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涛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170-171
目的复合应用七氟醚、丙泊酚、舒芬太尼及阿曲库胺等药物于急诊剖宫产全麻,探讨其在产科麻醉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0例急诊剖宫产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复合全麻,记录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30例急诊全麻剖宫产患者,麻醉过程顺利、效果满意,产妇及新生儿未见相关合并症及并发症。结论七氟醚、丙泊酚、舒芬太尼及阿曲库胺等复合应用可安全用于产科急诊剖宫产。  相似文献   

2.
静脉全麻缺乏麻醉深度标志 ,给药时机与剂量较难掌握 ;术中有麻醉突然减浅之虑 ,术毕麻醉不易立即减浅。为了保持麻醉平稳 ,复合以挥发性吸入全麻药很有必要[1] 。但许多县级医院及县级以下医院 ,麻醉设备普遍跟不上临床需要。没有微量输液泵 ,甚至连蒸发吸入全麻药的安氟醚、异氟醚罐也用不成 ,机控呼吸装置又让人不放心 ;用人工的方法弥补设备不足已成为开展静吸复合全麻不可缺少的手段。临床资料 静吸复合全麻 11例 ,男 7例 ,女 4例。年龄 17~ 5 8岁 ,平均 2 9岁。体重 4 5~ 65kg ,平均 5 2kg。其中开颅术 6例 ,脊髓探查术 1例 ,…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小儿静吸复合全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ASAⅠ~Ⅱ级患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00例采用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B组100例采用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记录患儿入室(T1)、麻醉诱导给药结束(T2)、气管插管(T3)、切皮(T4)、拔除气管导管(T5)、离室(T6)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并观察两组苏醒时间(手术结束至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T5、T6时HR明显高于B组(P〈0.05),T2、T5、T6时A组SBP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内,T5、T6时HR明显高于前面各时间点(P〈0.05);T4时SBP较前面各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T5、T6时SBP较前面各时点明显升高(P〈0.05);T5时SBP较T2、T4明显升高(P〈0.05);A组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可使患儿血压、心率维持在稳定的低水平状态。  相似文献   

4.
吸入麻醉是将吸入麻醉药通过机械回路进行通气送入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药气体分压,弥散入血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直接发生抑制作用,配合静脉用药,从而产生全身麻醉效应。吸入麻醉易于调控,因而安全、有效,能满足各种手术需要。静吸复合全麻有一定时间的诱导期。由于诱导期用药剂量大,机体状态的变化及麻醉药对心血管的作用影响剧烈,易出现躁动、喉痉挛等并发症。因此,做好静吸复合全麻的护理十分重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对母婴的影响。方法:足月妊娠剖宫产30例,分为瑞芬太尼组15例(A组)和对照组15例(B组),观察母体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胎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结果:两组插管、切皮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产科全麻诱导安全可行,对新生儿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陆松虹  郭锡恩 《淮海医药》2004,22(3):187-188
目的观察静吸复合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方法 ASAⅠ~Ⅱ级妇科患者40例,于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采用咪唑安定-维库溴胺-乙托咪酯-芬太尼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术始给予芬太尼,术中吸入安(异)氟醚维持,酌情追加维库溴胺.连续监测心电图(EKG)、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气腹前、气腹后5 min、15 min、放气后5 min的各参数值.结果本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全组患者术毕10 min内完全清醒,无气腹和麻醉后相关并发症,术中MAP,HR,SpO2无明显波动(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清醒快,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谢刚  欧炜 《贵州医药》2009,33(4):320-321
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剖宫产已是常规,但少数产妇因有硬膜外阻滞麻醉的禁忌证或麻醉失败而不能再次重复椎管内麻醉,这类产妇可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安全、无痛的顺利接受手术。本文将2006—2007年的10例和2008年的14例所遇此类产妇的麻醉管理和体会进行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8.
