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排斥肾移植受体对自身组织抗原--波形蛋白(vimentin)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方法:近交系Lewis大鼠接受F344大鼠供肾行左侧原位肾移植,7天后对侧肾切除,建立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术后每2周检测受体蛋白尿水平,术后第49天与98天取供肾作病理检查,观察慢性移植肾肾病(CAN)进程.术后第14、49、98天收获受体脾细胞,以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vimentin特异性IFNγ分泌T细胞的数量;收获受体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vimentin特异性抗体水平.自体肾移植Lewis大鼠持续行肾功能检测,第98天收获肾脏、脾脏、血清作病理及免疫检测.结果:同种肾移植受体蛋白尿水平在6周后逐渐升高,49天时病理检查发现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等典型CAN病变,CAN病情逐渐加重.而自体肾移植大鼠术后98天蛋白尿水平无改变,无CAN病变.经体外vimentin特异性刺激,同种肾移植大鼠IFNγ分泌T细胞的数量在肾移植后49天明显增多(28.3±2.0 vs.10.1±2.1),98天时其数量显著上升(126.0±10.4 vs.26.3±4.1,P<0.01).而自体肾移植大鼠vimentin特异性IFNγ分泌T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同种肾移植大鼠vimentin特异性抗体水平术后14天即显著升高(0.230±0.018 vs.0.063±0.008,P<0.05),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而自体肾移植大鼠vimentin特异性抗体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慢性排斥肾移植受体继发针对自身抗原vimentin的细胞与体液免疫反应,继发自身免疫可能参与CAN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背景:大鼠肾移植模型是移植免疫耐受、免疫抑制及器官库开发的重要实验手段。目的:建立实验动物使用效率高,重复性好的耐受、急性排斥、慢性排斥肾移植模型,及移植肾功能动态无创检测方法。方法:封闭群Wistar大鼠用于解剖及预实验。采用改良左侧原位肾移植术,分次顺序使用供体左肾与右肾,动静脉及输尿管端端吻合,7d后行右侧肾切除。DA、Lewis大鼠分别为供受体作为急性排斥组。F344、Lewis大鼠分别为供受体作为慢性排斥组。Lewis大鼠自体肾移植组作为移植耐受组。观测大鼠双侧肾脏应用解剖,供肾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肾移植手术成功率。检测分析肾移植模型生存曲线、蛋白尿水平动态变化。结果与结论:解剖观测大鼠43例,灌注肾29例,行单侧原位肾移植21例。移植肾热缺血时间小于10s,冷缺血时间(47.2±3.7)min,成功率85.7%(18/21)。其中自体肾移植3例,急性排斥肾移植3例,慢性排斥肾移植12例。改良的单侧原位肾移植术简捷经济,分次顺序使用供体左肾与右肾,不干扰受体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血流,重复性好。结果提示,建立的近交系大鼠移植耐受、急性排斥、慢性排斥肾移植模型生存曲线、蛋白尿动态检测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背景:预防或减少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提高肾移植手术移植物的存活率,因此需要寻找更为安全、有效、廉价的科学药物来预防或治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目的:探讨积雪草苷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积雪草苷组及积雪草苷+鸦胆子苦醇组,每组10只,后3组夹闭肾蒂45 min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积雪草苷组、积雪草苷+鸦胆子苦醇组预先给予大鼠积雪草苷混悬液灌胃4周,积雪草苷+鸦胆子苦醇组于造模前5 d连续腹腔注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特异性抑制剂鸦胆子苦醇。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的表达,测定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蛋白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和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模型组比较,积雪草苷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降低(P <0.05),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表达明显降低(P <0.05),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明...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大鼠异体肾移植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加快模型,为研究非HLA免疫因素及非免疫因素致CAN的病因、病理及病理生理机制提供平台。方法采用雄性Fisher大鼠和Lewis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并以假手术组作为对照,进行异体原位肾移植。受体移植术前对供肾进行强化冷缺血处理1 h,于术后4 w,8 w,12 w分别观察各受体血肌酐和移植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移植术后4周Fisher-Lewis组开始出现血肌酐的升高及移植肾CAN的病理改变,8~12周病变渐趋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Fisher和Lewis近交系大鼠作为供-受体建立的大鼠异体肾移植CAN加快模型是一种可靠、实用和研究价值高的肾移植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采用肿效瘤坏死因子-α(TNF-α)预处理与采用缺血预处理两种方法对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效果,并探讨采用TNF-α预处理减轻大鼠肝脏IRI的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O组)仅行开腹及游离肝十二指肠韧带;缺血再灌注组(IR组)采用Pringle’s法阻断肝门30 min,再灌注6 h;缺血预处理组(IPC组)采用Pringle’s法阻断肝门10 min,开放血流10 min,此后操作同IR组;TNF-α预处理组(TPC组),术前30 min给予TNF-α1μg/kg腹腔注射,此后操作同IR组。