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CT与脑管造影检查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例小儿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脑血管造影及CT检查描述了本病的特点,认为CT扫描示大小不等的多性梗塞对该病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本组20例CT扫描所示脑梗塞主要发生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15,CT表现为额,颞,顶外形不一的低密度区与6例脑血管造影显示A1段M1段狭窄或闭塞相符。CT扫描简便,可直接观察到脑梗塞的部位,范围与形态,患儿无痛苦,易被患儿及其家长所接受,这些均优于  相似文献   

2.
左旋咪唑治疗钩端螺旋体性脑动脉炎3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应用左旋咪唑(LMS)治疗钩端螺旋体性脑动脉炎(以下简称钩脑)35例,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钩端螺旋体病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 ,男 ,12岁 ,因发热、头痛 13d ,伴呕吐、腹痛 5d入院。 1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 39℃左右 ,同时诉头痛剧烈 ,无咳嗽、流涕和抽搐。 7d出现恶心、呕吐 10余次每天 ,非喷射样。全腹痛 ,结膜红 ,颜面出现少许红色皮疹。患儿发病以来精神差 ,乏力 ,大便 2~ 3次 /d ,稀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15例小儿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脑血管造影及CT扫描检查描述了本病的特点,并对该病的病理改变、病程及治疗进行了讨论。本文提出CT扫描示有大小不等的脑梗塞灶,对该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并认为CT扫描可直接观察病变的部位、范围与形态,从而迅速获得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还可判断病人的预后,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硬膜下积液为首要表现的钩端螺旋体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野  郑帼  于毅  缪红军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2):1692-1692,1714
患儿,女,11岁,因头痛2周、加重伴发热2d入院。入院前2周出现左额颞顶部钝痛,近2d加重,伴发热,热峰39.8qC,热型不规则,1d前出现右侧肢体乏力,不能持物,时有口角及右侧肢体抽动,发作数秒后可自行缓解。在当地治疗效差转入本科。有结核密切接触史,否认其他疫水接触史。入院查体:神志清,反应欠佳,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儿童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415例。根据临床特征分为:偏瘫型226例,双偏瘫型109例,癫痫型45例,颅内出血型16例,假脑瘤型14例及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型5例。钩体血清学检查全组均有补体或显凝试验中的一项或两项阳性。脑血管造影及脑病理学检查均示明显改变。本组中281例经治疗痊愈67例,明显好转及好转分别为53、130例,无效24例,死亡7例。本文并对本病有关症状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19例儿童脑动脉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多发性,节段性脑动脉狭窄与临床的关系,认为脑动脉狭窄为一持续存在的病理过程,无论症状出现与否,发生脑梗塞的危险性依然存在,故应注意脑动脉炎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8.
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下降,钩体性脑动脉炎少见。我院自1976至1995年共收治31例,占钩体病发病率0.2%。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5岁3例,~10岁16例,~14岁12例。临床  相似文献   

9.
1998年本县发生洪灾后,我院收治钩端螺旋体病患儿4例 ,按诊断分型属肺弥漫性出血型。男3例 ,女1例 ;年龄13.7岁~14岁 ;病程2天~3天。诊断依据 :①有疫水接触史 ;②发热、乏力、肌肉酸痛 ;③眼球结膜下出血 ;④局部淋巴结肿大 (2例 ) ;⑤腓肠肌压痛明显 ;⑥X线胸片示两肺广泛点片状阴影 ;⑦外周血白细胞升高。此外入院时患儿均见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烦躁 ,两肺均闻及较密集的中小湿罗音 ,出现不同程度的咳血。入院后给予青霉素钠400万U +5 %葡萄糖盐水250ml静滴 ,(40~45)滴/min ,每4小时1次,连用…  相似文献   

10.
我县地处淮河流域,为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疫区。此病在我国成人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下降,但小儿反而有增多趋势,在小儿主要表现为脑动脉炎型,现将我院1986年至1992年收治的24例小儿钩端螺旋体性脑动脉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54例经临床及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确诊为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LCA)患儿的临床、数字减影脑动脉造影(IADSA)、CT、经颅多普勒脑彩超(TCD)结果进行分析。其发病时间以9月份至次年1月份为多(87.0%),临床表现以偏瘫、单肢瘫、交替瘫、感觉障碍、言语障碍、颅内压缩高为主。22例在C型臂数字减影机下行IADSA检查全部有脑动脉  相似文献   

