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94例青藏高原道路交通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青藏高原道路交通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寻求有效的预防高原交通事故的方法和交通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1980年1月-2000年12月救治的有较详细记录的1894例道路交通伤病案和门、急诊室相关登记。结果21年间,青藏高原道路交通伤共1894例;大部分的交通伤发生在青藏公路上,占68.0%(1288/1894);交通伤患者损伤较重,需要住院治疗者占54.0%(1022/1894);患者以内地初到高原者居多,占61.1%(1158/1894);死亡108例,死亡率5.7%;受伤至就诊时间较长,平均后送时间为6h以上;就诊前大多数患者无任何处理措施。结论高原缺氧、道路不明、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沿途缺乏医疗卫生机构、严重缺氧、后送时间长和后送人员医疗卫生知识较差是造成交通伤患者死亡率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76例火器伤院前急救。方法:回顾性分析平时火器伤的特点,院前急救措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院前处置率为43.2%,伤后前送医院O.5h~7d,平均后送时间为38.7h,病死率为1.1%。结论:应加强院前急救培训,提高急救成功率,严格枪支、弹药管理,对减少平时火器伤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邬健明  周全  齐克海  张勇  宋阳  黄伟 《西南军医》2010,12(5):861-862
目的对131例军人交通伤的受伤机制、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等进行分析,总结救治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本科近5年收治的军人交通伤13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汽车交通事故为本组病例四肢交通伤的主要交通事故原因。高发时间在7月-9月份。本组手术治疗103例;非手术治疗28例。其中骨折按期愈合98例,发生骨不连5例,无重残、死亡病例。结论(1)边疆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及欠佳的道路交通状况是导致军人交通伤的主要原因。(2)及时、科学、合理的救治模式,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危重伤员的抢救脱险率。  相似文献   

4.
公路交通事故伤950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桂林市特殊路况下交通事故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减少和规避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桂林近两年来发生的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其共性特征。结果伤亡人员年龄以21~60岁为多,男性为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机动车驾驶员违章行驶与疲劳驾车;酒后驾驶为引发交通事故另一不容忽视的因素。结论加强道路的管理、维护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严格治理超载、超速行为,深化机动车驾驶员交通法规教育和普及全民的出行安全宣传,是最大限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关键。建立健全各级医疗急救体系,提高院前救治水平和效率,事故发生后及时的医疗干预是有效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军人交通事故伤的发展趋势,研究防护策略。方法对我院近18年来收治的军人交通事故伤员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军人交通事故伤呈上升趋势,事故多发生在1、8、9、10月,多发生于二、三、四级公路;人员伤亡以乘车和驾车为主,驾驶经验缺乏、人货混载、违章驾驶是事故的主要原因。结论防护策略应着重于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严格选训驾驶员、强化安全措施、改进车辆设计,做好院前急救和院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云南边防军人道路交通伤致残情况及特点,为部队制定预防交通事故及伤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因道路交通伤致残的官兵76人伤残情况,对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伤残人群中以3年以下驾龄的战士驾驶员为主,伤残部位四肢骨折占51.3%,伤残等级三等甲、乙级占76%。结论汽车驾驶员是伤残的易发对象,四肢骨折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低驾龄的战士驾驶员是伤残主要人群,预防措施重点是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严格执行驾驶员准入制度,提高驾驶员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火器性颅脑损伤的救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人民军医》1995,(9):11-12
现代战争中因火器世颅脑伤而致死者约占各种单纯伤致死者的一半。如何提高火器性颅脑伤的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已成为神经外科重点研究内容之一。1颅脑火器伤的急救颅脑火器伤创伤重、变化快,医务人员必须争分夺秒急救处理,应依据伤情及救治条件进行现场急救,快速有效地为后送创造条件。快速后送是提高火器性颅脑损伤救治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交通工具的改进尤其是救护直升机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后送伤员的时间。据统计,1982~1985年黎以战争期间,113例颅脑火器伤伤员的平均后送时间仅为2h。后送时间的缩短降低了伤员的死亡率。在…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行人交通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不同地区行人交通伤的原因、分布、伤情及急救等的特点。方法 对重庆市所辖市区(2个)、近郊(2个)、郊区县(1个)和高等级公路(1条)交通警察大队10年间交通事故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本组交通事故所致的伤亡、重伤和死亡人数中,行人分别占44.0%、56.4%和59.1%;各地区行人伤亡事故原因均以违章穿行车道、措施不当和疏忽大意等为主;其中死亡占16.2%、重伤41.7%,郊县死亡率最高,市区重伤率最高;老年和青少年交通伤较为突出;多发伤发生率高,其中以头部伤最多,下肢、胸背、腹腰伤次之;死亡者中,头部伤发生率高达71.6%,胸背和腹腰伤次之,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伤员救治在就近救治的原则下,具有趋向大医院和医疗水平较高医院的特征。结论 对重庆市行人交通伤形势应引起足够重视,通过改善混合交通、增加人行通道、加强执法力度和宣传,以及有针对性的急救组织等,将有助于行人交通事故伤的预防和救治。  相似文献   

9.
