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腭裂硬腭植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腭裂患儿由于先天性腭部畸形,口鼻腔相通导致语音含糊不清。腭裂修复术的目的是关闭腭部裂隙,恢复解剖完整性,延长软腭,为接近正常的腭咽闭合创造条件。多年来为了达到腭咽闭合,许多学者在手术方式上不断改进和创新,也包括了对腭裂骨缺损区植骨的研究。自1901年Eiselsberg[1]首次提出牙槽突植骨以来,由齿槽嵴裂引起的鼻唇部及牙列畸形已逐渐引起重视。腭裂齿槽嵴裂植骨术已成为综合序列治疗的一部分,在我国已逐步开展。1997年在上海召开的会议上报告了300例齿槽嵴裂植骨术的经验总结[2],代表性地说明了植骨的重要意义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植骨与非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植骨与非植骨结合解剖型钢板手术治疗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植骨与非植骨结合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骨折46例(植骨组23例,非植骨组23例).植骨组取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骨填充缺损,复位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后8周开始完全负重行走;非植骨组复位后单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后12周开始完全负重行走.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Bhler角进行测量,并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对术后6个月、1年、2年的功能情况进行随访比较.结果 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4个月.术后Bhler角恢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2年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植骨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中对后期的功能恢复未显示明显的提高,但对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和生活质量改善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4):2224-2228
[目的]评价应用三维植骨器经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复位终板的早期影像学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三维植骨器组和植骨漏斗组。三维植骨器组应用自行研制的椎体三维植骨器经椎弓根进行终板复位、植骨;植骨漏斗组应用传统的漏斗形植骨器经椎弓根植骨。术后一周行X线摄片及CT二维扫描,测量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正常椎前缘高度、伤椎终板高度、正常椎终板高度等,计算前高矫正率、终板矫正率和椎体缺损区的体积。[结果]三维植骨器组和植骨漏斗组的术前前高分别为(1.6±0.23)cm和(1.8±0.19)cm;术后前高分别为(2.82±0.23)cm和(2.66±0.26)cm;正常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2.96±0.32)cm和(2.91±0.36)cm;术后伤椎终板高度分别为(2.34±0.22)cm和(1.84±0.31)cm;正常终板高度分别为(2.42±0.18)cm和(2.48±0.23)cm。三维植骨器组和植骨漏斗组的前高矫正率分别为(95.3±3.6)%、(91.8±4.2)%(P>0.05);终板矫正率分别为(93.6±5.8)%、(72.5±6.4)%(P<0.05);椎体缺损区的体积分别为(0.76±0.14)cm3、(2.53±0.29)cm3(P<0.05)。[结论]三维植骨器可以有效地复位塌陷的终板、消灭椎体内骨缺损区,为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提供新型的植骨工具。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15日,中华医学会组织中外骨科专家在北京大兴野生动物园举行了第三届“中德骨科友谊林”植树活动。中华医学会领导、来自海内外的骨科医生和主办方人员共6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并一起种下了象征中德友谊的常青树。中德骨科友谊林是由中华医学会、THABE-ENDO赴德交流医生俱乐部、北京威联德骨科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和数年来参与中德医学学术交流的国内外专家及骨科医生于2003年联合发起建立的一片常青林,旨在见证和纪念中、德两国在骨科领域的友好交流。自“中德骨科友谊林”建立以来,中华医学会、北京威联…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4):1288-1290
[目的]开放植骨由Papineau率先报道,该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植骨区不一期闭合创面。对开放植骨的改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对手术方法的改进,一种是将其不断的与其他技术进行结合。与皮瓣修复相比,开放植骨创面闭合晚,治疗周期长,是其需要进一步改进的缺点。但相对于局部软组织条件欠佳的患者,现有的手术方法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开放植骨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伤椎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3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9~60岁,平均41.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7例。按AO分型,A2型3例,A3型17例,B2型3例,C1型3例,C2型5例。随访时行X线和CT检查,比较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伤椎高度、Cobb角、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以及回植后的融合情况。结果 31均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48个月,平均28个月。手术后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Cobb角及伤椎高度与术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术后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6例,D级10例,E级12例。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能较好的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并维持椎体稳定,重建脊柱后柱结构,降低了术后椎管内瘢痕黏连和脊柱失稳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微创植骨术与开放植骨术治疗骨缺损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微创植骨术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建立兔双侧桡骨干骨缺损模型。将每只动物双侧前肢随机分入开放植骨术组(A组)和微创植骨术组(B组)。B组用自行研制的微创植骨器进行微创植骨。术后不同时间对骨缺损部位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光镜观察和电镜观察。结果术后不同时间两组骨缺损部位的骨密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高,但同一时间B组的骨密度均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光镜观察B组骨小梁形成速度快于A组,骨小梁向板层骨塑形时间亦早于A组;电镜观察B组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出现时间、两种细胞内细胞器活跃程度、细胞周围胶原纤维及钙盐的沉积数量均优于A组,新生骨塑形速度亦快于A组。结论用微创植骨器治疗骨缺损,在减小手术创伤的同时可加快骨缺损的修复速度,提高骨缺损的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在胸椎结核经肋横突入路手术中,捆绑式多折段肋骨植骨、髂骨植骨和钛网植骨3种不同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7例胸椎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中植骨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107例患者均采用肋横突手术入路,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坏死组织后,分别予以髂骨植骨(36例,...  相似文献   

9.
