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133在白大衣高血压(white-coat hypertension,WC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高血压病患者35例(高血压组),WCH患者35例(WCH组),体检健康者35例(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miR-133表达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miR-133诊断WCH的效能。结果 WCH组、高血压组miR-133表达水平(29.78±2.01、31.38±2.08)低于对照组(34.30±1.62),且WCH组低于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33诊断WCH的AUC为0.949,最佳截断值为31.51,灵敏性为94.30%,特异性为42.90%;miR-133诊断高血压的AUC为0.713,最佳截断值为29.94,灵敏性为85.70%,特异性为60.00%;miR-133诊断WCH的灵敏性高于高血压.特异性低于高血压(P0.05)。结论 miR-133可能在WCH发生中起一定作用,有可能作为诊断WCH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刘玉华  杨华英 《临床荟萃》2003,18(23):1374-1375
白大衣高血压 (whitecoathypertension ,WCH)指患者仅在诊室内测得血压升高而诊室外血压正常的现象[1] ,又称诊所高血压或单纯临床高血压。随着高血压诊断及防治研究的进展 ,WCH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WCH的危险性及是否需要药物治疗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现就近几年来WCH的危险性评价作一综述。1 诊断标准在医院中偶尔测得的血压并不能反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血压水平 ,目前 ,2 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已被广泛接受 ,成为诊断WCH最常用的手段。如果患者在医院测血压高于正常标准而平均白昼血压或 2 4小时平均血压正常 ,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隐匿性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的影响.方法:门诊患者302例,根据门诊血压和动态血压分为血压正常组(NT),白大衣性高血压组(WCH),隐匿性高血压组(MH)和持续性高血压组(HP),心脏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结果:LVMI、IMT、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NT组与WCH组相近,MH与HP组相近,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MH组和HP组明显差别于NT组和WCH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具有较高的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隐性高血压(MH)及白大衣性高血压(WCH)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HRT)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84例,分为3组,原发性高血压(EH)组63例,MH组患者44例,WCH组患者77例,选择同期来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4组均进行24h动态血压检查,分析HRT的初始震荡和震荡斜率,对结果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初始动荡水平不断提高,震荡斜率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H组、WCH组、MH组3纽初始震荡及震荡斜率异常波动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组患者、MH组患者、WCH组患者的HRT结果 均显著降低,说明MH患者及WCH患者,其自主神经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不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白大衣高血压(WCH)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了解其自主神经功能情况。方法:利用24h动态心电分析系统分析WCH患者(2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27例)及正常健康对照者(对照组)(27例)的HRV指标,包括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每5分钟正常心动周期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正常心动周期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正常心动周期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百分率(PNN50),并分别分析比较。结果:WCH组所有HRV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WCH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情况,程度与EH组患者相似,提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在WCH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高血压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仅在诊室内血压升高而在诊室外血压正常,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我们2002-01~2005-09诊断白大衣高血压30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大衣高血压(white-coat hypertension,WCH)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水平变化及WCH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方法 WCH患者150例为WCH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1例为高血压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67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诊室血压及24h平均血压;采用ELISA法检测3组血浆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检测3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3组卧位、立位血浆PRA及AngⅡ、ALD水平。结果WCH组诊室血压[(159±17)/(98±10)mm Hg]高于对照组[(123±16)/(78±12)mm Hg](P0.05),与高血压组[(154±11)/(99±10)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CH组24h平均血压[(119±20)/(78±10)mm Hg]低于高血压组[(138±10)/(86±12)mm Hg](P0.05),与对照组[(115±16)/(76±11)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浆TG、TC、HDL-C、LDL-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CH组血浆PRA、AngⅡ、ALD水平[立位:(3.70±2.36)ng/(mL·h)、(87.89±40.86)ng/L、(325.49±124.56)ng/L,卧位:(3.08±2.21)ng/(mL·h)、(85.57±42.81)ng/L、(295.69±138.47)ng/L]均高于高血压组[立位:(2.56±2.18)ng/(mL·h)、(72.12±17.16)ng/L、(299.44±111.23)ng/L,卧位:(2.25±2.02)ng/(mL·h)、(73.68±19.08)ng/L、(279.57±121.68)ng/L]和对照组[立位:(1.87±1.37)ng/(mL·h)、(58.73±18.23)ng/L、(247.95±76.83)ng/L;卧位:(1.79±1.32)ng/(mL·h)、(59.68±20.43)ng/L、(251.57±77.69)ng/L],且高血压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WCH患者血浆PRA及AngⅡ、ALD水平均增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能参与WCH发病机制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综合心理调试对白大衣高血压8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 WCH)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重视,需要正确对待,适当处理。现对84例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心理调试,临床效果观察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选自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间,本院门诊体检者WCH84例,男35例,女49例,年龄16~54岁,其中39岁以下45人,病史1~30年不等。1.2诊断标准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诊断标准:非同一时间至少2次以上诊室测定血压≥140/90mm Hg,24h动态血压(ABPM)≥135/85mm Hg[1]。