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病200例临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例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病人X线及CT图像,归蚋出其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本院门诊可疑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病人500例。其中被诊断为强直性骶髂关节炎者200例,致密性骨炎者15例,其它病变者15例。所有病人均行骶髂关VX线平片、骶髂关节CT扫描,结果:200例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病人:分为Ⅳ期,Ⅰ期病变为51例,Ⅰ期病变49例,Ⅱ期病变44例,Ⅳ病变56例。结论:强直性骶髂关节炎,与其它骶髂关节病变,在影像上具有不同之处,认真分析其影像学改变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不难做到的。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AS)的CT表现及影像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临床诊断的AS病人影像资料.结果:CT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毛糙、侵蚀、破坏、骨质硬化、关节间隙变窄.MRI表现为关节面下骨质信号异常,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CT和MRI对AS骶髂关节病变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骶髂关节炎在X线平片与CT扫描的影像表现。方法:收集62例临床诊断为不同疾病的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X线片和CT片,对其图像的影像学征象进行比较,其中类风湿关节炎(RA)28例,强直性脊柱炎(A S)12例,致密性骨炎14例,退行性改变8例。结果:62例CT均显示不同的病理改变,其中X线显示正常14例;对于关节面的改变、关节间隙及近关节处骨质改变X线平片的显示明显较CT扫描差。结论:CT扫描能较普通X线片更好地显示骶髂关节的各种病理改变,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CT比X线片有优势,可作为骶髂关节炎的首选检查;而对于退行性改变和致密性骨炎的诊断X线片和CT的诊断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的CT诊断及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63例强直性骶髂关节炎(骶强柱)患者骶嚣关节CT图像,归纳其CT特征并进行CT分期。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本院门诊及住院临床诊断为骶强柱患者63例,所有患者均行骶髂关节CT扫描,部分患者有骶嚣关节X线平片。结果 63例患者分为四期:Ⅰ期30例,Ⅱ期26例,Ⅲ期14例,Ⅳ期3例。CT表现Ⅰ期:关节面皮质白线中断、或白线增宽、模糊、密度减低,关节面下骨质呈小囊状改变,病变多局限于髂骨侧,关节间隙正常。Ⅱ期:关节面呈“毛刷状”或“缺刻”改变,骨质增生增厚更加明显,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Ⅲ期:关节面明显骨质破坏,呈“锯齿状”骨质缺损,关节问隙不规则狭窄。Ⅳ期:关节间隙消失,两侧关节面融合,关节间隙留有一条高密度硬化痕迹。结论 强直性骶嚣关节炎,CT能显示其影像学特征,作出正确的诊断及分级。  相似文献   

6.
分析86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如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早期确诊率,结果显示:首次关节58%为中轴关节,42%为周围关节。受累关节依次为骶髂关节、腰椎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晨僵关节率60%。虹膜睫状体发生率14%,合并心脏病变9.3%,X线86例,CT38例、CT的分辩力高,可清楚显示X线平片未能发现的早期病变。误诊率高达70%,误诊病种依次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怀关节炎、痛风  相似文献   

7.
强直性脊柱炎100例骶髂关节CT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成龙  冯平勇 《河北医药》2003,25(11):841-842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也叫马 施二氏病 ,或别列赫捷列夫氏[1 ] (Bechteren)病 ,又称竹节状脊柱炎[2 ] (bamboospine) ,是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以骶髂关节、椎小关节和椎旁软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病变为特征。骶髂关节的CT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价值 ,文献多有报道 ,并已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随着CT机及影像知识在我国越来越广泛的普及 ,利用骶髂关节的CT表现可较早的为临床诊断、分期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旨在总结 10 0例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病例的骶髂关节的各级CT表现与临床及病理变化间的相关性 ,以资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强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 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双侧骶髂关节、髋关节、脊椎小关节及椎旁组织,几乎所为患者最终都丧失劳动能力,此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所以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的优为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红外热图诊断骶髂关节炎的价值。方法 对 182例强直性脊柱炎 (AS)或可疑AS患者的骶髂关节区行红外扫描 ,并与X线、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比。结果  182例患者骶髂关节区 (SIJ)阳性热图 98.3 % ,X线SIJ炎≥Ⅱ级者 73 .1%。SIJ区增温温差与红细胞沉降率 (ESR)增快成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红外热图有助于早期AS诊断。  相似文献   