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蛋白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以及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IPC组血清ALT、AST水平为(316.4±90.6)U/L、(316.4±90.6)U/L,TPC组为(336.8±79.4)U/L、(392.7±109.3)U/L,与IR组(642.8±149.3)U/L、(730.6±103.0)U/L比较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细胞凋亡评分AI在IPC组(4.36+0.88)和TPC组(4.94+2.04)明显降低,与IR组(9.48+2.42)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内Bcl-2蛋白阳性表达在IPC组(62.30+9.20)和TPC组(60.99+6.30)升高,与IR组(11.45+11.9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F-κB p65阳性表达在IPC组(31.56+4.85)和TPC组(32.80+5.30)明显降低,与IR组(68.33+6.0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各项指标在IPC组与TP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NF-α预处理与缺血预处理对减轻大鼠肝脏IRI的效果一致,TNF-α预处理通过抑制NF-κB p65蛋白表达、激活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表达,减轻了大鼠肝脏IRI。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在体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细胞膜钙转运通道蛋白的mRNA变化对钙超载的作用。方法 1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IR组和对照组。IR组通过结扎(缺血20 min)后松解(再灌注60 min)前降支造成心肌IR,对照组则免除结扎松解前降支。应用生理记录仪连续监测两组大鼠缺血开始前及再灌注60 min后心率、平均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缺血前及再灌注60 min后两组大鼠血钙及肌钙蛋白T(cTnT)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再灌注60 min后两组大鼠左心室缺血区和右心室心肌细胞膜钙转运通道蛋白即心肌细胞膜钠钙交换器1(NCX1),L型钙通道(LVDCC)α-1C和胞膜钙转运ATP酶1(PMCA1 )mRNA的表达。结果两组大鼠缺血前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再灌注60 min后,而两组间缺血前和再灌注60 min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浆Ca2+浓度在缺血前与再灌注60 min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间点两组之间的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缺血前IR组与对照组血浆cTnT浓度水平相近,缺血60 min后IR组血浆cTnT浓度较对照组升高[(4.29±2.22) μg/L比(1.62±0.60)μg/L,P=0.031];两组血浆cTnT浓度在缺血前与再灌注60 min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CX1,LVDCCα-1C和PMCA1的mRNA表达在再灌注60 min后同心室两组间和同组内左右心室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CX1:对照组左心室为50±4,右心室为47±9;IR组左心室为55±6,右心室为53±11;LVDCCα-1C:对照组左心室为33±7,右心室为30±7;IR组左心室为28±3,右心室为37±5;PMCA1,对照组左心室为70±10,右心室为53±11;IR组左心室为66±12,右心室为78±8;均P>0.05)。结论 大鼠在体心肌缺血20 min再灌注60 min后,NCX1、LVDCCα-1C和PMCA1的mRNA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改变,提示钙超载并非由细胞膜钙转运通道蛋白数量改变引起。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肾脏直接基因电转染方法对大鼠移植肾进行hHGF基因转染,观察该基因对防治大鼠慢性移植肾病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利用移植肾离体灌流时机将含有hHGF基因的质粒(治疗组)及空质粒(对照组)用电转染方法转入大鼠肾脏,并行自体肾移植及对侧单肾切除。于移植第8天及12周后观察hHGF基因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并对移植肾进行功能和组织学评价。结果:治疗组肾组织hHGF基因表达于移植后第8天为阳性,对照组及治疗组移植后12周hHGF基因表达阴性,治疗组血浆hHGF水平在电转染后第7天为(76.9±11.7)pg/ml,第12周的hHGF浓度为0,而对照组第7天及第12周均未测到hHGF。治疗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于移植后12周显著低于对照组。组织学评价显示,于肾移植后12周,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结论:hHGF基因转染治疗对减轻移植肾的肾功能损伤和肾间质的纤维化具有远期效果,这种远期效果可能与hHGF基因对移植肾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纤维化作用有关。因此,本组认为hHGF基因转染在肾移植初期的治疗作用对预防慢性移植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在缺血/再灌注肾脏损伤的防治研究中,用药物激活或抑制机体某些因子从而保护肾组织,对肾移植和移植物的功能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目的:探索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炎性因子及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表达的影响。 