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菖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释其名曰:“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历代本草“菖蒲”项下所记载者,提到“一寸九节者良”,系多指石菖蒲而言,但抱朴子云:“服食以一寸九节,紫花者……《名录》山菖蒲、石蜈蚣、水剑草”。石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2.
本草考证表明,菖蒲的来源有2类;水菖蒲Acoruscalamus和石菖蒲。多指菖蒲中“生石碛”上、品质较佳的药材规格,其来源为水菖蒲A.calamus中“生石碛上者”、金钱蒲A.gramineus和石菖蒲A.tatarinowii;九节菖蒲一是指菖蒲中“一寸九节者”这个药材规格,二是西北地区习惯用药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altaica.  相似文献   

3.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gramineus Soland.)的干燥根茎。依据《本经》记载的功效考证以及吴普、陶弘景和李时珍等人叙述的形态特征、生境等考证,当是《本经》上品药物“菖蒲”所指。自《本经》之后,历代本草皆有记载,在其应用史上曾获“菖蒲者,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道藏经》)等美称。当今,由于我国医药工作者的努力,使以往效用得以科学证实,而且使其新春唤发。为此本文就其药理及临床研究情况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豆蔻,肉豆蔻,红豆蔻和草豆蔻的区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豆蔻又名白豆蔻 ,载于《开宝本草》 ,李时珍曰 :“白豆蔻子圆大如白牵牛子。其壳白厚 ,其仁如缩砂仁 ,入药去皮炒用”。肉豆蔻载于《开宝本草》 ,陈藏器谓 :“肉豆蔻生胡国 ,……其形圆小 ,皮紫紧薄 ,中肉辛辣” ,时珍曰 :“颗外有皱纹 ,而内有斑缬纹 ,如槟榔纹”。红豆蔻载于《开宝本草》 ,李日旬曰 :“红豆蔻生南海诸谷 ,高良姜子也。其苗如芦 ,其叶如姜 ,花作穗 ,嫩叶卷之而生 ,微带红色”。草豆蔻在《名医别录》载为豆蔻 ,《开宝本草》称别名草豆蔻 ,苏颂谓 :“草豆蔻今岭南皆有之。苗似芦 ,其叶似山姜、杜若辈 ,根似高良姜。二月开花作…  相似文献   

5.
金陵版《本草纲目》引《日华子本草》误注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草纲目》是以《政和本草》为蓝本编撰的,所引《日华子本草》资料均来源于《政和本草》。用《大观》、《政和》同《纲目》核对,发现《纲目》所引《日华子本草》很多资料出处均与《大观》、《政和》不相同。表现为《纲目》误注“日华子”文为其他文;《纲目》误注其他文为“日华子”文;《纲目》引“日华子”文脱漏标记;《纲目》所引“日华子”文不见于《证类本草》。这是由于当时李时珍所参考《政和本草》版本不同所致,或因抄录或因刻版所误。这些讹误容易以讹传讹,造成文献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6.
五毒草载于《本草拾遗》,后诸多本草学虽有记载,但皆存混乱之象,《本草纲目》在赤地利项下李时珍曰:“五毒草即赤地利。”这一结论对明以后的本草学影响较大,以此延误至今,莫衷一是,现考证如下。1五毒草与金荞麦的本草记载五毒草载于《本草拾遗》,藏器曰:“五毒...  相似文献   

7.
《证类本草》“墨盖”下引“唐本”“唐本注”讨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证类本草》“墨盖”下所引“唐本”、“唐本注”文,不见于《新修本草》目录及残卷中,而见于掌禹锡所引“蜀本注”中。从而证实《证卷》“墨盖”下引“唐本”、“唐本注”文,实出于《蜀本草》。《蜀本草》原名《重广英公本草》,所谓英公即奉Su修《唐本草》的李Ji。李Ji在唐高宗时封为英国公,故称英公。《重广英公本草》也是重修的《唐本草》之义。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将《蜀本草》迳称为《唐本草》,盖原于此。  相似文献   

