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改良B-Lynch缝合术处理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改良B—Lynch缝合术是处理方法之一。我们用改良B—Lynch缝合术处理剖宫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26例,25例避免了子宫切除,有效率达96.2%。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术中的子宫切除术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指产前、产时 (含剖宫产术中 )及产后切除子宫的手术[1] 。剖宫产同时切除子宫者称剖宫产子宫切除术 (cesareanhysterectomy) [2 ] 。这种手术通常是因剖宫产术中发生危急情况而采取的紧急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控制一些因素引起的顽固性子宫出血或感染等。此种术式的手术率各医院报道不一 ,近年来其适应证范围有扩大的趋势。由于妊娠后子宫及盆腔内相邻器官的组织结构和解剖形态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使剖宫产子宫切除术较妇科子宫切除术更复杂 ,操作也略有不同[3 ] 。1 适应证1 1 急症手术指征1 1 1 …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术是产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术干预措施,但术后可能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远期并发症,且有报道部分病例发生癌变、预后较差;目前国内外对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尚无专项指南及专家共识,文章针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个临床关注点,探讨剖宫产术中无瘤防御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指征、术式及分娩方式。方法:对19例做了子宫切除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子宫切除,其中胎盘因素占首位(8例,42.1%)。结论:子宫切除是抢救产科大出血,挽救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随着剖宫产术率升高 ,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人数增加。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无疑增加了难度和风险。目前 ,绝大多数医院采用新式剖宫产术[1] ,它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美观等优点。但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比较有剖宫产术史与无妇产科手术史全子宫切除患者术中、术后情况 ,以探讨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以本院 1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 5月有剖宫产术史患子宫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者共 5 1例作为研究组 ,其中 2 4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均为腹壁纵切口 ,…  相似文献   

6.
我院1963~1989年间因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75例,发生率为0.14%,其中剖宫产并子宫切除57例,占剖宫产术的0.61%;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18例,占阴道分娩的0.01%。75例子宫切除指征:胎盘因素居第1位,共40例,其中胎盘植入17例,胎盘早剥14例,前置胎盘9例。子宫破裂居第2位,共25例,其中子宫疤痕破裂11例。子宫肌瘤居第3位,共4例。75例中全宫切除15例,次全切除60例。本组存活新生儿30例,宫内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45例,因产儿死亡率600‰,无产妇死亡。作者认为:人工流产及剖宫产是发生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因素,要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必须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剖宫产技术,尽量减少胎盘早剥、子宫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子宫切口单层缝合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剖宫产术子宫切口单层缝合法杨瑞兰,俞建礼,谢桂兰,田成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切口的缝合通常用双层缝合法。有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率为0.40%~1.26% ̄[1]。我们考虑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可能与缝合层次有关。我院自1988年始改用子宫下...  相似文献   

8.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问质侵入子宫肌层而引起的子宫肌层增生性病变,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发病率从8.8%~31.0%不等。对无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或者子宫内膜切除(或破坏)术,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子宫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术。由于子宫腺肌病病变广泛且与正常肌层无明显界限,故手术切除难以彻底,失败率及复发率高。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有效改善子宫腺肌病的症状,但由于子宫腺肌病常常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因此仍有近20%的病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无效。本研究对比了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切除术+子宫动脉阻断术(uterine artery blockage,UAB)与单纯子宫腺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旨在评价UAB在子宫腺肌病痛经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属于产科危重症,其可能导致产时大量出血,是产时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类患者剖宫产术中可能发生胎盘剥离面大量出血及难治性子宫颈出血,是术中止血的重点及难点。可采取的止血措施主要包括血管阻断术、子宫压迫缝合术及宫腔填塞术三大类。其中的子宫压迫缝合术具有易于快速实施的优点,往往作为基础的手术止血方式,尤其子宫下段-子宫颈压迫缝合术近年来得到较多的研究,在剖宫产术中显示出较好的止血效果。本文回顾及总结了近十年来报道的子宫下段-子宫颈压迫缝合术,对其在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各术式的止血特点、手术技巧及优缺点、多种术式及止血方法的综合应用等进行了综述,以期能为该类患者术中止血方式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及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多采取剖宫产结束妊娠,特别是中央性前置胎盘及合并产前出血的患者。剖宫产术时,由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胎盘剥离后子宫收缩差,血窦不易闭合,易出血不止,有时无法控制,是产科急诊切除子宫的指征之一。