别诊断基于生长方式和细胞学特征,Hale胶体铁染色和电镜检查是区分二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肾上腺肿瘤中A103、Inhibin α和c-erbB-2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A103、Inhibin α和c-erbB-2在肾上腺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ower Vision System法检测48例肾上腺肿瘤A103、Inhibin α和c-erbB-2的表达。结果 A10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分别为肾上腺皮质腺瘤76.5%(13/17),肾上腺皮质腺癌50.0%(4/8)。Inhibin α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分别为肾上腺皮质腺瘤82.4%(14/17),肾上腺皮质腺癌75.0%(6/8)。A103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呈胞质颗粒状阳性,主要见于肿瘤的透明细胞区域。Inhibin α呈胞质或胞膜阳性,可见于肿瘤的透明细胞和颗粒细胞区域。A103和Inhibin α两种抗体在肾上腺皮质腺瘤表达率94.1%(16/17),在肾上腺皮质腺癌表达率为87.5%(7/8)。A103和Inhibin α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均呈阴性表达。c-erbB-2表达率:肾上腺皮质肿瘤为64.0%(16/25),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为17.4%(4/23)。c-erbB-2呈胞质颗粒状或弥漫阳性。在所有肿瘤中未观察到特异性的胞膜阳性反应。结论 A103和Inhibin α联合应用在肾上腺皮质肿瘤和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malignant perivascular epithelio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恶性PEComa进行临床、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及电镜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见肿瘤组织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构成,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胞质透明或嗜酸,细胞核大,有核仁,瘤细胞由纤细的纤维结缔组织及薄壁血管将其分隔成巢状、腺泡状、片状结构,部分区域可见多核瘤巨细胞伴肿瘤坏死,核分裂多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HMB-45、S-100、SMA及desmin;电镜下见肿瘤细胞胞质内可见高电子密度核心的内分泌小体和少许不成熟的黑色素小体.结论 恶性PEComa罕见,病理形态多样,熟悉其临床、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电镜下改变,有助于临床、病理医师对其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19例肾腺瘤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各型肾腺瘤的形态特点及其诊断标准。方法 各型肾腺瘤共19例,进行光镜,电镜观察,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及随访观察。结果 乳头状腺瘤3例,呈乳头,管乳头状排列;由嗜碱性细胞或嗜酸性细胞组成;上皮膜抗原(EMA)及细胞角蛋白(CK)7双表达。嗜酸细胞腺瘤13例,呈巢状排列,也见管状,乳头结构或单个细胞散在;以嗜酸细胞为主,尚见“嗜酸母细胞”及透亮细胞等;波形蛋白,CK7均阴性,Hale胶体铁染爸阴性;电镜示胞质内多量大线粒体。后肾腺瘤3例,均匀一致的小细胞构成小管,亦见实性,肾小球样,分支长管结构,间质未肿状;EMA阴性,CK7阴性或局灶阳性。各型肾腺瘤均随访3-5年,1例嗜酸细胞腺瘤5年后死亡,余均健在。结论 肾腺瘤有3种,乳头状腺瘤,嗜酸细胞腺瘤,后肾腺瘤,各有其临床病理特点,后两者以形态学为诊断依据,前者仍需参考肿瘤大小。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正乳头状肾细胞癌占肾细胞癌的10%~15%,1997年Delahunt与Eble将乳头状肾细胞癌分为Ⅰ、Ⅱ型。Ⅰ型细胞小,单层,胞质泛白;Ⅱ型假复层,胞质丰富、嗜酸,预后较Ⅰ型差。2005年首次描述的嗜酸性乳头状肾细胞癌以细胞大而嗜酸著称,预后良好。WHO(2016)将其归为伴大量颗粒状嗜酸性细胞质和单层低级别嗜酸细胞瘤样细胞核的乳头状肾细胞癌。  相似文献   

8.
