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不留行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的作用。历代王不留行炮制方法很多。现代各地皆炒爆入药 ,旨在利于粉碎和有效成分煎出。《中国药典》1 995年版收载有生王不留行和炒王不留行 ,并在炒王不留行项下要求炒至大多数爆开白花。用传统炮制方法 ,劳动强度大 ,效率低 ,不能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笔者几年来从实践中探索用开停间断卧式滚筒炒药机炮制王不留行 ,爆花率符合临床用药要求。具体方法 :取王不留行拣净杂质 ,打开炒药机开关 ,用武火将炒药机加热至 1 60℃时 ,改用文火。将温度控制在此范围 ,王不留行倒入炒药机锅内 ,数秒钟后把炒药机停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炮制对王不留行中王不留行环肽A,B,E含量的影响,探索王不留行的炮制机制。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王不留行中王不留行环肽A,B,E含量的方法,采用Acclaim~(TM)120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8 min,32%A;8~13 min,32%~60%A;13~20 min,60%~70%A),流速1 m L·min~(- 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40℃,进样量10μL。分析炮制前后王不留行环肽A,B,E含量及溶出率的变化。结果:炮制前后,王不留行环肽A,B,E在王不留行中含量差异较小,炮制前分别为0.035%,0.009%,0.017%,炮制后分别为0.033%,0.009%,0.015%;但3个成分的水煎溶出率分别升高了13.2%,5.3%,17.4%。结论:炮制对王不留行环肽A,B,E含量的影响较小,但炮制后3个成分的水煎溶出率均有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炮制对王不留行中刺桐碱及黄酮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探索炮制对王不留行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炮制前后王不留行中刺桐碱、王不留行黄酮苷、肥皂草苷、异牡荆素-2″-O-阿拉伯糖苷和王不留行黄酮苷H的含量及水煎溶出率,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2 min,13%A;12~18 min,17%A;18~30 min,20%A),检测波长280 nm。结果:炮制前,这5个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3%,0.70%,0.018%,0.051%,0.11%,炮制后则分别为0.12%,0.52%,0.016%,0.098%,0.091%;5个成分的水煎溶出率分别升高了7.7%,10.2%,10.8%,11.4%,17.8%。结论:炮制后异牡荆素-2″-O-阿拉伯糖苷含量有较大幅度上升,而王不留行黄酮苷含量有较大下降,其余成分含量有少量下降。炮制对王不留行中刺桐碱及黄酮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但炮制后这些成分的水煎溶出率均上升。  相似文献   

4.
王不留行炮制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耀翠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2):725-725
先将净王不留行置于大的容器内,均匀喷洒清水,每100kg王不留行用清水3kg~4kg,拌匀,闷润2h。然后用中火将锅加热至手离锅底10cm处有炽热感,约160℃,投入王不留行,中速拌炒,每分钟约拌60余次,2min后爆烈声大起时,再快速拌炒约25s,每分钟大约拌80余次,立即改用文火,并迅速出锅,放凉即可。其润炒爆花率可达95%,比传统清炒炮制法提高38%左右。且爆花粒大,色白均匀又美观,无焦化或僵化现象。润炒爆花率高,使药物易粉碎或煎出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炮制前后王不留行中Vaccarin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UPLC法测定王不留行中Vaccarin的含量,色谱柱为BEH C18(100mm×2.1mm,1.7μm),以0.3%磷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流速为0.2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梯度洗脱(0~4min,10%→20%B;4~10min,20%→45%B),柱温为35℃。结果:Vaccarin在生品王不留行中含量较高,而炮制后其含量大幅降低。结论:炮制前后王不留行中Vaccarin的含量可发生明显变化,临床用药时需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6.
郭长强  苏德民  王立春 《中药材》2000,23(5):301-303
对王不留行十几年来的炮制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为提高王不留行炮制技术,保证和提高其饮片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罐疗法的物理参数包括压力、时间、温度,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关于罐疗法的临床应用及科研应对其中关键的参数(留罐时间和负压值)进行量化。该文通过文献检索和资料整理研究罐疗法的物理参数,发现罐疗法留罐时间约为10 min,这与传统罐疗法的经验相似;负压水平为﹣0.06 MPa,在留罐6 min后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建议以﹣0.05 MPa为安全负压,因为这个负压水平引起的皮肤血流量变化最大;罐内温度是伴随罐内负压变化而变化的一个物理量,温度不是罐疗法起效的主要因素,而只是一个结果。未来罐疗法必须具备有负压的自动动态检测功能,才能适应临床及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对20 年来有关王不留行的炮制技术、技巧的专论进行简述,为王不留行炮制技术及饮片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不留行现代炮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军  禹庆  李光才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628-629
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 ,功能活血通经、下乳消肿 ,主含王不留行苷、棉根皂苷元、多种单糖等成分 ,具有抗早孕、抗肿瘤、兴奋子宫、促进乳汁分泌等药理作用。现代研究表明 ,王不留行炒爆花后入药 ,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且走散力较强 ,长于活血通经、下乳、通淋。1 炮制工艺研究刘灿坤 [11] 报道 ,王不留行全国均以清炒为主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煎出效果 ,炒制的质量要求是多数爆花。为了提高王不留行的爆花率 ,黄庆亮 [1]用膨化法 (爆米花机类 )炮制王不留行 ,成品外观色泽美 ,爆花率高 ,无焦粒和阴阳粒等。曹子文 [2 ] 利…  相似文献   

