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卫兰  刘姣 《新中医》2017,49(12):101-103
目的:观察茵陈连翘赤豆饮加减联合炉甘石洗剂治疗湿热蕴结型妊娠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湿热蕴结型妊娠痒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予炉甘石洗剂外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茵陈连翘赤豆饮加味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70.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瘙痒程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瘙痒程度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瘙痒程度积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有1例出现上腹部烧灼样不适、恶心等反应,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茵陈连翘赤豆饮加减联合炉甘石洗剂治疗湿热蕴结型妊娠痒疹,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外用炉甘石洗剂。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西药治疗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中药妊娠退黄汤、西药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效果。方法:32例患者随机分成二组,A组 UDCA15mg/kg·d,10天为一个疗程;B组妊娠退黄汤,每日一剂,10 天为一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瘙痒、转氨酶、胆汁酸明显下降(p< 0.05),组间无差异(p>0.05)。停药后瘙痒、胆汁酸、肝酶出现反跳现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UDCA和妊娠退黄汤治疗ICP是安全有效的,但妊娠退黄汤治疗ICP后不易出现瘙痒及生化指标的反跳。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间,孕妇出现与妊娠有关的皮肤瘙痒症状,称"妊娠身痒"[1].这种疾病与妊娠特殊生理有密切关系,其病因病机主要有血虚、营卫不和与风热,多由妊娠期阴血下聚养胎,阴虚血热,化燥生风所致.皮肤瘙痒症状临床很常见,报道也很多,但妊娠瘙痒基于妊娠期间这一特殊生理,临床报道并不多见.笔者跟随导师在学习期间运用消风散加减治疗单纯妊娠瘙痒10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秦录  张海 《河北中医》2010,32(5):675-676
妊娠特应性皮疹包括妊娠湿疹、妊娠早期瘙痒、妊娠丘疹性皮炎、妊娠痒疹、妊娠期瘙痒性毛囊炎^[1]。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妊娠期瘙痒性皮肤病,以红斑基础上伴发丘疹、丘疱疹和糜烂、渗出等湿疹样皮损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于面、颈部和四肢屈侧,也可分布全身。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瘙痒性皮肤病根据病因可分为风胜型、湿胜型、血热型、虫淫型、毒盛型、血虚型等。由于瘙痒的原因很复杂,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唯有抓好主证,全面调理,方能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妊娠胆汁淤积症全称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在妊娠期出现瘙痒及黄疸为特点的重要的妊娠期并发症,现在在国内已普遍地引起重视,ICP的早产及围生死亡率高,其发病原因虽未完全阐明,但已知与雌激素有密切的关系,[1]其症与中医"妊娠瘙痒"、"妊娠黄疸"相似,笔者于2004年元月~2012年元月间用加味茵蒿汤治疗本症65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西平县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9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以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肝功能指标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瘙痒程度;妊娠不良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瘙痒程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好转、瘙痒程度减轻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肝功能,促进瘙痒症状消退,改善妊娠结局,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8.