朱明 《淮海医药》1999,17(3):31-31
大面积烧伤小儿清创术的麻醉处理问题较多.术中病情变化快,反应凶险。现将我院1992-1998年对此类患儿选用气管内静吸复合全麻10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8年开始,将静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老年患者60例,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62~78岁,全部为择期胆囊切除手术,手术时间40min~110mi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静吸复合麻醉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资料,均应用静吸复合麻醉。结果手术期间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虽有所波动,但并未导致术中病情恶化或影响手术继续进行。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51例(92.7%)均顺利出院,死亡4例(7.3%),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肺部感染1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复杂,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方案是比较可取的。手术期间的麻醉管理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静吸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与单纯静吸全麻进行对比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0 0例胸及上腹部择期手术病人无硬膜外穿刺禁忌症 ,年龄 50~ 78岁 ;ASA ~ 级 ;手术时间 2小时 30分至 5小时 30分。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对照组各 50例。1 .2 麻醉方法 :两组病人均于手术前 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0 .1 g和东莨菪碱 0 .3mg。复合组在全麻诱导前 ,先行硬膜外穿刺 ,并留置导管 ,注入 1 %利多卡因和 0 .2 5%地卡因混合液4ml,出现麻醉平面后行全麻诱导 ,插管成功后以 0 .0 5%异丙酚和 0 .0 0 8%维库溴铵双复液维持 ,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全凭静脉与快通道静吸复合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LC病人60例,随机分两组各30例,全凭静脉组(A组);快通道静吸复合组(B组)。术前和诱导用药相同,维持A组静脉输注异丙酚,间断追加芬太尼、维库溴铵。B组吸入异氟醚,不追加维库溴铵。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气分析,麻醉药用量,拔管时间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MAP、HR、PETCO2、血气分析、不良反应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丙酚(290±51与128±38)mg、维库溴铵(11.6±2.1与7.3±2.0)mg、芬太尼(0.44±0.04与0.31±0.2)mg用量、拔管时间(96±9与76±10)min,两组间差异都非常显著(P<0.01)。结论:快通道静吸复合全麻用于LC方便快捷、术中平稳、术后苏醒快、拔管早、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吸入麻醉是将吸入麻醉药通过机械回路进行通气送入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药气体分压,弥散入血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直接发生抑制作用,配合静脉用药,从而产生全身麻醉效应。吸入麻醉易于调控,因而安全、有效,能满足各种手术需要。静吸复合全麻有一定时间的诱导期。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静吸复合全麻与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胸部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吸入麻醉药用量及麻醉清醒时间 ,将 40例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 组 )与对照组 ( 组 ) ,分别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 ,观察不同时点 SBP、DBP和 HR的变化、吸入麻醉药用量及麻醉清醒时间。结果显示 ,同麻醉前相比 , 组不同时点 SBP、DBP无显著变化 ,HR在插管和拔管即刻明显升高 (P<0 .0 1和 <0 .0 5 ) ,拔管后 5 min内下降 ; 组在不同时点 SBP明显升高和 HR增快 (P<0 .0 5 ) ,拔管即刻和拔管后 5 min DBP明显升高 (P<0 .0 5 ) )。提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是用于胸部手术的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作为一种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麻对母亲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择期剖宫产产妇50例。按麻醉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R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K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记录两组产妇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心率;记录两组新生儿1、5min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娩出时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R组产妇血流动力学较K组更为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组产妇术后苏醒更迅速、更彻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与氯胺酮相比,产妇血压、心率较平稳,术后苏醒较快,且对新生儿Apgar 评分影响较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开腹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84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观察组实施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实施静吸复合全麻,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术后5 d内MMSE评分均较术前有所降低,第7天几乎恢复正常。但观察组术后1、3、5 d的降低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认知功能缺陷,但1周内患者都恢复正常。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开腹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相比,全凭静脉麻醉能缓解MMSE评分下降幅度,加快患者麻醉恢复时间,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法进行分析,以探讨更为合理、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我科采用不同麻醉方法处理的3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麻醉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输液量、出血量和尿量无明显差异,而诱导至划皮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和麻黄碱使用例数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行手术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实施靶控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方式,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患者麻醉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恢复时间更快,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静脉麻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依据麻醉方法、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两组术前30min常规肌内注射0.1g苯巴比妥钠和0.5mg阿托品,全身麻醉均采用经口气管内插管。F组用3μg/kg芬太尼、1mg/kg丙泊酚、0.04mg/kg咪唑安定、维库溴铵0.1mg/kg诱导插管。结果瑞芬太尼组苏醒时间均明显优于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切皮和插管后的DBP、HR及SBP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比较诱导后与插管后;麻醉前与组内DBP、HR及SBP诱导后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维持与全麻诱导,是有效、安全的,能够提供更快的麻醉恢复时间及更平稳的血液动力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86例全麻下剖宫产术的麻醉,为临床麻醉提供经验。方法:86例ASA I-II级择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孕妇,用硫喷妥钠和司可林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吸入O2/N2O和氟烷,剖出新生儿后加用吗啡和Alloferin维持麻醉,术毕患者清醒后拔管送恢复室。结果:86例剖宫产术均顺利完成,母婴安全。结论:全麻对剖宫产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