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学龄期骨折患儿围术期应用认知行为方案干预后效果。方法将我院85例学龄期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2例给予围术期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43例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后心理弹性、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及疼痛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锻炼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儿童焦虑性障碍量表(SCARED)评分、儿童抑郁障碍量表(DSRSC)评分、儿童术后疼痛量表(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减轻学龄期骨折患儿术后疼痛,提升患儿心理弹性及康复依从性,缓解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瘤患儿及其父母的心理特征。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10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8对脑瘤患儿及其父亲或母亲。患儿包括40例脑瘤初发、38例脑瘤术后康复期。另选取80对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对以上被试进行心理测评,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脑瘤患儿的父亲或母亲进行心理状态调查。结果 DSRSC三组被试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ARED结果显示,初诊脑瘤组患儿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康复组患儿在总分及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怖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在广泛性焦虑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初诊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和SDS结果显示:78名脑瘤患儿父母中有42例(53.85%)存在焦虑,32例(41.03%)存在抑郁,脑瘤患儿父母的SAS和SDS总分均高于我国常模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初发脑瘤组父母的焦虑得分明显高于术后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瘤患儿父母的焦虑与抑郁有正相关性(r=0.953,P0.001),但与脑瘤患儿的焦虑、抑郁得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术后康复期脑瘤患儿的焦虑抑郁情况较初诊脑瘤患儿及正常儿童严重。脑瘤患儿父母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量表对两组患儿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其焦虑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发热缓解时间、疱疹缓解时间、溃疡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护理前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行为、运动、饮食及用药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效果理想,能改善患儿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重庆市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发生情况,为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疏导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选取儿童青少年学生425名,年龄范围为7~16岁,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及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对被试进行评估.结果 ①34.6%(147/425)的青少年存在焦虑情绪,9.9%(42/425)的青少年存在抑郁情绪;5.6%(24/425)同时存在焦虑抑郁情绪,33.2%(141/425)仅有焦虑或抑郁情绪,61.2%(260/425)无情绪问题.②男性、女性间焦虑抑郁情绪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12.592,P<0.05),男性中66.1%的无任何情绪问题,25.3%仅存在焦虑情绪,5.6%仅存在抑郁情绪,3.0%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女性中55.2%的无任何情绪问题,33.3%仅存在焦虑情绪,2.6%仅存在抑郁情绪,8.9%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不同性别间焦虑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38,P<0.05),抑郁情绪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2,P>0.05).③年龄与焦虑(r=-0.42,P>0.05)、抑郁情绪(r=0.071,P>0.05)间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评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420,P<0.001).结论 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需要给予积极心理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AR)对学龄期儿童认知及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80例AR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选择80例年龄、性别配对的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评估两组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儿童焦虑自评表(SCARED)以及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分析观察组患儿鼻炎症状评分(TNSS)与上述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DSRSC评分、SCARED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WIS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SS评分(7.29±1.71)分,TNSS评分与DSRSC评分、SCARED评分呈正相关,与C-WISC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患有变应性鼻炎的学龄期儿童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认知功能下降,且与鼻炎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患者情绪障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帕金森病患者伴发的情绪障碍.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和抑郁评价量表对100例帕金森病患者和50例对照者进行情绪障碍研究;并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帕金森病统一评价量表(UPDRS Ⅲ)和改良Hoehn-Yahr分级,分别评价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运动障碍严重程度并进行病情分级.结果 帕金森病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评分[(14.45±8.30)分]和抑郁评价量表评分[(7.98±6.24)分]均高于对照组[(3.68±3.23)分、(2.76±3.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焦虑症状发生率为49%(49/100),高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早期与中晚期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组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12%)虽高于对照组(2%),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早期者(P<0.05).