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腐竹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甲醛次硫酸氢钠 (吊白块 ) ,常用做工业漂白剂、印染还原剂。其中所含甲醛属细胞原浆毒 ,对人体肾脏有损害。不法食品生产者在腐竹制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加入甲醛次硫酸氢钠 ,以改善劣质腐竹的感官性能 ,以次充好 ,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为了打击不法食品生产者的违法行为 ,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 ,对腐竹制品进行甲醛次硫酸氢钠检测有着重要意义。由于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没有相应的标准检验方法 ,为此 ,我们采用亚硫酸氢钠和甲醛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 ,对腐竹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1 实验原理甲醛…  相似文献   

2.
晏立新  谢广有 《职业与健康》2006,22(23):2065-2065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明确规定甲醛和含甲醛的化合物,禁止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法分子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甲醛或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如白糖、面粉、腐竹、粉丝、水发食品、熏制品及干制品等,以改善产品的色感和味觉,以次充好,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检测食品中的甲醛含量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在参考国标方法及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简便快速地测定腐竹等食品中甲醛的分析方法。1实验原理甲醛次硫酸氢钠易溶于水,在溶液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可分解成甲醛与亚酸氢钠。甲醛能与间苯三酚在强碱…  相似文献   

3.
粮食制品中违法使用“吊白块”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义新  朱悦  丁恩娟  郭健  李敏 《中国公共卫生》2001,17(12):1158-1158
吊白块是化工原料甲醛次硫酸氢钠的俗称。主要用于纺织业 ,具有漂白作用。该物质在加热至 6 0℃~ 70℃时 ,会分解成甲醛和二氧化琉。甲醛是剧毒物质 ,会对人体肝、肾脏造成严重危害 ,并有致癌作用。二氧化硫的毒性会刺激胃肠道并造成大脑组织的退行性变。一次食入 10 g甲醛次硫酸氢钠即可致人死亡。吊白块系非食用原料 ,属国家规定禁止加入食品范畴。不法经营者为了达到食品增白和增加韧性的目的 ,常将吊白块添加到食品中去 (主要存在于米粉、腐竹、面粉、白糖等食品中 )。加入吊白块的食品 ,人们凭视觉、味觉无法辨别 ,只有通过特殊检测…  相似文献   

4.
陈艳  任磊 《职业与健康》2006,22(15):1179-1180
甲醛溶液是一种医用防腐剂,一些食品加工或销售者为提高食品的感官性能,在腐竹、粉丝、米线和水发食品中非法添加甲醛及其化合物———吊白块。吊白块的化学名称为甲醛次硫酸氢钠,当它进入人体后,分解成甲醛及亚硫酸钠,可造成肝肾等多器官损害,严重威胁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目前,有许多方法可以测定食品中甲醛,如盐酸苯肼法、变色酸法以及乙酰丙酮法[1-3]。在样品前处理时都需要特制的蒸馏装置,而我们采用半透膜保温法进行样品前处理,用乙酰丙酮法对甲醛进行测定,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仪器与试剂①粉碎机;②723分光光度计;③电动恒温…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昆明市食品中增白剂添加情况 ,于 2 0 0 1年9月至 2 0 0 2年 2月对昆明市部分食品的增白剂含量进行了调查。1 材料与方法1 1 样品来源 样品由卫生监督部门从昆明市 6个大型超市、5个集贸市场、2 4家副食品店与饮食店、19家粮食制品厂、2家化工公司采集 ,共 2 76份。采样方式为随机抽样。1 2 方法 对全部样品进行吊白块检测 ,面粉及面条加测过氧化苯甲酰。卫法监发 [2 0 0 1]15 9号依据卫生部文件“附件 1: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和“附件 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 )的测定方法”进行 ,设阴性样…  相似文献   