赵瑞臣  何琴 《西南军医》2010,12(5):873-874
目的探讨适合于高海拔地区的成批次重大交通事故伤院内急救程序和措施,以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就诊于我科的54例重大交通事故伤伤员院内救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4例伤员,重伤23例,占42.59%,轻中度伤31例,占57.41%。其中多处伤(3处以上)38例,占70.37%,合并休克13例,占34.21%,除3例因伤情严重入院后24h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正确、高效、程序化的救治模式是重大交通事故伤院内抢救成功率得以保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重庆地区城乡之间0~19岁人群交通伤害特点及危险因素,并探讨防治策略。方法 从道路交通事故与交通伤数据库中调取重庆市城区、城乡结合部和郊县各1个行政区2000 - 2006年交警登记的0~19岁人群交通伤害数据资料,分析青少年交通伤害流行病学特征,比较造成城乡青少年交通事故与交通伤的特点与差异。结果 2000 - 2006年,城乡结合部青少年交通伤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分别为95.43/10万、3.44/10万;郊县的交通伤害发生率最低,但是危害程度却最高,伤亡人数中死亡和重伤比例分别达9.06%、17.33%。头部损伤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伤亡青少年中62.70%为行人,承担同等责任以上的青少年占20.72%,主要为不遵守交通信号、突然横穿公路和不走人行道。不论城乡,90%以上的交通事故发生于缺少交通信号/交警管制的路段。结论 青少年交通事故形势严峻,应加强对青少年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教育,加强城乡结合部和郊县青少年交通伤的预防,加强郊县交通伤急救系统的建设,为青少年提供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1.
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伤流行病学1996年回顾   总被引:42,自引:9,他引:33  
目的对1996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伤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方法以国家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资料为依据,结合其他来源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结果(1)1996年交通事故上升势头略有减缓,但剧增的交通需求与滞后的道路建设间的矛盾仍很尖锐,全年道路交通事故共287685起、死73655人、伤174447人,分别比1995年增加6%、3%和10%。(2)92.7%的交通事故是人为因素,同时交通事故中出现平直路线多、混合车道路多、高速公路多、夜间多的现象,说明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管理还存在问题。(3)春运期间,客货量增加,事故却较少;在一些省份,交通事故也有所减少。(4)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增多,交通伤也相应增多,应予以关注。结论尽管解决交通需求与道路建设间的矛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但加强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教育,可显著减少交通事故及其所致的伤亡。  相似文献   

12.