10.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X线表现与CT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改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30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X线片及CT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X线片仅能发现部分早期骶髂关节炎的异常表现;而CT因其分辨率高,层面无干扰等优点能及时发现骶髂关节炎的微小改变。结论: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尤其是X线片无异常表现者.行CT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1.
王军辉  王黎 《河北医药》2003,25(11):840-840
强直性脊柱炎是中青年中常见的一种与家族遗传、感染因子有关的以中轴大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病变大部分首先始于双侧骶髂关节 ,逐渐向上蔓延累及腰椎、胸椎等中轴大关节。据各地调查显示其患病率约 0 .3 % [1 ] ,男多于女 ,是造成人群残疾的重要病因。随着CT、ECT、MRI等先进检查工具的出现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正确率及早期检出率大为提高 ,但X现仍为强直脊柱炎患者的的首选检查方法。现将5 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X线表现进行分析研究。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作者取 5 0例 1999年至 2 0 0 0年我院确诊为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使用X线、CT和MRI等影像学方法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比观察X线、CT和MRI进行检查骶髂关节病变的差异。结果研究所选的105例患者均为早期AS,X线诊断准确率71.42%,CT为89.52%,MRI为100.00%,根据AS诊断分级属于0级,三组患者AS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X线是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的基础,但是意义有限,CT可客观的对AS进行分级,显示出骨质发生的病变,MRI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可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及早做出确诊。  相似文献   

13.
胡伟良  张润涛  庞全智 《医药世界》2010,(11):1388-1389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的各级CT表现与临床及病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以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CT扫描骶髂关节症状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0例对照分析。结果 38例双侧骶髂关节受累,2例单侧骶髂关节受累。无0级;Ⅰ级5例,占12.5%;Ⅱ级9例,占22.5%;Ⅲ级14例,占35%;Ⅳ级12例,占30%。结论 CT能够准确地反映骶髂关节病变不同阶段表现,为临床分期提供客观依据,进而有利于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骶髂关节炎(SIJ)包括多种风湿性疾病,其中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预后最为严重,尤其是青壮年,致残率高。因此,临床急需能够早期反映和预测AS的客观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以及MRI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骶髂关节的病变程度上的不同表现。方法2010年9月-2012年12月,在本院经CT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40例,40例患者均做MRI以及血液学检查。结果对于早期骶髂关节受累,关节旁骨髓水肿以及关节滑膜炎性改变,MRI优于CT,但是对于骨质破坏以及关节周围软骨的破坏,CT优于MRI。结论CT与MRI相结合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面破坏上可以互补。  相似文献   

16.
17.
张继  申爱强  吉华明 《河北医药》2011,33(10):1469-147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骶髂关节MSCT检查,观察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参照纽约诊断标准分析评级。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MSCT表现为关节面毛糙,关节面下多发小囊状骨质吸收、破坏伴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硬化、骶髂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关节骨性强直等。本组无0级病例;Ⅰ级2例(6.06%);Ⅱ级7例(21.21%);Ⅲ级11例(33.33%);Ⅳ级13例(39.39%)。结论 MSCT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病变,能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做出正确诊断和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8.
化脓性骶髂关节炎系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骶髂关节内感染,在临床上较少见,笔者收集本院2007年9月至2009年1月间5例经临床CT确诊的骶髂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改变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具有致残性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AS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虽然免疫介导机制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IL)-10],以及基因和环境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但放射学骶髂关节(SIJ)炎的确立仍是诊断AS的重要依据,对于AS的早期诊断问题,已日益受到风湿学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尤其是MRI技术的发展,为早期诊断AS作了多方面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X线、CT及MRI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表现,评价三种方式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分析了24例患者MRI骶髂关节的表现和12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CT及X线表现,然后再对照其分级阳性情况的发生率,分析该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存在的意义。结果对所有12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256个骶髂关节进行X线及CT检查,其表现分别为0级50个,Ⅰ级82个,Ⅱ级312个,Ⅲ级52个,Ⅳ级16个。存在软骨异常的有24例AS患者的46个骶髂关节,表现为T1WI及T2WI上无规则增粗或扭曲样中等信号取代了正常线形中等信号的软骨影像。结论目前进行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最简便可行的方法仍然是采用骶髂关节X线平片,但在分析定性方面CT及MRI效果明显要比X线平片好,虽然CT及MRI在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方面差异不显著,但在显示关节滑膜增厚、韧带损伤、软骨破坏等方面,MRI表现要好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