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评价民间组织(NGO)SE作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的效果。方法:对接受培训的101名NGO工作人员于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教育前比较,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有积极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高NGO工作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能力,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4年来对吸毒人群开展预防艾滋病干预工作效果,探讨适宜当地开展的干预措施。方法调查分析干预工作前后吸毒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使用注射器和安全套行为变化。结果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晓率由34.11%上升为84.70%(x^2=58.77,P〈0.01)。最近一次未共用注射器由23.8%上升为91.7%(x^2=164,73,P〈0.01),近6个月从未共用注射器由13.5%.上升为82.1%(x^2=166.85,P〈0.01)。最近一次发生性关系使用安全套由25.9%上升为89.3%(x^2=143,42,P〈0.01),近6个月内发生性关系每次都用安全套由5.4%上升为75.0%(x^2=180.05,P〈0.01)。结论对吸毒人群开展行为干预措施,对提高吸毒人群知晓率和行为改变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的影响,为高等医学院校开展艾滋病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某医学高校大一和大四学生,对其进行艾滋病专题讲座并发放宣传材料,在健康教育前后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方法对被调查医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被调查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艾滋病相关态度有积极转变;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方面,大一学生的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大四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更大,效果更好。高等医学院校应该探索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对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对护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实习护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实习护生235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对其进行为期2个月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教育前后调查护生关于艾滋病的基础理论知识、个人防护知识及对HIV/AIDS患者的态度及行为。结果被调查护生在进行健康教育后知识总分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76,P〈0.001),但是部分12个项目的得分教育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生对HIV/AIDS患者的态度及行为方面,经过相应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护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改善护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泰山区区直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泰安市泰山区区直中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行为状况以及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3122名初一至初三在校生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下发同一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提高(P〈0.01),能够正视艾滋病。结论张贴宣传单、召开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是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良好形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在监管条件下的强制戒毒人员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效果。方法对新入戒毒所的2 530名吸毒人员分批进行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教育前后均用同一调查问卷进行现场答卷调查。结果吸毒人员在同伴教育培训干预后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正确认识比干预前平均上升27.30%,培训后吸毒人员对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态度)的回答正确率比干预前平均上升33.40%,培训后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相关态度的积极正确态度比干预前平均上升18.90%。结论同伴教育培训干预后的吸毒人员的艾滋病基本知识,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的认识,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减低危害方面的信息掌握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黄芳  吕斯涵 《铁道医学》2014,(5):473-477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铁路建筑工人在改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效果。方法:整群抽取成都铁路局某3个工地的铁路建筑工人,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半年多的健康教育宣传和同伴教育等综合干预,采取相同的调查内容和方法进行干预后调查。结果:对比干预前430名和干预后随访到的380名铁路建筑工人有关艾滋病、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干预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普遍提高(P〈0.01),最近3个月内有过非婚性行为者的比例由23.4%下降到4.2%(P〈0.01),最近一次非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由43.3%提高到72.9%(P〈0.01),但在最近3个月内非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频率干预前后未见显著差异。结论:健康教育对铁路建筑工人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是有效的措施,但要长期改变农民工与艾滋病有关的高危性行为应建立长效的行为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同伴教育在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对象为四川省某高校学生450名,采用1司卷调查方式进行同伴教育前后测试的比较。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前测为13.75分,同伴教育后,平均得分提高到16.17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理,性病知识提高了11.33%,t检验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对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转变,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在提高人们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知识、以及转变态度、行为方面能发挥了十分有效的作用。通过同伴教育使大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大学生预防艾滋病专家讲座、同伴教育模式的效果,为研究适合我国高校的艾滋病教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高校学生480人,分为专家讲座、同伴教育两组,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前后配合问卷调查,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专家讲座、同伴教育后,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比教育前有明显提高(P〈0.01),对艾滋病及相关态度行为也有所转变(P〈0.05)。其中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提高,专家讲座优于同伴教育;对艾滋病及相关态度行为的转变,同伴教育优于专家讲座。男生、新生倾向于专家讲座,女生、老生倾向于同伴教育。结论专家讲座、同伴教育模式均适用于大学生,教育效果明显,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在押人员艾滋病知识水平和相关态度,为对实施预防、防治艾滋病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用自制的司法行政系统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问卷对海南省司法行政系统384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1.6%的人认为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84.6%的人认为支滋病感染者和健康人一样有工作的权利;仅有45.5%的人了解我国的艾滋病防治政策;艾滋病知识得分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籍类型及职业类型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预防艾滋病态度得分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司法行政系统人员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应加强此类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艾滋病在此类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德宏州戒毒所中缅青少年新型毒品使用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差异,为戒毒所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戒毒所关押的中缅新型毒品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02人,德宏州戒毒所中国籍50人,缅甸籍52人.年龄18~25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中国籍得分较高;态度方面,“认为自己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有多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行为方面,中、缅发生商业性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毒品后缅甸籍有1例发生过群体性行为;使用毒品后安全套使用频率,与固定性伴无差异(P>0.05),非固定性伴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缅青少年新型毒品使用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有差异.戒毒所应根据两国籍青少年不同知识、态度、行为水平进行不同程度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医校学员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高危行为认知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医校1117名学员进行AIDS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认知水平的现况调查分析。结果①AIDS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最高为98.93%,最低为21.22%;态度期望回答率最高为94.99%,最低为7.43%;高危行为认知正确回答率最高为96.42%,最低为38.59%。对AIDS预防措施的认知水平正确回答率最高为94.18%,最低为16.20%。②对AIDS知识态度行为认知得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总分与年级、入学前是否学过医有关联(t=5.49,P0.01;t=2.60,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年级学员其知识、行为认知分值及总分明显高于低年级学员(P0.01),医学本科和医学大专学员的知识、态度、行为认知分值及总分明显高于护理大专和药学、检验、放射大专(P0.01)。入学前学过医的学员的行为认知分值和总分高于未学过医的学员(P0.05)。③相关分析发现,AIDS行为认知与态度、态度与知识、行为认知与知识分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某医校学员对AIDS知识的掌握尚不理想,其态度和行为认知尚不乐观,应加强对学员AIDS相关知识的教育,端正态度,引导其行为,以确保其掌握更准确的知识,将来更好地完成医疗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吸毒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寻求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 利用封闭式调查表,对海南三市县戒毒所l的506名吸毒人员进行调查,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干预教育。结果 吸毒人群平均年龄25.4岁,平均毒龄2.9年,平均戒毒1.5次。93.0%的人听说过艾滋病,其中38.0%的艾滋病知识来源于报刊杂志,有77.1%的人愿意接受上门宣传艾滋病知识。通过干预,吸毒人员艾滋病预防知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提高幅度在3.3—24.0个百分点。结论 在吸毒人群及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非常必要,而且效果显。  相似文献   

14.