10.
王不留行炮制新工艺-湿炒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古至今王不留行炮制均采用清炒法。该法炮制出来的王不留行爆花率有时不高,难达到药品标准规定.而且还会出现僵化、焦化等现象。既影响外观.又影响临床疗效。笔者根据多年工作总结,试用湿炒法。经多年实践证明,此法炮制的王不留行爆花率高,可达95%以上,比传统清炒法提高40%以上,且爆花粒大,色白,均匀,美观,无焦化、僵化等现象。易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临床疗效。现将该新法简介如下,供制定新的炮制规范参考,同时供同行炮制王不留行借鉴。方法:取净王不留行置纱布袋中用清水冲洗后,用中火将锅加热至160℃左右,将…  相似文献   

11.
王不留行烤制法和清炒法的对比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不留行一向用传统的清炒法炮制。近来我们用红外线烘箱烤制王不留行,并与清炒法进行了对比。现将实验结果报道于后。一、实验材料及仪器1.王不留行购于济南药材批发站。2.远红外线烘箱为广州冶金机械厂产品。二、方法及结果清炒法按198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14页清炒法项下进行炮制。烤制法接通电源,将铝盘或铁盘置烘箱内预热,当烘箱温度达到190~210℃时,迅速将干王不留行撒在盘内成单层散开状,尽量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鉴定未炮制和炮制过的王不留行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后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组成和含量.结果:未炮制王不留行中鉴定出24个化合物,占样品总量的98.77%,全部为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油酸(44.04%),亚油酸(36.1%)和棕榈酸(10.11%).炮制王不留行中鉴定出23个化合物,占样品总量的95.43%,其中脂肪酸成分的量占95.36%,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油酸(30.9%),亚油酸(24.4%),二十二碳烯酸(22.7%).结论:王不留行脂溶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优势;未炮制和炮制王不留行的脂溶性成分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介绍王不留行子机器爆花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不留行子的爆花工艺要求甚严,技术性强。笔者经将炒药机改装后,可以用机器爆花,而且还能连续操作。设备:卧式滚筒型炒药机,机口直径56cm,长121cm,转速14d/min,槽管长150cm,燃料用煤。操作:倒开炒药机,用中火将滚筒烧至180℃左右,先用少量王不留行子试锅,以能在10~15s内开花为宜,保持锅温。将王不留行子沿槽管滑至滚筒底,此时王不留行子随炒药机的转动而边爆花边退出,整个过程需时15s左右。当进料速度为10g  相似文献   

