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北京市平谷区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该区2型糖尿病群体的中医体质状况,为中医药参与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使用中华医学会公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北京市平谷区33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 (1)平和质占33.63%,偏颇体质占66.37%。(2)偏颇体质以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为最多见。(3)平和质人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01);偏颇体质中男性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阳虚质、湿热质和痰湿质;女性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阳虚质、气郁质和气虚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种体质分布随着年龄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以下人群以平和、阳虚、气郁质为主;50~60岁以阳虚、平和、气郁质为主;60~70岁人群以平和、阳虚、气虚质为主;70岁以上以平和、阳虚、血瘀质为主。结论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以平和质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患者体质类型有一定的差异,在进行临床中医干预及中医健康管理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军事飞行人员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924例军事飞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结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1)正常体质515例(55.7%),偏颇体质409例(44.3%),比例占前5位的体质类型是:平和质、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2)各年龄段偏颇体质类型分布不同。结论:为从中医体质学着手了解军事飞行人员健康信息及给予中医药保健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年龄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了解老年人中医体质情况以及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因素下中医体质类型。方法:选择2019年1—5月参与健康体检等活动的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中医体质辨识对象,共2532例,采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及《体质判定标准》中相关标准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根据中医体质类型分类主要为阴虚质(36.41%)、痰湿质(26.15%)、湿热质(14.10%);高血压群体中体质类型主要为阴虚质(36.10%)、痰湿质(29.80%)、湿热质(19.40%);糖尿病群体中体质类型主要为痰湿质(32.93%)、阴虚质(26.95%)、湿热质(15.57%);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体质类型主要为痰湿质(32.31%)、阴虚质(27.69%)、湿热质(15.38%);社区慢性病管理群体中体质类型主要为阴虚质(31.10%)、痰湿质(30.17%)、湿热质(19.18%);其他老年群体中体质类型主要为阴虚质(37.84%)、痰湿质(25.06%)、湿热质(12.73%)。结论:阴虚质、痰湿质及湿热质是常见中医体质类型,对调整该区域老年人一般体质调养方案及慢性病病种体质调养方案,筹备开展中医治未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城市社区不同血糖状态中老年女性体质类型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所有调查对象均经过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两次血糖监测,血糖状态确定采用美国ADA2003标准,体质类型调查根据王琦等编制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结果: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属于平和体质(47.7%),不符合任何一种体质类型占25.5%,符合两种及以上体质类型的占11.5%;三种不同血糖状态对象和9种体质类型的各具体分析结果均不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每种体质类型的判定中均有一定程度的疑似情况(3.3%~11.5%)不能确定。结论: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的结果是否真实的反应了被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5.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实施为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健康管理、养生保健提供依据和统一的方法;使体质分类和判定规范化、标准化,并向科学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实施个体化诊疗及治未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对《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商榷,并对中医体质分类判定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门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该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进行中医健康管理、分析干预效果。方法:对健康调养门诊确诊的31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资料填写,严格按照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并结合望、闻、问、切综合判断患者体质后给予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或运动、饮食调养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回收问卷312份,偏颇质占276/312(88.46%),平和质占36/312(11.54%);偏颇体质中,痰湿质占120/312(38.46%);在脂肪肝体质类型中,痰湿质、湿热质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患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女性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升高,尤其是进入更年期后,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治疗组给予中医健康管理2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7.3%,与对照组的9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痰湿质人数最多,中医预防保健措施进行健康管理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体质类型以及为进一步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体质类型调查根据王琦等编制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结果:(1)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属于平和体质(49.4%),难以判断占47(13.4%),符合两种及以上体质类型的占81(23.1%);(2)三种不同血糖状态对象9中体质类型的各具体分析结果均不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每种体质类型的判定中均有一定程度的疑似情况(3.3%-11.5%)不能确定。结论:单纯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的结果是否真实反映了被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的综合性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体质类型与发病的关系,为防治异位妊娠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医体质调查量表》为依据,对异位妊娠患者、健康育龄非孕期妇女进行调查,按《中医体质类型判定标准》分析其体质类型特点。结果:异位妊娠患者体质类型居前者分别为阳虚质、气郁质、瘀血质及湿热质;健康育龄非孕妇女体质类型居前者分别为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和气郁质。结论:异位妊娠发病与体质类型密切相关。调整妇女孕前体质,有助于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杭州市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分析老年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从而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老年人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医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227例,占39.82%;8种偏颇体质343例,占60.18%。体重指数、不良生活习惯与不同偏颇体质类型,分布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对杭州市离退休老年人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客观分析了不同老年人群的体质特征,揭示了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把握老年人体质特点,为进一步调理老年偏颇体质,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体质类型,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血糖检测与分类确定采用美国ADA2003标准,体质类型调查与评定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王琦)标准。结果:①平和体质对象占47.7%,两种及以上体质类型占23.1%;②不同年龄组与不同血糖状态的体质类型分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P=0.00)。结论:调查结果反映了不同血糖状态中老年人群的体质分布,确切结果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研究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0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王琦中医体质分型法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体质类型。结果:308例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中,痰湿质出现频率最高,其它依次为瘀血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平和质、特禀质。