方法:40只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及右美托咪定后处理组。后3组行右肾切除,左肾缺血45 min,再灌注60 min,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于大鼠股静脉穿刺置管后泵注1 μg/kg右美托咪定,10 min后改为0.5 μg/kg,泵注30 min直至缺血即刻;右美托咪定后处理组于左肾再灌注后静脉泵注0.5 μg/kg右美托咪定 30 min。 结果与结论: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肾脏损伤严重,炎症明显,肾小管扩张,有肾小球肾炎表现,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升高(P < 0.05),血清和肾脏中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水平也明显增加(P < 0.05);经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或后处理的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降低(P < 0.05),血清和肾脏中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水平也明显降低(P < 0.05)。提示肾缺血再灌注可致以炎性反应为特征的肾损伤;右美托咪定可以抑制炎性反应并弱化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机制。方法 :12头四川白猪根据组织配型选出 6头配型较好者行同种异体肾移植 ,另 6头行自体肾移植 ,分别测定其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及移植肾组织细胞凋亡荧光密度值。结果 :两种肾移植术后血清TNF α含量明显增高 ,并于术后 1月维持较高水平 (P <0 .0 5)。术后肾组织细胞凋亡也明显重于术前 (P <0 .0 5)。与自体肾移植相比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血清TNF α增高幅度较大 (P <0 .0 5) ,且移植肾组织中细胞凋亡荧光密度值大于自体肾移植组 (P <0 .0 5)。统计学分析显示 :血清TNF α水平与移植肾组织原位细胞凋亡荧光密度值有相关关系 (r=0 .8756 )。结论 :①血清TNF α水平增高可能与组织细胞凋亡有关。②细胞凋亡过度参与了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肾功能。③缺血再灌注可以单独引起移植肾损伤或与免疫因素协同作用加重移植肾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缺血后处置缓解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复制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及缺血后处置模型。记录±dp/dtmax和LVEDP。用比色法检测灌流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脏eNOS及ERK1/2的表达,RT-PCR方法测定心脏细胞色素P4502J3(CYP2J3)mRNA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IR)相比,缺血后处置组(IPo)±dp/dtmax均增高(P<0.01),而LVEDP、LDH降低(P<0.05);IR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CON)及IPo组(P<0.01),SOD活性低于IPo组(P<0.01);IR组大鼠心肌eNOS及磷酸化ERK1/2的表达均高于CON组和IPo组;IPo组大鼠心脏CYP2J3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CON组和IR组。结论缺血后处置可能通过提高再灌注心肌SOD活性,增加氧自由基清除,而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功能障碍及细胞损伤;CYP2J3/EET系统有可能参与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后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组织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他克莫司后处理(TP)组。采用经股动脉置管球囊扩张制备脊髓缺血模型,缺血20分钟后抽出球囊中液体行再灌注。再灌注15分钟、1、6、24小时切取相应脊髓节段,采用邻联二茴香胺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再灌注24小时应用干湿差重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水含量,同时制备组织切片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结果 SO组大鼠脊髓组织MPO活性在7.20~8.03 U/mg之间,与之相比IR组大鼠再灌注各时间点MPO活性升高明显(P0.01),TP组大鼠再灌注15分钟、1、6、24小时时MPO活性均显著低于IR组(P0.01)。SO组大鼠脊髓组织水含量为(61.17±1.49)%,再灌注24小时时IR组大鼠高达(69.34±0.91)%,而TP组脊髓组织水含量为(65.09±0.61)%,显著低于IR组(P0.01)。SO组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率为(5.44±1.31)%,再灌注24小时时IR组和TP组的凋亡率分别为(32.76±6.67)%和(20.40±5.43)%,TP组显著低于IR组(P0.01)。结论他克莫司后处理能抑制缺血脊髓再灌注后的中性粒细胞聚集和组织炎性水肿,减轻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口服供体抗原诱导免疫耐受已被证实有显著效果,而脾脏为人体最大淋巴器官,富含T淋巴细胞,可提供丰富抗原。 目的:观察口服供体脾细胞对大鼠肾移植移植肾功能影响。 方法:肾移植前脾细胞组Lewis (RT11)大鼠采取口服灌胃5×105个BN (RT1n)大鼠供体脾细胞,1次/d,持续7 d;肾移植组Lewis (RT11)大鼠口服灌胃1 mL PBS为对照。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第5天肾移植组出现移植肾排斥症状,脾细胞组平均存活时间长于肾移植组,移植后脾细胞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明显慢于肾移植组;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肾移植组移植肾发生急性排斥变化早于脾细胞组。说明口服供体脾细胞能诱导免疫耐受,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3.