14.
王不留行,是一味治疗产后乳络不通、乳汁不下,血滞经闭、痛经,以及痛肿、恶疮的良药。但其黑种皮坚硬,在干品炒爆时易焦化,或难以爆花,从而影响疗效。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王不留行的炮制方法加以改进。笔者的炮制方法是:炒王不留行时先用武火将锅加热至稍现热焰,再将王不留行放入锅内,并且速用中药炮制专用条帚蘸水撒  相似文献   

15.
悬火法拔罐是将特制的螺旋型悬火架置于罐内 ,把浸上适量酒精 (以不滴为度 )的棉球穿卡在悬火架的小环上 ,点燃后扣在欲拔部位上 ,即可将罐吸住 ,见图 1。可以在平面、立面施拔 ,不受体位限制 ,尤其适合自拔可以够到的颈、肩、背、腰、臀等部位 ;棉球固定在悬火架中心燃烧 ,无跌落烧烫肌肤之虞 ;棉球在罐内燃烧 ,不仅在扣罐前通过燃烧罐内氧气和温升使罐内空气体积膨胀挤出罐内部分气体 ,而且在罐口接触皮肤后 ,棉球仍可燃烧 ,使罐内剩余空气中的氧气燃尽。这样罐内气体中的分子密度变小 ,随着温度的下降就可形成较强的负压吸拔力。螺旋型悬…  相似文献   

16.
<正> 王不留行按《中国药典》七七年版和《中药炮制学》的炮制方法:除去杂质,用文火或微火炒至大多数爆成白花。《中药饮片炮制述要》的方法用微火加热翻炒至鼓起,爆裂(约60~70%爆白花)时,取出,摊晾凉。笔者经操作认为:用文火、微火炒,种子容易泛潮而会导致种子变僵,大多数难以爆花。为了提高王不留行的爆花率,其临床具体操作是:除去杂质,炒前置炕房炕或晒  相似文献   

17.
黄月莲 《中国针灸》2008,28(5):375-377
沙特式拔罐放血疗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充分暴露放血的部位,主要在背部及颈项部(相当于中医针灸的膈俞、风池、大椎穴及阿是穴)放血。剃除局部的毛发后在相关腧穴上拔罐5~10分钟,起罐后用75%酒精消毒放血局部、罐口及其内壁。术者戴上无菌手套及口罩,用一次性手术刀片在充血的罐印内划破表皮10刀左右,即刻在局部再次拔罐,此时血液便涌出流入罐内,5~10分钟罐内血液凝固后起罐,再用75%酒精清洁刀口以外的血迹,2%碘酊消毒刀口局部,覆盖消毒纱布并用胶布固定24小时。适应范围:保健、预防疾病,治疗由实热、瘀血及气滞引起的病症。  相似文献   

18.
以"罐斑"为主题词或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20日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比较罐内负压、拔罐时间、罐内温度以及其他影响罐斑形成因素的设定特点,并对其进行梳理与总结。罐内负压与拔罐时间都存在单因素考虑时的最佳刺激量。负压与时间、负压与温度交互考虑时的最佳组合有待研究。罐斑诊病的显色标准国内尚未统一,可从分析其颜色特征及颜色光谱着手展开。目前此类文献在诸如罐内负压与温度的测量、受试者的选取标准等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关于罐斑的实验研究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可借助相关仪器对罐斑的临床效应、生物学机制等进行多角度探究。  相似文献   

19.
炒王不留行配方颗粒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炒王不留行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为炒王不留行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Boston 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nm,流动相为甲醇(A)-0.3%的磷酸水溶液(B),采用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为:0~30min(10%~40%A),30~40min(40%A),40~44min(40%~45%A)。结果:建立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10批炒王不留行配方颗粒相似度大于0.95。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炒王不留行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20.
初探王不留行炮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王不留行爆花率为质控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初步探讨其炒制工艺。结果以A2B2C2D1为王不留行较为合理的炒制方法,即在中小型铁锅中炒制,以每次投药量250~500g,用文武火,温度控制在120~130℃,炒制5~7min,其爆花率达95%以上的炮制工艺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