8.
《嘉祜本草》增引的“唐本”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新修本草》,后世又称作“唐本草”,是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原书已佚,诸家多有引录。宋代掌禹锡等编撰《嘉祜本草》时,曾增引过“唐本”文字。但分析《嘉祜本草》所增引的“唐本”,可以认为:掌禹锡并未见过《新修本草》原书,其所引“唐本”与《蜀本草》有相同的特征,应来源于《蜀本草》。据此可以推论:《新修本草》在嘉祜二年(1057)编撰《嘉祜本草》时或已散佚。由于并非直接摘录于《新修本草》,《嘉祜本草》所引“唐本”佚文的信实程度有待多方评估,辑复《新修本草》时对此应谨慎处理。  相似文献   

9.
金陵版《本草纲目》引《孟诜食疗本草》出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草纲目》所引《孟诜食疗本草》资料多数来源于《大观本草》、《政和本草》。用《大观本草》、《政和本草》同《本草纲目》核对,发现《本草纲目》引《孟诜食疗本草》有些资料出处,与《大观本草》、《政和本草》不尽相同。表现为《本草纲目》注“孟诜食疗”文为其他文;《本草纲目》注其他文为“孟诜食疗”文,《本草纲目》所引“孟诜食疗”文不见于《证类本草》。这可能由于当时李时珍所参考《本草大观》、《政和本草》版本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0.
猪苓乃常用药,为多孔冬寄生植物猪苓的干燥菌核。因其表皮黑褐色,内部呈黄褐色,成块如猪屎而得名。《神农本草经》称其为猪屎,列为中品,庄子谓豕橐,《图经本草》名为“地乌桃”,亦名“生山谷”。  相似文献   

11.
唐代《新修本草》 ,后世又称作“唐本草” ,是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 ,原书已佚 ,诸家多有引录。宋代掌禹锡等编撰《嘉本草》时 ,曾增引过“唐本”文字。但分析《嘉本草》所增引的“唐本” ,可以认为 :掌禹锡并未见过《新修本草》原书 ,其所引“唐本”与《蜀本草》有相同的特征 ,应来源于《蜀本草》。据此可以推论 :《新修本草》在嘉二年 (10 5 7)编撰《嘉本草》时或已散佚。由于并非直接摘录于《新修本草》 ,《嘉本草》所引“唐本”佚文的信实程度有待多方评估 ,辑复《新修本草》时对此应谨慎处理。  相似文献   

12.
《本草纲目》所引《孟诜食疗本草》资料多数来源于《大观本划》。用《大观本草》、《政和本草》同《本草纲目》核对,发现《本草纲目》引《孟诜食疗本草》有些资料出处,与《大观本草》、《政和本草》不尽相同。表现为《本草纲目》注“孟诜食疗”文为其他文:《本草纲目》注其他文为“孟诜食疗”文,《本草纲目》所引“孟诜食疗”文不见于《证类本草》。这可能由于当时李时珍所参考《本草大观》、《政和本草》版本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以运气学理论阐发中药药性的钱塘医派本草气化学说。[方法] 通过研读《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崇原》《侣山堂类辨》和《医学真传》等著作,查阅研究钱塘医派本草理论相关文献,参考时代学术背景等影响因素,对本草气化学说内容进行整理论述,探讨各医家的传承,并列举医案以证临床验效。[结果] 钱塘医派对本草气化学说研究大体基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五运六气思想,各医家主要通过对《神农本草经》的注释发挥,从而创立本草气化学说。其核心内容是通过辨本草生时、形态以及色味,以格物之法推药物禀气,以原药性。以本草生时与禀气相关为线索,引出《内经》“司天备药”以及药物“以偏纠偏”发挥药效等理论,完善本草学研究体系,并影响了如陈修园、唐容川等医家的本草研究方向。所举医案系运用本草气化学说治疗小儿痘疹,进一步验证了该学说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结论] 钱塘医派各医家不断探索,进而创立本草气化学说,虽然从现代科学认识角度来看,其正确性还有待研究,但是以当时的社会发展以及认知背景来讲,钱塘医派本草气化学说的形成,对于本草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学者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相似文献   