如何保障脊柱植骨融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械的不断完善,脊柱内固定技术迅速发展。脊柱内固定术后的即刻稳定,使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成为可能。但是,内固定提供的稳定是暂时的,脊柱的稳定最终只能通过骨性融合才能实现。为了更好地处理内固定与融合的关系,我们邀请了国内几位相关学者对脊柱内固定与融合问题谈谈他们的看法,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制备的个体化经髂嵴植钉导板在骨盆外固定架深部植钉中的应用。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2月,收治5例骨盆骨折患者。男1例,女4例;年龄29~68岁,平均52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B型3例,C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14 d,平均9 d。依据术前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骨盆,并设计个体化经髂嵴植钉导板,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骨盆模型及导板;术前模拟植钉过程后,术中在个体化经髂嵴植钉导板辅助下植入外固定钉。术后复查CT,依据手术前后三维图像,测量实际钉道和规划钉道起始端与髂前上棘骨性凸起顶部的距离,分别在横断面和冠状面上测量规划钉道和实际钉道的内倾角及尾倾角。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应用个体化经髂嵴植钉导板辅助成功植钉,共植入20枚外固定钉,均为单次植入。X线片和CT检查显示所有外固定钉位置良好,植入长度70.13~100.53 mm,平均83.16 mm。拟合后的三维重建图像显示所有外固定钉的进钉点、钉道方向均与术前规划一致。和规划钉道比较,实际钉道与髂前上棘的距离、内倾角、尾倾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所有外固定钉均未发生松动、断裂;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浅表和深部组织感染,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对治疗过程满意,髋、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0~3分,平均0.5分。结论个体化经髂嵴植钉导板辅助植钉技术是对传统经髂嵴植钉技术的改良,可提高外固定钉植入精确度和有效延长钉道长度,使患者术后迅速获得骨盆力学稳定性、降低钉道相关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癌的近距离插植放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 ,近距离插植放疗新技术有可能取代早期前列腺癌的根治性手术。一、概况前列腺癌近距离插植放疗历史悠久 ,自Pasteau和Degrais 1910年开始应用镭针插植放疗治疗前列腺癌 ,此技术经历了不断演变。放射性同位素也由镭针变为金粒。至 2 0世纪 70年代 ,随着耻骨后路技术的发展 ,经耻骨后插植12 5 碘种子的放疗方法逐渐成为与前列腺癌根治术相当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到了 2 0世纪 80年代 ,由于在剂量学方面的原因该技术受到批评 ,主要是凭经验的手工插植可能造成靶区内剂量分布不均而形成较大的冷点与热点 ,不仅使热点周…  相似文献   

12.
足背寄养指回植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18岁,2005年2月因右手食示指被高温机器压断疼痛、流血5小时入院。检查:右食指于指蹼平面完全离断,离断远、近断面各有宽约0.5cm、2.0cm皮肤呈环形皮革样改变,颜色焦白,质硬,离断创口污染。X线片示两断面指骨完整,无碎块。处理:急诊对忠指近端断面行简单清创后缝合伸屈肌腱包绕指骨,然后再以油纱覆盖包扎,于足背第一、二跖骨间近端作一弧形切口,  相似文献   

13.
