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代谢组学与中药现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组学”学科。它能用反映整体的代谢物图直接认识生理和生化状态。因此能提供区别于其他“组学”而来的大量信息。代谢组学已经用于评价实验动物模型与评价外源物产生的一系列代谢过程和作用机制、靶器官的效应、组织损伤。代谢组学是新药研究开发的必要一部分,其应用涵盖新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新药筛选、安全性实验和作用机制研究的一部分。在现代中药研究中,代谢组学对于模型识别和确证、作用机制、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中药资源和质量控制研究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提出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开展中药现代研究的一些设想,供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现代科技已广泛运用于中药材资源开发、中药炮制、中药制备工艺以及剂型等方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瓶颈问题,比如:如何探究中药的药效基础,如何构建中药疗效的评价方法,如何在中药栽培过程中控制其有效成分等棘手问题。中药药效的特点是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整体调节作用,因此中药药效的评价强调人或者实验动物对药物干预体系的整体作用。而代谢组学是寻找代谢产物的终端性信息、阐明药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靶点或受体,观察药物引起的内源性代谢物以及药物分子本身的动态变化。利用现代的系统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为中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契机与挑战,因此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药和天然产物在生物体内通常发生广泛代谢,因其代谢途径的复杂性以及多组分、多靶点、整体调节作用的特点,现已将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代谢产物及其药效机制的研究中。但是,由于代谢组学研究要求获得生物体液中大量外源性与内源性代谢物信息,这就对分析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综述了中药代谢物和代谢组学研究中常用的液质联用技术,并对PubMed检索到的23篇相关文献进行数据归纳与比较分析,重点讨论不同种类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代谢组学研究应用中的优缺点,指出UPLC-Q-TOF/MS的优势,以期为中药代谢组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查阅近十年有关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相关文献,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与中药制剂质量评价、指纹图谱研究与中药制剂质量评价、生物色谱及检测与中药制剂质量评价、代谢组学技术与中药制剂质量评价、质谱差谱方法与中药制剂质量评价等5个方面进行概述,针对目前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思维质量控制方法,为开发质量稳定、疗效可靠的中药制剂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代谢组学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又一门新兴组学技术,在方法学上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及综合性的特点,与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动态观、辩证观相吻合。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中药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对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代谢组学与中药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得以飞速发展的系统生物学,尤其是代谢组学的高通量、整体性的研究技术和研究思路,对中药方剂中活性物质的分析方法及其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此外,代谢组学的研究思路,将为从现代科学的基础上解释中药的整体作用机制提供新方法;而代谢组学的研究成果,则可能为建立新型的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药效评价的技术平台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代谢组学在中药制剂体内评价中的研究现状。方法:收集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代谢组学在中药制剂体内评价的最新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代谢组学在中药制剂体内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中药整体药效评价、物质基础的研究、毒理学、药动学研究等。结论:代谢组学是中药制剂体内评价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医防治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心血管临床中的有效治疗方案。然而,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中,客观化、标准化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体系是中医药发展存在的必然问题。中医方证代谢组学是21世纪兴起的新兴学科,其以中医病证为切入点,中药方剂为研究对象,利用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形成鉴定病证生物标记物,建立中药方剂有效及安全性评价体系,探究中药方剂药效物质机制的应用科学。因此,该文将近年来,以"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理论体系为核心导向,将中医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概述,旨在为中医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代谢组学与中药现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代谢组学技术对中药现代基础研究和中药现代临床研究的意义,指出了运用代谢组学构建中药标准研究模型在中药指纹图谱标记研究、有效开展中药作用机制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解决合理用药研究等方面的具体作用。认为代谢组学将成为中药研发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必将使中药现代化在技术上获得巨大的支持,有助于在中药现代研究中寻找更多有效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受刺激(如病理生理刺激)或被扰动后(如基因变异、蛋白修饰、环境变化)其代谢物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近几年来,代谢组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组学技术,主要应用在药物毒理学研究、疾病诊断、中药等领域。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介绍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样品制备、仪器分析技术、数据处理方法和应用的最新研究概况,并对代谢组学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辐照中药材的系统检测方法,为评价中药材质量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脉冲光激发光系统(PSL)研究不同来源不同品种中药材在一系列辐照剂量(1、2、4、6、8、10 kGy)辐射后光子计数率的变化规律。以光子计数率700为筛查阈值,对中药材样品进行辐照初筛;以1 kGy作为校正剂量对光子计数率高于700的样品进行校正PSL。