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比较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病变节段≥3个)采用两种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3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10例(ACDF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治疗13例(ACCF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以及手术前后颈椎曲线深度D值变化量.结果 ACDF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0.0±31.5) min、(150.0±120.8) ml,均低于ACCF组的(150.0±42.5) min、(310.0±320.8)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术后颈椎曲线深度D值变化量为(3.1±1.4) mm,高于ACCF组的(2.3±0.9)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JOA评分差值和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4.5±1.6)分、79.3%,ACCF组分别为(4.6±1.2)分、8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出现脑脊液漏2例,经压迫及引流等治疗后恢复.ACCF组术后14d出现食管瘘并发症1例,经修补后痊愈;出现钛网移位2例,经随访获得融合.结论 ACDF与ACC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能取得良好的减压效果,术后疗效良好.ACDF与ACCF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保持颈椎生理曲度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骨折后椎体复位情况及并发症,对比椎体后凸成形术和骨填充网袋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治疗中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OVCF患者共236例,其中椎体后凸成形术组(单纯组)116例,骨填充网袋椎体后凸成形术组(网袋组)120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骨水泥形态分布情况、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角矫正度、骨水泥渗漏情况、再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 单纯组的骨水泥渗漏率(27.6%)和椎间渗漏率(20.7%)均高于网袋组(16.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水泥形态分布情况、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角矫正度、再发椎体骨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和骨填充网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复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别,但后者可以降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分析对其围术期指标、脊柱功能、椎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A组(31例,PVP治疗)和B组(31例,PKP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脊柱功能与椎体功能,以及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B组患者骨水泥用量增多,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延长;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Oswesry功能障碍指数(ODI)、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分及椎体高度压缩率均降低,B组椎体高度压缩率较A组更低;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升高,B组椎体前缘高度较A组更高;伤椎Cobb角缩小,B组较A组更小;与A组比,术后6个月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均P <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6个月JOA评分、ODI指数、RMDQ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 相似文献
4.
《社区医学杂志》2016,(1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两种微创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s)的疗效差异。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8月回顾性分析64例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PVP组33例,采用PVP治疗,PKP组31例,采用PKP治疗,观察手术一般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对比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 d和术后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S)以及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角度(Cobb角)以及后凸畸形矫正率,对比观察两组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s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比较均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VP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44.12±7.21)min、(2.21±0.39)万元]与PKP组[(58.84±6.67)min、(3.92±0.47)万元]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VP组与PKP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前、术后1 d和术后7 d VAS评分分别为(9.12±0.54)、(5.02±1.13)、(3.11±0.87)分,PKP组术前、术后1 d和术后7 d VAS评分分别为(9.08±0.57)、(5.10±1.16)、(3.04±0.69)分,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VP组术前伤椎前缘高度为(14.51±3.43)mm,伤椎Cobb角为(12.69±3.66)℃,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为(19.90±4.47)mm,伤椎Cobb角为(7.09±2.87)℃,后凸畸形矫正率为(44.13±5.79)%,PKP组术前伤椎前缘高度为(14.64±3.65)mm,伤椎Cobb角为(13.03±3.72)℃,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为(19.32±4.55)mm,伤椎Cobb角为(7.15±2.59)℃,后凸畸形矫正率为(44.12±6.09)%,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和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后凸畸形矫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10例(30.30%)骨水泥渗漏,PKP组1例(3.23%)骨水泥渗漏,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两种微创椎体成型术治疗OVCFs在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方面无明显差异,PVP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而PKP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两者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型Sky及国产球囊Pkp技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方法2005年5月-2008年1月应用椎体成形术(PVP)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83例,其中采用PVP术式17例(PVP组),Sky术式41例,国产球囊Pkp术式25例,采用经皮穿刺椎弓根或椎弓根旁入路。