14.
《本草从新》药物“落得打”名实考证张敏(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南京210029)关键词落得打蒴本草从新考证中图号R282.71《本草从新》为清代名医吴仪洛著。吴氏十分推崇汪昂著的《本草备要》,认为该书“卷帙不繁,而采辑甚广,宜其为近今脍炙之书...  相似文献   

15.
对《政和本草》中“唐本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政和本草》中“唐本余”的探讨刘大培,尚志钧(安徽芜湖市弋矶山医院241001)关键词政和本草,唐本余,本草纲目,新修本草,证类本草关于“唐本余”的问题,1962年芜湖市医专刊出的《新修本草论文集》中,尚志钧先生曾作过详细的论述,兹再讨论如下。早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新唐书》、《旧唐书》和《唐本草》及其有关资料的分析,对宋兴副教授发表于《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的《〈唐本草〉修撰年代探疑》一文的基本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公孙无忌事发生于显庆四年四月,而《唐本草》成书于显庆四年正月,二者在时间上并无冲突,《探疑》一文反对《唐本草》撰成于“显庆”之说的主要论据存在疑点,不足以推翻“显庆”之说。同时,还对《探疑》一文对“显庆”说提出的另外3个疑点,进行了剖析,认为这些疑点更不足以推翻“显庆”之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植物形态、生物环境、药用功能等方面,对《新修本草》所载“荚”,即《救荒本草》中的“孩儿拳头”进行品种考证,认为其原植物并非忍冬科的荚ViburnumdilatatumThunb.,而应为椴树科扁担杆属小花扁担杆GrewiabilobaG.Donvar.parvifloraHand.-Maz.。《救荒本草》中与“孩儿拳头”同卷记载的“吉利子树”,则应为小花扁担杆的原种扁担杆GrewiabilobaG.Don。  相似文献   

18.
菖蒲 ,早在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 ,列为上品 ,又名菖阳 ,言其能“主风寒湿痹 ,开心孔 ,通九窍 ,明耳目 ,出声音。温肠胃 ,久服轻身 ,不忘 ,不迷惑 ,延年。”《吕氏春秋》云 :“冬至五十七日 ,菖始生。”梁代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说 :“菖蒲一寸九节者良 ,五月、十二月采根。叶如剑刃。四、五月亦作小厘花也。”李时珍曰 :“菖蒲生于水石之间 ,瘦根密节。其药以五德配五行 ;叶青、花赤、节白、心黄、根墨。能治诸风、瘴疫痨病、泻痢 ,开胃口 ,明目。”还有言服之能日记万言 ,冬袒不寒 ,白昼见星 ,这是对其效用的神化。以上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植物形态、生物环境、药用功能等方面,对《新修本草》所载“荚迷”,即《救荒本草》中的“孩儿拳头”进行品种考证,认为其原植物并忍冬科的Vibunum dilatatum Thunb。而应为段树科扁担杆属小花扁担杆Grewia bilobaG.Don ver.parviflora Hand.-Mazz。《救荒本草》中与“孩拳头”同卷记载的“吉利子树”,则应为小花扁担杆的原种扁担杆Grewia bi  相似文献   

20.
《得配本草》是清代严洁、施雯、洪炜合著的一部本草学著作。此书论述剀切,启发思路,临床实用价值甚高,清人张焕评价“是集简明而切近后人,易于阐扬。”尚志钧教授称赞此书“可使学者触类旁通,灵活用药。”人民卫生出版社因其简明实用,用药经验丰富、对临床灵活运用中药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将其列入“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本文即以人卫2007年第1版《得配本草》为参考书)。现就个人学习与实践体会择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