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肥西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总结疫情控制的有效经验。方法对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和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疫情高发的原因和控制的对策。结果2004年至2007年,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8年明显下降。发病以学生为主,呈现高度散发的形式。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是医疗机构特别村卫生站报告意识增强以及疾病本身流行病学特征及性质。采取宣传教育、隔离病人、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控制措施后,发病率明显下降。结论根据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点,采取宣传教育、隔离病人、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措施,是控制该病发生和发展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西安市新城区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发病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西安市新城区20062008年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合计报告腮腺炎484例,年均发病率为27.89/10万。其中,2006年发病153例,发病率为26.63/10万;2007年发病127例,发病率为21.93/10万;2008年发病204例,发病率为35.06/10万。484例病人,发病时间为13月的87例(占17.98%),46月的172例(占35.54%),79月的90例(占18.60%),1012月的135例(占27.89%);314岁占85.12%。年均发病率,男性为32.31/10万,女性为23.29/10万(P〉0.05)。[结论]新城区腮腺炎发病率略高于全国发病水平,有上升趋势,314岁是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岛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利用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包括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流行性腮腺炎监测系统,对2004~2008年青岛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4 503例,年平均发病率11.91/105,其中2006年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23.92/105;其发病特点是:全年均有发病,以4~7月份为多,人群主要分布在学生、托幼儿童,以10~15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最高.[结论]应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控制腮腺炎流行的有效方法,青岛市预防流行件腮腺炎的重点在于6岁儿童即第二针的复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滨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滨州市2006~2007流腮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2006~2007年合计报告流腮353例,年均发病率为4.74/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分布于7县(区),不同县(区)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以散发为主(占87.82%)。1月、12月和5~7月发病200例,占病例总数的56.56% 1~15岁发病312例,占88.38% 男女性别比为2.18 学生、散居儿童分别占62.04%、17.84% 353例病例中有免疫史者67例,占18.98% 不详者200例,占56.65%。[结论]滨州市近两年流腮发病有上升趋势。应采取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控制流腮的发病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淮北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动态,为控制其流行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淮北市流行性腮腺炎网络直报的疫情特点。结果4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908例,2007、2008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1.09/10万、69.38/10万,明显高于2005、2006年发病率(8.46/10万、16.73/10万),市区(相山区)平均发病率为105.67/10万,高于郊区(烈山区20.88/10万、杜集区25.51/10万),濉溪县最低为15.59/10万。70.6%的病例年龄分布在6~15岁,主要是小学生。结论应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有效措施,削平流行高峰。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湖北省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北省2006~2008年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6~2008年共报告腮腺炎32175例,年发病率分别为19.28/10万、15.22/10万、21.80/10万。0~14岁组占87.28%;春夏季发病占58.45%。结论湖北省2006年及2008年腮腺炎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黔西南州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1年黔西南州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6 331例,年均发病率为26.02/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在春末夏初和冬季出现2个发病高峰.3~14岁为高发年龄段,占总病例数的89.04%.发病以学生(占63.54%)为主,其次是散居儿童(17.77%)和幼托儿童(12.54%).结论 学生、幼托儿童是防控的重点人群,学校和幼托机构是防控的重点场所,应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减少发病数,降低发病率;加强晨检、因病缺勤追踪等卫生制度的落实,防止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应用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控制流腮流行的有效方法。但流腮疫苗未纳入免疫程序,接种资料不完整,制约了流腮疫苗的推广。为了解合肥市近年来流腮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探讨流腮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程序的必要性,为今后科学制定适合合肥市的流腮控制规划提供依据,现将合肥市2008年流腮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健  廖学舟 《职业与健康》2012,28(6):727-728
目的了解鄂州市2008—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鄂州市2008—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鄂州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68例,年均发病率为19.05/10万,其中2008、2009和2010年分别报告病例396例、59例和113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0.08/10万、5.93/10万和11.32/10万。流行性腮腺炎具有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发病主要集中在14岁以下幼托儿童和学生,共报告病例511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9.96%;其中,7~14岁组发病最多,共报告发病329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57.92%。结论幼托机构和学校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的重点单位。  相似文献   

10.
