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中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通过分析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表现与预后,总结防治措施,积累临床救治经验.方法 对2009年5月10日四川省成都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lNl流感病例进行回颐性分析.结果 患者男,30岁.5月8日自美国返回,返程前4 d与美国"普通感冒"患者有接触史,并出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人院后进行咽拭子实时PCR(RT-PCR)检测,结果 显示甲型H1N1病毒核酸阳性.给予奥司他韦、中药和抗生素治疗.奥司他韦治疗3 d后核酸检测转阴,住院7 d后痊愈出院.结论 本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过程与国外有关病例报道相似,但症状较轻.奥司他韦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轻症甲型H1N1流感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轻症甲型H1N1流感临床疗效.方法 将47例轻症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16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辨证施治,对照组给予口服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结果 中药与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对临床轻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效率均达100%.2组在发热、咳嗽、咽痛缓解与消除、病毒核酸转阴方面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3.
华人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96例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我国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情况.方法 北京地坛医院收治共96例华人甲型H1N1流感患者,总结分析其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变化及治疗情况.根据常规治疗要求、症状轻重及患者意愿,分为单纯奥司他韦治疗、中药加奥司他韦治疗、单纯中药治疗和未用药4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甲型流感病毒核酸阴转时间和住院天数的影响.结果 96例华人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以单纯型为主,高发年龄为7~40岁.居前5位的多发症状为发热81例(84.4%)、咽痛75例(78.1%)、咳嗽64例(66.7%)、鼻塞40例(41.7%)、口渴23例(24.0%).阳性体征可见咽部充血47例(49.0%)和扁桃体肿大21例(21.9%),其中17岁以下扁桃体肿大者14例.在病毒核酸转阴方面,奥司他韦治疗组的转阴时间略短于其他各组.结论 96例华人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较温和,用奥司他韦治疗后病毒核酸转阴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奥司他韦在临床治疗甲型H1NI流感患者过程中对病情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5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7例患者根据病情划分为普通型、重症型和危重型3组。三组患者年龄、发热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使用奥司他韦治疗的比例分别为20%、28%和81%。在发病48小时内开始奥司他韦治疗患者与发病48小时后开始治疗患者比较,发热持续时问和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开始奥司他韦治疗时间比较明显延迟,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发病后48小时以后开始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可能导致发热等症状和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延长,并可能导致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2009年深圳市收治的30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30例患者均经2次鼻拭子、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RT-PCR法),此后每天检测病毒核酸直至连续2 d均阴性.第1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后立即开始奥司他韦(商品名为达菲)或"中药Ⅰ号"抗病毒治疗,5 d为一疗程.收集患者流行病学、临床和一般实验室资料.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 29例患者为输入性病例,另1例为二代病例,系7个月女婴.发病平均年龄(20.42±12.59)岁,离开疫区至发病的平均时间为(53.33±53.08)h,其中2例离开疫区超过8 d才发病,其密切接触人群中发现1例隐性感染者.30例患者均有发热,平均最高体温(38.40±0.80)℃.其他临床症状依次为咳嗽17例(56.7%)、流涕9例(30.0%)、咽痛9例(30.0%)、头痛7例(23.3%)、鼻塞2例(6.7%)、肌肉酸痛1例(3.3%).22例患者在抗病毒治疗5d内病毒核酸转阴,8例在抗病毒治疗第6天或以后病毒核酸转阴.21例在病程7 d内病毒核酸转阴,9例在起病后病毒核酸阳性持续8 d或以上,后者较前者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分别为(1.47±1.03)×109/L和(2.69±1.63)×109/L(t=2.06,P=0.048),血常规异常持续时间也明显延长,分别为(2.78±2.49)d和(0.71±1.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06).结论 甲型H1N1流感发病年龄偏低,临床症状不严重.部分病例潜伏期可能超过7 d,病程7 d或抗病毒治疗5 d后仍有可能检出病毒,存在亚临床隐性感染的可能.血常规变化与病毒核酸阳性的持续时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儿童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流行特征.方法 通过描述性研究对2009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30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致肺炎的患儿做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中位数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精确卡方检验.结果 30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的患儿中,年龄中位数为5.9岁,5例有基础疾病史,占16.7%.有明确发热病例暴露史的20例,占66.7%.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和咳嗽,11例伴气促,占36.7%,10例伴喘息,占33.3%.11例患儿WBC<4.0×109/L,占36.7%,2例PLT减少,占6.7%.所有患儿入院时胸部X线片提示肺部有单侧或双侧片状渗出性病灶,4例危重症患儿肺部多处大片状渗出伴肺水肿,占13.3%,1例危重症肺炎患儿发病后3个月和9个月复查胸部CT提示不同程度肺纤维化,占3.3%,3例同时伴纵隔积气和皮下积气,占10.0%,6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占20.0%,3例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占10.0%,1例合并脑炎,占3.3%.