77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应用光镜观察77例GIST的形态特征,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it(CD117),CD34,vimentin,SMA及S-100蛋白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结果:GIST的瘤细胞较经典的平滑肌瘤更丰富,胞质嗜酸较弱,瘤细胞为酸形或上皮样,或酸形与上皮样细胞混合存在,胞质内常见空泡形成;排列成交织刺状、弥散片状、栅栏状或轮辐状、较为特征的是细胞团巢形成。常见间质或见管壁玻变。原发于肠系膜者恶性潜力较高。CD117和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90%和92%,结论:胃肠道间质肿瘤有较为特独的组织学形态,CD117和CD34联合使用可协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型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oyrid carcinoma,M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嗜酸细胞型MTC的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其中2例的电镜形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胞质颗粒状,细胞边界清楚,核增大,呈圆形或卵圆形,部分细胞见明显核仁;呈实性片状、梁状或滤泡状排列,浸润性生长。免疫表型:3例TG均阴性;2例Calcitonin阳性,1例阴性。电镜观察例2、例3见大量线粒体及多少不等的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嗜酸细胞型MTC非常罕见,形态多样,在甲状腺嗜酸细胞病变诊断时,嗜酸细胞型MTC应纳入鉴别诊断中,结合其免疫表型、临床血清学及电镜检查可确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嗜酸细胞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对3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该肿瘤好发于男性,发病年龄16~80岁(平均49.9岁),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及咯血为主。组织学:肿瘤细胞呈卵圆形、多边形,胞质丰富,内见大量嗜酸性颗粒。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神经分泌标记物NSE、Syn、CgA及CK阳性。电镜下胞质内见神经内分泌颗粒及较多肿胀的线粒体。随访3例中有2例癌转移。结论肺嗜酸细胞类癌是一类罕见的、具有独特形态特征的神经内分泌癌,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学、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其生物学行为类似于不典型类癌。  相似文献   

11.
Dai L  Lü XH  Li ZH  Li R  Liu H  Liu YL  Hui YZ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2):140-142
目的 探讨肾上皮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91例具有较完整病理资料的肾上皮性肿瘤进行了常规组织学观察,Mowy胶状铁染色及CD10、细胞角蛋白(CK)7、波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91例肾上皮性肿瘤中肾透明细胞癌78例,占86%;肾乳头状癌8例,占9%;肾嫌色细胞癌4例,占4%;肾嗜酸细胞腺瘤1例,占1%。78例肾透明细胞癌中CD10、波形蛋白阳性分别为63例(81%)和69例(88%),主要表现为细胞膜阳性。74/78肾透明细胞癌CK7呈阴性,17/17 Mowy胶状铁染色阴性或呈灶状粗颗粒。肾嫌色细胞癌4例,CK7均呈胞膜阳性;Mowy胶状铁染色表现为胞质内蓝色细网状;4例CD10肿瘤细胞膜均阴性,波形蛋白阴性。肾嗜酸细胞腺癌1例CD10,CK7,波形蛋白,Mowy胶状铁染色均为阴性或不特异。结论 在常规诊断肾上皮性肿瘤有困难时免疫组织化学CD10,CK7,波形蛋白染色以及Mowy胶状铁染色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肾嫌色细胞癌、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亚型(GRCC)和肾嗜酸细胞瘤三者的鉴别在病理诊断中一直比较困难。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了11例肾嫌色细胞癌、12例肾嗜酸细胞瘤和6例GRCC中KIT、CDl0、RCC和RON的表达,并探讨了上述指标在这3种肾上皮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发现KIT在肾嫌色细胞癌和肾嗜酸细胞瘤中100%表达,表达模式为胞质/胞膜阳性和胞质阳性,相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 GPNMB)在各种肾嗜酸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 并比较GPNMB与细胞角蛋白(CK)20、CK7、CD117在肾嗜酸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传统类型肾肿瘤嗜酸细胞亚型, 包括22例肾透明细胞癌嗜酸细胞亚型(e-ccRCC)、19例肾乳头状细胞癌嗜酸细胞亚型(e-papRCC)、17例肾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亚型(e-chRCC)、12例肾嗜酸细胞瘤(RO)和新兴的具有嗜酸细胞特征的肾肿瘤类型, 包括3例嗜酸性实性囊性肾细胞癌(ESC RCC)、3例肾低级别嗜酸细胞肿瘤(LOT)、4例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FH-dRCC)以及5例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检测GPNMB与CK20、CK7、CD117在上述肿瘤中的表达情况, 并统计分析其在以上各种肾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GPNMB在ESC RCC、LOT、FH-dRCC这3种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 hyalinizing trabecudar tumor, HTT)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例HTT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组织病理学显示瘤细胞呈梁状、器官样排列,小梁间见透明变性的基膜样物质沉积,细胞呈多角形或梭形;胞质嗜酸,细颗粒状,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常见核沟及核内假包涵体。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TG、TTF-1、CD56呈阳性,CK19散在(+),Galectin-3(-/+),不表达Calcitonin、MC、CEA、Syn、CgA,Ki-67表达膜阳性或质弱阳性,p53低表达。该肿瘤需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髓样癌和副神经节瘤等相鉴别。结论 HTT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肿瘤,多表现为良性的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准确的病理学诊断对其临床治疗及预后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呈实性或巢状结构、胞质嗜酸性的肾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非常复杂,尽管这类组织形态学肿瘤的分类有了新进展,但仍有一部分肿瘤无法(未)分类。作者对先前未分类的肾细胞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一组形态主要为巢状结构,胞质嗜酸性且有显著空泡特征的散发性肾细胞癌病例,对这些病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进行研究,并采用二代测序分析其体细胞突变和拷贝数改变。该组患者7例,平均年龄54岁(范围40~68岁),男女  相似文献   

16.
