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桂兰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6):838-839
脑出血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数患者年老体弱,意识不清。抢救治疗时大多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易发生医院感染。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了住院天数,也增加了医疗费用,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导致死亡。了解脑出血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易感因素,有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对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出血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268例,其中60例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分析脑出血手术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医院感染主要与患者年龄、意识状况、有无其他疾病、住院天数和行侵入性操作多少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需参照以上原因给予患者更具针对性的抗感染护理.结论 脑出血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意识状况、其他疾病、住院天数和侵入性操作,针对以上危险因素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后,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内科02000年3月至2003年11月共收治脑血管病患者187例,其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40.6%)。现将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性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脑出血患者合并医院内感染的分析及护理。方法 86例脑出血患者合并医院内感染分别从出血部位、昏迷与否及年龄大小等角度分析感染率。结果 脑干出血合并感染占感染总数72.2%,远高于其它部位出血;昏迷组与非昏迷组感染率分别为60%、18%,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61岁以上与60岁以下组比较,感染率分别为34.4%、20%,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脑出血在脑干部位出血、伴有昏迷及患者年龄较大时合并医院内感染的机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58例分析与护理(323000)浙江省丽水市医院陈美华刘萍脑出血是常见急症,也是老年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不仅因原发病的严重性,也由于其发生医院感染,直接或间接促使病情加重而更复杂。为进一步防治脑出血患者的医院感染,我们将近3年来脑出血... 相似文献
6.
7.
邓红梅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07,5(6):53-54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家属的心理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患者家属心理分期来分析他们的心理感受,找出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消除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积极地配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通过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让他们放下心理包袱,主动参与协作,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34例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0.6%,例次感染率21.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常见,占38.69%。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吸烟、意识障碍、糖尿病、侵人性操作及住院时间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与性别无关。结论:脑出血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应重点监控,做好基础护理,严格护理技术操作,加强健康教育等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吉林医学》2017,(8)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发生院内感染时住院时间、抗菌药物持续使用时间等)。结果:70岁及以上、实施侵入性操作、存在基础疾病、使用呼吸机、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长均属于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但经Logistic分析可知仅有抗生素使用时间、侵入性操作、使用呼吸机等项目属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接诊高危患者后积极给予各项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感染相关因素,发现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因素及环节,为改进临床诊疗、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某三级甲等医院2015—2016年两年间由神经外科病区出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包括性别、年龄、意识状况、住院天数、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侵入性操作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率、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 2015—2016年两年间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96%,感染例次发生率为25.37%;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9.42%;36例感染患者进行了细菌培养,共检出菌株43株,革兰氏阴性菌共32株,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株6株,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否入住ICU”及“入住ICU的天数”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神经外科其他病种,“是否曾入住ICU”及“入住ICU的天数”是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防控措施,缩短患者入住ICU的时间,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尿激酶灌洗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5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尿激酶灌洗引流术,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术后加强病情观察,认真记录,同时给予康复指导。结果59例患者手术成功49例,均无并发症发生,治疗有效率83.05%;死亡10例,死亡率16.95%。结论早期进行微创引流加血肿腔内尿激酶灌洗,同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可进一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年来我院诊治的961例血液病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5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系统疾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6.5%,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感染发生率最高(21.6%),其次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9.6%)、淋巴瘤(19.1%)。血液病发生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疾病类型、住院时间等因素具有直接相关性,而与患者的性别因素无直接相关性。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及时准确地确诊血液系统疾病,对症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改善患者的住院条件,加强和完善系统化护理是预防和降低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1,42(4):660-663
目的 旨在探讨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指导防治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3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3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中3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者占19.6%。革兰阴性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8分、低蛋白血症及严重呕吐均为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意识障碍重、肺部病史的脑出血患者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需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误吸,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稳定血糖等方面着手防控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颅内压监护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 3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术中安置颅内压探头,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血压、加强颅内压监测的护理管理.结果 术后死亡3例,34例存活患者随访6~12个月,按ADL评价:基本恢复日常生活能力12例,部分恢复日常生活能力,需要他人帮助17例,严重缺乏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依赖他人4例,生活完全依赖1例.结论 加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压监测和护理,可及时观察颅内病情,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132-134+139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实施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88%,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7.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同时,在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建议在临床予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钻孔抽吸旋转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对18例钻孔抽吸旋转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及病情观察;加强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出院时根据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恢复良好11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22.2%)。结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引流管通畅,实施预见性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气管切开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行气管切开术47例,按切开时机分为早切组25例(≤24 h)和非早切组22例(>24 h)。比较2组患者1周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早切组1周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非早切组(P<0.05),而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非早切组(P<0.05~P<0.01)。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2分,ASAⅡ~Ⅳ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诱导前静脉微量泵入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0 min泵注完后继续泵注维持量0.5μg/(kg·h),对照组则微量泵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麻醉诱导相同,均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术中维持均采用舒芬太尼0.003μg/(kg·min)和丙泊酚2~12 mg/(kg·h)范围内泵注,并根据术中情况调节用量。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诱导前、插管后、切头皮时、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观察两组麻醉药的泵注总量,血管活性药的应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 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Pa CO2)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毕后的躁动呛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的HR、MAP、SBP、DB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诱导前、插管后、切皮时、自主呼吸恢复时的HR、MAP、SBP、DBP均小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自主呼吸恢复时的Pa O2高于对照组(P<0.05),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的丙泊酚泵注总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毕两组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没有明显差距(P>0.05),但右美托咪定组在术毕发生呛咳、躁动反应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神经外科的开颅血肿清除术更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心率,可减少麻醉用药量,减轻麻醉苏醒期的心血管反应,呼吸抑制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