妊娠性痒疹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见于妊娠12周~39周,皮疹较重、瘙痒较剧者可影响胎儿健康及发育。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我们采用中药治疗妊娠性痒疹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妊娠性痒疹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其与变态反应的关系尚待证明 ,多见于多胎孕妇 ,第一胎孕妇少见。自19 94年以来 ,笔者协作组共治疗妊娠性痒疹 35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早期型妊娠性痒疹 16例 ,迟发型妊娠性痒疹 19例 ;年龄 2 2~ 30岁者 15例 ,31~ 4 0岁者 15例 ,4 0岁以上者 5例 ;多胎孕妇 2 2例 ,第一胎孕妇 13例。1.2 临床表现 :1早期型妊娠性痒疹 ,多见于妊娠 3~4月后 ,在躯干、腹部、上臂、股部及臀部对称发生的淡红色的丘疱疹 ,约 0 .3mm直径 ,瘙痒较剧。 2迟发型妊娠性痒疹常见于产前 2月~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瘙痒的特点。方法 评价中药封包疗法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瘙痒的疗效。结果 分析210例伴随瘙痒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在接受相同的常规抗银屑病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中药封包治疗,分为进展期(治疗前)、静止期(治疗后)、消退期(治疗后),对照组正常人未加用中药封包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皮损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HDRS)和瘙痒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进行评估。结果银屑病瘙痒仅与患者HDRS抑郁评分相关,与灼热感、皮肤干燥感、PASI评分、DLQI总分均无关。结论 银屑病患者瘙痒与皮损面积不相关,瘙痒主要影响患者的心理,是造成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中药封包外治疗法对银屑病的瘙痒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发生在妊娠晚期以瘙痒、黄疸为主要症状的特发性疾病,对母儿均有危害.我院2001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来素琴  丁小玲 《新中医》2017,49(5):74-76
目的:观察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IC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ICP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西药组与联合组各40例。西药组给予西药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利胆汤。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瘙痒程度评分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记录2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0%,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及瘙痒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和瘙痒程度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5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均较西药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7.5%,西药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改善ICP患者的总胆汁酸水平,降低对肝脏的损伤,改善妊娠结局,缓解瘙痒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所致皮肤瘙瘁症的方法。方法1993年1月至2006年4月约11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收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以瘙痒为首发症状患者668例疗效观察。结果668例患者经治疗两周左右,瘙痒症状完全消失,血清总胆汁酸明显下降,接近正常值。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所致皮肤瘙痒症有很好疗效,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养血润肤汤治疗血虚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血虚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养血润肤汤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2组均外用玉泽屏障修护身体乳。观察2组PASI评分、DLQ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瘙痒缓解程度、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ASI评分、DLQ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视觉模拟评分和5-D瘙痒量表评估患者瘙痒缓解程度,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2.33%,对照组有效率为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相似文献   

15.
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发生在妊娠晚期以瘙痒、黄疸为主要症状的特发性疾病,对母儿均有危害。我院2001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风散加减配合中药外洗治疗风热型瘙痒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风热型瘙痒性皮肤病患者80例,使用消风散加减配合中药外洗方治疗1~4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痊愈56例,好转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0%。结论:消风散加减配合中药外洗治疗风热型瘙痒性皮肤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的病症,以瘙痒、黄疸为主要症状,伴胆酸、肝酶等生化异常的疾病。该病对孕妇影响小,但易引起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等,使围产儿病死率大大增高。由于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及治疗方法。笔者采用茵陈解毒汤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50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孙丽珍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43-43,45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中药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IC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疏肝利胆中药治疗,对照组口服护肝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瘙痒症状明显改善,TBA、ALT、ALP指标回复正常。结论疏肝利胆中药治疗ICP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ICP患者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妊娠疱疹是妇女在妊娠及产褥期发生的多形性瘙痒性皮疹和水疱,产后缓解,再次妊娠又发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罕见,我科于1996年收治一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张某,女,26岁,因全身瘙痒脓疱一月余而收入院。患者妊娠5月余,全身皮肤剧烈瘙痒,全身除颜面,掌趾外皮肤潮红,上覆密集绿豆大小脓疱或水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 (简称 ICP)是一种发生在妊娠晚期 ,以瘙痒、黄疸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近 10年发病率逐年上升 ,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 1999年 1~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ICP80例 ,疗效较好 ,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 80例作对比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两组间孕妇平均年龄、孕产次、平均孕周、平均瘙痒时间及胆汁酸与谷丙转氨酶平均升高值均无统计学差异。1.2 诊断标准 妊娠期全身瘙痒 ,尤以中下腹为甚 ,或兼黄疸 ,无明显消化道症状 ,产后 1~ 2天迅速消退。发病前肝功能正常 ,妊娠后出现谷丙转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