结肠嗜酸细胞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肠嗜酸细胞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结肠嗜酸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光镜、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 结肠嗜酸细胞癌组织学特点为细胞圆形、多边形,胞质丰富,胞质内见弥漫分布的强嗜酸性颗粒,细胞核中度异型性,核仁明显;癌细胞呈巢状排列,伴有腺管及乳头形成。免疫表型:癌细胞CK19、EMA阳性表达,不表达SMA、S-100蛋白及CgA。PAS染色阴性。电镜观察细胞质充满大量线粒体,缺乏内分泌及外分泌颗粒。结论 嗜酸细胞癌是不同于低分化腺癌及神经内分泌癌的一种特殊类型细胞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脏特异性钙黏蛋白(Ksp—cadherin)的新抗体在肾细胞癌和肾嗜酸细胞腺瘤中的表达意义。方法收集166例肾脏肿瘤标本,其中肾原发性透明细胞癌12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0例(I型乳头状肾细胞癌15例,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5例)、嫌色细胞癌18例、嗜酸细胞腺瘤8例。使用Ksp—cadherin、CD10、波形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EMA)、CK7进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结果Ksp-cadherin的表达率分别是透明细胞癌23%(27/120),乳头状肾细胞癌20%(4/20),嫌色细胞癌18/18,嗜酸细胞腺瘤6/8。CD10、波形蛋白在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肾细胞癌有高表达,CK7主要表达于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肾细胞癌,EMA在这4种肿瘤均有高表达。此外,CDl0在肾嫌色细胞癌中也有表达,但其表达于胞质,而在其他肿瘤的表达在细胞膜。Ksp—c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的表达程度与其分期分级呈正相关。结论Ksp—cadherin局限表达于远端肾小管及其起源的肾脏肿瘤。在嫌色细胞癌和嗜酸细胞腺瘤中有高度的特异和敏感性,在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和分期分级有关,在肾脏常见的上皮性肿瘤中具有鉴别诊断和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用肾脏嗜酸性上皮性肿瘤碳酸酐酶Ⅸ(CAⅨ)和Pax2的表达差异,进行鉴别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对90例肾脏嗜酸性上皮性肿瘤标本进行CAⅨ和Pax2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种抗体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CAⅨ在嗜酸型嫌色性肾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hRCC)(0/27)和肾嗜酸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0/13)中均不表达。大部分嗜酸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29/37)和2型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10/13)中CAⅨ阳性,CAⅨ在嗜酸性CCRCC中呈弥漫一致的胞膜强阳性,而在2型PRCC中为灶性或多灶性胞膜强阳性。Pax2在RO中100%阳性(13/13),而在嗜酸型ChRCC中几乎不表达(1/27),不同程度地表达于嗜酸性CCRCC(25/37)和2型PRCC(5/13)。结论 CAⅨ和Pax2组合可用于临床病理诊断中各型嗜酸性肾脏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neoplasms with perl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differentiation,PEComa)是一组较少见组织学和免疫表型上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特征的间叶肿瘤,瘤细胞胞质透明或嗜酸性颗粒状,免疫组化检测表达黑色素瘤抗体HMB45、Melan—A(A103)及肌源性抗体SMA。包括肝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肺的透明细胞“糖”瘤(clear cell“sugar”tunlour of the hmg.CCS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脏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 I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肝脏IDCS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年龄分别为39、67岁,肿瘤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镜下见肿瘤组织呈弥漫片、巢状分布,有凝固性坏死,对周围肝窦有侵犯,细胞卵圆形或多边形、细胞胞界不清、胞质嗜酸,核大空泡状,核膜及核仁明显,部分可见核沟,核分裂象易见,间质内有大量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见一定数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免疫表型:vimentin、S-100、Fascin、CD68和CD163均阳性,CD4部分阳性,CD1a、Langerin(CD207)、CD21、CD23、CD35等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10%~30%;MMR蛋白均阳性,微卫星检测均为微卫星稳定型。EBER原位杂交检测均为阴性;未检测到B细胞及T细胞克隆性重排。二代测序结果示:1例存在ERBB2、IDH1、FGFR3和KRAS基因错义突变,1例存在ERB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