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替米沙坦片人体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国产替米沙坦片与进口替米沙坦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用LC-MS法,测定20名健康男性单次交叉口服参比制剂及试验制剂80mg后血浆中不同时间点的药物浓度,经SPSS软件统计拟合,计算其药物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参比制剂及试验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t_(max)、AUC_(0→96)和AUC_(0→∞)分别为:347.2±41.1和352.4±42.9 μg·L~(-1);1.1±0.25和1.1±0.21h;2910.5±289.6和2866.8±235.5 μg·h·L~(-1);3044.8±307.2和3006.4±251.3 μg·h·L~(-1)。试验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98.9±7.0)%。AUC_(0→96),C_(max)对数转换后,经双单侧t检验并计算AUC(0→96),C_(max)的90%可信区间。结论 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美托洛尔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研究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美托洛尔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4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进行随机双交叉试验,分别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美托洛尔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100 mg,采用LC—MS/ MS法测定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单剂量时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_(max)分别为(144±s 43)和(164±40)μg·L~(-1),t_(max)分别为(3.7±1.2)和(3.5±0.8)h,t_(1/2)分别为(6.0±2.5)和(4.9±2.0)h,AUC_(0~24)分别为(1 639±787)和(1 658±636)μg·h·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21)%。多剂量达稳态时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_(max)分别为(241±170)和(232±75)μg·L~(-1),c_(min)分别为(115±66)和(121±64)μg·L~(-1),t_(max)分别为(3.7±1.0)和(3.5±1.6)h,AUC_(ss)分别为(1 905±882)和(1 992±834)μg·h·L~(-1),c_(av)分别为(159±73)和(166±69)μg·L~(-1),DF分别为(77±30)%和(75±31)%。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AUC_(0~t),AUC_(0~∞)或AUC_(ss),c_(max)和t_(max)均符合生物等效性要求。结论建立的LC—MS/MS法专属、准确、灵敏度适宜。测定的美托洛尔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洛美利嗪片与参比制剂(洛美利嗪胶囊)是否生物等效。方法:男性健康受试者20名,随机分成2组,交叉口服受试制剂(洛美利嗪片)和参比制剂各40 mg,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人血清中洛美利嗪浓度,所得数据经BECS软件处理得到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洛美利嗪片与参比制剂洛美利嗪胶囊的t_(max)分别为:(2.7±s 0.3)h和(2.6±0-3)h,c_(max)分别为:(93±11)μg·L~(-1)和(90±11)μg·L~(-1),用梯形法计算所得的AUC_(0-t)分别为(435±71)μg·h·L~(-1)和(432±77)μg·h·L~(-1)。对经对数转换后的c_(max),AUC_(0-t),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及90%可信限判断,洛美利嗪片的c_(max)落在参比制剂的963%~11 1.7%范围内,AUC_(0-T)落在参比制剂的91.7%~110.6%范围内,t_(max)经非参数检验法检验无显著差异,洛美利嗪片AUC_(0-t) 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12)%。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国产恩曲他滨片和进口胶囊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按2制剂双周期的交叉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200 mg的进口恩曲他滨胶囊(参比制剂)和国产恩曲他滨片(受试制剂)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恩曲他滨的浓度,使用DAS 1.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用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c_(max)分别为(2.4±s 0.6)和(2.1±0.5)mg·L~(-1);t_(max)分别为(1.0±0.4)和(1.1±0.4)h;AUC_(0~14)分别为(9.2±1.4)和(8.7±1.1)mg·h·L~(-1);AUC_(0~∞)分别为(9.6±1.4)和(9.1±1.1)mg·h·L~(-1);t_(1/2)分别为(3.1±0.3)和(3.1±0.3)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9)%,2种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2种制剂在人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灵敏、简便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齐多夫定药物浓度,并研究2种齐多夫定胶囊(每粒100 mg,300 mg)的健康人体的药动学。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交叉口服齐多夫定参比和受试制剂各30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用3P97药动学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及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2种齐多夫定胶囊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室模型,参比制剂、受试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_(max)分别为(2 252±s 837)μ·L~(-1)和(2 300±1 099)μg·L~(-1);t_(max)分别为(0.49±0.19)h和(0.5±0.3)h;t_(1/2ke)分别为(0.93±0.19)h和(0.99±0.24)h;AUC_(0-t)分别为(2 530±452)μg·h·L~(-1)和(2 467±605)μg·h·L~(-1);AUC_(0-∞)分别为(2 689±414)μg·h·L~(-1)和(2 583±575)μg·h·L~(-1)。2制剂的AUC_(0-t),AUC_(0-∞)和c_(max)对数转换后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结果证明2种制剂生物等效。结论:该方法灵敏、便捷、准确、精密,适用于齐多夫定药动学研究;2种齐多夫定胶囊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利巴韦林2种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男性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双交叉设计试验,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单剂量口服利巴韦林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300 mg后利巴韦林的血药浓度,所得数据采用软件BAPP2.0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利巴韦林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分别为(1.4±s 0.5)h,(1.9±1.0)h;c_(max)分别为(610±183)μg·L~(-1)和(598±194);μg·L~(-1),t(1/2)分别为(38±4)h和(36±5)h,AUC_(0~96)分别为(8 035±1795)μg·h·L~(-1)和(7 868±1 756)μg·h·L~(-1)。以AUC~(0~t)计算,利巴韦林受试制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11)%,统计学结果表明2种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c_(max)、AUC_(0~t)和t_(max)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本方法准确、专属、灵敏,2种制剂在人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
