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及性别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858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细胞比容逐渐降低,而血浆黏度逐渐升高;20~<30岁与60岁及其以上人群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年龄和性别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对正确诊断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3例高脂血症患者和80名正常人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进行检测,将患者分为高胆固醇组、高甘油三酯组、混合增高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人群血小板参数、血流变参数和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结果高胆固醇组、高甘油三酯组和混合增高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纤维蛋白原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固醇组、高甘油三酯组和混合增高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和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健康人群组,但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健康人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患者中高甘油三酯组血流变参数中全血黏度(低切、中切和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高胆固醇组和混合增高组,而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高胆固醇组和混合增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改变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有助于临床对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北京赛科希德生产的SA-6000型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测定150例高血压病患者与80名健康成人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者相比,高血压病患者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均增高(P<0.05或P<0.01),其中男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浆黏度亦增高(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液呈高黏滞状态。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对于了解高血压病临床病理变化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对急性颅脑损伤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Fenny法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急性颅脑损伤动物模型,利用NEX-1型椎板黏度计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比黏度、高切还原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结果:颅脑损伤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比黏度、高切还原比黏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川芎嗪治疗组全血高切比黏度、高切还原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低于颅脑损伤组(P均<0.01)。结论:川芎嗪可提高急性颅脑损伤大鼠红细胞变形张力,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5.
肾病综合征患儿不同病期血液流变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肾病综合征患儿不同病期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急性期低中高切变率,全血表现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缓解前血浆粘恢复正常,但全血表现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仍高于正常,提示肾病综合征患儿不仅急性而且缓解仍存在的高粘滞血症,上述血液流变学异常与肾病综合征患儿的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A型全血加入O型全血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异型输血时A型受者接受大剂量O型全血的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全血还原黏度)的变化。取4℃保存24小时的全血,于A型全血60ml中分别加入9、12、15、18ml O型全血,其量相当于50公斤个体输入600、800、1000和1200ml血液,然后置37℃孵箱,用摇摆器以80次/分钟摇动混匀。分别在30分钟、2、4、8、12和24小时留取标本,使用FASCO--系列302013型全自动血流仪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混合后不同比例间的红细胞计数、聚集指数、变形指数、刚性指数、全血还原黏度无显著性差异,混合血液不同时间红细胞聚集指数无差异,其它4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型全血与O型全血最大混合达60:18时,对混合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无影响,推测50公斤体重伤病员,快速输入O型全血l1200ml短期内对红细胞功能无明显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配合推拿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①选择2003-11/2005-05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男76例。女44例。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12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正常人血液流变学参考值,由华西医科大学应用自动清洗旋转式黏度计检测1万余正常人统计得出。②对照组:采用自动牵引床进行单纯牵引治疗,重量为体质量的25%-100%,每次牵引时间30min,1次/d,6次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给予与对照组相同的牵引治疗法基础上增加中药热敷(处方为生川乌、生草乌、花椒、洋金花各20g。伸筋草、透骨草、当归、红花各30g,延胡索、川芎、土鳖王、乳香、没药、威灵仙、刘寄奴、麻黄、细辛各15g,补骨脂、骨碎补各10g。将蒸热的布袋放置于其腰骶部热敷,冷却后交替更换布袋,30min/次,1次/d,6次为1个疗程)配合推拿治疗(每次治疗40min左右,6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d。③治疗前后采用自动清洗旋转式黏度计测定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采用Wintrobe管测定红细胞压积;采用Clauss法测定纤维蛋白原。④样本均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P〈0.05),红细胞压积与正常人参考值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②治疗后对照组仅有全血黏度低切变率、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全血黏度高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纤维蛋自原、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刚性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中药热敷配合推拿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以及微循环均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且效果好于单纯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中度或重度OSAS患者给予nCPAP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5,30,90 d时的临床表现,早晨(6:00)检测血细胞比容(HCT)、全血黏度高切变、全血黏度低切变、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OSAS患者nCPAP治疗前与治疗15,30 d时的HCT、全血黏度高切变、全血黏度低切变、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但PT及APTT明显延长,90 d时以上各项指标均正常,临床表现明显缓解。结论:OSAS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nCPAP治疗对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长时间氧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方法]分别检测38例行长时间家庭氧疗的COPD病人(实验组)及30例行短时间家庭氧疗的COPD病人(疾病对照组)氧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观察不同时间家庭氧疗对COPD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COPD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黏度(切变率1.00/s、5.00/s)、血沉、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还原低切黏度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实验组病人长时间(每天〉15h)低流量家庭氧疗3个月后,全血黏度(切变率1.00/s、5.00/s)、血沉、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全血还原低切黏度均较氧疗前显著改善(P〈0.05),疾病对照组病人与氧疗前比较,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无显著差别。[结论]长时间家庭氧疗可显著改善COPD病人的血流变学,对cOPD的治疗及预防COPD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减少并发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17例,分为运动疗法组(65例)和非运动疗法组(52例),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下,运动疗法组进行运动治疗6个月,对照组不进行运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运动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运动疗法组低切变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下降,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与运动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11.