近年我们在子宫胎盘剥离面局部多点注射催产素法控制剖官产术中前置胎盘剥离出血及产后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失血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肠线局部连续缝合,间断加强止血,效果满意,术中术后未见明显副反应与并发症。结论:正确及时地判断和处理剖宫产术中出血能有效防止子宫切除、产妇死亡等不良后果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年间共34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分娩后子宫切除率是阴道分娩的5.2倍,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因素以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居首位。结论要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关键在于提高妇产科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围产期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加大计划生育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n scar pregnancy,CSP)的诊治决策。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12年8月因CSP住院治疗的患者51例,统计患者剖宫产指征、次数、术后恢复情况及发病时间。针对患者具体病情采用清官、子宫动脉栓塞、宫腹腔镜诊治、经阴道病灶切除及子宫切除等方式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经超声诊断。患病距上次剖宫产时间5-147个月,平均(60.5±9.5)个月。妊娠2-6次,除10例(19.61%)为临产后剖宫产外,41例(80.39%)为未临产选择性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48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成功:其中8例超声监测下单纯清官、19例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8例在腹腔镜或宫、腹腔镜联合监测下清官、11例行宫颈局部注射或深部肌内注射甲氨蝶呤、2例经阴道行子宫前壁修补术,另3例切除子宫(其中1例死亡)。结论:CSP属高危妊娠,早期诊断、谨慎处理至关重要。超声是诊断CS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的时间、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9~2002年46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溃疡,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发生时间以剖宫产术后3周以上者占多数(78.3%),部分病例(36.9%)在6周以上。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时间不应局限于产褥期内,其主要病因是子宫切口感染、溃疡。对病因的诊断、防治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胎盘粘连或植入是产科严重并发症,是导致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胎盘粘连和植入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剖宫产术中针对胎盘粘连及植入,采取钳刮、缝扎、纱布压迫、官腔纱条填塞等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减少出血,而且尽可能地避免了切除子宫。术后予以药物辅助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新式剖宫产术的改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耻骨联合上2.5~3cm沿半月形腹壁横沟做横弧形切口,钝性分离脂肪层及筋膜,将腹直肌与筋膜游离开,钝性撕开腹直肌与腹膜,取子宫下段高位切口,可吸收线单层连续锁扣缝合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可吸收线缝合腹直肌前鞘,4号丝线将皮下脂肪及皮肤缝合3针。与传统式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在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方面,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改良式剖宫产术在以上各项中所用时间最短,出血量最少(P〈0.05或P〈0.01),其后依次是新式剖宫产术和传统式剖宫产术;术后排气时间、坐起喂奶时间,改良式剖官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差异无显著性,但两者均优于传统式剖宫产术(P〈0.05)。结论 改良式剖宫产术操作简单,优点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五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发生再次妊娠的几率增加,胚胎种植于子宫瘢痕处虽发生率很低,却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往往不能早期诊断并盲目清官导致大出血,甚至切除子宫,使患者失去了生育功能。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4年7月间,共收治了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患者,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无一例子宫切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当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在产后出血常见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的病因,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因此积极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我院将卡孕栓(PGF2α)用于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说明应严格控制剖宫产手术指针。方法:通过对我院自己经管的1例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子宫切除进行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剖宫产术中难以控制的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结论:我们应严格控制剖宫产手术指针,提倡自然分娩,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20.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产后出血导致的子宫切除率为0.14%,其中48.9%为前置胎盘、29.8%为宫缩乏力、8.5%为宫颈撕裂、12.8%为其他原因;经产妇子宫切除者中58.8%源于胎盘因素,初产妇69.2%源于宫缩乏力。近几年来,在产后出血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降低产后出血死亡率的同时,降低子宫切除率以保持器宫完整性。对于产后出血,在用宫缩剂无效情况下,临床常用的方法有:宫腔纱布填塞、子宫动脉结扎、髂内动脉结扎、高选择性动脉栓塞以及子宫切除术等,但以上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效果不佳或造成患者丧失生育功能等缺陷,故寻求一种简便、高效、易于推广的方法显得尤为迫切,这也是产科工作者一直都很关注的课题。子宫压迫缝合术(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一系列新方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