西宁市10 036例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宁市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及寻求相应对策,为急诊医疗防治重点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总结2005-01~2007-03间,"120"急救中心受理出诊患者院前急救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呼救主诉等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理患者总例数10036例,男女比例为2.01:1,20~49岁占35.41 %,高发年龄为60岁以上;院前急救病种排在前六位的是交通伤,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毒,消化系统病;院前死因前五位是交通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中毒,意外伤;大型事件以重大交通事故、暴力伤、群体中毒为主;8、11、12、1、2月出诊患者人数最多,日出诊高峰时间为:7:00~12:00为出诊第一高峰,18:00~24:00出诊达第二高峰时段,呈现双峰样波动.结论:(1)加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专业化、专职化的急救队伍,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水平.(2)加强民众心脑血管病健康教育,加强社区医疗预防保健职能,防患于未然.(3)建立完善可行的创伤快速急救通道及心脑血管病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绿色通道.(4)完善急救预案,加强急救器材及装备.(5)依据出诊高峰时段,合理安排人员及车辆.  相似文献   

13.
兰州市2004年度道路交通事故伤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兰州市2004年度道路交通事故伤流行病学特征,为减少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伤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兰州市发生的交通事故资料,分析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伤亡人员年龄以21~40岁为多,男性为主;行人及骑自行车者为交通事故的最大受害者;机动车司机的过失是导致事故的最主要原因。结论:完善城市道路建设及规划;加强交通管理,严禁违规行车;加强道路交通法规和安全教育,提高驾乘人员和行人安全意识等是降低交通事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急救"绿色通道"新模式在交通伤救治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救"绿色通道"新模式在交通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院前急救"绿色通道"与院内救治的2 947例交通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对院前、院内救治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 947例患者中,2 089例手术治疗,858例非手术治疗,以颅脑及四肢受伤为主,伤后1 h以内入院1 874例(占63.6%).共抢救成功2 736例,成功率为92.8%,死亡211例,死亡率为7.2%.结论 交通伤院前与院内急救"绿色通道"新模式显著提高了交通伤的救治成功率,减少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交通事故伤特点及院前急救对其病死率影响。方法 :将我院急诊科自 1995年 3月~ 1997年 9月收治的严重交通伤 4 35例设为院前未急救组 ,1997年 10月~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严重交通伤4 16例设为院前急救组 ,分析交通事故伤临床特点及院前急救对两组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两组伤情分布占前 3位的均为颅脑外伤、多发伤和四肢伤。两组共死亡 133例 ,其中颅脑外伤为 90例 (6 7 7% )。院前接受急救组死亡 5 3例 (12 7% ) ,院前未急救组死亡 80例 (18 4 %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院前急救组院前死亡 2 7例 (6 5 % ) ,院前未急救组院前死亡 5 2例 (12 0 % ) ,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颅脑外伤早期院前急救可减少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对 76例交通事故致小腿骨折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交通伤致小腿骨折伤情复杂 ,合并伤多 ,加强围手术期治疗 ,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 ,是减少术后并发症 ,降低残肢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战时伤员得到急救的最佳实施时间段。方法 采用计算机模拟及统计学方法分析急救措施实施时间与伤员阵亡率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 急救措施实施时间与阵亡率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不同时间段阵亡率增长幅度不同。结论 伤后10分钟是伤员急救措施的最佳实施时间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12国道甘肃省境段2004年度公路交通事故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312国道甘肃省境段2004年度发生的交通事故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亡人员以男性为主,年龄21-50岁;个体户、农民及农民工和交通运输人员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高危人群;乘车者、行人、自行车和摩托车驾驶员为交通事故的最大受害者;机动车司机的过失是导致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损伤部位以头部和多部位伤最多。结论加速公路建设;加强交通管理,严禁违规行车;提高驾驶员和行人安全意识;对交通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等,是降低交通事故伤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某院1989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军人交通事故伤232例院前急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交通伤治愈水平。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入伍动机对驻藏边军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机与情绪、心理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军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职能和所处环境较为特殊,有许多因素不可避免地会使军人产生应激反应,甚至发生精神卫生问题,驻守西藏高原的边防军人,由于受特殊地理和文化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心理卫生水平较普通正常人群为低。为探讨入伍动机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进一步寻找防治心理的对策,促进驻藏边防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于1995-11对驻藏边防军人的入伍动机等总是作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