1.3治疗方法符合WCH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42例:以综合心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大衣高血压(WCH)的内皮功能变化.方法 通过诊室血压测量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选初诊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正常血压(NT)者各35例,超声测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NTG-D)--即对含服硝酸甘油的反应以评价血管的内皮功能,记录并比较3组的动态血压水平、心率及FMD、NTG-D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血压者相比,EH组和WCH组FMD均明显降低[分别为(12.10±5.87)%与(6.85±5.23)%;(12.10±5.87)%与(6.90±5.20)%,均P<0.01],NT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组和WCH组相比,诊室平均收缩压、舒张压、FMD和NTG-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4 h动态血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大衣高血压存在内皮功能异常,可能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有关,应该加强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白大衣性高血压(WC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W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ABPM)值、诊室血压(CBP)值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ABPM、CBP血压测量值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BPM、CBP血压测量值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WCH患者实施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金鑫  李拥军 《临床荟萃》2009,24(3):269-271
近年来,随着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广泛应用,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也逐渐深入。然而,临床上往往对“白大衣性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诊室血压升高而动态血压正常)关注较多,却忽视其相反的情况,即诊室血压正常而动态血压升高,也就是隐蔽性高血压(Masked Hypertension.MH)或“白大衣正常血压”。  相似文献   

12.
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均能影响患者的血压测量值.有些患者在医院环境中测压时血压升高,而回家自测时血压下降,甚至达到正常,这种现象称为白大衣性效应(white coat effect,WCE)[1],此类患者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老年高血压组和老年正常血压组24h动态血压监测数值的比较,探讨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日本生产的TM2421型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对在我院疗养的老干部140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日间和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24h、日间和夜间血压负荷值。结果老年高血压组24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24h平均压及脉压、24h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值均明显高于老年正常血压组。其中白大衣高血压占8.1%。结论 老年高血压组的血压昼夜波动节律较老年正常组缩小、杓底变浅甚至消失,ABPM对诊断WCH、评测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和评价降压药物的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既往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在妊娠早期白大衣高血压(WCH)的发生率及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从2017年9月到2019年7月,连续纳入了妊娠前患有糖尿病的孕妇222例.在初次产检时测量患者诊室血压.培训合格后的患者及其家属一周内在家中连续3天每天早、中、晚测量3次家庭血压.在孕36周后的1周内用同样的方法测...  相似文献   

15.
应用胃肠起搏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泰士WCH型胃肠起搏器对胃食管返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影响,以评估其疗效。方法:应用泰士WCH胃肠起搏器对26例胃食管返流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结果:26例患者中,显效15例,占57.7%;有效8例,占30.8%;临床症状无改善3例,占11.5%;总有效率为88.5%。结论:泰士胃肠起搏器具有改善胃食管返流病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泰士WCH型胃肠起搏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影响,以评估其疗效。方法以泰士胃肠起搏器治疗7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结果73例患者中,临床症状无改善者6例,占8.2%;有效者8例,占11.0%;显效者59例,占80.8%;总有效率为91.8%。结论泰士胃肠起搏器具有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性眼底病变和高血压性肾损害均为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但对两者关系的形态学基础缺乏系统的对比,尤其是超微结构水平的研究更为鲜见。本研究通过建立高血压动物模型,采用电镜、组化电镜等技术,观察不同时期高血压大鼠眼底及肾脏微血管的改变,为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刘腊梅  周兰姝 《现代护理》2007,13(3):666-667
年龄是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近年来,尽管人们对高血压的研究或认识已有很大提高,相应的诊断或治疗方法也不断进步,但迄今高血压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老年人而言,其影响更为突出,在相同的血压水平时,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明显增加,同时高血压也是终末期肾功能损害、老年人痴呆等老年常见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而其导致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更高。因此,对老年人高血压的界定、特点、危险因素及护理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预防老年高血压带来的某些不良后果,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笔者对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流行病学、老年人高血压的界定、危险因素及护理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血管内皮功能。方法研究对象60例,分为三组:Ⅰ组原发性高血压患,Ⅱ组有家族史的高血压前期患,Ⅲ组正常对照组,分别于反应性充血前后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前后,应用高频超声检侧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以此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率,与正常对照组有显性差异,而高血压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高血压前期患血管内皮功能基本正常,因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否是高血压形成机制中的一个早期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在全球和我国均是第一大慢性疾病,其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是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近年来,国外研究多提示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预防与诊疗模式是提高其控制率的有效途径。我国在20世纪开展的社区干预研究,以健康教育为主,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始终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高血压预防与诊疗模式方面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目前高血压管理仍存在诸多不足,故应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预防和诊疗模式,以提高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