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颞叶癫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癫类型,临床主要为精神运动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脑电图(EEG)表现一侧或双侧颞区慢波伴有棘波或尖波。较常见的原因是海马硬化或颞叶占位。手术切除效果良好,但其定位却较为复杂。传统的癫诊断主要依靠EEG,但癫波的检出率仅为50%~60%[1]。MRI的应用从形态学上发现癫病因,而磁共振波谱(MRS)则作为1种检测脑内代谢和生化成分的唯一无创性检查手段,为癫灶的定位和预后分析提供了更为有价值的信息。现将我院2例颞叶癫患儿EEG、MRI及氢质子波谱(1H-MRS)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2.
癫是小儿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其预后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对癫儿童的预后国内外已有报道,但对婴幼儿癫这方面的资料不多。我们通过对特定人群的长期随访,旨在评价婴幼儿癫的发作与智力发育及发作持续性之间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1991年1月—1997年6月在我院儿科初诊后并随访的婴幼儿期发病的癫患儿。诊断和分类按照1989年国际抗癫联盟(ILAE)制定的定义和发作分类标准。在此年龄段共有70例癫患儿,男32例,女38例,其中41例在1岁以内出现首次发作。初次发病的平均年龄为0.8岁,平均随访时间12.3年(9.0~15.4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在癫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癫患者的临床和动态脑电图资料,比较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的结果及样放电在清醒期和睡眠期出现的频率。结果46例患者动态脑电图异常为33例(71.7%),常规脑电图5例(10.9%);动态脑电图检出样放电29例(63.0%),常规脑电图检出3例(6.5%);11例在觉醒期和睡眠期均有样放电,仅见于睡眠期有18例,样放电主要出现在NREM睡眠Ⅰ~Ⅱ期;5例监测到临床发作,11例监测到非特异性脑电图异常,15例患者的癫发作类型得到了修正。结论癫患者动态脑电图的异常率和样放电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样放电在睡眠期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清醒期,主要出现在NREM睡眠Ⅰ~Ⅱ期,局灶性慢波和纺锤波减少对癫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动态脑电图有助于癫的诊断、定位和分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引起颞叶癫(TLE)的海马区胶质瘤的病理特点。方法TLE伴海马区占位患者6例,男2例,女4例,术前最长癫发作病史4年。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均为胶质瘤,其中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G)1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PA)1例,星形细胞瘤1例,少突-星形细胞瘤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均呈强阳性。术后5例癫发作消失,1例复发并行二次手术。结论以TLE为主要表现的海马区胶质瘤病理学以低级别胶质瘤常见,分型广泛,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硝安定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难治性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苯妥英钠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氯硝安定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78.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低于对照组的23.8%(P〈0.05)。结论氯硝安定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癫发作次数,防止癫持续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商品名Keppra()是一种新的抗药。已有证据表明LEV能有效用于成人部分性癫发作的治疗。为了评估LEV在儿童部分性癫发作治疗中的作用,美国和加拿大60个医学中心进行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发现LEV作为部分性癫发作的儿童患者辅助治疗不仅安全、而且能有效减少癫发作的频度。该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的《神经病学》杂志(Neurology,2006,66:1654-1660)。该研究对象为4~16岁的儿童,按照国际抗联盟关于癫分类标准有部分性发作并且经过1种或2种抗药治疗未能有效控制。筛查前的4周内至少有4次…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上通常采用抗癫药物治疗(anti-epileptic drug,AED)预防脑外伤后癫(post-traumatic epilep-sy,PTE)的发生。本研究在于评价AED对脑外伤后早期和迟发性癫发作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共有329例颅脑外伤患者纳入此项研究。105例患者予以短期AED预防性治疗2周。108例患者予以AED长期治疗(≥6个月)。另有1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伤后未行AED治疗。除死于严重脑外伤及并发症或因为药物不良反应停止AED治疗的患者外,所有入选患者均通过门诊或住院方式随访了6个月以上,观察和统计了3组患者早期和迟发性癫发生率。结果短期、长期AED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类型和机制构成比无显著差别。AED组(包括短期和长期干预)和对照组,脑外伤后1周内癫发生率分别为2.0%和7.4%(P=0.017);而长期AED治疗组和对照组,伤后1周~6个月内迟发性癫发生率分别为4.9%和5.8%(P=0.781);短期和长期AED治疗组,6个月迟发性癫发生率分别为5.1%和4.9%(P=0.948)。结论伤后AED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早期PTE的发生,但其远期预防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由于短期和长期AED组间6个月迟发性癫累积发生率差别无显著性,且长期应用AED具有副反应,因此针对颅脑外伤患者建议早期应用抗癫药物预防癫发作,而不主张长期应用抗癫药物。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癫发作后神经发生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作用,作者查阅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HIF-1α作用机制、神经发生机制、癫发生机制方面的文献,综述了HIF-1α在组织缺氧致神经发生中的作用、癫发作后的神经发生过程中缺氧的作用,归纳总结认为HIF-1α在癫发作致神经发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癫患儿视频脑电图的监测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视频脑电图在小儿癫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监测和护理。方法按照国际10-20系统对236例有癫或拟诊癫的患儿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及排除各种干扰及伪差,密切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脑电波改变,做好癫发作时的抢救及护理措施。结果 236例患儿中,确诊全面性发作者79例,部分性发作者46例,癫综合征者28例,合并其他疾病者27例。结论视频脑电图对小儿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睡眠脑电图(EEG)在癫诊断中的价值及适应证。方法:对50例癫患者进行睡眠及常规清醒EEG检查。结果:常规清醒EEG20例出现样放电,睡眠EEG35例出现样放电(P〈0.05)。样波检出率与年龄(P〈0.05),临床发作类型,睡眠周期有关。