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拉西地平合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原发性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拉西地平4mg/d;B组给予拉西地平4mg/d+阿托伐他汀10 mg/d.疗程6个月.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肌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6个月后左室肥厚的逆转及舒张功能指标(E、A、E/A、IVRT)改善程度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B组明显优于A组(P<0.01).结论 拉西地平合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逆转及舒张功能改善有协同作用,较单一用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常引起左心室肥厚,而左室肥厚是发生心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和逆转左室肥厚可明显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不仅能够控制血压,更重要的是要能保护靶器官,延缓和逆转左室肥厚,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本文着重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肾功能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d,阿托伐他汀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d+阿托伐他汀10mg/d口服,疗程6个月。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测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及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左室肥厚的逆转及心律失常改善程度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发挥逆转左心室肥厚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8例):不接受任何调脂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48例):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睡前服用一次。比较治疗8周前后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血脂水平,同时观察血压变化。结果经8周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血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内皮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可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妊娠相关蛋白-A(PAPP-A)与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的关系及阿托伐他汀对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 EH患者49例,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根据LVH的诊断标准将EH患者分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观察组)和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对照组)。2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干预,运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后血浆PAPP-A浓度。结果治疗前观察组PAPP-A、IVST、LVPWT、LVM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PAPP-A及LVMI、IVST、LVPWT显著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均<0.05)。经Pearson分析,PAPP-A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547,P<0.05)。结论 EH伴LVH患者PAPP-A显著升高,并且PAPP-A与LVMI呈正相关,阿托伐他汀可降低PAPP-A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血管内皮的作用。方法将60例OMI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C)组和阿托伐他汀(P)组,分别测定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管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浓度的变化,比较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表达及内皮依赖性扩张百分率(FMD%),和非内皮依赖性百分率(GTN%)。结果P组阿托伐他汀治疗6周后,TC含量较治疗前下降29%,LDH-C下降35%,HDL-C升高3%,但甘油三酯(TG)水平无明显变化,内皮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GMP-140表达受到抑制,而这种表达抑制与血胆固醇水平的改变无关。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调脂及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参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改善内皮功能达而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氟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门诊或病区36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口服拜新同30~60mg/d 来适可40mg/d,观察血压、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重量指数以及不良反应,疗程24周。结果24周末,左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下降,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氟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原发性高血压LVH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记录和分析治疗前、后血压和超声心动图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超声心动图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LVH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地改善患者血压和具有逆转LVH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谭刚  蔡力  杨秀云  郑伟  陶剑虹  李杰 《四川医学》2012,(11):1887-188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一级预防中对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只被随机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AS组)、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LS组)和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HS组),每组11只。所有兔子均作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第1d即开始予以下方案喂养:AS组予以高脂饲料120g/d喂养,LS组予以高脂饲料120g/d+阿托伐他汀2.5mg/d,HS组予以高脂饲料120g/d+阿托伐他汀5.0mg/d。饲养14周后全部处死。前期(球囊损伤前1d)以及后期(处死前1d)分别采静脉血检测循环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内皮素(En-dothelin,ET)浓度。结果前期各组间NO、E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前期相比,后期AS的NO明显降低及ET升高;后期时,与AS组比较,阿托伐他汀干预能使血清ET明显降低(P<0.01),NO升高(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这种趋势更加明显(P<0.05)。在"球囊损伤+高脂饮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三组,循环中NO与ET呈负相关(r=-0.682,P<0.01)。结论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阿托伐他汀干预可抑制ET分泌及促进NO分泌,从而达到调节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郑晓明 《当代医学》2011,17(36):144-145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氟伐他汀40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马来酸依那普利5mg,疗程均为24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IVST、LVPWT、LVDD等心脏结构指标参数及LVMI改善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3%(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能有效平稳地降压,并对左室肥厚并发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衰、猝死有明显关系,对人类危害巨大。高血压的进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期是判断高血压进展速度和程度的重要环节。左心室肥厚(LVH)是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表现之一,目前被公认为是心血管危险的重要标记,早期强化药物治疗对于延缓LVH的进展、改善心脏功能、减少死亡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衰、猝死有明显关系,对人类危害巨大。高血压的进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期是判断高血压进展速度和程度的重要环节。左心室肥厚(LVH)是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表现之一,目前被公认为是心血管危险的重要标记,早期强化药物治疗对于延缓LVH的进展、改善心脏功能、减少死亡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1、2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原发性1、2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联用组(42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给药,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联用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阿托伐他汀10 mg/d。另设30例正常血压者为正常血压组。12周后观察2组血压及血浆内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评价联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1、2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2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降低,但联用组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P<0.01)。联用组血浆内皮素-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35.9%(P<0.01),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20.6%(P<0.05);一氧化氮水平较治疗前升高100.3%(P<0.01),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62.9%(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有明显的协同降压作用,并伴随有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这可能是他汀类药物发挥协同降压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hyperlipemia,HC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近期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HCH患者136例,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血脂及血管内皮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发挥调血脂功能同时,能够显著改善HC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文敏 《当代医学》2016,(16):150-151
目的:探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行阿托伐他汀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高血压左心室肥厚9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时采用的不同方案分成2组,行单药厄贝沙坦治疗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阿托伐他汀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2组心室参数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2组治疗后LVMI、LVEF、IVST值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能够对左心室肥厚起到逆转作用,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吕君  孙敏 《河北医学》2013,19(1):128-13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126例原发性高血压并伴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患者给予察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6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W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治疗后平均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MI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效果好于单纯厄贝沙坦治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调脂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益处已逐渐被公认,如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病死率,降低总死亡率。他汀类药物防治心血管病的临床效益可能与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血压已控制在正常范围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联合受体制阻滞剂(β-blocker)、钙拮抗剂治疗。治疗组每天加服阿托伐他汀10mg,为期1年。治疗前后测血压、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12个月后,治疗组Em/Am比值上升,NT-proBNP水平下降,左室质量指数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在降压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能抑制、逆转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4 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经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1次治疗8周后血脂、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用超声检测其用药前后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与15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对照。结果 治疗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受损,治疗后ET血浆水平明显下降(P <0 . 0 1) ,EDD明显改善(P <0 .0 1) ,且EDD改善程度与血清TC、LDL -C基础值无相关性(r =0. 0 0 84、0 . 10 78,P >均0 . 0 5 )。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且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20.
曾显峰 《中原医刊》2007,34(14):74-75
目的探讨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和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合用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92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A组)和加强药物组(B组)。A组采用洛汀新降压治疗,B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和阿托伐他汀,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①治疗舒张未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重量指数(LYMI),普通组(A组)下降明显(P〈0.05),而加强药物组(B组)有更显著下降(P〈0.01)。②治疗后A组QT离散度由(484±15)ms降至(404±10)ms(P〈0,05)。B组由(47±17)ms降至(364±9)ms(P〈0.01)。结论对于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β1一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和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对左室肥厚的逆转有协同相加作用,并能显著缩短患者QT离散度,改善顸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