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唐朝王冰注《素问》自称得师藏秘本,存在着七篇大论,尤是运气学说得以流行。到了北宋、金元时期,运气学说之盛行到了高潮,成为医生行医必修、必考之课程,如刘温舒《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寇宗奭《本草衍义》之书均以五运六气谈医理、药理。医生如果不懂运气就难于行医,故他在《元病式》中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兴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为工矣”,“不知运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强调了医学与运气密切关系,并加以“亢  相似文献   

2.
杨毓隽 《浙江中医杂志》1994,29(10):437-439
刘温舒对运气学说的贡献300193天津中医学院杨毓隽刘温舒系北宋末年人,居里不详,生平无考,撰有《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三卷,专门论述五运六气及其在医学上的运用,并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一卷。《中国医学史》云:“宋代在医学书中言五运六气最早的,是1098...  相似文献   

3.
陈无择重视五运六气,认为五运六气是天地阴阳运行升降之常道,疾病的发生,在于德化政令灾变,治之各以五味所胜调和,以平为期;六气为病,要考虑司天在泉、上下加临、标本中气等。时气是天地有余不足违戾之气,随人脏气虚实而为病,与感冒中伤,瘟疫不同,疫病则是四时兼有不正之气;脏腑配天地,脉合天地运,天行六气,可以是疾病外因,六淫即是寒暑燥湿风热,六化本乎一气,以运变而分阴阳,反则为六淫。陈无择在《素问·气交变大论》的基础上,总结了五运时气发病特点,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基础上,总结了六气发病特点,陈氏深谙《内经》五运六气之理,运气之异象,宗《内经》治则治法,倡五味合天地运气之用,言以《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为指导,开创性的研制五运时气民病证治方十首,六气时行民病证治方六首,计十六方。  相似文献   

4.
《内经运气病释》为清代医家陆懋修所著,该著择取《素问》之《六节藏象论》及运气七篇相关内容,详细阐述五运六气变化对人体生命活动及发病规律的影响,为后世认识五运六气变化所致疾病的原因及治法提供重要指导。陆懋修在该著中首先阐释了五运六气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再依据其变化规律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气味用药,对后世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素问》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七篇,被称为“运气七篇”,篇幅约占《素问》的1/3,是集中论述五运六气理论内容的篇章。《中医药主题词表》将“五运六气”列为中医理论基础范畴之一。本文兹就运气七篇涉及到的众多概念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并非局限于五运六气理论的专有概念范畴。1运气七篇概念梳理方法及其意义对某一理论领域的概念进行梳理,其研究目的不仅是要明确该理论范畴所涉及的概念之多寡与涵义,更要分辨概念之间的联属关系,理性地构建该理论的概念体系框架。因…  相似文献   

6.
《心印绀珠经》为明代医家李汤卿著,该著作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本于天地阴阳气候变化规律,对疾病的诊治及脉法予以阐述,对后世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运用具有重要价值。五运六气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它是研究六十年一个甲子周期天时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生命影响的一门科学。本文从运气之要、至真南北、天气之脉、标本运气、防治之径等方面对该著作的五运六气医学思想特点予以阐述,对于深入挖掘古代医家五运六气理论及其临床运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讨刘完素《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五运六气理论精义,其撮《黄帝内经》之枢要,详论五运六气之理;图文并附,假令类推释五运六气之理;临证应天时五运六气之需,诊病切脉,定衣饮药食之宜,补充脉诊内容及明确用药原则的同时,传承了五运六气理论之学,扩大了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8.
五运六气:医学气象历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经》中的运气学说,源自《素问》中的“七篇大论”和《六节脏象论》等其他篇论。因《六元正纪大论》中有“五运六气之应见”句,故又称五运六气。其所论内容素以深奥称著,被历代医家称为“医学之玄机”。近年来随着医学气象学及系统工程理论的深入发展,运气学说又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仅就五运六气历法的特点、运气格局是古代的大系统理论、运气理论的实践与各家学派等三部分内容来说明运气学说是古代的医学气象历法。  相似文献   

9.
从二十年气候变化看五运六气的实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运六气学说,首见于《素问》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后世医家统称之为运气七篇。祖国医学运用这一学说研究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并以其理论指导辨证和施治。但是由于运气学说文理深奥,不便于学习者掌握和运用,甚至有的人否认运气,提出:“运气之学,何益于医?”。而张景岳则认为:“常以五六之  相似文献   

