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999~2008年上海市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存在主要问题,为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8年上海市产科工作情况报表及上海市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登记表的相关资料。结果:①1999~2008年上海市共死亡早期新生儿2336例,死亡率为2.00‰,其中本市户籍死亡率1.27‰、非本市户籍死亡率2.86‰。②本市户籍第一位死因为严重畸形占26.56%,其后依次为早产、产时窒息、宫内窘迫及肺透明膜病;非本市户籍第一位死因为早产占19.75%,其后依次为严重畸形、产时窒息、肺透明膜病及宫内窘迫。③本市户籍早期新生儿前后5年死因顺位的主要变化为"产时窒息"明显下降,后5年的死亡构成较前5年下降53.61%,而死亡专率下降77.78%。非本市户籍的死因顺位主要变化为"宫内窘迫"由第5位上升到第4位,死亡构成较前5年上升6.52%,死亡专率下降44.00%。结论: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围产期保健管理,并针对产前诊断、早产管理、新生儿窒息复苏等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围产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2.
1990~1992年广西老年人口主要死因及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制订广西老年保健和老年病防治研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19901-1992年广西随机抽样10市,县人口死因调查资料,分析人口老龄化指标,老年人口主要死因和死亡率。结果 广西老年人口系数为8.5%,长寿水平10.67%,老少比27%,老年人口前5位死因为呼吸系统疾病(28.40%),脑血管病(22.90%),恶性肿瘤(10.49),心脏病(9.00%),消化系统疾病(7.74%),占老年人口总死亡人数的78.50%。结论 广西人口类型为向老龄化过渡型。造成广西老年人主要死因的这些疾病与不良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因素有关。因此改善环境,从青少年期开始培养良好生活方式和行为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和掌握保定市3个区居民的死亡率、主要死因和疾病负担,以便合理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有效的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方法对保定市3个区2009—2010年居民死亡信息进行调查整理。结果 2009—2010年保定市3个区居民男性死亡率(385.3/10万)高于女性(283.4/10万);前4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肺癌及意外死亡。结论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是保定市3个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2005-2007年青岛市黄岛区居民死亡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青岛市黄岛区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卫生政策、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7年黄岛区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7年黄岛区年均死亡率为323.69/10万。标化死亡率为311.26/10万,前5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与中毒、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合计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数的81.44%(2483/3049)。[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黄岛区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hange trend of smoking prevalenc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main causes of death in Tianjin from 2010 to 2019. Methods The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in the Tianjin All Cause of Death Surveillance System from 2010 to 2019. A total of 699 372 case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smoking prevalence, ex‑smoking and never smoking prevalence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eath years and gender. The proportion of smoking status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year of birth and gender. The distribution of smokers dying of smoking related diseases were calculated by different age‑group. The change trend of smoking rate was analyzed by Joinpoint regression 4.9.0.0 statistical software. The diseases that smokers died of were expressed by proportion. Results From 2010 to 2019, the smoking rate of dead residents decreased from 28.7% to 21.4%, and the average annual change percentage (AAPC) was -3.0% (95%CI: -3.9%, -2.2%). The same trend was shown in dead resi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The proportion of ex‑smokers showed an upward trend, from 10.5% in 2010 to 14.7% in 2019; The proportion of light smokers increased with the postponement of birth year. The proportion of light smokers born at and before year 1950 was 14.7%,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light smokers born at and after year 1981 was as high as 85.9%; the proportion of heavy smokers decreased with the year of birth. Lung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ere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of smokers and quitters. 13.86% of quitters died of lung cancer, which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smokers (16.39%)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n‑smokers (5.55%). With the increase of smoking degree, the proportion of smokers who died of lung cancer also increased gradually, from 9.19% to 19.11%. Conclusions From 2010 to 2019, the smoking prevalence of dead residents in Tianjin shows a downward trend,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hange trend of the overall smoking prevalence of residents in Tianjin. Lung canc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 rank among the top three causes of death among smokers. © 2021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6.