背景:肾移植过程中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可避免,采用药物减轻该损伤有助于提高肾移植近远期疗效。淫羊藿苷对心肌和脑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对肾脏缺血再灌注的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探索淫羊藿苷对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淫羊藿苷组和模型组,后2组大鼠建立单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游离肾蒂而不钳夹阻断肾血管。淫羊藿苷组和模型组在造模前2 d至造模后12 d分别给予100 mg/kg淫羊藿苷和1 mL/kg 0.3%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1次/d。 结果与结论:相比于对照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血肌酐明显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肾组织出现病理性损伤,而给予淫羊藿苷的大鼠,大鼠肾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肾组织内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6)、趋化因子(干扰素诱导蛋白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6 h,大鼠血浆亚硝酸盐/硝酸盐和肾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最高,而后逐渐下降;且淫羊藿苷组大鼠血浆亚硝酸盐/硝酸盐和肾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低于模型组(P < 0.05)。提示淫羊藿苷可通过抑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酶表达及其下游的炎症级联反应而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36只Wistar大鼠(257-326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 C组)。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TC染色评价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及内质网应激相关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IR组较Con组梗死面积增加,而Bcl-2表达显著降低,GRP78、CHOP、cleaved caspase12、cleaved caspase3、Bax及p-PERK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缺血后处理显著缩小梗死面积,并部分逆转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论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抑制PERK通路介导的ERS相关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保留和去除大鼠肾神经后,肾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过程中室旁核电活动的变化,了解肾神经在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时室旁核电活动变化中的作用。方法:20只SD大鼠(250±30g)随机分为二组(n=10):①神经组:分离出左侧肾神经,夹闭肾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②去肾神经组:分离并剪断左侧肾神经,夹闭肾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George Paxinos,Charles Watson),用微电极全程记录各组肾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室旁核放电活动。结果:保留肾神经组大鼠缺血和再灌注瞬间室旁核电活动明显减少(P<0.05)。随着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室旁核放电活动逐渐增强(P<0.05)。去肾神经组大鼠缺血和再灌注瞬间时室旁核放电未出现快速性变化。在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室旁核放电进行性增加,与保留肾神经组比较,去神经组缺血和再灌注期间各观察时间点室旁核放电均显著性增强(P<0.05)。结论:急性肾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室旁核放电活动增强;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室旁核放电活动的快速性变化与肾神经有关;肾神经具有抑制肾缺血再灌注时室旁核紧张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65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药用玉米油组(Vehicle组)、40mg/kg番茄红素组(LP40组)。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建立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IR组缺血30min,复灌60min;Vehicle组按每只大鼠2ml药用玉米油予大鼠皮下连续注射5d; LP40组番茄红素按40mg/kg,溶于2ml药用玉米油后皮下注射入大鼠体内,连续注射5d。于术中记录冠脉流量、心率;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相关凋亡蛋白、磷酸化的JAK和STAT蛋白表达;线粒体膜通道孔光度法检测量化MPTP开放程度。结果与IR组相比,LP40组冠脉流量及心率于再灌注后显著恢复;心梗面积百分比、心肌细胞凋亡比例均降低;线粒体相关凋亡蛋白:cytochrome C、APAF-1、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均下降;心肌线粒体对钙离子诱导MPTP开放的敏感性下降(P0.05),磷酸化的JAK和STAT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番茄红素预处理减轻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动物分为对照(Con)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 丙泊酚(IR P)组。