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经皮胫骨结节周围多个钻孔治疗胫骨结节骨软骨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宗国 《中国骨伤》2001,14(2):127-127
胫骨结节骨软骨病 ,此病起病缓慢 ,无急性损伤。主要表现在胫骨结节逐渐肿大 ,疼痛。伸膝乏力 ,爬坡或快步行走时可使疼痛加重。多见于 11~ 18岁的男孩。我院 1993年 4月~ 1997年 12月采取经皮胫骨结节周围多个钻孔治疗此病 39例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39例男 32例 ,女 7例 ;年龄 12~ 2 9岁。其中 11例为双侧共 5 0个胫骨结节受累。全部病人从出现症状到经皮胫骨结节周围钻孔治疗时间为 2 2~2 6月。2 治疗方法经皮胫骨结节周围多个钻孔治疗一般放在门诊进行。先常规用碘酒及酒精消毒手术野皮肤 ,用 0 5~…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血管瘤病理结构变化与临床演变过程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临床演变过程和病理结构变化的内在联系。方法选取52例婴幼儿血管瘤标本,年龄2个月至11岁。采用HE染色观察各阶段血管瘤的病理特点,使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血管瘤组织中的细胞总数量、微血管总数量和总面积。结果按患儿出生后时间:1~6个月,血管瘤中细胞增殖速度快、排列紧密,微血管数量迅速增加;7~12个月,血管瘤中细胞数量迅速减少,微血管数量减少,但总面积继续扩大;1~3岁,大部分血管瘤组织呈微血管团样,微血管面积最大;3~5岁,微血管数量和总面积均迅速减少;5岁之后,大部分血管瘤消退完成,被纤维脂肪组织代替。结论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临床演变过程和病理结构变化有密切联系,病理结构变化主导临床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血管瘤病理结构变化与临床演变过程的联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临床演变过程和病理结构变化的内在联系。方法选取52例婴幼儿血管瘤标本,年龄2个月至11岁。采用HE染色观察各阶段血管瘤的病理特点,使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血管瘤组织中的细胞总数量、微血管总数量和总面积。结果按患儿出生后时间:1~6个月,血管瘤中细胞增殖速度快、排列紧密,微血管数量迅速增加;7~12个月,血管瘤中细胞数量迅速减少,微血管数量减少,但总面积继续扩大;1~3岁,大部分血管瘤组织呈微血管团样,微血管面积最大;3~5岁,微血管数量和总面积均迅速减少;5岁之后,大部分血管瘤消退完成.被纤维脂肪组织代替。结论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临床演变过程和病理结构变化有密切联系,病理结构变化主导临床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 本院接诊小肠血管瘤11例,均手术治愈,随访1~6年生长发育良好,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最大6岁,最小8个月,平均年龄为3~4岁。 2.临床表现 有反复便血的5例,其中1例入院时出现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5例合并肠套叠后有  相似文献   

5.
软组织血管瘤42例造影与组织学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 42例软组织血管瘤术前造影和手术切除标本组织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 ,旨在说明对软组织血管瘤进行造影检查的必要性 ,及其对临床分类和指导治疗的价值。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42例 ,男 13例 ,女 2 9例 ,年龄 5~38岁 ,平均 18岁。病变位于头颈部 2 2例 ,躯干部 5例 ,四肢15例 (其中上肢 7例 ,下肢 8例 )。术前均诊断为血管瘤或软组织肿块。 11例曾瘤内注射硬化剂治疗 ,18例曾手术切除。2 .检查方法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 (特别是血管瘤的部位和大小 ) ,选择不同的造影方法 ,具体将造影方法分为以下3种 :(1)瘤内直接注射造影 :…  相似文献   

6.
肺硬化性血管瘤(PSH)是一种甚少见的良性肿瘤.国内毛贞坚[1]等于1982年首先报告1例,随着诊断技术及研究的进展,各类报告增多.现结合我院所见5例病例加以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1982~1997年我院共收治肺硬化性血管瘤5例,均为女性,年龄26~55岁,其中50岁以上2例,其余3例均为30岁以下患者,肿块位于左上肺叶1例,右中肺叶2例.右下肺叶2例,其中1例为多发并肺动一静脉瘘者。二、临床表现2例无任何症状.于查体时发现,其余3例均出现咳嗽、咳痰。病程5个月~1年。2例出现咳血痰或咯血且与PSH有明确关系.5例中4例行纤支镜…  相似文献   