目的千年目标已逼近,为实现千年目标之五(MDG5)采取迅速快捷行动,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2009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监测及评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5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结果 4年间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64.0/10万下降到2009年的41.5/10万。孕产妇死因构成:直接产科死亡原因占72.7%,以产科出血高居首位,占49.9%,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及胎盘滞留是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分别占33.7%及30.1%。死因顺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产褥感染。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①交通、经济、文化等的滞后导致孕妇不能住院分娩;②孕期保健服务质量较低,高危孕妇得不到及时筛查,或筛查出的高危孕妇得不到规范的管理及适时转诊;③县、乡两级产科人员处理产科急危重症能力偏低。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服务、提高住院分娩率及加大对县、乡两级产科人员的业务培训是加快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对因交通因素导致住院分娩确有困难的边远地区,加强对村医的产科适宜技术培训,切实保证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无法住院分娩的产妇分娩安全,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许飞利  李海龙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6):4020-4022
目的:探讨萧山区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2009年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育龄妇女死亡年报表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7~2009年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61/万。死亡的前5位原因分别是恶性肿瘤(43.97%)、心血管系统疾病(12.87%)、交通事故(9.92%)、意外死亡(7.77%)、自杀(7.51%)。乳腺癌、肺癌、胃癌、肝癌、直肠癌分别占恶性肿瘤的17.07%、14.63%、11.59%、10.98%、10.36%。结论:育龄妇女的死因以恶性肿瘤居首,其次为心血管疾病和交通事故,大于40岁死亡者占50%以上,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随年龄增长死亡率明显增高。加强健康教育及健康普查,防止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镇1999~200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龙岗镇5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9~2 003年死亡率分别是47.99‰、42.83‰、42.52‰、29.67‰、21.24‰,新生儿、婴儿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9.22‰、7.78‰、8.53‰,1999~2002年前两位死因分别 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2003年前两位死因分别是出生窒息、早产和低体重儿.结论 1999~200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今后儿童保健工作在不放松对感染性疾病 控制的同时,要把儿童生存问题的重点转移到降低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意外伤害等的预防和控制上来.  相似文献   

9.
王惠英  王菁  姜梅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769-2771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死亡相关资料的分析,总结孕产妇保健管理的经验教训,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完善妇幼卫生工作制度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苏州市1999~2004年的孕产妇死亡个案进行分析。结果:6年来苏州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16.9/10万,并有所波动,在死亡的孕产妇中流动人口及未接受过孕产期保健的人员比例逐年上升,前3位死因分别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及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中产时及产后死亡占71.1%,家中分娩者占28.1%。结论:苏州市的孕产妇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要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必须加强基层产科的建设,加强对孕产妇中流动人口的孕产期保健管理,杜绝非法接生。  相似文献   

10.
1996至200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主要结果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了解1996至200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1996至2000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资料,计算不同地区的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结果2000年全国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2.8‰、32.2‰和39.7‰,较1996年(24.0‰、36.0‰和45.0‰)分别下降了5.0%、10.6%和11.8%;2000年城市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9.5‰、11.8‰和13.8‰,较1996年(12.2‰、14.8‰和16.9‰)分别下降了22.1%、20.3%和18.3%;2000年农村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5.8‰、37.0‰和45.7‰,较1996年(26.7%0、40.9%0和51.4%0)分别下降了3.4%、9.5%和11.1%。1996至200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的痢疾、肺炎、腹泻、神经管缺陷和溺水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1996至2000年,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且肺炎、腹泻等可避免死因的死亡率下降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2005—2008年射阳县居民死因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5—2008年射阳县居民主要死因。方法利用射阳县2005—2008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和公安局提供的人口资料,对射阳县居民的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8年该县平均粗死亡率为621.3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4.06/10万,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85.44%,处于死因前5位的分别是恶性肿瘤(222.15/10万)、脑血管疾病(129.31/10万)、呼吸系统疾病(82.23/10万)、心脏病(61.61/10万)、损伤与中毒(60.60/10万)。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恶性肿瘤处于首位,应加强其综合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厦门市居民2004-2009年恶性肿瘤死亡的原因和分布特征,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及潜在减寿率(PYLL率)等指标分析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结果恶性肿瘤年平均死亡率为148.07/10万,PYLL率为21.68‰,均居全死因的首位。在恶性肿瘤中,肝癌死亡率35.24/10万,居第1位,其次是肺癌、食管癌、胃癌、肠癌。1~14岁儿童、中青年、老年组的首位恶性肿瘤死因分别是白血病、肝癌、肺癌,恶性肿瘤的平均PYLL为0.13人年/人,全人群主要恶性肿瘤按PYLL率排序,依次为肝癌(0.590%)、肺癌(0.346%)、食管癌(0.334%)、胃癌(0.226%)、肠癌(0.129%)。结论恶性肿瘤是导致居民死亡的首要死因,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肿瘤的特点,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对降低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居民死因状况及主要死因造成的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兵团2008-2012年8个师部死因监测系统上报的数据和公安部门提供的人口资料,采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Excel 2010和SAS 9.2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和减寿率等指标.结果 兵团2008-2012年居民粗死亡率为508.67/10万,男性624.01/10万,女性383.14/10万,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0~岁组和15~岁组的5年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45~岁组和≥65岁组的标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损伤与中毒占0~岁组和15~岁组死亡人数的构成比为24.19%和30.48%,循环系统疾病占45~岁组和≥65岁组死亡人数的构成比为36.68%和47.20%;按标化潜在寿命损失年(standar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SPYLL)排序前5位死因依次是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损伤与中毒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兵团居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措施,降低损伤与中毒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王倩倩 《现代预防医学》2015,(22):4097-4098