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王大伟,杨晓飞综述张佐伦审校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LumbarinterbodyfusionLIF)是脊柱外科的常用技术之一,自从Capener1932年首先采用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以来,人们对融合方式及相关理论做了很多研...  相似文献   

14.
桡骨头颈部骨折由于桡骨头切除后晚期并发症较多,包括肘、腕部疼痛,肘及前臂活动范围受限,肘关节外翻不稳定、肌力及握力下降等。目前更重视维持肱桡关节的完整性,即尽可能恢复桡骨上端原有的解剖形态,1998年3月-2004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植骨固定治疗桡骨头颈部骨折1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S-TLIF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以及单纯自体植骨与Cage植骨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3-07-2015-07,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81例LDH患者,术中采用单纯自体植骨43例(A组)、Cage植骨38例(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但两组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2年以上,两组术后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的VAS、OD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的椎间隙高度丢失率为(17.2±3.1)%,显著高于B组的(1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椎间融合率为93.0%,略低于B组的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TLIF手术治疗LDH过程中,无论是单纯自体植骨抑或Cage植骨,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两种植骨方式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自身条件酌情选用合适的椎间植骨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足背皮瓣修复手足组织缺损的经验,探讨足背皮瓣的应用价值。方法:切取足背皮瓣及其携带肌腱、(足母)甲瓣、足趾的复合组织瓣42例,采用游离移植及带蒂转移的方法,分别修复手部组织缺损33例及足踝部皮肤缺损9例。结果:41例皮瓣合部成活,1例皮瓣大部成活。32例随访1~3年,皮瓣血循佳,皮肤质量好,感觉恢复好。复合移植修复的手部肌腱及再造的拇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足背皮瓣切取方便,移植成功率高,修复效果好。游离移植的最佳适应症是修复手部组织缺损,带蒂转移主要用于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伤椎植骨联合椎板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5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19例)行后路复位内固定伤椎植骨联合椎板间植骨融合术,B组(16例)行后路复位内固定椎板间植骨融合术。观察比较两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A、B两组术前1周内、术后1周内伤椎椎体相对高度、Cobb角及取内固定前1周内伤椎椎体高度丢失量、Cobb角丢失量(取内固定前1周与术后1周内差值)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取内固定后3个月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丢失量(取内固定后3个月与术后1周内差值)A组与B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手术远期效果A组优于B组。B组有2例分别于术后10、12个月复查时螺钉松动,内固定失败率12.5%。A组未发生断钉、断棒、内固定松动。结论应用伤椎内植骨联合椎板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促进椎体骨折的愈合,减少伤椎椎体高度、角度的丢失,降低了断钉、断棒的发生率,可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8.
跟骨骨折经皮穿针小切口植骨与非植骨治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报告PaleyⅡ型跟骨骨折的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小切口植骨的微创治疗方法,并与非植骨法进行比较。方法:回顾2002年至2006年PaleyⅡ型跟骨骨折112例,植骨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21~65岁,平均(42.0±2.3)岁;Ⅱa型11例,Ⅱb型45例;坠落伤38例,车祸伤18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14d,平均(6.0±1.2)d。非植骨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22~67岁,平均(43.0±2.5)岁;Ⅱa型13例,Ⅱb型43例;坠落伤40例,车祸伤16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15d,平均(5.0±2.1)d。全部病例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植骨组加用小切口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骨折再度塌陷率及优良率。结果:两组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最短5个月,最长52个月,经统计分析,两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植骨组无再度塌陷病例,非植骨组有3例再度塌陷。参照张铁良评分标准,植骨组优43例,良1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8.2%;非植骨组优37例,良1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4.7%。经Ridit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后加用小切口植骨能够防止跟骨后距关节面再度塌陷,促进骨折愈合,提高疗效,可以作为PaleyII型跟骨骨折的标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比较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植骨内固定与非植骨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38例65岁以上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植骨组20例,非植骨组18例.选择颈干角丢失度数、内固定失效率、骨折愈合时间和Harris评分,评价两种方法的手术效果.[结果]平均随访14.5个月.植骨组颈干角丢失:3个月2.80°, 12个月4.55°, 2例螺钉松动,骨折愈合时间18~33周,Harris评分95.05分.非植骨组颈干角丢失:3个月7.61°, 12个月12.12°, 8例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2例骨折不愈合,其余愈合时间为21~40周,Harris评分86.56分.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内固定同时植骨,增加了骨折的稳定性,并发症少,愈合快,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于非植骨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