7.
肝脏血管瘤是一种多见于女性的肝脏良性占位病变[1 ,2 ] ,近年来 ,临床影象学检查技术不断发展 ,本病检出日见增多。尽管此病多无临床症状 ,但一经检查发现后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 ,而直径大于 5cm或少数存在临床症状者 ,多认为应进行有效治疗。我科从 1999年开始使用超声介导下经皮肝脏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血管瘤 13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全组患者共 13例 ,男性 1例 ,4 8岁 ;女性 12例 ,年龄2 6 - 4 3岁。 1例 4 6岁女性因右上腹胀满不适 ,乏力纳差 ,反复贫血经彩色超声检查发现血管瘤…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87年开始用椎体内P32与硬化剂注射,治疗脊椎骨血管瘤9例。经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9例均为全脊椎血管瘤。年龄21~53岁,平均39.7岁.病变位于T92例,T11;3例,Ll2例,L22例,均为单个脊椎受累。双下肢全瘫2例,双下肢不全瘫 (肌力Ⅲ级以下)4例;瘫痪时间19~37天;另外3例为单纯腰背痛。9例均经X线片确诊.2手术方法2.1后路椎板减压加硬化剂椎体内注射 切除棘突、椎体两侧达小关节突内缘,椎管后壁即敞开。直视下见硬脊膜完整,本组4例均未见有瘤组织浸润。探查两侧神经根,如有受压,咬除部分关节突内、下缘及肥大增生的椎…  相似文献   

9.
改良式极外侧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其突出物位置异常 ,手术治疗独具特点。我院自 1993年 6月自行设计了极外侧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改良术式 ,临床应用 2 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11例。年龄 31~ 6 7岁 ,平均 49岁。病程 2个月~ 11年 ,平均 1年 3个月。 16例有明显外伤史。突出部位 :L3/ 43例 ,其中表现为L3神经根受累 1例 ,L3合并L4神经根受累 1例 ,L3合并L5神经根受累 1例。L4/ 5 16例 ,其中表现L4神经根受累 6例 ,L4合并L5神经受累 7例 ,L4合并S1神经根受累 3例。L5 /S17例 ,其中表现L5…  相似文献   

10.
长脉冲1064nm与585nm激光治疗增生期草莓状血管瘤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血管瘤又称草莓状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少部分婴儿出生时即已存在,但大部分常在出生后2~3个月发生,发病率通常为1%~2%,位于面颈部约占40%~60%,女性多发,男女比例为1:3至1:4。血管瘤的发展过程在临床上表现为2个完全不同的阶段,即增生期和消退期。其中70%~90%的血管瘤在5~7岁可自行消退,但增生期的血管瘤不仅影响美观,还由于所在部位可以影响生理功能,甚至因破溃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此对增生期血管瘤的治疗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的诊断和外科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的诊断和外科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年至2005年我院诊断和治疗的MEN1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MEN1患者17例,其中11例分属4个家系。1997年后的14例均发现MEN1基因突变。17例患者中甲状旁腺受累11例,并发胰岛素瘤6例,垂体腺瘤8例,肾上腺受累6例,胸腺类癌2例,皮肤纤维瘤样增生合并皮下脂肪瘤2例。2例4种腺体受累,3例3种腺体受累,7例2种腺体受累,4例1种腺体受累,1例12岁携带者尚未检出临床症状及生化改变。6例以肾结石、6例以胰腺内分泌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2例无明显自觉症状。17例患者中4例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1例行甲状旁腺腺瘤摘除,4例行胰岛素瘤切除手术,2例胸腺类癌行胸腺肿瘤摘除术。结论MEN1临床表现多样,即使同一家系病例亦可有不同表型。基因检查有助明确诊断。手术主要针对甲状旁腺增生、胰岛素瘤和胸腺类癌,在治疗肿瘤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肺硬化性血管瘤2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 1997年我们共收治肺硬化性血管瘤 2 9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9例 ,男 7例 ,女 2 2例。年龄 2 1~ 6 2岁 ,平均年龄 43.2岁。病例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医院、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硬化性血管瘤。病程 10天~ 10年。无症状者 11例 ,体检时胸部 X线检查发现 ;有症状者 18例 ,其中咳嗽 14例 ,咯血 13例 ,其它症状有咳痰、胸痛和胸闷 ,消瘦、头晕、发热和乏力较少见。本组单发瘤 2 6例 ,多发瘤 3例 ,并发肺动静脉瘘 1例。肿瘤位于右肺上叶 1例 ,右肺中…  相似文献   

13.
阴茎血管瘤8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4年9月~2005年2月,我院共收治阴茎血管瘤8例,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8例患者,年龄11~42岁,平均18岁。血管瘤发生于阴茎根部皮肤1例,阴茎体部皮肤2例,包皮部1例,阴茎头部3例,尿道外口1例。阴茎根部、  相似文献   