摘要:目的 了解武义县0~14岁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武义县2011-2013年0~14岁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2013年武义县0~14岁儿童死亡66例,占全人群死亡数的0.95%。年平均死亡率为43.74/10万,3年粗死亡率分别为54.99/10万、44.49/10万、29.6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9.41/10万、43.49/10万和28.40/10万;意外伤害、肿瘤、围生因素是导致0~14岁儿童死亡的前3位原因,而意外伤害中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淹死和机动车交通事故。结论 针对武义县0~14岁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在做好孕期围生保健的基础上,还应加强意外伤害健康肿瘤预防的干预,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郑婉辉  林辉 《职业与健康》2014,(15):2099-2102
目的了解福州市城区居民慢性病死因分布,为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户调查的方法,按ICD一10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死因分类,对福州市2005--2012年城区居民慢性病死亡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果2005--2012年福州市城区居民慢性病平均死亡率为377.19/10万(标化死亡率261.95/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结论慢性病是威胁福州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或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中山火炬开发区居民在2007-2010年的死因构成、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趋势及疾病谱的变化,为火炬开发区完善和调整防病治病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依据,采用DeathReg2005统计软件对2007-2010年中山火炬开发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0年中山火炬开发区居民死亡人数逐年上升,死因构成前5位的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率为29.72/万,以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最高;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为12.42/万,以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死亡率最高;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11.73/万,以肺癌的死亡率最高;损伤与中毒的死亡率为3.72/万,以驾驶摩托车与机动车相撞的死亡率最高;消化系统疾病的死亡率为2.89/万,以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最高.结论 中山火炬开发区居民以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为主要死因,其中慢性肺源性心病的死亡率居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的首位.随着中山火炬开发区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7.
苏州市2007年居民全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涛  陆艳 《上海预防医学》2009,21(12):585-587
目的了解苏州市居民主要死因及疾病负担,为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按ICD-10国际疾病分类对死因进行分类及编码,统计分析人群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死因构成。结果2007年,苏州市居民年均死亡率为656.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365.69/10万。5种主要死亡原因是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112.79/10万)、脑血管疾病(65.54/10万)、呼吸系统疾病(47.19/10万)、心脏病(39.41/10万)、损伤和中毒(35.34/10万)。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已成为苏州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是苏州市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天津市大港区育龄妇女死亡情况和主要原因,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天津市大港区2006~2010年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天津市大港区5年内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5.62/10万。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血管疾病。由恶性肿瘤致死的前3位肿瘤分别为支气管肺癌、乳腺癌、胃癌;交通事故和自杀是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继续加强育龄妇女健康普查和健康教育,降低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死亡的发生率,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贵州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动态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按照《中国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1995~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贵州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95~2009年贵州省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了62.10%(从24.98‰下降到13.46‰),69.90%(从48.52‰下降到21.26‰),71.60%(从66.40‰下降到27.09‰)。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4位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和腹泻。结论:应加强对各级医疗保健专业队伍的培训,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缩小妇幼卫生服务的地区和人群的差异,降低婴儿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桐城市1998-2007年居民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描述桐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布特点,探索10年间桐城市恶性肿瘤死因变化规律。方法根据桐城市1998-2007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及其相关资料,了解桐城市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特点及其对居民寿命的影响,资料分析采用SPSS10.0及Excel2003处理。结果恶性肿瘤前5位死因依次为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直肠癌,占恶性肿瘤死亡构成的75%以上,前4位死亡率均男性高于女性,直肠癌死亡率男女接近。2007年桐城市死因中造成去死因期望寿命最多的是恶性肿瘤。结论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逐步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一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