穆晓涛  徐明  成小蔓 《中国药房》2012,(26):2434-2436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胶囊与替米沙坦片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国产替米沙坦胶囊(受试制剂)或进口替米沙坦片(参比制剂)80mg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二者的药动学参数,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时曲线均符合口服吸收一室模型,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K(e74.23±25.11)、(79.18±23.27)h,tma(x2.08±1.64)、(2.02±0.86)h,cma(x2.10±1.36)、(1.95±1.08)μg·mL-1,AUC0~144(h116.25±55.97)、(123.94±65.66)μg·h·mL-1。国产替米沙坦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3.80±12.24)%。经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及1-2α置信区间法统计分析,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替米沙坦胶囊与进口替米沙坦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美金刚胶囊剂与片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采用随机交叉实验设计,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单剂量口服美金刚胶囊剂与片剂各10 mg后美金刚的血浆浓度,所得数据经DAS 2.0软件处理获得各自的药动学参数。结果美金刚胶囊和片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分别为(6.1±s 2.4)和(6.6±2.6)h,c_(max)分别为(13±3)和(12±4)μg·L~(-1),t_(1/2)分别为(63±14)和(64±12)h;用梯形法计算,AUC_(0~1)分别为(902±292)和(845±256)μg·h·L~(-1);以AUC_(0~1)计算,美金刚胶囊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0±28)%。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胶囊剂与片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_(max)、AUC_(0~1)和t_(max)均无显著差异。结论2种制剂在人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
氟康唑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评价2种氟康唑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血浆样品采用液液萃取处理,HPLC内标法测定。22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口服单剂量试验品和参比品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试验品的AUC_(0→96),AUC_(0→∞),c_(max),t_(max)和T_(1/2)分别为(124.89±26.39)h·μg·mL~(-1),(148.51±39.59)h·μg·mL~(-1),(2.94±0.57)μg·mL~(-1),(2.45±1.63)h和(35.25±9.78)h;参比品的AUC_(0→96),AUC_(0→∞),c_(max),t_(max)和T_(1/2)分别为(123.06±24.94)h·μg·mL~(-3),(150.75±40.85)h·μg·mL~(-1),(2.79±0.42)μg·mL~(-1),(3.31±2.28)h和(38.06±10.77)h。试验品相对参比品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是(102.41±14.91)%(n=22)。2种氟康唑胶囊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经交叉试验方差分析示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制剂的AUC_(0→96),AUC_(0→∞)和c_(max)经双单侧t检验示90%置信区间位于有效置信区间80%~125%范围内。结论:试验品和对照品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比卡鲁胺胶囊(试验制剂)与比卡鲁胺片(参比制剂)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评价2种制剂生物等效性。方法:4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单周期平行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比卡鲁胺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5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比卡鲁胺浓度,计算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同时对比卡鲁胺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和(1-2α)置信区间分析,评价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比卡鲁胺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_(1/2)(138±s 32)和(146±27)h,t_(max)(17±5)和(17±5)h, c_(max)(911±130)和(869±115)μg·L~(-1),AUC_(0~672)(172437±39863)和(17684.2±35734)μg·h·L~(-1), AUC_(0~∞)(179457±43128)和(185270±39689)μg·h·L~(-1)。c_(max),AUC_(0~672)和AUC_(0~∞)置信区间分别为98.9%~100.7%,98.8%~100.6%和99.7%~101.7%。结论:比卡鲁胺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51%。比卡鲁胺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雷贝拉唑胶囊和片剂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胶囊和片剂的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2组,按双周期交叉口服雷贝拉唑的2种制剂,剂量40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雷贝拉唑的浓度,计算2种制剂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口服雷贝拉唑片和雷贝拉唑胶囊的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050±s470)和(1149±750)μg·L-1;tmax分别为(3.3±1.1)和(3.2±0.8)h;t12ke分别为(1.7±0.9)和(1.6±0.7)h;AUC0~t分别为(4211±3225)和(4373±3578)μg·h·L-1;AUC0~∞分别为(4340±3568)和(4478±3732)μg·h·L-1。