结果83例患者91个椎体均成功完成手术,全部患者均获随访;每个椎体骨水泥注射量为0.8—6.5ml,PVP、Sky及球囊Pkp组平均3.28ml、3.88ml、2.4ml,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36%、17%、11%,无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6—36h患者腰背部疼痛均缓解,术后3d疼痛完全消失PVP组15例(88.2%),Sky组35例(85.4%),球囊PKP组16例(64%)。PVP、Sky及球囊Pkp组术后2周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ky组术前椎体压缩率与PVP组、球囊Vk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18个月时间Sky组椎体压缩率与PVP组、球囊Pk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ky组术后18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椎体后凸角度、术后2用、6个月、18个月椎体后凸角度恢复率PVP、Sky及球囊Pk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能迅速缓解疼痛,且随访过程中疗效确切,可恢复部分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是冶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方式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S)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D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的39例纳入对照组,将行斜外侧腰椎椎体间融合术(OLIF)治疗的39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腰椎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45个椎体用经皮椎体内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行椎体成形术.结果 所有患者获3~ 12个月随访.27例患者完全缓解,5例患者部分缓解,3例患者无缓解,有效率为91.43% (32/3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止痛效果和明显的微创优点,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7,(1):79-8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保守疗法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保守疗法,试验组采取PV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Cobb角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4 h、2周、1个月,试验组的VAS评分显著下降,并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Cobb角治疗后2周、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疗法比较,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不适,保持脊柱稳定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8月至2009年12月期间采用PVP治疗的31例53个椎体转移瘤,在大C型臂X光机透视导向下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注入骨水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为有效,并观察其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1~3个月。结果 31例53个椎体PVP技术操作成功率100%,胸椎注入骨水泥2.6-4.2ml,平均注入骨水泥3.4ml,腰椎注入3.5~5.8ml,平均4.7ml。术后1个月疼痛完全缓解12例,占38.7%,部分缓解17例,占54.8%,总有效率93.5%。主要并发症为骨水泥外渗,共13个椎体发生,占24.5%,全部无症状,无疼痛加重或新的骨折发生,无肋骨骨折、截瘫、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VP治疗脊柱转移瘤手术成功率高,PVP能即刻缓解疼痛,近期疗效确切,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改良的HA义眼座1期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眼内容剜除后,球外剪断视神经,并将视神经剪除,将巩膜壳后极部及前部剪成瓣状,使HA义眼座的1/2植在巩膜腔内,1/2植在肌锥内,再将前面巩膜瓣交叉重叠缝合.结果 1例结膜裂开.未发生HA暴露、脱出及感染.义眼活动良好,矫正外形满意.结论 改良HA义眼座1期植入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Zephir半限制性钢板和Window动力性钢板结合三面皮质骨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行颈椎前路减压、保留终板三面皮质骨自体髂骨植骨、Zephir半限制性钢板或Window动力性钢板固定术患者的疗效;术后随访0.5~4.0年,观察临床功能、植骨融合率、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相邻节段退变的情况。结果 JOA评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植骨融合率100%。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维持满意,相邻节段椎间盘无明显退变,未发生内置物和植骨并发症。结论 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时,彻底减压、保留终板、三面皮质骨自体髂骨植骨和非刚性固定是保证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C5/6椎间盘髓核摘除、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C7/T1椎间隙内压力的影响。方法11具新鲜青壮年颈椎尸体标本。按测试的先后次序分为C5/6椎间盘完整组、C5/6椎间盘髓核摘除组和C5/6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组,在颈椎标本上施加轴向、侧弯、后伸、前屈分级载荷,测量各组C7/T1椎间隙内的压力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在轴向、前屈、侧弯三种工况相同载荷下,C5/6椎间盘髓核摘除组C7/T1椎间隙内的压力大于人工椎间盘组与椎间盘完整组(P〈0.05)。(2)在后伸载荷下C5/6椎间盘髓核摘除组C7/T1椎间隙内的压力和人工椎间盘组与椎间盘完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5/6人工椎间盘置换组C7/T1椎间隙内的压力在轴向、前屈、侧弯后伸四种工况下与椎间盘完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5/6颈人工椎间盘置换后C7/T1椎间隙内压与椎间盘完整时相似。(2)C5/6椎间盘髓核摘除后C7/T1椎间隙内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椎管和腰椎管狭窄同时存在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颈椎管和腰椎管狭窄同时存在的患者27例,单独颈椎手术9例,单独腰椎手术7例,颈椎及腰椎都接受手术治疗11例.结果 2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个月至8年6个月,平均49个月.以主要症状为主的患者随访16例,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6±0.2)分,提高到术后2周平均(11.7±0.3)分,术后3个月平均(13.1±0.2)分,术后6个月平均(13.5±0.2)分,术后12个月平均(13.9±0.3)分.术后12个月随访时患者改善率79.2%,优良率93.8%(15/16).结论 多节段椎管狭窄的治疗应该坚持个体化原则,分清主要及次要病灶,如果没有明显主要病灶可先行颈段手术. 相似文献
14.
