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脊液中唾液酸含量与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关系初探溧阳市人民医院杨春平,宋庆延唾液酸(SA)是一种糖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变化对恶性肿瘤普查筛选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1~2]。近年测定SA检测恶性肿瘤已有不少报道[3],但...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前后血清DNA聚合酶及唾液酸指标的观察临床生化教研室韩伟国,杨伟珠,郝顺祖附属医院朱月娥DNA聚合酶和唾液酸检测作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方法已有报道[1~2],但作为肿瘤治疗疗效和预后指标尚未见详细报道,我们观察了42例不同类型恶性肿瘤患...  相似文献   

3.
肺部疾病的血清唾液酸含量分析张晓微,叶林,刘春风,程南铭唾液酸(又名N-乙酰神经氨酸)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据Saifer,A[1]和Winzler.RJ等[2]报道:当机体患某些恶性肿瘤时,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增高,Krol...  相似文献   

4.
试纸法测定尿液中总多胺254例结果杨早梅(湖北省崇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437500)多胺是指腐胺、精脒、精胺等多胺基的脂肪族化合物,是氨基酸脱羧后的衍生物。1971年Rusll ̄[1]发现恶性肿瘤患者血、尿、脑脊液中多胺含量升高。王顺祥 ̄[2]等从19...  相似文献   

5.
李耀明  黄小兵 《广东医学》1995,16(9):615-616
肺癌病人血清癌胚抗原、唾液酸的综合分析新会市人民医院(529100)李耀明,黄小兵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居第5位[1],肺癌的防治是当前世界各国愈来愈重视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国内外已将血清癌胚抗原(CEA)及唾液酸(SA)测定用...  相似文献   

6.
何学军  张炜 《广东医学》1997,18(3):169-171
唾液酸(SialicAcid,SA)是一类氨基酸类化合物,是细胞膜上糖蛋白及糖脂复合物的重要成份,与细胞的恶变、肿瘤的消长、复发、转移及肿瘤的抗原性有密切关系。有关资料表明,一些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升高[I-Zj。但也有不少报告注意到炎症疾病患者血清唾液酸水平亦较高,甚至与肿瘤患者的血清唾液酸水平无显著性差异f’-3]。作者测定了泌尿系肿瘤患者49例、泌尿系非肿瘤性疾病44例的血清唾液酸水平,并同时结合民一微球蛋白(民一MG)和癌胚抗原(CEA)两项指标的测定,对血清唾液酸作为泌尿系肿瘤瘤标的临床价值作一探…  相似文献   

7.
唾液酸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肿瘤标记物.TSA包括游离和脂质结合唾液酸(LSA).据报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因含量升高.本文对肿担患者的血清、胸水进行TSA检测,以期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微量尿一氧化氮检测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肠道细菌移位吴承堂黎沾良熊德鑫尿中一氧化氮(NO)水平的增高可作为细菌移位的诊断指标[1],但有关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血、尿NO水平变化及其与细菌移位的关系,极少报道。作者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一...  相似文献   

9.
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广泛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此手术切除范围广,手术并发症多,而以术后膀胱功能紊乱最常见[1],因此需考虑留置导尿管约2周时间。留置导尿管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常用的处置方式。但由其引起的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UTI)至今临床上仍无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的40%,成为院内感染的首要原因,其中80%与留置导尿管有关[2]。导尿管护理主要目的是防止留置尿管伴随尿路感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成立护理专案小组,以提高护士对恶性肿瘤患者留置尿管的照护水平。本科于2013年11月开展提升妇科护士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尿管照护正确率护理专案改善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孟  郭佳  孟祥林 《西部医学》2024,36(2):228-231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患者入院时尿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与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77例重度烧伤患者设为重度组、77例轻中度烧伤患者设为轻中度组,另选取同期77例体检正常者为正常组。比较3组尿[TIMP-2]×[IGFBP7]水平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根据重度烧伤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肾早期损伤分为非肾损伤组(45例)和肾损伤组(32例),比较非肾损伤组、肾损伤组重度烧伤患者尿[TIMP-2]×[IGFBP7]水平及血清CysC水平。分析入院时尿[TIMP-2]×[IGFBP7]、血清CysC对重度烧伤患者并发肾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度组烧伤患者尿[TIMP-2]×[IGFBP7]水平及血清CysC水平高于正常组、轻中度组(P<0.05),轻中度组烧伤患者尿[TIMP-2]×[IGFBP7]水平及血清CysC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肾损伤组重度烧伤患者尿[TIMP-2]×[IGFBP7]、血清CysC水平高于非肾损伤组(P<0.05)。入院时尿[TIMP-2]×[IGFBP7]、血清CysC预测重度烧伤患者并发肾损伤的AUC分别为0.873、0.699,截断值分别为1.06 [(ng/mL)2/1000]、5.52 mmol/L,灵敏度分别为84.4%、59.4%,特异度分别为89.9%,73.3%。结论 发生早期肾损伤的重度烧伤患者入院时尿[TIMP-2]×[IGFBP7]水平及血清CysC水平较高,[TIMP-2]×[IGFBP7]水平或可成为预测重度烧伤患者并发肾损伤的潜在指标,为临床评估重度烧伤并发肾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血清及腹水唾液酸的检测在肝癌与肝硬化中的应用王春义宁平1(第二临床学院输血科,沈阳110003)关键词唾液酸;肝癌;肝硬化近年来唾液酸(Sialicacid,SA)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日趋深入[1]。关于血清SA特别是腹水SA的检测在肝癌与肝硬化...  相似文献   

