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1例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以肝硬化的症状为主,很少出现糖尿病症状,血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著。治疗上经控制饮食、保肝治疗后血糖好转,必要时胰岛素治疗。结论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以餐后高血糖为特征,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但应及早使用胰岛素,大部分患者的血糖随肝功能的改善而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3例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依据Ch ild-Pugh分级,C级患者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率最高。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谷丙转氨酶高于慢性乙肝及慢性丙肝组(P<0.05),而白蛋白则较其它两组低(P<0.05)。结论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以肝病为主,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以餐后高血糖为特征。  相似文献   

3.
陈正龙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6):455-455,457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1例重症肝炎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肝炎并发肝源性糖尿病以肝炎症状为主,很少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等糖尿病症状,血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经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治疗后血糖好转,必要时予以短效胰岛素治疗。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症状不典型,以餐后高血糖为特点,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使用胰岛素控制好血糖水平,大部分患者的糖代谢紊乱随着肝功能的好转而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统计分析7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肝源性糖尿病可发生于慢性肝病的任何阶段(多发于肝硬化失代偿期),27.63%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仅餐后血糖升高,无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无一例并发糖尿病慢性小血管和神经并发症,29例(38.16%)仅经饮食控制随肝功能好转而好转,47例(61.84%)经胰岛素治疗血糖得以控制。结论慢性肝病者应常规检查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保肝及胰岛素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血糖达一般控制标准即可(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的血糖升高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予胰岛素治疗,症状改善、肝功能好转出院42例;6例因肝硬化并发症而死亡,空腹血糖均〉11.1mmol/L;自动出院8例。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主要继发于肝硬化,临床上往往无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主要予胰岛素治疗,大部分患者血糖随肝功能减轻而好转。  相似文献   

6.
钟锐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60-62,6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病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其可能机制,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慢性乙型肝病肝源性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179例(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6例肝源性糖尿病中107例血清HBV-DNA〉103copies/mL,92例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与179例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人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呈低水平,无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和酮尿酸中毒、心、脑、肾等血管疾病,空腹血糖(6.82±2.42)mmol/L,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病伴发型糖尿病[(9.50±2.34)mmol/L](P〈0.01);空腹和餐后2 h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P〈0.05)。在抗病毒治疗、改善肝功能、抗纤维化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经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联合胰岛素增敏剂可有效控制血糖。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肝功能损害的症状,而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以餐后高血糖为特征;HBV感染引起肝脏、胰岛损伤及其引发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肝源性糖尿病重要的发病机制,抗病毒治疗和积极应用胰岛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在病程中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选取30例肝功能为Child—PughB级患者在治疗前及好转后双份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变化。结果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症状常不典型,以肝病症状为主,且糖尿病的并发症少见;血糖异常程度与肝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血清细胞因子TNF在发病时水平明显高于病情好转时,二者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血糖随肝功能好转可恢复;细胞因子TNF参与了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免疫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8.
肝病合并糖代谢异常3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35例肝病引起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和血糖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 糖尿病9例(25.7%)与肝病同时出现,其他在肝病6个月~20年后出现糖尿病。临床表现以肝病表现为主,表现为乏力、纳差、腹胀,典型的糖尿病症状轻,无慢性并发症表现。肝功能检查转氨酶升高33例,黄疸17例,乙肝三系阳性33例。糖化血红蛋白、OGTT检查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均呈糖尿病曲线。全部病例在护肝及控制饮食治疗上或予胰岛素或予少量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后,空腹血糖控制理想10例(28.6%),控制较好22例(62.9%)。控制较差2例(5.7%)。1例死亡。结论 糖尿病可随肝病恢复而好转;肝源性糖尿病多发生在肝硬化者,且以餐后高血糖为特征,及时诊断及合理治疗,有利于原发肝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张长山 《海南医学》2013,24(8):1187-1188
目的提高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3例慢性肝病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5例,慢性丙型肝炎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0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3例,酒精性肝炎后肝硬化2例,原因不明肝硬化1例。综合治疗后,21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因肝病并发症死亡。结论肝源性糖尿病多继发于肝硬化,且肝功能受损越重,发病率越高。经综合治疗,随着肝功能的好转,血糖恢复正常。多数患者预后较好,死亡多因肝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肝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消化科医生对肝源性糖尿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早期诊断肝源性糖尿病,以便早期正确治疗,降低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对我院1999~2002年收治的45例肝病患者有糖代谢异常,即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诊治情况及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以中老年居多,临床以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居多。本组病历共32例占71.1%(32/45),在患慢性肝病5a以上后发病占84.8%(38/45)。以餐后血糖升高以主,本组36例占80%(36/45)。缺乏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而以肝病的临床症状为主,占80%(3g45)。缺乏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而以肝病临床症状为主,占80%(36/45)。并且与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很少引起糖尿病并发症。轻症患者随肝病的好转预后良好,伴有糖尿病后肝硬化者预后较差,本组病历死亡7例,均系肝硬化患者,均死于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而非糖尿病并发症,死亡率25.9%(7/27)。结论:(1)此类患者在糖尿病发病前没有糖尿病病史而有明确的、多年的肝病病史。(2)多缺乏糖尿病特征症状而以肝病症状为主。(3)血糖以餐后血糖增高为多见。(4)血管并发症少见。(5)肝硬化伴有糖尿病者生存期短,多死于肝硬化并发症。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应以原发病为主。摄入水量可根据尿量适当调整。慎用瞳凛类利尿剂及皮质激素,以免诱发糖尿病。关于降糖药的应用,轻症患者只需调整饮食,严密观察血糖、尿糖变化,一般无须用降糖药。对重症或肝功明显异常及糖代谢变化明显者,应及早应用胰岛素,以控制高血糖症,增加肝糖元合成,促进肝功能恢复。口服降糖药因大多数对肝功有损害,故以不用为宜。对慢性肝病者应注意监测血糖及糖耐量的变化,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及早治疗。糖代谢紊乱可加重肝损害,使患者生存期缩短。临床上消化科医生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葡萄糖、利尿剂等,避免加重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60例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糖尿病患者,发现糖尿病前均患有慢性肝病导致肝硬化病史,无糖尿病家族史。2/3患者糖尿病症状不典型,丙型肝炎肝硬化糖尿病发生率高达24.66%;Child-PughC级患者较Child-PughA、B级患者空腹血糖升高,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差值加大。结论: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治疗上以保肝治疗为主,兼顾控制血糖,多数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对51例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转点、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确诊在肝病6个月~7年后出现。肝病临床表现如乏力、腹胀、腹水、黄疸等表现多见;口渴、多饮、多尿等糖尿病症状表现不明显,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少见。入院后化验肝功能均异常,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30例,2例丙肝抗体阳性,空腹血糖轻度增高12例、中度增高21例、重度增高18例。9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均呈糖尿病曲线。全部病例在饮食控制,应用保肝药物基础上,7例给予ɑ-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治疗,28例给予胰岛素治疗,16例给予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血糖控制理想26例,血糖控制较好17例,血糖控制不理想8例。死亡6例,其中死于上消化道出血2例,肝性脑病1例,肝肾综合征3例,无1例死于糖尿病并发症。结论: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糖尿病症状多不典型,以餐后高血糖为特征,血糖波动性大,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60例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糖尿病患者,发现糖尿病前均患有慢性肝病导致肝硬化病史,无糖尿病家族史。2/3患者糖尿病症状不典型,丙型肝炎肝硬化糖尿病发生率高达24.66%;Child-PughC级患者较Child-PughA、B级患者空腹血糖升高,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差值加大。结论: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治疗上以保肝治疗为主,兼顾控制血糖,多数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8年8月至2009年9月本院诊治的6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68例诊断明确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给予治疗原发病及应用胰岛素治疗,52例转氨酶明显下降,其中49例血糖降至正常;7例转氨酶下降、血糖好转;3例血糖无变化;6例肝功能恶化,血糖升高,其中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肝性脑病1例。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复杂,以肝硬化表现为主,同时伴有糖代谢紊乱,很少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有别于单纯的2型糖尿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治疗原发性肝病及严格控制血糖是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姬红波 《中外医疗》2013,(28):109-109,111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该院自2009年9月—2012年9月的60例慢性肝病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诊断且分析记录其治疗效果,并与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的实验室诊断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肝病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肝病表现为主,少数出现糖尿病症状。肝源性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中发现血清C肽分泌水平明显高于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严重时好发肝源性糖尿病,且对肝功能造成严重损害,通常治疗肝病时随着肝功能的好转,糖尿病得到有效缓解,血糖常降至正常。如出现死亡病理多因肝病加重所致。  相似文献   

