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供血不足是老年患者常发的疾病之一,也是引起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最危险因素。研究证实[1],血管粥样硬化性狭窄导致的脑循环供血不足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且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脑动脉狭窄程度每加重10%,则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26%[2]。因此,早发现及有效治疗是延缓患者脑供血不足进展的关键。后循环又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不仅供应小脑、脑干、丘脑、海马等脑部最重要部位,而且由于解剖因素,这些血管最早且最常受累。故本研究应用全脑血管造影(DSA)对老年患者后循环进行评价,探讨其对诊断后循环缺血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转移瘤的放射外科治疗王知秋综述潘力审校脑转移瘤是全身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一个部分,约50%的癌症患者可出现脑转移 ̄[2,3,9],是病程的终末阶段,预后极差,不加治疗生存期平均仪为1个月 ̄[3,7,9],死亡原因多为颅内转移灶的进行性发展。脑转移瘤的...  相似文献   

3.
便秘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国内外调查显示,卒中后便秘的发生率为30%~60%[2]。有临床观察发现,卒中患者并发便秘时,排便用力过度可以增高颅内压,导致原有症状加重,故便秘可能影响卒中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等[3]。已有较多的研究对卒中后便秘进行干预,且研究显示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多样化健康教育,能明显地降低便秘的发生率[4]。然而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的前提是卒中便秘患者的依从性。本文就卒中后便秘干预的依从性及效果评价作一综述,并就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脑室出血是高血压患者脑壳核的出血经脑尾状核与内囊的薄弱三角处破入脑室系统,大量的脑室出血并铸形破坏极大,原因是出血堵塞了脑脊液循环通道,造成脑内压急剧升高,短时间内可形成恶性颅高压导致脑疝、脑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同时血肿及血肿崩解产生的有毒物质对周围重要脑组织损伤也极大[1]。本文经纵裂入路治疗9例脑室出血铸形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是由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血脂代谢紊乱和血液流变学紊乱等多种诱发因素引起的脑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进而引起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脑血管疾病,常规神经内科药物和基础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预后,而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相对缓慢,但康复护理干预的时机尚存争议[1]。笔者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改善老年(年龄≥60岁)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极易引起患者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等状态,对患者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产生影响,增加社会与家庭负担,故应早期积极进行治疗[1]。目前临床使用的药物较多,其中三环类药物丙米嗪疗效较好,但由于其带来的不良反应,使临床应用受限。帕罗西汀作为新型治疗药物,可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且其不良反应较少[2]。本研究采用帕罗西汀和丙米嗪治疗脑卒并焦虑抑郁患者,观察治疗效果,从而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小板体积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小板体积的变化赵锋*洪国强**张成喜*血小板(PLT)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在急性心、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1,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功能增强,而反映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功能的血液细胞学指标是平均血小板体积(M...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指脑供应血管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相应血管闭塞,并由此产生血管供应区脑功能损害和神经症状的一群临床综合征[1]。发病率逐年升高,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急,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研究证实,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2]。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依达拉奉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占肺癌的80%~85%,诊断时约40%已出现转移[1]。肺癌转移是导致肺癌预后差的一个原因,脑转移的预后更差,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73 d[2],全脑颅脑照射后的中位生存期延长至4~6个月[3‐4]。存在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靶向药物治疗(EGFR‐TKI)及颅脑照射的预后优于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12.9个月vs.3个月)[5]。虽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好,但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较易发生脑转移。EGFR突变患者约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10%,却占脑转移患者的44%~63%[6]。随着 EG‐FR‐TKI药物等治疗的应用,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与颅外转移的患者是否存在差异,我们对此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脑卒中已逐步开始年轻化。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因脑卒中住院的患者中,18~45岁青年卒中约占9.77%[1],略高于印度的5%[2]和中国台湾的6.8%[3]。常见病因有早发性动脉硬化、心源性疾病、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血管性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系统异常、吸烟与酗酒、偏头痛、药物滥用、先天性血管畸形、遗传因素、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4]。该病人于取精过程中突发脑卒中,本文就其发病过程、诊疗经过及可能发作原因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stroke)是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占脑卒中总的发病率80%左右[1],可造成患者出现偏瘫、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所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一直是当今医学界的热点之一。A IS可造成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 )破坏、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使病情进一步加重,造成脑组织的二次损伤。研究表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与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 ,AQPs)有密切关系[2]。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复发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 mRS )、Barthel 指数(BI)是最常用的评估卒中后残疾程度及功能障碍指标[1],但这些均未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在社会角色、交流、日常活动的满意程度等方面[2]的评估存在欠缺。因此一个全面的生活质量评估方法对脑卒中患者是极其重要的。而轻型卒中(Minor Ischemic Stroke ,MIS)往往不导致或导致轻微的卒中后残疾[3],故生活质量问题更容易被人们忽视。现对 MIS 的研究现状及影响 MIS 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卒中表现为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突然发生血流灌注减少或完全血流中断,使脑组织供血、供氧、供糖停止,进而引发局部脑组织坏死,损伤脑功能[1]。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危重,颅脑供血血管狭窄与闭塞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2],因而临床早期筛查和诊断供血动脉狭窄有利于尽早指导临床制定施治方案,缩短局部颅内组织的缺血时间,延长患者生命,降低致死和致残率。颈动脉是颅脑组织供血的主要路径,颈动脉狭窄已被证实主要因动脉粥样硬化引发。据统计20%~30%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因颈动脉疾病引发[3]。老龄化造成血管退行性改变,血管硬化程度增高,老年人体内各处动脉均易发生动脉硬化斑块,引发血管狭窄。尤其颈动脉分叉处,是血管狭窄的多发部位,斑块增大后发生钙化、坏死、脱落、出血等,严重者脑血管闭塞。听诊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诊断方法,速度快、操作简单、无创伤。本文采用常规CT诊断方法,并辅助颈动脉听诊进行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探讨其价值。  相似文献   