6.
昆明市部分食品中吊白块等3种禁用化学物质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吊白块 (甲醛次硫酸氢钠 )、甲醛和矿物油是食品中 3种禁用的化学物质。为了解这 3种禁用的化学物质对相应食品的污染情况 ,在 2 0 0 1年对 3种禁用的化学物质进行了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吊白块 (甲醛次硫酸氢钠 ) 按卫生部卫法监发〔2 0 0 1〕 15 9号文件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检验。利用在磷酸酸性条件下对样品进行蒸馏 ,用水吸收 ,吸收液中的甲醛与乙酰丙酮及铵离子反应生成黄色物质 ,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样品采自昆明市场的 15 4件米线、卷粉、饵丝、面粉、粉丝、豆制品、米线改良剂、面包改良剂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食品加工生产中掺入增白剂,以达到漂白效果改善感官性状这一现象普遍存在。目前在食品加工中加入的增自剂种类繁多,一般有过氧化苯甲酰(benzoyl pemxide)、荧光粉、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sodium formaldehyde sulfoxtylate)、二氧化硫(SO_2)、双氧水(H_2O_2)、甲醛(formaldehyde HCHO)等。有关报道表明在加工面粉和面制品中加入的增白剂多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国家禁用的吊白块。但目前的吊白块测定方法由于面粉存在一定的甲醛本底值,因而会对结果的判断产生一定的干扰。为摸清面粉中是否加入吊白块以及了解面粉中甲醛的本底情况,我们检测了30份面粉及51份面制品中的吊白块,同时测定了20份小麦样品中的甲醛作为本底对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白皮瓜子中“吊白块”测定方法的选择及含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工业漂白剂的甲醛次硫酸氢钠(sodiun formaldehyoesulfoxylate,NaHSO2-CH2O-2H2O)俗名“吊白块”常常被非法用作食品脱色剂,据报道,近年来吊白块被非法用于粉丝、白糖、腐竹、米面等的漂白,并已引起各地卫生防疫部门的重视。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白皮瓜子中“吊白块”被用于漂白、增重也是相当普遍的,为此,专门对此作了测定方法选择及含量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市萝岗区市售食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为政府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萝岗区相对固定监测点抽检8类食品,开展12种添加剂和3种非食用物质检测。结果共抽检328份样品获得1 420个有效数据,合格267份,合格率为81.4%。主要问题是市售米面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甲醛次硫酸氢钠,蜜饯类食品甜蜜素超标率达46.2%。结论萝岗区市售食品中甜蜜素和甲醛次硫酸氢钠超标现象比较严重,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和检测能力,确保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甲醛次硫酸氢钠 (吊白块 )分子式为 :Na(HOCH2 SO2 )·2H2 O。其在水中或高温潮热环境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硫及甲醛 ,工业上常用作还原剂和漂白剂。近年来 ,一些食品生产加工者竟使用吊白块来增加食品的洁白程度 ,以吸引消费者。由于甲醛会残留在食品中 ,对人体有损害 ,因此 ,我国严禁在食品中添加吊白块。卫生部于 2 0 0 1年下发了吊白块在面粉 ,油脂中的测定方法[1] ,该方法是根据吊白块在酸性条件下可分解出甲醛以及甲醛沸点很低的特点 ,对样品加水浸泡蒸馏 ,使甲醛馏出收集后 ,在过量铵盐存在的情况下 ,甲醛与乙酰丙酮生成黄色的络合…  相似文献   

11.
闵聪  龚玲芬 《职业与健康》2003,19(10):87-87
近期 ,在全国开展的食品打假专项整治工作中 ,湖北和上海查处了几起米粉中非法使用化工原料甲醛次硫酸氢钠 (俗称“吊白块”)的案例。 2 0 0 1年 7月份北塘区卫生监督所在专项执法活动月期间 ,查处了一起违法销售内含“吊白块”营养蛋面的案例。1 发案经过2 0 0 1年 7月 2 4日 ,无锡市北塘区卫生监督所接到某消费者举报电话 ,称其在某大型超市购买的“X牌营养蛋面”颜色特白 ,怀疑掺有“吊白块”成分 ,并提供所购样品 1份。食品卫生监督员发现该营养蛋面是由北塘区卫生防疫站管辖的经营单位分装 ,即对经营场所现场监督 ,经样品检验 ,初步…  相似文献   

12.
腐竹是老少皆宜的大众健康食品。有的生产厂家在加工中加入吊白块 ,以达到脱色、增量、减少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吊白块学名为甲醛次硫酸氢钠 ,分子式为CH2 (OH)SO2 Na·2H2 O ,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我国规定禁止在食品中用作添加剂。 2 0 0 1年 10~12月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用醋酸铅试纸法定性亚硫酸盐 ,用乙酰丙酮法测甲醛的含量 ,从而达到定性、定量甲醛次硫酸氢钠的目的。经实验证明该方法科学准确 ,简单快捷 ,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1 实验部分1 1 原理[1 ]  利用吊白块具有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的特点 ,在盐酸酸…  相似文献   