2004~2006年聊城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聊城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06年聊城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6年共发生腮腺炎病例1 166例,平均发病率为6.96/10万。全市8个县(市、区)均有发病。东昌府区和阳谷县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1.46/10万、10.80/10万。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月及4~7月合计发病780例,占66.89%;以15岁以下学生为主要的发病对象。[结论]聊城市腮腺炎总体发病趋势比较平稳。做好重点发病地区和重点发病人群的防治工作是今后腮腺炎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东省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资料汇编》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样本率比较的X^2检验分析广东省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1997—2006年全省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27779例,年均发病率为16.30/10万,其中2004—2006年的平均发病率水平(26.04/10万)明显高于1997—2003年的平均发病率水平(11.86/10万)(P〈0.05)。全年中5—7月病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1.60%、13.04%和12.95%,明显高于其他月份(P〈0.0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病率为34.34/10万,高于其他地区的平均发病率水平(7.99/10万)(P〈0.01)。83.91%的病例为〈15岁儿童,其中5岁以下病例22353例,占病例总数的17.49%。病例职业为学生的共63012例,占总数的49.31%,其次为幼托和散居儿童,分别占20.91%和15.37%。结论广东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建议在局部地区对适龄儿童推广使用MMR三联疫苗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1997-2006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广东省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资料汇编》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样本率比较的2检验分析广东省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1997-2006年全省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27779例,年均发病率为16.30/10万,其中2004-2006年的平均发病率水平(26.04/10万)明显高于1997-2003年的平均发病率水平(11.86/10万)(P<0.05)。全年中5-7月病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1.60%、13.04%和12.95%,明显高于其他月份(P<0.0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病率为34.34/10万,高于其他地区的平均发病率水平(7.99/10万)(P<0.01)。83.91%的病例为<15岁儿童,其中5岁以下病例22353例,占病例总数的17.49%。病例职业为学生的共63012例,占总数的49.31%,其次为幼托和散居儿童,分别占20.91%和15.37%。结论广东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建议在局部地区对适龄儿童推广使用MMR三联疫苗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沿滩区2003-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方法对2003-2008年沿滩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沿滩区2003-2008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454,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21.30/10万;发病季节常年均有发病,以4~7月份居多,占总发病数的56.61%;发病年龄14岁以下占94.49%;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占96.92%。结论沿滩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群主要为14岁以下的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西安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西安市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策略。方法 对2005-2014年西安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4年西安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43 84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3.58/10万,2011年最高达130.06/10万;春末夏初、冬季出现两个发病高峰;15岁以下年龄组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83.72%;发病人群职业主要为学生和幼托儿童;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发生在小学。结论 西安市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形势比较严峻,要进一步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和暴发疫情的规范处置,提高重点人群的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加大各级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力度,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应急接种措施,控制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二七区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流行特征,探讨控制流腮的策略和措施,为流腮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流腮发病资料来自二七区2008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二七区共报告流腮病例323例,年报告发病率为58.09/10万。全年均有发病,以冬春为主。流腮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76:1。病例主要集中在3~9岁年龄组,占总报告病例数的55.11%。病例以学生为主(173例),占发病总数的53.56%;其次为托幼儿童(68例),占发病总数的21.05%。结论小学学生和幼托儿童是流腮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小学和幼托机构流腮监测和管理的力度,提高流腮疫苗的覆盖率,从根本上减少流腮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7~2013年淄博市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流腮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现住淄博市流腮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3年淄博市共报告流腮病例7 538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4.42/10万,其中2012年报告病例最多,报告发病率最高(2 498例,54.83/10万),2010年报告病例最少,报告发病率最小(219例,5.08/10万),未报告死亡病例。报告男女发病率性别比1.82∶1,病例发病年龄以3~14岁小年龄段为主(6 639例,占报告病例数的88.07%),职业分布以在托、在校儿童为主(6 647例,占报告病例数的88.18%),发病高峰呈现周期性、季节性、双峰分布,地区分布无差异。结论淄博市流腮报告发病率较高,防控重点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应采取隔离、预防接种、消毒、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科学防控。  相似文献   

17.
安志奇  刘南  刘继锋 《职业与健康》2014,(8):F0002-F0002,F0003
目的通过分析西安市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疫情特征,阐明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疫情数据报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腮腺炎病例数据。结果 2012年,西安市流腮的报告发病数为9 554例,报告发病率为112.83/10万,较2011年的发病数下降了13.25%,流腮在该市以散发为主。发病以学生为主,高发年龄段为4~14岁。结论西安地区流腮发病以散发和以学生为主,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并做好学生和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8-2018年灵山县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现状及规律,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整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08-2018年灵山县报告的病例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8年灵山县共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9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61/10万;流动人口多的乡镇和边远山区多发;发病高峰在每年的5-7月和11月至次年1月,有明显的季节性;8~15岁组占总病例的39.17%,20岁~组开始逐渐减少;学生组占总病例数的53.82%。结论15岁以下儿童仍然是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的重点,应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疫情监测和免疫管理,以及时撑握疫情动态和提高易感人群腮腺炎疫苗的接种率,达到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1997~2005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97~2005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5年广州市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22 95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6.23/10万,2004~2005年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中2005年发病最高,发病率为105.53/10万。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6、7月份,分别占发病总数的13.37%和13.16%。病例主要分布在学生(50.46%)、幼托(23.68%)和散居儿童(12.95%),病例集中在0~14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87.12%;男性年平均发病率为44.25/10万,女性年平均发病率为27.80/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近年广州市腮腺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降低学生和幼托儿童发病率是今后腮腺炎防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8-2017年洛阳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洛阳市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中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7年洛阳市共报告病例1550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3.70/10万;3~7月为季节性高峰(占50.68%),病例集中在15岁以下,占88.39%,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占81.86%,5~9岁发病率最高为204.02/10万;暴发集中在学校。结论建议对4岁以上儿童开展腮腺炎疫苗的加强免疫,提高重点人群2剂次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接种率,以及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力度将是我市疫情防控的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