结果 选定的28批中药材样品经上述一系列辐照剂量辐射后,光子计数率均比辐照前大幅增加;连续测定同一份样品4次,与第1次相比,光子计数率均呈现40%±10%、60%±10%和70%±10%的下降规律。辐照初筛的403批中药材样品中,光子计数率低于700的有307批,占76.2%;光子计数率高于700的有96批,占23.8%,其中经校正PSL法检测后依法判定为辐照过的阳性样品1批,占全部样品的0.25%。结论 本法简单可靠,准确度较高,可用于辐照中药材的系统筛查。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生态变异与生态型的分化和形成是物种种内对不同环境生态条件长期适应与自然选择,在形态、生理、生化上表现出差异的结果。这种种内变异是中药材品质优劣和疗效差异的实质。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地理生态条件,形成了特有的多道地、多产地现象,即中药材生态型的多样性。中药材生态变异和生态型的分类已成为值得探索的重要科学问题。着重对生态型的定义、中药材生态变异、中药材生态型的划分等研究现状进行概述。认为中药材生态型可分为气候生态型、地理生态型、群落生态型、化学生态型、品种生态型;提出了当前中药材生态型研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即科学把握中药材种内变异的分类学地位,中药材生态型的生态特征及影响生态型形成的决定因素,生态型与环境、品质、遗传基础的相关性及不同生态型之间的关系,并对研究思路和实施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宏基因组学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微生物基因总和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现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海洋生态环境、土壤生态环境等领域。道地药材凭借其质优、疗效好的优势自古以来被各医家所青睐,其形成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根际微环境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着重介绍宏基因组学的概念、技术策略以及其在道地药材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一步阐明土壤微生物对道地药材形成机制的影响,并为解决药用植物连作障碍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我国的使用历史悠久。因其来源复杂、品种各异,使得市场流通的中药材规格复杂,质量等级良莠不齐。传统感官评价方法在中药材真伪优劣的鉴别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感官评价方法大多为主观描述性指标,准确性相对较差,经验传承困难,评判结果的重现性差。在实地走访了大黄药材的主要产区、全国主要的药材市场、药农、药商、药厂、科研院所等,摸查了解大黄药材种植/加工/分等/流通过程中与商品规格有关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借鉴农产品、食品、木材等行业规格等级评价的方法,对中药材传统的感官评价方法客观定量化研究提出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15.
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1和附录2等名录中收载且具有法定药材标准的动植物物种所对应的药材品种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对其在我国中成药质量标准“处方”项下出现的频次进行了查询,并结合相关药材人工栽培及养殖的文献,对相关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在中成药中的应用状况进行初步分析,为其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筛选茯苓摇瓶液体发酵最适复合药性培养基,并对复合药性发酵茯苓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在不同复合药性培养基中进行茯苓摇瓶液体发酵,测定其胞外多糖和菌丝体产量。根据复合药性发酵茯苓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进行提取分离和定量测定。结果 在发酵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75%薏苡仁和枸杞子组成最适复合药性培养基,茯苓菌丝体干质量达14.29 g/L,茯苓胞外多糖达8.22 g/L。药性发酵茯苓中总多糖、总糖、总灰分、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5.35%、45.73%、4.79%、21.43%。结论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中药材组成的复合药性培养基对茯苓摇瓶液体发酵有较大影响,为其液体发酵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合成词,虽然"中药"和"草药"就其本质来讲皆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以及人工创造的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但两者药用含义有很大的区别。"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使用的药物,有坚实的临床基础和确切的疗效,亦有源于临床实践的独特理论体系。尽管西方药学发展迅速并逐渐取代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民族药学,但中药依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正以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速度发展,因此,应坚信中草药中存在疾病预防和康复的物质基础。为了揭示中草药的物质基础,即中草药化学成分,人们尝试了许多方法和途径,各有长短,系统性分析和总结这些方法和途径对于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和中草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药材含量、药材水煎液特征图谱及出膏率表征不同产地白芍药材的质量属性,为其在经典名方中的应用提供质量评价方法。[方法]以2015版药典方法测定各批次白芍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参考古法制备药材水煎液,摸索并建立其特征图谱,测定6个产地共21批白芍药材的水煎液特征图谱和出膏率,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的白芍药材水煎液特征图谱,共标定6个共有峰,21批药材相似度介于0.829~0.999,可分为2类,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相似度评价结果一致。[结论]以药材芍药苷含量、药材水煎液特征图谱及出膏率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化学计量学和成分分析可有效评价不同产地白芍药材的质量属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医院中药材库房管理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6):133-134,137
中药材的质量是关系其临床疗效的关键,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药材的贮藏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为保证中药材质量,医院库房管理应遵循"药材先进先出,及时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变质药材禁止入药,档案完备,管理规范"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指纹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反映中药材整体信息的指纹体系是现阶段全面、有效控制中药材质量的手段。中药材指纹体系是采用化学指纹图谱和基因指纹图谱来分别表述、控制中药材的多元化学组份和源于生物体的特性,从有效成分和遗传物质两方面实现对中药材质量的控制。基因指纹图谱可从遗传物质上进一步佐证中药区别于化学药品的特性。基因指纹与化学指纹相结合,对于中药的品种鉴定、质量评价、药用优良品种的选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中药材指纹体系,首先要建立药典品种的含多种检测方法的化学指纹和基因指纹图谱库,其次要建立指纹图谱的计算机模式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