13.
乙酰丙酮法测定米粉中的吊白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吊白块又名甲醛次硫酸氢钠(CH2(OH)SO3Na),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严禁在食品中使用,但不法商贩在米粉、面条、粉丝中使用屡见不鲜.目前没有测定吊白块的国家标准方法,推荐采用盐酸苯肼法[1]和变色酸法测定吊白块中甲醛,盐酸苯肼法中SO2-3存在干扰,结果偏低;变色酸法淀粉存在干扰.我们采用乙酰丙酮法和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测定米粉中吊白块,并系统研究了乙酰丙酮法的测定条件、干扰因素.结果表明,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精密度和回收率都好,而且定性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应现场测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中甲醛测定前处理的干扰问题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甲醛、甲醛次硫酸钠 (又称雕白块、吊白块 )是食品中禁用的添加剂 ,但近来许多商家为减少成本在食品加工、储存过程中滥用。为此 ,我们对米粉、冰冻海产品、白糖等大批量样品中的甲醛采用乙酰丙酮法进行了检测 ,发现食品样品处理过程中存在干扰较多。文章针对食品的成分、磷酸的用量、磷酸的浓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为食品中甲醛测定方法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乙酰丙酮法测定腐竹中甲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的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示波极谱法等,我国至今没有制定国家的标准检测方法。卫生部推荐方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尚存在不少问题。作者在应用该法对腐竹进行批量检测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尤其是对样品的前处理及样品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了改进,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作了初步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性高、准确可靠的直接测定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的方法。方法:将含吊白块的样品在酸性条件下水蒸汽蒸馏,向样品蒸馏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游离出二氧化硫和甲醛,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一种紫红色物质,于560 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值。结果:在0.02 mg~0.7 mg含量范围内,其响应值与吊白块含量呈强相关性,相关系数r=0.9996,检出限为0.005 mg,相对标准偏差为3.1%,回收率93.5%~99.7%。结论:本测定方法可直接测定食品中的吊白块,准确可靠,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7.
测定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方法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次硫酸氢钠,分子式为CH_3NaO_32H_2O,俗称吊白块、雕白块,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微溶于醇,遇稀酸即分解。在工艺上用做漂白剂,因对人体肾脏有损害,故禁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但一些食品生产者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加入甲醛次硫酸氢钠,缩减生产工艺,以次充好,谋取暴利。如:白糖、冰糖的生产;改变产品的外观和延长货架期,如:蜜枣的生产;改变食物的性状、口感,如酿皮、腐竹的生产等。为了打击不法之徒的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2001年6月份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159号文件签发了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现就此方法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8.
南宁市湿米粉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米粉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可直接食用的 ,群众喜欢的一种传统食品。长期以来 ,由于没制定其卫生标准 ,湿米粉在生产、包装、运输及贮存等各方面给卫生监督监测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潜在危害。为了解全区湿米粉生产和销售的卫生状况 ,于 1999年9月~ 2 0 0 0年 1月期间 ,分 3次对南宁市 3家较有代表性的湿米粉生产厂和 2家饮食店销售的桂林米粉进行卫生学调查 ,现就调查中有关湿米粉受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来源 广西南宁市 3家湿米粉生产厂 ,其中 2家(国营 A厂和私企 B厂…  相似文献   

19.
昆明市食品中吊白块及甲醛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吊白块,化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NaHSO2 ·CH2 O·2H2 O) ,俗名“雕白块(粉)”或“吊白块(粉)”。近年来,一些不法商贩置人们的身体健康于不顾,用吊白块和甲醛漂白面粉、米线、粉丝、豆腐皮、毛肚、鸭肠、黄喉等食品,其目的是使产品销售时间更长,重量增加,色泽、感官更好。使用掺  相似文献   

20.
目前市场上一些商家为谋取利益在面粉、米线、馒头等食品中添加吊白块(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以达到增白增重的目的但在豆腐皮中使用此种物质尚无资料报道。2001年9月我们对思茅市场销售的豆制品进行甲醛次硫酸钠检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于2001年9月14~20日经卫生监督对思茅城区市场批发、销售点随机抽样和实验室检测资料。1.2 测定方法1.2.1 定性 按王军报道面粉中违禁增白剂的快速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