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龙胆碱的镇静、催眠作用,并观察其对脑内递质5-HT、GABA含量影响,初步探讨龙胆碱镇静催眠作用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龙胆碱溶液,观察其对ICR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ELASA法测定脑匀浆液中GABA、5-HT含量。结果龙胆碱高、低(200 mg/kg、50 mg/kg)均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P<0.05),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的只数并延长小鼠睡眠时间,龙胆碱能够增加脑内GABA含量,但对5-HT含量无影响。结论龙胆碱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其作用与增加脑内GAB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赤灵芝的中枢镇静催眠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给予阈下剂量和阈剂量的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腹腔注射),记录其入睡情况、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用酶联反应法测定小鼠脑匀浆液中GABA、Glu、Gln、5-HT和5-HIAA含量。结果与蒸馏水组比较,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可使赤灵芝组小鼠入睡率增加(P0.05)。赤灵芝组小鼠脑内GABA、5-HT含量显著上升(P0.01),Glu、Gln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赤灵芝可能通过增加小鼠脑内GABA、5-HT含量,降低Glu、Gln含量,来发挥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4.
花生茎叶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劲松  李莉  陈爱民  王刚 《中药材》2012,(11):1833-1836
目的:初步探讨花生茎叶镇静催眠的活性部位及作用机制。方法:观察花生茎叶水提物(10、30、100 g/kg)对小鼠自主活动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的影响,确定花生茎叶水提物有效剂量。将花生茎叶水提物进一步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提取,得到极性由小到大的3个提取部位,分别观察花生茎叶上述提取部位对小鼠自主活动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的影响,以确定有效部位;观察花生茎叶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脑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以初步探讨其镇静催眠作用机制。结果:花生茎叶水提物(生药100 g/kg)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率;花生茎叶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能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率,升高小鼠脑内5-HT含量。结论:花生茎叶的石油醚部分和乙酸乙酯部位是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部位,其镇静催眠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脑内5-H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珍珠母生品、烘烤品、超微粉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实验研究珍珠母不同炮制品的抗抑郁作用。结果在小鼠悬尾实验中,珍珠母生品高剂量组,烘烤品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超微粉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能减少小鼠悬尾的完全不动时间;在AMPT诱导的小鼠悬尾实验中,珍珠母不同炮制品高剂量组均能减少小鼠悬尾完全不动时间。结论珍珠母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天麻超微粉生物活性限值测定方法,建立其生物活性质量标准。方法:以给药剂量为考察因素,以天麻超微粉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以及对小鼠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的影响为考察指标,建立天麻超微粉生物活性限值测定方法。结果:基于镇静催眠作用的天麻超微粉生物活性限值测定方法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重现性均良好,方法适用性强。其中,天麻超微粉1.5g/kg对小鼠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具有显著延长作用,天麻超微粉3g/kg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基于镇静催眠作用的天麻超微粉生物活性限值测定方法可行性高,能有效配合传统检验方法对天麻微粉化制剂进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7.
三清安眠汤剂的镇静催眠作用及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三清安眠汤剂是否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及其可能的五羟色胺能机制。方法:连续灌胃给药14天后测定对正常小鼠和给与咖啡因导致中枢兴奋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测定对正常小鼠与阈上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协同作用;连续灌胃给药21天后测定对正常小鼠与阈下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协同作用;连续灌胃给药14天后,用HPLC-电化学检测器测定对正常大鼠海马5-HT含量的影响。结果:三清安眠汤剂显著减少正常小鼠和咖啡因导致中枢兴奋小鼠的自主活动;与阈上和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显著性的协同作用;显著升高正常大鼠海马5-HT的含量。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三清安眠汤剂对实验动物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海马5-HT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五味子炮制品镇静催眠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比较五味子生品和炮制品(酒制、醋制)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镇静催眠实验观察五味子协助戊巴比妥钠延长小鼠镇静催眠时间。结果:五味子生品及五味子炮制品经灌胃给药,可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时间。且五味子生品以0.25mL/10g和粉碎的五味子生品以0.25mL/10g剂量灌胃给药延长戊巴比妥钠的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时间是对照组的2倍;酒制五味子以0.25mL/10g和醋制五味子以0.25mL/10g剂量灌胃给药延长戊巴比妥钠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时间是对照组的3倍。结论:五味子生品和炮制品均有镇静、催眠作用。且炮制品(酒制、醋制)效果强于生品,其中酒制优于醋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安神方镇静催眠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观察安神方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对戊巴比妥钠阈剂量下小鼠入睡潜伏期及睡眠时间的影响;通过观察安神方对失眠大鼠全脑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5-HT、5-HIAA的影响,探讨其抗失眠的可能机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安神方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P0.05);明显缩短小鼠入睡时间(P0.01),延长小鼠睡眠时间(P0.01);与模型组比较,安神方中、高剂量组明显升高失眠大鼠脑内5-HT含量(P0.05)、降低失眠大鼠脑内DA(P0.05,P0.01)的含量。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安神方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息风止痛颗粒对偏头痛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偏头痛模型,测定血清5-HT、β-EP及脑干中NO含量;采用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法,测定小鼠睡眠率;采用亚硝酸钠中毒致缺氧法,测定耐缺氧生存时间。结果:息风止痛颗粒升高大鼠血清中β-EP、5-HT含量,降低脑干中NO含量;提高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小鼠的睡眠率;延长小鼠耐缺氧生存时间。结论:息风止痛颗粒对偏头痛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红皮、黑皮花生茎叶水提物对小鼠镇静催眠的作用。方法:将SPF级KM种小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地西泮阳性对照组,红皮花生茎叶高、中、低剂量组及黑皮花生茎叶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水提及超声辅助的方法充分提取两种花生茎叶的有效成分,灌胃给药7天,1次/d。观察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及对抗3-MP诱导惊厥程度。结果:红皮花生茎叶高、中剂量组与黑皮花生茎叶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自主活动次数(P0.01);红皮及黑皮花生茎叶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延长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的睡眠时间(P0.01);除黑皮花生茎叶低剂量组外,其余组均能降低小鼠惊厥率(P0.05)。结论:红皮花生与黑皮花生茎叶水提物对小鼠均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其中红皮花生茎叶水提物的镇静催眠作用略高于黑皮花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复方酸枣安神胶囊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自主活动记数法研究复方酸枣安神胶囊的镇静作用,通过直接诱导小鼠睡眠,观察阈上、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睡眠的协同作用。结果复方酸枣安神胶囊能明显降低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潜伏期;未见对小鼠有明显直接诱导睡眠作用,但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睡眠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使入睡小鼠个数显著增加。结论复方酸枣安神胶囊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3.