14.
脑动脉狭窄(cerebral arteries stenosis ,CAS )的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手术、肿瘤、放射性损伤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多见。Moossy等[1]研究142例新发脑梗死患者55%的患者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法国一项尸检结果显示[2],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IAS)检出率高达43.2%。Wong等[3]研究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为颅内动脉狭窄(intracranial stenosis ,IS ),而且亚洲人、西班牙人和非裔美国人 IS 的发生率较白种人高。1984年Nishimaru等[4]的一项对照研究发现,83%的日裔患者有严重的IS ,而85%的美国白人患者颅外颈动脉狭窄比较严重。Suri等[5]报道,所研究的脑血管事件住院的患者中,非西班牙裔白种人仅1%存在症状性 IS ,亚洲患者患病率高达50%。然而近期一项研究显示,IAS对于白种人的影响不容轻视,虽然 IAS仅占高加索人群缺血性卒中病因的2.24%,但导致1 a内卒中复发率却高达17.9%[6]。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A D )是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症,主要临床特点为进行性认知功能下降,最终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甚至死亡,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多发[1]。对于年轻家族性AD患者而言,AD的发生与多基因因素相关,而对于年老的散发性AD患者,其原因是多重性的,包括基因、环境和后天造成的基因改变等因素。尽管AD的病因不明,但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的增多可能是导致此病的首要原因。Aβ主要是由β-淀粉样前体(APP )在β-分泌酶(BACE1)的作用下使其在β位点发生裂解而产生,这一过程在AD的病理性神经纤维缠结和淀粉样斑块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AD患者中BACE1的表达和活性均有显著升高[3],已成为诊断AD的一个重要生物指标[4]。而关于BACE1的了解目前还存在很多局限,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近年BACE1在AD中的有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癫痫与癫痫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癫痫与癫痫基因的研究进展郎森阳癫痫是神经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组慢性脑功能异常征候群,其患病率在发达国家为总人口数的1.0‰[1],在我国部分地区为3.5‰~4.8‰[2]。特发性癫痫是一大类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全身发作性癫痫,约占各种类型癫痫患者...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糖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与其近期预后的关系郑俊忠,庄伟端,刘兴材近年来脑血管性痴呆有上升趋势[1],屡见高血糖及多脏器衰竭影响脑卒中预后的报道,然而其对血管性痴呆预后影响的报道极少,本文主要讨论脑血管性痴呆的血糖及多脏器衰竭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日本学者对森田疗法绝对卧床期中患者的脑电生理、睡眠节律和胆硷脂酶等进行了研究[1]。卧床期的作用在国内也初步引起注意[2~4]。卧床期是森田疗法的基础,与疗效有着直接关系[3,4]。此期对患者来说是一种较强的应激过程,本研究选择与应激反应有关的中枢神...  相似文献   

19.
2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的探讨李燕玲,鞠波胃泌素(GAS)是一种由胃肠道分泌的激素,其生理作用是刺激胃酸的分泌及胃窦部的收缩。已有人证明:胃酸分泌增多被认为是与应激有关的粘膜损伤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消化道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河南省农村地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从河南省18个城市管辖范围内的农村地区抽取596例脑卒中患者,调查其一般资料、卒中相关知识和态度、主动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 农村脑卒中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堪忧,平均知晓率仅为48.9%,对疾病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也严重不足,且仅有17.8%的患者参与功能锻炼依从性处于高水平,82.2%处于中低水平,知识水平高、态度积极、文化程度高是功能锻炼性的积极影响因素,而遗留并发症多及无配偶会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结论 河南省农村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锻炼依从性较低,从村医或当地卫生医疗机构处可获取的资源较少,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建议今后或可通过培训家庭照顾者、建立远程康复指导体系以及开展农村大学生公益社会实践等,以期提高农村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