12.
我院应用左旋咪唑(LMS)治疗钩端螺旋体性脑动脉炎(以下简称钩脑)35例,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35例钩脑患儿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3~12a;均为首发病例。其中秋季发病15例,冬季发病20例;偏瘫型25例,双偏瘫型8例,其他类型2例;卒中样发病20例,渐进样发病12例,反复多变样发病3例。35例均查血显凝试验,其中21例显凝试验阳性(60%)。二、诊断标准1.来自淮河流域种植水稻的疫区,秋冬季发病。2.具有脑血管病损的临床表现,临床资料可以除外脑动脉硬化、风湿、外伤、中毒及其他感染性脑动脉炎。3.脑…  相似文献   

13.
例 1:男 ,12岁。因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伴第二性征发育 1年入院。检查 :外生殖器成人型。神经系统查体 :左侧鼻唇沟变浅 ,伸舌左偏 ,左侧肢体肌力IV级 ,右侧肌力V级 ,左侧共济运动失调 ,双侧巴宾斯基征 ( )。MRI示 :右侧内囊区 4.7cm× 5 .2cm× 5 .0cm ,同侧脑室受压 ,中线结构左移 ,不均匀强化。术前AFP 4.5ng/ml。全麻下手术全切肿瘤 ,肿瘤暗红色 ,鱼肉状 ,质软 ,血运丰富 ,周围分界尚清。病理诊断 :间变性精原细胞瘤。例 2 :男 ,10岁。因头痛 2年 ,第二性征发育 1年入院。检查 :第二性征发育 ,肌肉发达。神经系统检查 :…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例小儿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脑血管造影及CT检查描述了本病的特点,认为CT扫描示大小不等的多发性梗塞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值价。本组20例CT扫描所示脑梗塞主要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15例,CT表现为额、颞、顶区外形不一的低密度区与6例脑血管造影显示A_1段M_1段狭窄或闭塞相符。CT扫描简便,可直接观察到脑梗塞的部位、范围与形态,患儿无痛苦,易被患儿及其家长所接受,这些均优于脑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5.
气管、支气管异物69例青海省儿童医院(810007)蔡晶娟小儿呼吸道异物吸人以婴幼儿为多。常常以突发性呛咳或呼吸急促就诊.现将我院气管、支气管异物69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我院1986年2月~1995年9月收治气管及支气管异物69例,其中男42例,女2...  相似文献   

16.
17.
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及病理超微结构观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患儿 ,男 ,2 .5a。因四肢无力伴语言、智力减退 4个月入院。双手握物无力 ,不能上举 ,行走不稳 ,易跌倒 ,下蹲后不能站起 ,卧床后不能翻身起床。伴有智力减退、语言障碍及构音不清。起病同时出现颜面、躯干皮肤色素增深。入院体检 :体温 37℃ ,脉搏 12 0次 /min ,血压 80 / 5 0mmHg。智力较同龄儿低下 ,构音不清 ,颜面、躯干皮肤色素沉着。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Ⅲ级 ,近端重于远端。双膝反射未引出 ,病理征阴性。血钙、磷、碱性磷酸酶 ,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α 羟丁酸酶、肝肾功能均正常。血…  相似文献   

18.
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PAN)是一种少见疾病,平均发病年龄大于40岁。该病主要累及中小肌性动脉,以血管中层改变最为明显,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可损伤各个组织器官的血管,所以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常见有发热、皮疹和受累器官功能障碍等[1]。本病在儿童期发病更少见,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于2010年收治了1例PAN患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以睡眠呼吸暂停为突出症状的线粒体脑肌病一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线粒体病同时累及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时,称为线粒体脑肌病。我们收治了1例以睡眠呼吸暂停为突出症状的线粒体脑肌病患儿,报告如下。患儿男,11岁,因反复夜间睡眠中呼吸困难2周入本院。入院前10个月,患儿听力下降,双下肢乏力,行走数米即感疲劳。入院前2周患儿...  相似文献   

20.
儿童并殖吸虫脑病五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并殖吸虫脑病五例报告曹励之覃遵科肺吸虫病是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小儿患者的脑作者单位:410008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儿科(曹励之);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覃遵科)部病变较成人为多,临床容易误诊,现将我科近年确诊的5例报告如下。癫痫型:患儿男,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