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技巧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中椎动脉的保护。方法6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行CT、核磁共振成像(MRI)、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根据不同病因及椎动脉受累的影像学特点选用了7种手术方式治疗。其中横突孔切开椎动脉减压术7例,钩椎关节切除减压术8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横突孔切开椎动脉减压术8例,椎间隙植骨融合术9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椎间孔扩大术12例,前路减压及钩椎关节切除、植骨融合术10例,横突孔切开、钩椎关节切除、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术7例。结果全部患者手术经过顺利,疗效满意,总优良率为93.4%。术中误伤2例各1支椎动脉,分别行缝扎及骨块外包明胶海绵填塞压迫止血,未见明显椎动脉缺血症状。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术前应准备必须的显微器械,掌握手术技巧,对不同病因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技巧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中椎动脉的保护。方法6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行CT、核磁共振成像(MRI)、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根据不同病因及椎动脉受累的影像学特点选用了7种手术方式治疗。其中横突孔切开椎动脉减压术7例,钩椎关节切除减压术8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横突孔切开椎动脉减压术8例,椎间隙植骨融合术9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椎间孔扩大术12例,前路减压及钩椎关节切除、植骨融合术10例,横突孔切开、钩椎关节切除、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术7例。结果全部患者手术经过顺利,疗效满意,总优良率为93.4%。术中误伤2例各1支椎动脉,分别行缝扎及骨块外包明胶海绵填塞压迫止血,未见明显椎动脉缺血症状。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术前应准备必须的显微器械,掌握手术技巧,对不同病因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单纯前路或后路与后前路联合手术后的脊髓功能改善及预后状况,探讨后前路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将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9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三组:颈前路手术减压植骨钛网植入钛板内固定术121例(单纯前路手术组),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112例(单纯后路手术组),后前路联合手术65例(后前路联合手术组).行脊髓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对比三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1~7年随访,平均(4.7±1.4)年.单纯前路手术组改善率78.1%,优良率72.7%(88/121),单纯后路手术组改善率70.6%,优良率66.1%(74/1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前路联合手术组改善率86.7%,优良率83.1%(54/65),与单纯前路手术组、单纯后路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中,后前路联合手术在疗效上明显优于单纯前路手术或单纯后路手术.脊柱稳定性单纯前路手术、单纯后路手术、后前路联合手术逐一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钢板固定术后椎板铰链侧不同程度骨折的断端骨愈合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钢板固定术治疗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CT扫描结果,将椎板铰链侧骨折分为不完全骨折和完全骨折。完全骨折分为四型:Ⅰ型,骨折断端无移位或分离;Ⅱ型,骨折断端部分移位或分离;Ⅲ型,骨折断端完全移位或分离;Ⅳ型,骨折断端向椎管内移位或塌陷。观察椎板铰链侧骨折愈合情况并比较不同类型骨折愈合率的差异。结果随访12~45(21.2±5.6)个月。术后1周CT扫描395个节段,椎板铰链侧完全骨折占58.2%(230/95);其中Ⅰ型占66.1%(152/230),Ⅱ型占25.7%(59/230),Ⅲ型占6.5%(15/230),Ⅳ型占1.7%(4/230)。术后6个月不完全骨折的骨性愈合率为97.6%(161/165),高于完全骨折的80.9%(186/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不同类型完全骨折骨性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完全骨折术后骨性愈合率最低。结论椎板铰链侧完全骨折以Ⅰ型为主,完全骨折的骨性愈合率低,Ⅲ型完全骨折术后骨性愈合率最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前路手术的疗效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随访分析2003年8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颈前路手术治疗的7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MRI测量硬脊膜囊矢状径并计算膨胀恢复率,JOA法(17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及术后疗效,并统计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随访6—57个月,平均27.3个月,术后改善牢为优47例(59.5%),良11例(13.9),优良牢为73.4%。术后改善率与病程、年龄、术前功能评分、膨胀恢复牢、T2WI是否高信号有关。结论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即需手术处理,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疗效确切。病程、术前评分、膨胀恢复率及T2WI高信号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