1.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有高粘趋向,凝血反应时间r值明显缩短(P<0.01),红细胞硬度增大,全血粘度高出对照组3.1%~6.8%;2.“乳腺2号”(丹参,三七等)可明显改善红细胞变形性,服药后红细胞TK值减小(p<0.05),同时患者全血粘度下降4.4%~9.1%,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6.4%,方剂还有延长患者血栓弹力图TEG的r、k、m值,增加ma、me的趋向,提示方剂有改善高凝状态的作用;3.据中医“异病同治”原则,本结果提示“乳腺2号”可用于其它具有高凝高粘趋向疾病的治疗。该文目的是从红细胞流变学及动态体外血栓形成角度研究乳腺增生病特点并对自制方剂“乳腺2号”的药理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南方冬季老年脾胃虚寒性脚痹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的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冬季,老年脾胃虚寒性胸痹患者(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指标并进行比较,其中男性各48例,女性各72例,采用半自动血液黏度计、全自动血细胞、血凝和生化分析仪进行样品检测。结果血液流变学显示:全血黏度(wholebloodviscosity)、红细胞数量(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血糖(Glu)、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总蛋白(TP)、清蛋白(A)、球蛋白(G)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浆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分析显示:凝血酶原时间(PT)、部份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缩短,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冬季脾胃虚寒性胸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可能是由于长期消化、吸收不良而导致长期营养物质缺乏乖红细胞数量、压积偏低而引起。高凝状态是由于器官、组织缺血、缺氧和寒冷损伤,激活凝血系统所导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血液流变动力学角度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做观察与分析,以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北京普力生公司生产的黏度仪。用肝素钠抗凝作全血黏度检测,ACL-2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SE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比容,达隆公司生产全自动血沉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测定30例正常妊娠血液流变全血黏度与4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全血黏度比较其相关性。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全血黏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全血黏度增高,易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务必提醒临床注意,动态观察,可以更早发现病情,了解病情变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背景: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与血管损伤、微循环障碍以及血栓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全血细胞25项参数的变化。设计:同期对照病例分析。 单位: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对象:①脑梗死组:2002—01/1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7例,均为首发患者,病程4~12h,经头颅CT证实为脑梗死,其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②正常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血压正常,无心、脑、肾疾病及糖尿病的健康人53例。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方法:①脑梗死组患者于入院当天进行降纤治疗,注射2支10u克栓酶,分别于第3,5,7天再次注射1支10u的克栓酶。②两组均用肝素钠抗凝的真空采血管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和EDTA—K2抗凝血2mL,测定切变率分别为200s^-1,30s^-1,5s^-1和1s^-1时的全血黏度值、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沉方程K值、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③脑梗死组患者首次检测时间为发病24h内(急性期),并于治疗2周后(恢复期)复查上述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两组血液流变学及全血细胞参数的比较。 结果:脑梗死组127例,急性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恢复期有5例患者因出院未能复查。正常对照组53例均无脱落。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外,脑梗死组患者急性期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脑梗死组患者恢复期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白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已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②与急性期比较,脑梗死组患者恢复期红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均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基本相似(P〉0.05)。 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普遍异常,提示血液流变学及血细胞参数异常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血栓通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下称肺心病)患者部分出、凝血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本文对45例慢性肺心病住院患者进行了血栓通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全血低切黏度、中切黏度、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分析葛根素干预对运动训练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6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30只口服葛根素组和30只对照组,葛根素组再分为10只葛根素安静组,20只葛根素+训练组(10只为运动后即刻组,10只为运动后恢复24h组);同样30只对照组也分10只安静组,20只训练组(10只为运动后即刻组,10只为运动后恢复24h组),建立力竭游泳训练模型。通过灌服葛根素干预后,观测大鼠力竭游泳时间,测试各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结果:①安静时:与对照组相比,葛根素组大鼠全血黏度显著降低[(8.41±0.76),(6.51 ±0.92),P<0.05],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降低[(1.23±0.76),(0.98±0.72),P<0.05]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16.65±2.45),(14.78±1.55),P<0.05];②运动后即刻时:与对照训练组相比,葛根素训练组全血黏度显著下降(P<0.05),血浆黏度显著降低[(1.75±3.3),(1.58±0.21),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下降[(21.37±4.78),(19.43±5.86),P<0.05],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下降[(1.58±0.90),(1.39±0.99),P<0.05],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0.71±0.45),(0.57±0.43),P<0.05];③运动后恢复24h:与对照训练组相比,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P<0.05),血浆黏度差异无显著性差异[(1.45±0.47),(1.52±0.26),P>0.05]④游泳至力竭时间:葛根素组游泳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延长(P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在传统保健穴上施以艾条灸,观察艾灸对中青年人群机体亚健康状态血液流变性的变化,阐明艾灸对亚健康状态调节的作用机理。方法经过体检筛选,选取中青年亚健康志愿者37名,采用艾灸器施以艾条灸的方式,在神阙、关元、足三里(双)、脾俞(双)、肾俞(双)等穴施灸,每次20 min,隔日1次,共灸10次。患者艾灸前、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艾灸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差值比较,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等7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艾灸传统保健穴对机体血流变的改善作用可能是调节中青年人亚健康状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的改变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对150例脑梗死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等有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脑梗塞死者各项指标均增高,其中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流变异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增高是诱发脑梗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脂肪肝的血液流变学特征及血脂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异常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脂肪肝患者52例和正常对照43例,空腹抽静脉血,肝素抗凝,测定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沉、血沉K值、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及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脂肪肝患者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及血脂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和0.001)。血沉和血沉K值较正常对照组低(分别为P〈0.01和0.02)。结论: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明显异常,高血脂及血液黏度增加促使脂肪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损伤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ILIB) 脑损伤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ILIB组(30 例) 和对照组(30 例),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发现ILIB 能明显降低血沉、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全血比还原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P< 0 .05 ~0 .01)。结论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能有效地改善脑损伤后的血液流变学状态,这对改善微循环,减轻继发性脑水肿和神经功能损伤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