所有患儿均给予奥司他书和抗菌药物治疗,4例接受机械通气,均治愈或好转出院.发病2 d内和2 d后接受奥司他韦治疗的患儿的热程中位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d比5 d,Z=-8.015,P<0.01).结论 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易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并发严重的肺部疾病.在发病早期采用奥司他韦治疗,可缩短热程,降低危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09年5月23日至6月30日收治确诊的10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男58例,女42例,年龄4~75岁.96例为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其他症状有咳痰、流涕、咽痒、鼻塞、头痛和全身酸痛等,体征有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等.外周血WBC总数正常或偏低.部分患者CD4+T淋巴细胞低于正常下限水平.胸部CT检查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粗、肺炎、胸膜增厚、胸膜炎.治疗首选奥司他韦,不良反应少见,多数患者可以耐受.本病预后良好,所有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新型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强,并可影响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但症状轻微,早期采用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疗效满意.疾病防控部门应加强监测,积极应对本次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09年广东省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病原学特点及预后转归.方法 对该例成年男性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该患者赴加拿大、美国自助旅游3周,2009年5月14日发病,次日回国入境检疫时有发热,即转送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其临床表现以咽痛、干咳、鼻塞起病,后出现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纳差等流感症状,无肺炎等并发症.WBC总数在发病初期升高,后期降低.咽拭子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病毒分离后测序结果显示与美国分离株高度相似.患者经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该患者临床表现典型,确诊为广东省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山东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变化及其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s)的耐药情况。方法从山东省2018-2020流感监测年度中选取20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提取病毒核酸后对NA基因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NA基因上与耐药有关的氨基酸位点及其基因变异情况。利用荧光法对选取的流感病毒进行生物学耐药试验,检测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的敏感性。结果选取的20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有1株奥司他韦耐药(IC50值为233.8nmol/L),其余19株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均敏感,IC50平均数为0.34nmol/L(0.14~0.81 nmol/L)。20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均对扎那米韦敏感,对扎那米韦IC50平均数为0.31nmol/L(0.13~0.69nmol/L)。NA基因测序显示奥司他韦耐药株存在H275Y基因变异。山东省近两个监测年度甲型H1N1流感病毒同源性较高,在进化树上交叉分布,与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近,且未出现处于NA蛋白抗原决定簇区域内的变异。结论山东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NAIs耐药比例较低,临床上可继续使用此类药物,并需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0.
国外研究表明,孕妇患甲型H1N1流感后易发展为重症.2009年10月~2010年3月,我院共收治围产期合并重症甲型H1N1流感1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1例,年龄22~35 (27.7±4.1)岁.RT-PCR检测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均为阳性,符合我国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3版)的重症病例诊断标准.9例发病时孕周29~39(36.1±2.6)周,为孕晚期发病;2例发病产妇分别为产后第2天、第7天.其中初产妇8例,经产妇3例.除1例合并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外,其余均无基础疾病.患者均应用奥司他韦75 mg,2次/d口服行抗病毒治疗,疗程5~7 d.均给予氧疗,3例鼻导管吸氧,4例储氧面罩吸氧,4例行BiPAP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4.7±2.2) d,其中1例BiPAP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3 d后改为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同时全部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和部分患者采用白蛋白治疗.结果9例  相似文献   

11.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33例确诊病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总结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为今后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积累经验.方法 将2009年5月15日-6月22日在北京地坛医院隔离治疗并达到出院标准的33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纳入研究,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例患者中有25例在发病前1周曾前往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甲型H1N1流感流行国家旅行.12例有明确密切接触史患者的潜伏期为1-6 d.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热(66.7%)、咳嗽(60.6%)、咳痰(42.4%)、咽痛(36.4%).24例(72.7%)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正常,仅少数患者出现轻度异常.33例患者均达到出院标准,病毒核酸检测连续2次阴性距出现首发症状的时间为2~16 d,住院时间为3~16 d.结论 新型甲型H1N1流感具有症状轻微、病程较短、预后良好等临床特征,如无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均能治愈.  相似文献   

12.