观察损伤肾的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的表达情况。结果光镜可观察到肾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肾损害,损害程度依次为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肾小球;免疫组化图像分析观察到IR组与Con组相比,BAX、caspase3,细胞色素C表达增加,BCL-2表达未见明显变化;IR P组与IR组比较,前者BAX、caspase3和细胞色素C表达下降,BCL-2表达增高(P<0·05)。结论丙泊酚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可能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机制是抑制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对BCL-2的表达无影响,与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通路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清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参附实验组(SF组)和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SF组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10ml·kg-1),IR组大鼠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采用Pringle's法阻断肝门缺血15min再灌注1h、3h,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NO水平,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中iNOS表达。结果大鼠肝脏缺血15min再灌注1h和3h,SF组血清ALT、AST以及NO水平低于IR组(P<0.05),SF组肝组织iNOS阳性产物平均吸光度值、阳性面积百分率(%)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抑制iNOS的表达,减少过量NO的生成,可能是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JAK/STAT信号通路在异丙酚减轻大鼠肝冷缺血再灌注后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ham组);肝冷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异丙酚组(Pro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经右侧股静脉给予异丙酚20 mg·kg~(-1)·h~(-1)持续泵注30 min;JAK2抑制剂AG490组(AG490组),于建立模型前30 min腹腔注射AG490 10 mg/kg。再灌注6 h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样和肾组织标本,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及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肾小管损伤评分;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检测p-JAK2、p-STAT_1和p-STAT_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血清的Cr和BUN浓度、肾组织的MDA含量、肾小管损伤评分及AI均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p-JAK2、p-STAT_1和p-STAT_3的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I/R组相比,Pro组和AG490组的血清BUN和Cr浓度、肾组织的MDA含量、AI和肾小管损伤评分降低,SOD活性升高,p-JAK2、p-STAT_1和p-STAT_3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异丙酚可减轻肝冷缺血再灌注后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0.
α-硫辛酸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硫辛酸(LA)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夹闭双侧肾动、静脉45 min后松夹再灌的方法制作RIRI模型,测定血清肌酐(Scr)、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尿NAG酶(UNAG)浓度,放射免疫和免疫组化法对肾皮质内皮素-1(ET-1)的表达做定位和定量分析,肾组织病理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肾损伤程度和肾皮质细胞凋亡率。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肾功能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受损,Scr、MDA和UNAG含量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1),血清NO含量与sham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肾皮质ET-1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1),肾小管ET-1表达明显强于sham组,ET-1免疫反应阳性颗粒主要分布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肾皮质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sham组(P<0.01)。尾静脉注射α-硫辛酸可明显降低RIRI大鼠Scr、MDA和UNAG水平,肾小管上皮细胞内ET-1免疫反应阳性颗粒明显少于IR组,肾皮质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 ET-1在大鼠RIRI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LA可通过拮抗ET-1的生物学效应,减轻氧自由基损伤而对RIRI大鼠肾脏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