2制剂间无显著差异(P>0.05)。雷贝拉唑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F0~t为(103±29)%。结论: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表明,雷贝拉唑胶囊和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左炔诺孕酮的浓度,并应用于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双交叉单剂量口服左炔诺孕酮参比及受试制剂1.5 mg,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法处理后,进行LC-MS测定。结果: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中药物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_(1/2)分别为(11.2±s 2.4)和(12±3)h,c_(max)分别为(9±4)和(10±5)μg·L~(-1),t_(max)分别为(2.5±0.9)和(2.5±0.9)h,AUC_(0~36)分别为(87±28)和(88±30)μg·h·L~(-1),AUC_(0~∞)分别为(94±30)和(97±32)μg·h·L~(-1);按AUC_(0~36)计算,左炔诺孕酮受试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05±21)%。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专属,可用于左炔诺孕酮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经统计学检验,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2种国产氨酚伪麻美芬片Ⅱ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按2制剂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2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中伪麻黄碱和右啡烷的浓度,使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统计分析。结果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的c_(max)分别为(6 600±s 1200),(7600±2100)μg·L~(-1);t_(max)分别为(1.1±0.6),(0.9±0.6)h;A4 UC_(0~16)分别为(27 900±4700),(28 700±4 400)μg·h·L~(-1);t(1/2)分别为(4.0±1.0),(4.2±1.4)h;伪麻黄碱的C_(max)分别为(213±33),(222±34)μg·L~(-1);t_(max)分别为(1.8±0.5),(1.6±0.6)h;AUC_(0~24)分别为(1 676±261),(1 659±282)μg·h·L~(-1);t_(1/2)分别为(4.6±0.5),(4.6±0.5)h;右啡烷的c_(max)分别为(7±4),(7.5±2.9)μg·L~(-1);t_(max)分别为(2.1±0.6),(1.9±0.7)h;AUC_(0~24)分别为(38±15),(39±12)μg·h·L~(-1);t_(1/2)分别为(6±3),(5.1±2.7)h。以AUC_(0~t)计算,受试制剂中对乙酰氡基酚、伪麻黄碱和右美沙芬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3±8)%,(100±18)%,(109±27)%,2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健康中国人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片后的药动学。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分别进行艾司西酞普兰片低(5mg)、中(10mg)、高(20mg)3种剂量水平的单剂量药动学试验,并对中间剂量进行多次给药及稳态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血浆艾司西酞普兰浓度,用DA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单剂量口服5、10和20 mg艾司西酞普兰后,主要药动学参数AUC_(0~144)分别为(219±s 49),(367±60)和(689±174)μg·h·L~(-1);AUC_(0~∞)分别为(242±64),(414±79)和(745±207)μg·h·L~(-1);c_(max)分别为(5.5±1.0),(8.8±1.3)和(21±6)μg·L~(-1);t_(max)分别为(4±3),(6±3)和(3.0±1.5)h;t_(1/2)分别为(40±11),(48±10)和(37±6)h;MRT分别为(56±13),(63±11)和(51±7)h。多剂量口服10 mg艾司西酞普兰受试制剂后,艾司西酞普兰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_(0~144)为(914±202)μg·h·L~(-1);AUC_(0~∞)为(993±214)μg·h·L~(-1);AUC_(ss)为(364±78)μg·h·L~(-1);c_(max)~(ss)为(26±4)μg·L~(-1);c(min)~(ss)为(12.4±1.1)μg·L~(-1);c_(av)~(ss)为(15±3)μg·L~(-1);DF为0.87±0.22;t_(max)为(2.6±1.7)h;t_(1/2)为(40±7)h。结论:艾司西酞普兰的体内过程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在研究剂量范围(5~20 mg)内c_(max)和AUC的增加与剂量呈正相关,t_(max)、t_(1/2)和MRT基本不受剂量变化的影响,具线性药动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赖诺普利的浓度,并用于其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以依那普利拉为内标,采用Thermo Hypersil-HyPURITY C_(18)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甲醇-乙腈(58:25:17),HPLC-MS采用电喷雾离子化(ESI),选择正离子检测模式。结果:赖诺普利在2.5~320μ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18名受试者单次服用20mg赖诺普利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_(0~48),AUC_(0~∞),t_(max),c_(max)分别为(1062±s 212)和(1055±214)μg·h·L~(-1),(1115±221)和(1136±224)μg·h·L~(-1),(6.1±0.6)和(6.1±0.5)h,(109±25)和(115±27)μg·L~(-1)。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13)%。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无杂质干扰,结果准确。测得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无显著差异,2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地氯雷他定的浓度,并应用于2种地氯雷他定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采用双周期自身随机交叉试验设计,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地氯雷他定口腔崩解片(受试制剂)和地氯雷他定片(参比制剂)10 mg,采用LC- 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地氯雷他定的浓度,利用3P97程序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对2种制剂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_(max)分别为(2.8±s 0.6)和(2.9±0.6)h,c_(max)分别为(4.8±2.1)和(5.0±2.2)μg·L~(-1),A UC_(0~96)分别为(59±30)和(58±26)μg·h·L~(-1),A UC_(0~∞)分别为(64±29)和(62±26)μg·h·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32)%。经统计学检验,2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所建立的LC-MS/MS法适合于人体血浆中地氯雷他定的测定。地氯雷他定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