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例介绍 患者,男,73岁.因发热、咳嗽、痰中带血1周,抗生索治疗无效于1999年12月31日入院.入院查体:T39℃,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口腔无血泡.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胸骨压痛(+).心率103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略粗.腹软,肝肋下2 cm,脾肋下2.5 cm,压痛(-).血常规:白细胞11×109/L,Hb66g/L,Plt×109/L,幼稚细胞68%,有核红细胞27%.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转变AML 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8岁.因排尿困难3月就诊,于1998年1月人院.查体,胸骨无压痛,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 cm.WBC 16.5×109/L,RBC5.2×1012/L,Hb 141 g/L,Plt 1 348×109/L.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 1.1例1,女,40岁.因腹胀、多汗、乏力1 a,于1999年4月住院.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口罗)音,心率80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脾大,肋缘下4 cm,质中,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血RT:Hb110g/L,WBC 168×109/L.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 1.1 例1,患者,女,34岁,因发热、乏力、咳嗽、周身铜印样皮疹20 d,于1997年6月3日放院.查体:体温38℃,P85次/min,R20次/min,BP14.63/8.65 kPa.贫血貌,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皮肤可见铜印样银屑样皮疹及散在出血点,胸骨压痛,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血常规:Hb85 g/L,RBC3.1×1012/L,WBC12×109/L,幼稚细胞0.50,BPC70×109/L.  相似文献   

5.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4岁,主因发热、乏力1个月,咳嗽、咳痰1周于2003年3月7日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胸骨中下段压痛明显.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54.5×109/L Hb98G/L Plt 84×109/L原始细胞87%.肝肾功能正常.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高度增生,占非红细胞92%,该细胞大小不一,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较细致,大部分细胞可见1个~2个核仁,胞质量较丰富,染蓝色.粒系增生受抑,占3%.红系受抑.成熟淋巴细胞占5.5%.巨核细胞8只,血小板少见.  相似文献   

6.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15岁,主因发热伴腰背部疼痛5 d于2002年11月12日入我院血液科,患者于11月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全身疼痛,自测体温37.9℃,无咳嗽、咽痛,无关节肿胀、皮疹,在中国西电医院就诊化验血常规:血红蛋白124 g/L,白细胞12.5×109/L,中性粒细胞占38.4%,淋巴细胞占61.6%,血小板118×109/L.  相似文献   

7.
1病例介绍 病例l,患者,女,28岁,"肛周脓肿"切开引流出暗红血液50 mL、术后创面渗血2 d入院.查体:血压9/6kPa,心率110次/min,贫血貌,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肛门后正中位距肛缘3 cm处有一组织缺损,约3 cm ×4 cm×5 cm,边缘组织暗红色,创面渗血.血常规:WBC2.0×109/L,Hb 25g/L,PIt 30×109/L.入院后行骨髓穿刺,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转肿瘤科化疗.  相似文献   

8.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4岁.外伤后行B超检查发现脾脏大,多次查白细胞均增高,无发热、盗汗,乏力、消瘦明显.既往心肌缺血、脑动脉硬化、头晕、耳鸣,无放射线接触史.查体:无贫血、出血,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及边.实验室检查:WBC 11.5×109/L,Hb 109g/L,RBC3.92×1012/L,BPC 82×109/L,MCV 81.6 fl、Ret1.35%.白细胞分类:L0.67、M0.06、St 0.07、N0.17、E0.03.血清生化测定:TP69.8g/L、A 44.4g/L、G 25.4g/L、ALT766.8 nmoL·s-1·L-1、AST683A nmoL·s-1·L-1、ALP 2517.1 nmoL·8-1·L-1、GGT5167.7 nmoL·s1·L-1、铁蛋白15μg/L,不饱和铁64.4μmol/L,总铁结合力81.9μmol/L、铁饱和度0.21.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72岁,主因间断发热一年余,乏力盗汗一个月于2005年12月15日入院。查体:T37.5℃,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查体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 BC2.1×109/L,H b66g/L,RBC2.31×1012/L,Plt183×109/L,Ret0.002;免疫球蛋白:IgG27.2g/L,IgA6.15g/L,IgM0.44g/L,C3、C4正常;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强阳性,分型为IgG型;EB病毒抗体阳性;肝功能示ALB30.0g/L,G38.4g/L,余项正常;C反应蛋白(CRP)2.20m g/dl;PPD试验阴性;尿常规、自身抗体、肾功能均正常;超声检查示…  相似文献   