16.
拉米夫定治疗老年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在治疗老年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过程中对其临床病情影响.方法 对36例老年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病情特点、糖尿病病情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拉米夫定治疗对临床病情的影响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老年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具典型糖尿病临床症状者较为少见(2.8%);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者较多见(61.1%);伴随着肝功能的恶化,血糖可出现明显异常,肝功能C级血糖重型增高可达42.9%,经拉米夫定等综合治疗肝功能有明显好转,其血糖水平亦可有所控制.结论 老年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其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血糖水平与肝硬化病情轻重呈正相关,拉米夫定治疗有利于肝功能的好转,亦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52例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庄清武  方冰儿 《广东医学》2005,26(11):1533-1534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中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52例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与同期住院56例肝硬化无糖尿病患者从临床及实验室表现、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硬化并发糖尿病以消化症状为主要表现,很少出现典型的“三多”症状;肝功能越差,糖尿病发生率越高;糖尿病亦会加重肝功能损害,并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硬化并发糖尿病临床表现复杂,积极治疗原发肝病及严格控制血糖是主要治疗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糖代谢紊乱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对27例肝源性糖尿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关系不大,一般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且并发症较少.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与肝功能损害不相关,治疗后随肝功好转血糖可下降好转.  相似文献   

19.
肝源性糖尿病为继发性糖尿病,是由于肝实质损害而导致,临床上以高血糖和葡萄糖耐量减低为特征。肝源性糖尿病一旦发生,机体抵抗力差,极易受感染,并发症多且重[1]。其特征是空腹和葡萄糖负荷后血中胰岛素值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低下。发病机制与肝病时肝糖原合成能力降低,糖供给不足有关。治疗原则是改善和保护肝功能,降低高血糖,缓解症状。通过治疗基础肝病,患者血糖复常率为64.8%[2]。所以该病在诊治方面与2型糖尿病有很大区别,本文在此加以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赵丽静  吴坤 《华夏医学》2006,19(3):448-449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中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机制及治疗。方法:60例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与同期住院54例肝硬化无糖尿病患者从临床及实验室表现、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肝硬化并发糖尿病以消化症状为主要表现,很少出现典型的“三多”症状;肝功能下降,糖尿病发生率增高;糖尿病亦会加重肝功能损害,并发症发生率高。结论:肝硬化并发糖尿病临床表现复杂。积极治疗原发肝病及严格控制血糖是主要治疗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