12.
唾液酸衍生物的立体选择性硫酸酯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唾液酸以各种形式存在于生物体中,是连接在细胞表面糖脂和糖蛋白末端的一个九碳糖,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Kochetkov[1]和Kubo[2]等从海胆卵中分离得到N-羟乙酰基唾液酸的8-硫酸酯衍生物,引起人们对唾液酸硫酸酯衍生物研究的兴趣。最近Tana...  相似文献   

13.
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酸水平对恶性肿瘤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酵素单一试剂法对50例健康人,155例恶性肿瘤患者,90例良性疾病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的统计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良性疾病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肿瘤患者治疗后病情稳定或好转者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下降,而恶化或死亡者血清唾液酸水平无变化或者有上升的趋势。结论 血清中唾液酸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普查、疗效评价、预后观察及区分良恶性肿瘤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血清唾液酸含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酸含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三组人群即正常对照组、良性疾病组和恶性肿瘤组,采用单一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唾液酸含量。结果 恶性肿瘤组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01)。同时,唾液酸含量测定对恶性肿瘤的阳性检出率也较其它两组有显著性意义(P〈0.0001)。结论 血清唾液酸检测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胃和结肠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细胞介素12(IL12)系多功能细胞因子,除了强大的免疫调节功能外,IL12还是一个造血调控因子[1],IL10是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可通过单核细胞起作用,而IL6则具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2]。为此,我们联合检测了67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血...  相似文献   

16.
17.
血清唾液酸检测对肝癌、肺癌的诊断价值浙江省丽水地区医院检验科徐玉萍,张仙罗1961年,Aminoff ̄[1]建立了硫代巴比妥酶法检测唾液酸(SA),以后应用于临床,证明某些癌症病人血清中SA含量比正常人高。国内在70年代末也已逐渐将SA引用到癌症的诊...  相似文献   

18.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1],目前,宫颈癌根治术为治疗宫颈癌首选的方法[2],由于其手术范围大,术后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等情况的发生,术后需要留置尿管[3]。留置尿管一方面解决尿潴留的问题,同时长时间留置尿管会出现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4]、置管相关并发症(尿管牵拉、引流不畅、漏尿、尿管滑脱等),以及固定胶布反复脱落等问题[5],因此众多学者对如何克服长期留置尿管的缺点进行研究,本文采用自制蝶形固定贴联合改良病员裤明显改善了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唾液酸是动物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的重要成分,在恶性肿瘤细胞或细胞向恶性转化时,其细胞膜合成唾液酸明显增多并脱落、分泌入血。国内外学者反复研究的结果显示血清唾液酸在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均明显增高,其敏感性远优于癌胚抗原。血清唾液酸作为恶性肿瘤标记物,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检测在恶性肿瘤及炎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76例恶性肿瘤患者、141例良性疾病患者、152例其他炎症患者及1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唾液酸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类恶性肿瘤组血清唾液酸(SA)均显著高于相应炎症组和健康对照组;胰腺炎、泌尿系感染以及其他各炎症组血清SA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恶性肿瘤组、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唾液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6.8%、34%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6例肿瘤患者中唾液酸检测阳性结果以胰腺癌组最高,阳性率为67.9%(19/28),结直肠癌组最低,阳性率为45.7%(21/46);在所有炎症组患者中唾液酸检测阳性结果以静脉血栓组最高,阳性率为59.5%(25/42),慢性扁桃体炎组最低,阳性率为7.7%(2/26)。结论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和炎性疾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与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组织细胞炎性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