229例成人甲型流感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29例确诊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我院发热门诊中489例较典型流感样症状患者取鼻、咽拭子送流感网络实验室行流感病毒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果 共检出甲流患者229例,其中非甲型H1N1流感患者178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51例,主要检出月份在2009年8-11月,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间平...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127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福建省127例治愈出院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型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总结福建省2009年5-7月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127例甲型流感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 11.5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 127例甲型流感病例中,男72例,女55例,均治愈.发病中位年龄为21岁(5个月至58岁),潜伏期1~12 d.年龄≤5岁病例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为(8.2±4.1)d,较>5岁病例的症状持续时间长[(5.4±3.0)d,z=3.182,P<0.01].本病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咳痰及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中、高度发热组症状持续时间为(6.4±4.0)及(6.8±3.2)d,明显高于无发热组及低热组[(4.7±2.4)及(4.8±2.1)d,Hc=9.729,P<0.05].白细胞升高者症状持续时间为(8.5±4.2)d,明显高于白细胞低下及正常组[(6.3±4.7)及(5.4±2.8)d,Hc=4.729,P>0.05].淋巴细胞计数升高者症状持续时间为(6.8±3.3)d,明显长于正常组及淋巴细胞减少组[(5.2±3.2)及(5.4±3.4)d,Hc=10.105,P<0.05].6例X线胸片出现斑片状阴影,与X线胸片正常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比较无明显不同[(8.1±5.7)及(5.6±3.1)d,z=1.286,P>0.05].125例患者给予奥司他韦治疗,发病48 h内用药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为(4.7±2.2)d,较发病48 h后用药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7.4±4.1)d]明显缩短(z=4.907,P<0.01),治疗效果佳,并发症少,预后良好.结论 本组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症状持续时间与年龄、发热程度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密切相关,≤5岁、体温>38℃、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升高者症状持续时间长;早期应用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有助于缩短病程;本病病程有自限性,未发生合并症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北京市老年人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2009年北京市老年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甲流)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09年北京市老年人甲流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北京市老年人确诊甲流病例321例,确诊发病率为13.2/10万;11、12月份发病最多,占84.7%;地区分布中以近郊区分布最多,占53.0%;通过年龄分布分析发现,8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19.2/10万,并随着年龄增长病情有加重趋势(x2=7.24,P<0.01);病例分型中轻症比例最高,占63.6%,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占36.4%;轻、重、危重病例之间的体质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8.14,P=0.52);甲流病情有随着基础性疾病加重的趋势,病情程度与基础性疾病的数量有关(x2=123.0,P<0.01).结论 北京市老年人甲流发病率较高,危重症比例较大,应是重点防控的人群之一.  相似文献   

15.
Please cite this paper as: Lee and Liu et al. (2012)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characteristics in pediatric and adult patients and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volvement. Influenza and Other Respiratory Viruses 6(601), e152–e161. Background To better understand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characteristics in children, adults, and patients with lung involvement suffering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Methods A total of 442 patients with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Comparing to their adult counterpart (n = 55), pediatric patients (n = 387)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frequencies of fever, rhinorrhea, cough, sore throat, nausea/vomiting, and longer length of fever; lower frequencies of chest pain and dyspnea; higher incidence of lymphopenia; and lower incidence of elevated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Among the 227 patients with radiographs available, lung involvement was found in 19 (8·4%) (52·6% consolidation and 47·4% interstitial infiltrations), including 18 children and one adult. One child with lung consolidation died of multiorgan failure. Significant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lung involvement included predominant young age (≤10 years), prolonged fever, and delayed oseltamivir therapy (≥48 hours after onset of illness); higher frequencies of dyspnea, nausea/vomiting, and altered consciousness; and higher incidences of leukopenia, elevated serum creative kinase, and lactic dehydrogenase. Conclusions Among patients with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we fou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between children and adults,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manifestations between patients with lung involvement and those without. On the basis of data from this study and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early treatment with oseltamivir is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ith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regardless of 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