灵芝生料酿制液镇静催眠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灵芝生料酿制液(GLB)镇静催眠药理作用。方法取NIH小鼠连续灌胃0.06,0.12,0.24g/kgGLB15d,测定GLB对实验小鼠自发活动情况,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阈剂量小鼠睡眠时间和对戊四氮致小鼠惊厥的作用。结果GLB灌胃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显著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动物数,GLB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有对抗戊四氮致惊厥发作的作用,且剂量越大,作用越明显。结论GLB有明显的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中枢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沉香挥发油(essential oil,AEO)、香粉(fragrantpint, AFP)加热及线香(line incense, ALI)燃香熏香吸入给药方式,探究沉香挥发性物质吸入给药镇静促睡眠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300 mg·kg-1)诱导的失眠小鼠模型,通过自主活动检测、协同戊巴比妥钠促睡眠行为学试验,考察沉香挥发性物质吸入给药镇静促睡眠的情况,并检测海马神经递质水平及其受体表达情况,探究沉香促睡眠的作用机制。结果 相比模型组,沉香线香(每只0.125 g)、香粉(每只0.1 g)及挥发油(每只1 μL)吸入给药显著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延长协同戊巴比妥钠(50 mg·kg-1)促睡眠的时间,有较好镇静促睡眠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沉香挥发性物质吸入给药后可不同程度升高γ-氨基丁酸(GABA)、GABA/谷氨酸(Glu)比值、5-羟色胺(5-HT)和腺苷(AD)水平,同时可显著上调Glu合成代谢及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沉香挥发性物质吸入给药可较好地镇静促睡眠,其作用机制与调节Glu-GABA平衡及Glu系统合成代谢和转运有关。  相似文献   

15.
5种贝壳类动物药及其煎出物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5种贝壳类饮片及其煎出物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其与功效和毒性的相关性。方法: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法测定Fe,Zn,Mn,Sr,Mg,Cu,Pb,Cd,Hg,As在5种贝壳类药材及煎出物中的含量。用化学滴定法测定钙含量。结果:煅瓦楞子、石决明、蛤壳、珍珠母、紫贝齿药材饮片的平均煎出率分别为2.37%,0.42%,0.38%,0.37%,0.42%,煎出物中的平均钙含量分别为25.85%,13.78%,21.40%,21.42%,13.78%。结论:贝壳类药物经过煎煮富集,煎出物中的微量元素浓度高于饮片。本实验测定的各类贝壳类药材饮片中重金属镉的含量均超出药典标准,建议对该类药材制定科学合理的镉元素限量标准,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五味子宁神口服液的镇静及催眠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五味子宁神口服液的镇静、催眠、抗惊厥药理作用进行初探。方法采用镇静、催眠、抗惊厥实验观察五味子宁神口服液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及对小鼠尼可刹米惊厥的抑制作用。结果五味子宁神口服液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只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延长小鼠发生惊厥的潜伏期及减少小鼠死亡只数。结论五味子宁神口服液有明显的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痛立停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利血平化低5-羟色胺(5-HT)小鼠偏头痛模型,给与脑痛立停胶囊灌胃治疗7天,以复方羊角胶囊为对照药物。电化学法测定小鼠血浆和脑组织5-HT等单胺递质的含量。结果:利血平化低5-HT偏头痛模型小鼠血浆及脑组织5-HT、多巴胺(DA)的含量明显降低,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和高香草酸(HVA)含量也明显降低。脑痛立停胶囊可提高模型小鼠血浆和脑组织5-HT、DA和脑组织NE的含量,作用强度与复方羊角胶囊相似。结论:脑痛立停胶囊可以提高偏头痛模型小鼠血浆及脑组织5-HT、DA和脑组织NE的含量,以调整脑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调节中枢神经痛调制机能。通过以上机制发挥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不同组分对小鼠缺血脑组织蛋白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中药不同组分对小鼠缺血脑组织蛋白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黄芩苷、栀子苷、胆酸、珍珠母分别干预缺血再灌小鼠3h后,断头取脑,提取蛋白,用蛋白质芯片比较分析以上组分对小鼠缺血脑组织蛋白表达谱影响的差异.结果 黄芩苷、栀子苷、胆酸、珍珠母可影响5373Da,5707Da,15103Da 3个靶点蛋白的表达,中药对蛋白表达具有多靶点性和差异性.结论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探索中药药理机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李洁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6):488-488
目的:比较合欢皮与山合欢皮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开阔法实验及戊巴比妥钠催眠实验观察比较合欢皮与山合欢皮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合欢皮与山合欢皮对小鼠的自发活动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戊巴比妥钠有较好的催眠协同作用,可延长小鼠睡眠时间,提高小鼠的入睡率。结论:合欢皮与山合欢皮均具有较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