14.
门静脉海绵状血管瘤样变。可因门静脉主干部分或完全闭塞 ,在肝门区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及其周围形成许多向肝性扩张迂曲静脉血管瘤样的侧支循环 ,部分或大部分门静脉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回流入肝内。临床少见 ,近 7年遇到 6例 ,作一报道。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6例中男、女各 3例。 4例为 2 5~ 48岁成人 ,2例分别为 4岁和 7岁儿童。均因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而就医。 4例成人中有胆囊结石和反复胆管炎病史 2例 ,反复胆道出血 1例 ,因急性阑尾炎和胆管结石曾分别行阑尾切除和胆总管探查取石 1例。 6例均在出血停止后经钡餐或胃镜检查证实有…  相似文献   

15.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脊椎血管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症状性脊椎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11例患者,男2例,女9例;年龄35-77岁,平均54.3岁;均有背部疼痛等症状,其中2例有神经根刺激症状;病变部位:胸椎11处,腰椎3处;在DSA或CT监测下对16个稚体(包括2处骨质疏松压缩骨折)行PVP。术后行CT检查。随访3-34个月(平均15.2个月)。结果 11例PVP后均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CT检查示均无推管内或椎间孔渗漏。仅2例2椎存在椎旁少量渗漏,1椎系穿刺针穿破椎体前缘所致,1椎系沿稚旁静脉充盈所致,均未引起临床症状。术后患者背部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神经根刺激症状消失。首例患者术后疼痛-过性加重,3d内好转、疼痛减轻,考虑与局部炎症有关。术后住院1-4d(平均15d)。随访时症状缓解或消失,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PVP为症状性脊椎血管瘤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性血管炎发病率较低 ,国内罕见报道。1987年 1月~ 1999年 3月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 5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5例 ,男 3例 ,女 2例。年龄最大 57岁 ,最小 4 1岁 ,平均 4 7 2岁。1 2 临床特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 4个月~ 2 0年 ,平均 10年 ,肢体血管炎病程 7h~ 9个月 ,暴发型 1例。血管炎均发生在关节炎活动期 (关节肿痛加重 ,血沉增快 ,类风湿因子检测阳性 ,C反应蛋白阳性 )。肢体血管受累部位及平面 :动脉 3例 ,均为双下肢月国动脉以远动脉受累 ,其中 1例为暴发型 ,先是胫后动脉受累 ,后在数小时内…  相似文献   

17.
黄晓芬 《护理学杂志》2000,15(3):163-163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良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目前国内外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外科手术切除 [1] 及介入性插管栓塞术 [2 ] ,但以上两种方法均有创伤大、费用高等不足。我院 1 998年5月至 1 999年 5月 ,在 B超介导下经皮肝穿刺向瘤内直接注射平阳霉素 ( PYM)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1 8例 ,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8例中男 8例 ,女 1 0例 ,年龄 2 4~ 65岁 ,平均41 .3岁。 1 8例共有 2 2个瘤体 ,1个瘤体 1 5例 ,2个瘤体 2例 ,3个瘤体 1例。所有病例均经 B超、CT增强扫描确诊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瘤体最…  相似文献   

18.
直肠血管瘤临床罕见 ,临床医生缺乏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总结我院收治的直肠血管瘤 5例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4~ 2 0 0 2年共收治直肠血管瘤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39岁。主要临床表现 :贫血、便血、脓血便、直肠刺激症状。从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 5~ 2 3年 ,平均 14年。术前均行纤维结肠镜检查 ,其特点为直肠内可见环形、半环形或不规则的紫色或深蓝色隆起 (图 1) ,黏膜表面光滑 ,或黏膜糜烂伴活动性出血。直肠腔内彩色多谱勒显示直肠黏膜下及肌层有丰富的血管 ,呈团状或片状。 3例获术后病理证实 (图 2 )。…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脊髓空洞症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脊髓空洞症 (primarysyiringomyelia ,PSM )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脊髓变性疾病 ,是指除创伤、出血、梗塞、感染、肿瘤或蛛网膜病变等因素引起脊髓损伤所致的脊髓空洞以外的、病因不明确的脊髓空洞症。我院自 1994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手术治疗并随防PSM31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0例 ,女 11例。年龄 9~ 6 2岁 ,平均 35 1岁。病程 3~2 5年 ,平均 7 6年。枕项部疼痛 8例 ,肢体瘫痪和 /或肢体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和 /或肌萎缩 2 5例 ,颅神经受累表现 2例 ,植物神经损害 3例。 31例均经MRI扫描…  相似文献   

20.
氩气刀是近年来开始应用的新一代高频电刀,具有切割、凝血及电弧束喷射凝血三项功能,在手术中,无论对点状出血或大面积出血都具有非常好的止血效果。最近,我科采用威利公司的Force GSV氩气刀成功地切除了经过3次手术未能切除的头额部蔓状血管瘤,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2岁。因出生后左侧头额部肿块逐渐增大22年第4次入院。患者出生时即发现左额部有一铜钱大淡红色肿块,逐渐增大,14岁时肿块波及左上睑及发际,诊断为蔓状血管瘤,先后于7年前,5年前和4年前3次手术,均因出血凶猛,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