10.
1病例介绍 患者,女,25岁.主因间断发热伴乏力、头晕近2个月,加重5d入院.患者患有寻常型银屑病,半年前服用乙双吗淋治疗,用药量不详.无放射物质及化学毒物接触史.查体:贫血貌,颈部、躯干及四肢散在出血点,双颈部淋巴结肿大,胸骨下端压痛(+).实验室检查:Hb 70 g/LRBC 3.24×109/L WBC 8.3×109/L Plt111×109/L,原粒细胞0.65,早幼粒细胞0.07.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0岁.头昏乏力14年,多次在外院查血常规WBC、RBC、Hb均低于正常,但未做骨髓检查明确诊断.于2000年6月来我院血液科就诊,查体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和紫癜,心肺正常,浅表淋巴结和肝脾无肿大,血常规示WBC2.5×109/L,N0.62,L0.37,M0.01,RBC1.20×1012/L,Hb29 g/L,Plt85×109/L,骨髓象:骨髓增生低下,原始粒细胞0.015,幼稚单核细胞0.015,成熟单核细胞0.06,骨髓三系细胞均可见病态造血,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细胞内铁(+)18%,(++)21%,(+++)9%,环形铁粒幼细胞(一).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介绍1.1 例1,女,18岁,1992年7月10日因头晕、乏力、齿龈出血入院。查体:体温37 ℃,P 87次/min,R 18次/min,BP 14.7/10.7 kPa。贫血外观,皮肤无出血,左颌下触及1 cm×2 cm肿大淋巴结,齿龈肿胀,有少量出血。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外周血检查:血红蛋白73 g/L,白细胞2.3×109/L,早幼粒0.08、中幼粒0.01、杆状分叶0.06、中幼红0.02、淋巴0.82、血小板58×109/L。骨髓检查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每日80 mg治疗,50 d时达完全缓解。随之应用DNR 60 mg×3 d、Ara-C 200 mg×7 d,1疗程治疗,随之又应用H 4 …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21岁,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听力骤然下降,以左侧为著,呈持续性,伴低调耳鸣、头晕,无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曾出现一过性黑蒙,无跌倒、意识丧失,听神经诱发电位示:左耳感音神经性耳聋,听阈50dB,右耳正常。予活血化瘀、高压氧等对症处理后,无明显好转,头晕等症状进行性加重。3d前出现食欲减低,进食后即感腹胀,以左上腹为重,2004年9月23日至我院门诊查血常规:W BC576.1×109/L,H b93g/L,Plt102×109/L。入院查体:神清,查体欠配合。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压痛明显,心肺未及异常,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0cm,剑突…  相似文献   

14.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16岁.因腹胀、乏力10个月,发热5 d于2004年3月31日入潍坊市人民医院.患者入院前10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乏力、食欲减退、面色苍白,但未引起注意,也未做诊治.入院前5天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在外应用头孢拉啶、左氧氟沙星等治疗,无明显效果,遂来我院.门诊血常规检查示:WBC 629.98×109/L,Hb61 g/L,BPC 116×109/L,并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收入院.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性,53岁,2016年12月因出现发热、乏力,就诊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52.09×109/L,血红蛋白(Hb)137 g/L,血小板计数(Plt)22×109/L.2017年1月3日因发热、乏力半月余,就诊于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入院查体: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 胸骨压痛明显,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四肢无水肿.查血常规:WBC 95.39×109/L,Hb 100 g/L,Plt 18×109/L.外周血细胞形态示:原始淋巴细胞44个,幼稚淋巴细胞50个,成熟淋巴细胞3个. 骨髓细胞学示: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占0.98,胞体大小不一,以大为主;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主要表达HLA-DR、CD10、CD13、CD19、CD20、CD22、CD33、CD34、CD38、CD123、cCD79a和TdT.染色体核型分析示:47~50,XX,+5,+8,t(9;22)(q34;q11), der(22)t(9;22)(图1). 腹部彩色超声示:餐后胆囊、脾大(脾门处厚4.8 cm,肋缘下及边),肝、胰、肾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B细胞型,双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阳性.予VD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方案化疗,同时予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d)靶向治疗,并定期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化疗第22天复查骨髓细胞学示完全缓解骨髓象.此后予CAM(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巯基嘌呤)方案化疗1个周期,复查骨髓细胞学示完全缓解骨髓象. 监测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胞形态均正常,复查染色体核型:46,XX(图2).目前患者仍在后续治疗随访中.  相似文献   

16.
1病例介绍 患者,女,25岁.因月经增多、发热伴面黄乏力20 d于1996年6月15日首次入院.查体: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齿龈渗血,胸骨压痛,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血WBC2.6×109/L,RBC1.60×1012/L,HGB46g/L,Plt20×109/L,PT16 s,试管法凝血时间3 min40s,APTT42 s.入院后骨髓检查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粒0.06,早幼粒0.66,诊断为ANLL-M3a.给予维甲酸60mg/d,口服同时用肝素及对症治疗42 d,达到完全缓解(CR1).后停用维甲酸,用DA方案巩固治疗3个疗程后,再用DA→HA→EA→中剂量阿糖胞苷定期强化治疗,共12个疗程后停药,且4周鞘内注射1次药物.  相似文献   

17.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8岁.1989年5月18日因面色苍白、乏力、发热伴皮下紫癜1月,加重1周,在重庆某医院检查:WBC3.0×109/L,RBC 2.09×1012/L,HGB68 g/L,Plt48×109/L.N 0.45,L0.20,E 0.05.幼稚细胞0.30,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其中粒系异常增生占0.85,原始粒细胞0.62,早幼粒细胞0.10,其形态特征为胞体大小不等,呈类圆形或椭圆形,明显核质发育紊乱,胞质量中等,呈天蓝色,多含少许嗜天青颗粒,核质呈微细颗粒状,核仁2个~5个,红巨系明显受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