姚晚侠  李明众  姚聪  刘淼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2):305-306,313
目的了解中国西部进城民工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艾滋病所持有的态度,为艾滋病的知识宣传提供依据。方法以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家属楼建筑工地和第四军医大学建筑工地民工集中地的281名民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问卷总分为(26.1±17.40)。知识总分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r=0.26,P<0.01);态度总分与年龄呈负相关(r=-0.39,P<0.01),与是否接受过相关宣传及知识总分呈正相关(r=0.17,0.16,均P<0.05)。结论民工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面较宽,但不够深入,对艾滋病及患者的总体态度不明确。提高民工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改善他们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健康教育对护理本科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护理本科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影响.方法 按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75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个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在教育前后采用问卷调查其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和态度.结果 与健康教育前比较,教育后护生的艾滋病知识总分、态度总分均有明显的提高(t=12.3、8.7,P<0.01).但是态度部分有15个子条目的 得分教育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护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善护生对艾滋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和掌握戒毒人员的认知水平。方法:对整群抽取的大理州某两所戒毒所140名戒毒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戒毒人员对AIDS知识、态度问题的认知水平与笔者对云南省普通人群同期调查结果基本一致^[2],但戒毒人员对AIDS知识、态度问题的认识存在职业和文化程度的差异,且农民、低文化者得分极显著低于工人、学生、高文化者(P<0.01)。具体表现为对AIDS的非传播途径认识很模糊,对AIDS病因及预防措施认识不足,对AIDS流行形势没有清醒认识。结论:戒毒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态度的认知水平与云南省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势极不相适应,亟待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针对来往深圳香港之间的跨境货车司机度其异性伴侣AIDS/STD进行追踪式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探讨建立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选择深圳口岸附近跨境货车男性司机89名和休闲娱乐场所高危女性97名。对两组人员进行为期18个月共9次AIDS/STD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现场、电话或邮件方式的AIDS/STD知识问卷调查。对两组长期追踪式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评分值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前后AIDS/STD知识、安全性行为和STD患病状况。结果长期追踪式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两组AIDS/STD知识差异有显著性(P〈0.10),且评分值随干预次数的增多而增加。干预前后的安全性行为情况仅有部分改善(P〈0.01或P〉0.05)。于预前一年和干预期末一年,两组STD罹患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长斯追踪式健康教育干预。可明显提高其知识结构和安全性行为观,有利于降低目标人群STD罹患率。  相似文献   

18.
济南市建筑工人艾滋病预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在建筑工地工人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宣传教育的实施效果,并发现针对建筑工人的有效艾滋病宣传教育方式,以提高其抵御艾滋病的能力.方法 通过基线需求评估,制定并实施针对目标人群的多种艾滋病健康宣传教育方式,5个月后以问卷形式对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被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8个艾滋病问题的单一知晓率与整体知晓率(8个问题同答正确数不少于6个)均有显著提高(P<0.001).结论 在建筑工人中通过咨询服务和免费材料发放等方式提高艾滋病的抵御能力是可行、有效的,应继续加强建筑工人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农村少数民族HIV/AIDS知识,态度,行为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索农村普通居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 为在农村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对云南省某市农村489 例村民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定性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目标人群HIVAIDS知识有限, 有待提高, 态度和行为也不容乐观. 其知识、态度、行为受到性别、文化程度、年龄、民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有利于艾滋病预防的一面, 更多的是负性影响. 结果提示要开展多种形式多部门协作、有针对性的综合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性服务工作者性病和艾滋病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真  田丽闪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098-1099,1126
目的 了解性工作者的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行为等现状,积极探索对该人群进行预防性病、艾滋病及行为干预的有效办法,为今后在更大范围的高危人群中进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成立专职高危干预队伍,设计借鉴其他地区经验,深入目标人群进行系列外展服务,利用干预前后封闭式调查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发放干预前后问卷各522份,收回前后有效问卷387份.通过外展服务,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对性病史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对安全套及安全性行为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的信念和态度有明显转变.结论 对娱乐场所从业人群开展系列专业外展服务可以提高该人群的防病意识,提升对性病史滋痛的知晓率,是高危人群干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