结论:痰湿质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的体质类型,痰湿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关系最密切,其次为瘀血质、气虚质、阴虚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辽宁地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方法:采用王琦的体质调查表,对198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学分析,找出乙肝后肝硬化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结果:198例病例中,9种体质类型除平和质和特禀质为0例外,其余7种体质类型按湿热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血瘀质从高到低分布,所占比例分别为:湿热质占42.9%,阴虚质36.4%,阳虚质6.6%,气虚质5.6%,气郁质4.5%,痰湿质3%,血瘀质1%。结论:湿热质、阴虚质是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痛风患者的体质分布特点,探讨其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根据中医体质预防和治疗痛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设计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痛风患者和正常人群进行体质分类及统计分析。结果:①2组人群的体质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痛风患者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瘀血体质的构成比高于正常人群;②不同程度痛风患者的体质分布存在差异(P〈0.05);③不同年龄段痛风患者体质类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痛风患者的体质特点为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瘀血体质,符合痛风患者病机特点,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体质,早期以痰湿体质、湿热体质分布为主,晚期以瘀血体质分布为主,该规律与中医基本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为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提供依据,以实践中医"治未病"医疗模式。方法:应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21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其易罹体质及与年龄、性别、病程、疾病分期、饮食嗜好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被调查的21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体质以阳虚质、平和质、气虚质多见,最少体质类型为特禀质;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期、饮食嗜好及疾病诱发因素的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段及疾病诱发因素及病程等无统计学差异,但与疾病分期、饮食偏好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存在一定规律,并与疾病分期及饮食偏嗜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与相关代谢指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及其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为进行中医体质干预,改善偏颇体质,恢复个体健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数据指标,根据《中医体质量表》判定体质类型并观察其分布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偏颇体质占患病人群的绝大多数,偏颇体质排序分别为兼夹体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特禀质,其中兼夹体质以痰湿兼血瘀质为主。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是平和质的偏离因素,BMI是痰湿质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是痰湿质的偏离因素,舒张压是湿热质的危险因素,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是血瘀质的危险因素,BMI、舒张压是血瘀质的偏离因素。结论: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是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主要偏颇体质,提升高密度脂蛋白,同步降低BMI、舒张压、收缩压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对改善MS患者体质、恢复健康生理状态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决策树模型,进行亚健康状态判定,并研究与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方法: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体检人员进行健康状态辨识与影响因素的调查,并经两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判断:515例体检人群中,剔除疾病状态人群后,剩余健康9例(1.74%),可疑亚健康87例(9.07%),亚健康状态419(80.89%);采用SPSS 17.0决策树CART算法,对筛选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决策树分析,归纳出模型的诊断规则,并采用10层交叉验证模型的识别正确率和体质归类。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提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共66个,将其放入决策树模型,从中挑选出18个相关因素,25条诊断规则。10层交叉验证模型识别正确率为89.02%。结论:决策树模型能够较好的反应和识别亚健康状态,且决策树模型中医体质分型与亚健康状态偏颇体质人群符合率为59.46%,平和质人群则只有40.54%,因此偏颇体质可能是影响亚健康状态的基础因素,从而为疾病的体质预防提供一定的依据,也为临床研究亚健康及辅助诊断亚健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六安市城区居民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六安城区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描述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分析不同社会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基层医疗的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1554人中,平和体质人群占32.37%,偏颇体质占67.63%;偏颇体质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为:痰湿质占10.75%、阳虚质占9.85%、气虚质占7.85%、血瘀质占7.21%、阴虚质占7.40%、湿热质占6.31%、气郁质占4.25%、特禀质占0.90%、兼夹体质占13.13%。性别在平和质中无差别;男性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明显高于女性,女性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兼夹体质明显高于男性(P〈0.001);平和质、气郁质、特禀质随年龄的增长呈减少趋势,血瘀质、阳虚质随着年龄增长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兼夹体质60岁以上者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升高。结论:痰湿、阳虚、气虚是六安人群体质的主要偏颇倾向,且与地域气候,饮食生活,情志年龄,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春期痤疮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及青春期痤疮发病特点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和《青春期痤疮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表》对株洲地区部分高校752例青春期痤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青春期痤疮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并就体质类型与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皮肤类型、好发季节、饮食偏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752例青春期痤疮患者中偏颇体质者占84.31%,湿热质、痰湿质为常见体质类型,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亦占一定的比例,阳虚质、血瘀质与特禀质出现较少。皮肤类型以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为多见。饮食偏好辛辣食物居首位,偏好甜食、油腻食物次之。结论:湿热质、痰湿质是株洲地区青春期痤疮患者的好发体质,提示青春期痤疮的防治可从体质角度作为预防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温州地区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以及为进一步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通过问卷形式调查评判体质。结果:调查结果发现平和体质为调查对象的3.5%;气虚体质22.5%;阴虚体质10%;阳虚体质10.5%;痰湿体质6.5%;湿热体质18%;瘀血体质10.5%;气郁体质17%;特禀体质1.5%;两种以上的兼夹体质为调查对象的40%。结论:温州人体质偏颇多为气虚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或者两者以上的兼夹体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169例失眠人群的体质分布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失眠人群进行检测,研究其各条经络电能量值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为失眠的中医分型诊断及随后的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收集门诊符合《2012年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的人群,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判定其体质类型。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不同体质人群人体十二经络原穴部位进行测量。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获得的体能、代谢、心肾、筋骨状态的均值在不同体质人群中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阴虚质者的体能状态最高,阳虚质者最低;阳虚质者代谢状态最高,阴虚质者最低;阳虚质者心肾状态最高,气虚质者最低;阴虚质者筋骨状态最高,血瘀质者最低。结论:失眠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及不同证型与中医经络检测仪中的体能状态、代谢状态、心肾状态、筋骨状态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