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是诊断眼底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荧光素具有荧光特性,快速注入前臂静脉内,随血流进入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借助眼底连续照像,进行动态观察,记录眼底血管的微细结构,观察其病理生理改变及疾病的进展程度。笔者对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100例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静脉注射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是将100%荧光素钠静脉注射,用眼底照相机将荧光眼底拍成照片,简称荧光眼底照相。此检查对于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获得良好的眼底照片除操作者要有熟练的技巧外,还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做好心理护理并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是防止严重副反应发生和获得良好检查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操作前后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 luoresce in Angiography,简称FFA)是眼底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对于眼底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及预后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现将荧光造影的有关基本知识及护理配合介绍如下。1 FFA的基本原理及意义FFA的基本原理,是将发光的物质(荧光素钠)注入静脉内,用蓝色光照射,使眼内血液循环中的荧光素被激发出荧光,血管以及组织被染色处显影,用高速片及特制的相机拍摄或进行录像。1·1照相机照相机包含闪光系统、照明光、激发光、屏蔽滤光片、自动卷片装置、计时器及立体照相装置。1·2荧光素钠荧光素钠为中性桔红色…  相似文献   

4.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眼底病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将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肘正中静脉,利用装有特殊的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相机真实记录眼底循环的动态过程以及荧光素钠在组织中扩散的形态和部位,为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是当前诊断眼底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造影所用的荧光素钠是一种染料,无毒无害,不参与代谢和分解,进入体内后大部分与血浆球蛋白结合,2%溶解在血中经肝肾排出,少数可发生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相似文献   

6.
王燕  张晓晨 《全科护理》2013,(33):3121-3122
眼底血管造影(FFA)是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的常用检查技术,基本原理是将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被检查者静脉内,循环至眼底血管中,受蓝光激发产生黄绿色荧光,观察并拍摄眼底血循环的动态过程[1].  相似文献   

7.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及目前激光扫描检眼镜(scanninglaser ophtalmoscope,SLO)实施同步眼底荧光造影成为眼底病检查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同步造影可完成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血管造影。但在这些检查过程中,部分患常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严重甚至危及生命。为此我们对324例患行FFA、ICGA及同步造影检查的患进行观察,对检查过程中发生的副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是一种极有价值的诊断技术,为眼底病的临床诊断、治疗选择,疗效观察、预后评估以及探明发病机制等提供依据。荧光素钠毒性很小,注射后极少数人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及过敏,过敏性休克极罕见。现将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是当前诊断眼底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造影所用的荧光素钠是一种染料,无毒无害,不参与代谢和分解,进入体内后大部分与血浆球蛋白结合,2%溶解在血中经肝肾排出,少数可发生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服药对减少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将3640例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20例。对照组在造影检查前只散瞳不服药,观察组则在造影检查前除散瞳外,造影前20 min给予维生素B620mg,马来酸氯苯那敏片4 mg口服,观察造影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1%,对照组为6.7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前予预防服药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颜小焰  池淑宁 《护理研究》2004,18(2):334-334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目前已成为眼科学的重要诊断和研究工具,是眼内疾病常规的检查方法之一,常用于观察分析眼底血管形态、血液循环、眼底出血、炎症渗出的部位及范围等细微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谢燕文 《全科护理》2013,11(20):1846-1847
[目的]分析进口荧光素钠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使用进口荧光素钠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病人的病例资料,总结护理措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结果]18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检查,出现不良反应5例,其中恶心、呕吐3例,皮肤瘙痒1例,头晕、胸闷1例,经对症处理,精心护理,均顺利完成检查,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较好把握进口荧光素钠注射剂量,加强造影前、中、后的护理,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检查配合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和荧光素钠吲哚箐绿血管造影(ICGA)护理。方法:对1188例单纯行FFA检查和291例FFA加ICGA同步检查的患在检查前、中、后进行全程护理,并对造影剂的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为患行FFA、ICGA均获成功,未出现1例重度副作用。结论:护理措施正确,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使检查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护理程序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ophy,FFA)是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的常用检查技术,是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在眼内血液循环时所发出的荧光,利用装有特殊的滤光片的眼底照相机,观察并及时拍摄血液循环的动态过程,能反映出活体眼视网膜大血管至毛细血管的生理与病理情况,成为眼底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重要依据,特别是研究视网膜血管和黄斑病变,更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过程中护理配合及相关副反应的观察。方法: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126例患者分成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在造影前测量体重,根据患者的体重给予相应的注射时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的副反应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目前检查和诊断眼底疾病的重要方法,全面而细致的护理为明确诊断、提高诊断率打下良好的基础。造影前测量体重,根据患者的体重给予相应的荧光素钠注射速度,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6.
贺艳艳 《中国临床护理》2011,3(6):508-508,513
眼底荧光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是将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被检者静脉内,利用眼底照相机,观察并及时拍摄眼底循环的动态过程,它是眼底检查的重要方法,是一种极有价值的诊断技术[1],但荧光素钠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对行FFA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隽  周洁  方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443-8443
荧光素钠用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是当代眼科诊断眼科疾病常用的、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此项检查能直接反映活体视网膜大血管至毛细血管水平的生理与病理情况,对眼底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选择、预后的推断、指导光凝治疗及预测视力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帮助。现将我院2004—01/2008—06以来所做的2620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出现的9例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下称荧光造影)对眼底病的诊断、治疗、预后估计等有着独特作用,但病人接受荧光素注入后可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我科1983~1984年4月862人次荧光造影检查,有61例出现不良反应。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对象:经门诊确定需作荧光造影的病人,除外严重心、肾、肝脏疾患及药物过敏史者。  相似文献   

19.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是我国70年代开展的用于诊断研究眼底疾病的一项先进技术,是用于观察视网膜脉络膜的血管及血循环状态,在诊断治疗选择和病情观察中至今成为眼科常用的检查项目,本组通过1956例荧光造影术,深刻体会护理人员要全面了解造影过程,熟练掌握该项护理操作技术,全面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病情观察,乃是保证造影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365例老年人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的观察,发现老年人荧光素钠造影副反应率居中,为7%。26例发生副发应的病例中,表现为轻微的胃肠道反应24例,占92.4%;较重的皮肤反尖2例,占7.6%。提示:荧光素钠造影对老年人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但护理上重视造影对老年人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但护理上重视造影前老年人的心理护理,造影中密切观察副反应的发生,并给予及时的应对处理,对提高老年人造影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