结论:常规睡眠EEG可显著提高样放电的检出率,对癫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及评价奥卡西平单药治疗成年癫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9例临床新确诊的成年癫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以奥卡西平单药治疗(OXC组),另一组予以传统抗癫药物(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等)单药治疗(AEDs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癫发作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OXC组总有效率79.6%,完全控制率为42.6%,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0.4%,且症状较轻,患者耐受性良好;AEDs组总有效率76.4%,完全控制率41.8%,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8.2%,症状多为中度,需给予对症处理或停药。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抗癫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广谱、有效、安全的新型抗癫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有600万活动性癫患者,其中20%~30%为药物难治性癫。癫的外科手术治疗为这一部分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估计约有15%的药物难治性癫患者可通过手术使发作得到控制或治愈,这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难治性癫的预后。癫手术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发作,争取最小的不良反应和改善生活质量[1]。为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精确定位致区和脑功能区,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和预后。目前我国很多医院相继开展了癫的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一、手术适应证的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管相关蛋白Ⅱ(MAP2)及突触素与癫后海马兴奋性神经网络中苔藓纤维发芽和突触重建的关系。方法:KA诱导的成年大鼠MTLE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癫发作1d,1、2、3、4周大鼠海马内MAP2、突触素的表达。结果:癫组MAP2的表达于癫发作后1周在齿状回分子层、CA3区辐射层已有上升,2周达到高峰,4周恢复接近对照组水平;突触素的表达于发作后1周在齿状回分子层和CA3区辐射层开始上升,2周时达高峰并持续至4周。结论:癫发作后海马齿状回、CA3区MAP2、突触素的表达升高,在时间和部位上的动态变化与已知的癫后MFS和突触重建的改变相一致,提示可能与突触重建有关,可作为癫后海马MFS和突触重建的间接观察指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癫癎性精神障碍的门诊患者临床症状特征。方法: 采用自编临床资料调查表,对门诊10年50例癫癎性精神障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癫癎发作时精神障碍14例,发作间期精神障碍31例,发作后精神障碍30例;各种精神障碍中癫癎大发作42例(84%),其余是癫癎小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或混合发作;其中个性改变21例,智力减退13例,精神分裂症样症状11例,冲动行为12例,性行为异常4例。结论: 癫癎性精神障碍的患者84%是癫癎大发作所致,治疗癫癎大发作对防止精神障碍发生十分重要。对个性改变、智力减退和伴有冲动行为的患者应加强监护,防范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15.
癫是一种全球性疾患,是人类古老著名疾患之一,以反复发作倾向为特征,发作时有意识丧失,运动障碍,感觉、自主神经功能、情感及精神功能障碍等。作者积累了防治癫30多年的临床经验,详细介绍了癫的基本知识、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外科治疗、中医对癫的认识、中医辨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EEG,V-EEG)在儿童非癫痫发作(non-epileptic seizures,NE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似NES病例进行V-EEG监测,并回顾性分析39例经V-EEG监测后诊断为NE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9例患儿在V-EEG监护期间均有至少一次以上发作,同步脑电图记录正常29例(74.4%),异常10例(25.6%),发作间歇期癫痫样放电1例。结论:V-EEG是诊断儿童NES及与癫痫发作鉴别的客观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癫持续状态是否存在对患儿心肌和肾功能损害。方法测定50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持续状态患者(观察组)血清心肌酶(CK、CK-MB、LHD、LDH1、AST)、肾功能(BUN、Scr)、肌钙蛋白T(cTnT)、心电图(ECG),并与45例非惊厥持续状态的惊厥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二组测定的心肌酶和肾功能比较CK、CK-MB、LDH、LDH1、BUN、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CG观察组有45例异常,对照组有3例异常,cTnT观察组39例异常,对照组45例均为正常,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持续状态(SE)可引起心肌和肾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视频脑电图在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EEG)对儿童非癫痫性发作(NE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9例经video-EEG 监测后诊断为NES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69例NES中良性肌阵挛(包括睡眠肌阵挛和清醒时的局部肌阵挛)52例,多发性抽动40例,情感性交叉擦腿动作20例,非癫痫性强直发作18例,睡眠障碍14例,偏头痛11例,癔病8例,屏气发作6例.其中NES合并癫痫4例,NES合并亚临床发作5例.结论 video-EEG对NE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分析2001年11月~2006年10月轻度胃肠炎伴发无热惊厥31例患儿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31例均为5~25个月的婴幼儿,12~24个月22例;均发生在秋、冬季;3天内发生惊厥29例,1次病程中惊厥平均发作1.4次,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仅1例呈4~5Hzθ波活动,其余脑电图均正常;脑影像学、血生化及脑脊液检查正常,惊厥停止后未行抗治疗。1例复发,复发≤ 2次,病程少于1年。全部病例无癫和热性惊厥家族史,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 轻度胃肠炎可以伴有无热惊厥,均发生在婴幼儿,多数为一过性,不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锂-匹罗卡品颞叶癫模型大鼠致后性发作的行为学特点及海马结构病理改变的动态变化。方法将所有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腹腔依次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持续状态(SE)后,观察其自发性癫发作(SRS),分别于SE后1周至10周5个不同时间点取材,Nissl染色和Timm染色分别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苔藓纤维出芽(MFS)的变化。结果注射匹罗卡品后84%的大鼠可诱发出SE,经过10~20d的缄默期后,可观察到Ⅰ~Ⅲ级的反复SRS,病理学检查可见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及齿状回内分子层MFS。结论锂-匹罗卡品颞叶癫模型与人类颞叶癫有类似发作特点及病理改变,是一种理想的颞叶癫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