10.
五运六气理论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的运气七篇中,论述了五运太过和不及、六气司天与在泉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内外伤辨惑论》围绕脾胃论治作出阐述,虽未详细论述五运六气理论,但本书为李杲结合《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所作,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核。书中所论述对于脾胃疾病在治疗上应用“劳者温之,损者温之”“运气胜复”理论、在方剂使用上应用“补脾胃升清阳”“火郁发之”理论、在用药选择上应用“四时用药”“木郁者达之”理论,皆体现了李杲对于五运六气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从《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学说谈对非典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学说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天文学、气候学、历史及物候学,并具体运用于哲学及医学领域。文章介绍运气学说自唐代逐渐受到重视;宋代其影响和应用达到空前兴盛时期,如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运气学说的治疗原则具体落实到方药上;明清温病学家吴瑭则通过“运气”来探讨温病发生的原因。按照“五运六气”推算,今年为“太阴湿土司天”,SARS病毒的基因突变是否与此有关?其“以苦燥之温之,甚者发之泄之”的用药原则,是否可指导当前中医治疗非典?“五运六气”学说可能为当前积极寻找和制定防控“非典”方案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卫气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研究表明它与现代免疫学和风湿病的发病有很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论述风湿性疾病早期都有风寒湿等邪气作用于卫气而使卫气异常的临床表现和临床中应用调护卫气的方剂如黄芪桂枝五物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说明卫气的调护对风湿性疾病早期治疗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要重视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有故无殒"是中医药治疗妇科妊娠疾病的理论之一,起源于《黄帝内经》,实践于东汉医圣张仲景,发扬于妇科名家傅青主。傅青主在其《傅青主女科·妊娠》中阐述并运用这一理论思想,指导妊娠病的中医药治疗。本文总结了傅青主"有故无殒"治疗妊娠病的用药思路,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即辨证精准是前提,药证相符是关键,治病与安胎并举是保障,通过对以上特点的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有故无殒"理论治疗妊娠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五运六气治疫遣方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运六气理论提出对时令性疫病的独特认识并积累一定临证经验,其治疫的遣方用药原则是因时随病、按症施治、灵活化裁。可按不同年份的五运、六气特点制定系列方剂,按四时非时之气或时气自病而遣方。或按五运、六气特点调配相应的治疫成药,如按不同年份岁运而确定君药,依四时之气化裁疫病通治方等。深入探讨五运六气防治疫病的指导原则与遣方规律是提高中医疫病防治能力的有力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戾气学说"本源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以"非其时而有其气"的六淫邪气为致疫之由,虽未出《内经》之藩篱,但未免偏颇。而自清代医家吴有性创立了瘟疫病因学说—"戾气学说",诸多学者和医家皆认为"戾气学说"已经完全脱离了《内经》,是一种全新创造性的病源学说。诚如医家能伏案细研《瘟疫论》一书,即便以一己之见,亦能明了吴氏乃依据《内经》的理论,才有此振聋发聩之声。对中医病因学中的"戾气学说"溯本求源,以求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患病率的增加,其已经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消渴”“虚劳”“水肿”等病症。许筠主任医师认为本病多为气血阴阳亏虚,常兼湿热、血瘀。笔者有幸跟随老师学习,老师辨证准确,组方精当,用药独特。现对其从湿热、瘀阻论治糖尿病肾病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子午流注开穴法释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午流注开穴法虽有多种 ,然其开穴法之演进 ,实有其一贯的脉络。兹就阴日阴时开阴穴、阳日阳时开阳穴的阴阳呼应法则 ,检视古今子午流注开穴的方法与疑义 ,俾对古今子午流注开穴法做一统整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粟云 《吉林中医药》2014,(2):205-207
清代名医黄元御"妙悟岐黄",著作宏富,其书《素灵微蕴》中载医案十数则,其案推崇四圣而又自成一家,黄氏辨证思路明晰,其医案重议论,每述一病首立病因病机,重视人体中气和三焦相火,治疗时先立治则,处方崇仲景之药味少而精,用药旨在气机畅达,学习黄元御的医案有利于中医学术的发掘。  相似文献   

19.
复方芪丹袋煮散治疗脑出血后遗症5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芪丹袋煮散对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315例接受功能训练,推拿等康复治疗的患者中选择56例,服用以补阳还五汤合复方丹参片组成的复方芪丹袋煮散汤剂3个月,与补阳还五汤,复方丹参片原方剂型应用组及其他几个临床常用药对照组比较,以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各组疗效。结果:复方芪丹袋煮散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总显效率均显著高于6个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芪丹袋煮散能解决补阳还五汤,复方丹参片分用时各药味之间用量,吸收速度等配伍协同作用不足的问题,同时克服了其他中西成药见效慢,易延误治疗时机等缺陷,明显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为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良方,此方且具节省中药材,价廉,煎服方便同时能保持饮片汤剂作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益阳明津气"延缓初老雌性大鼠卵巢机能衰老的机理,并以此佐证中医传统经典理论"五七,阳明脉衰"在绝经前期生殖轴机能衰老中的重要影响。为促进绝经前期妇女健康,延缓绝经前期卵巢机能衰老,防治相关病症,提供一种新的研究与论治思路,并为研制相关方药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4~6个月龄雌性大鼠为正常对照组;10~12个月龄,阴道细胞学表现动情期延长的雌性大鼠作为初老大鼠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1)益胃汤高剂量组;(2)益胃汤中剂量组;(3)益胃汤低剂量组;(4)己烯雌酚组;(5)模型对照组;(6)六味地黄丸组。灌药4周后,断头处死,取左侧卵巢用于检测卵巢Caspase3。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使卵巢Caspase3表达减少。结论:实验研究提示益胃汤具有抑制卵巢细胞凋亡的作用,这可能是其延缓卵巢机能衰老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