帕金森病组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性焦虑及躯体性焦虑,抑郁症状则以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以及睡眠障碍为主;性别与肢体发病侧别对情绪障碍无明显影响,而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r=0.199,P=0.049;r=0.295,P=0.005)和抑郁评价量表(r=0.196,P=0.050;r=0.274,P=0.009)情绪均与病程和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以焦虑情绪为主要情绪障碍症状,表现为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于疾病早期即已出现;而抑郁症状多出现于疾病的中晚期,主要表现为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以及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在儿童情绪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80例儿童情绪障碍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实施治疗相关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应激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偏高,心理应激反应明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社会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生理健康4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4个维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77.5%、9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0.007)。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儿童情绪障碍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癫痫患儿的焦虑状态,并探讨患儿的性别、抑郁、个性情况以及监护人的焦虑、抑郁和个性等对患儿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焦虑自评量表(SAS)、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以及儿童和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95例癫痫患儿及其监护人的焦虑、抑郁、个性的3个维度进行评分,同时与对照组118例儿童的焦虑状态进行比较.结果 癫痫患儿SASC得分较对照组儿童高,癫痫组女童较男童得分高,患儿各年龄段的焦虑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13~15岁癫痫组儿童得分较同年龄段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SASC得分与DSRS、儿童EPQN、P量表得分呈正相关,与E量表得分呈负相关;与监护人SAS得分呈正相关,与监护人EPQ E量表得分呈负相关;而与监护人BDI以及EPQP、N量表得分之间无相关关系.监护人文化程度相同时,癫痫组和对照组SASC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人文化程度不同时,癫痫组SASC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人职业相同时,癫痫组和对照组SASC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人职业不同时,癫痫组SASC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发作形式、影像学表现及病程不同时,患儿SASC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癫痫患儿的焦虑水平较正常儿童升高,且与患儿的性别、年龄、患儿和监护人的焦虑或抑郁水平及某些个性特征相关,而与患儿的发作形式、影像学表现、病程长短、监护人的职业和文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学生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情况。方法:用儿童焦虑障碍筛查量表(SCRED)对县城2900名及农村1800名8~14岁小学生进行筛查,对筛查出的焦虑障碍儿童进行抑郁障碍诊断,对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儿童实施相关量表及问卷测量。结果:儿童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率为12.7%,其中县城12.9%,农村12.3%,两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915)。焦虑抑郁障碍共病儿童与仅有焦虑障碍儿童在焦虑量表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上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抑郁量表分与焦虑量表的躯体焦虑、广泛焦虑及焦虑总分呈显著相关(P〈0.001)。结论:小学生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阶段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HIE患儿家属98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观察组给予分阶段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焦虑抑郁情绪、依从性情况。结果教育前两组患儿家属疾病知识、科学喂养、基础护理、饮食搭配、注意事项、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两组患儿加速上述指标显著有于教育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教育后两组家属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教育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坚持治疗、定期复诊、居室安排、症状观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新生儿HIE患儿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的不宁腿综合征(RLS)的发病率及其对情绪和睡眠的影响。方法对200例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组)和100名正常成人(对照组)进行RLS发病率、严重程度、睡眠质量和焦虑及抑郁程度评分,比较偏头痛人群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并对共患有RLS的偏头痛患者的情绪和睡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成人慢性偏头痛组的RLS发病率(16.25%)较对照组(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性偏头痛组的RLS发病率(12.5%)与对照组(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患RLS的偏头痛患者较单纯偏头痛者的睡眠质量差、焦虑及抑郁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头痛频率及RLS为抑郁、焦虑及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均P0.05)。偏头痛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匹茨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与国际RLS评估量表(IRL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HAMD=0.397、rHAMA=0.434和rPSQI=0.500;RLS严重程度与抑郁、焦虑及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慢性偏头痛患者的RLS发病率更高,且RLS症状更严重。RLS的严重程度与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情绪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对236例流动儿童,207例郑州市儿童进行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1)流动儿童在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焦虑总分、抑郁总分项目上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2)流动儿童在父母情感温暖、父过分干涉、母偏爱被试项目上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3)父母拒绝、否认,父过度保护,母惩罚、严厉与流动儿童的焦虑呈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母偏爱被试与流动儿童的抑郁呈负相关。结论 (1)流动儿童存在显著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2)流动儿童得到的父母情感温暖、偏爱较少;(3)父母积极的养育方式会使流动儿童较少出现抑郁情绪,而不良的养育方式与焦虑情绪的出现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麻术对学龄期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手术患儿近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12月在大连市儿童医院接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的手术患儿为患者组,符合入组标准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和吸入麻醉组(I组),每组各3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大连市西岗区两所小学6~12岁健康学龄期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7天采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评定患者组与对照组的认知功能。结果共84例儿童完成研究,其中T组、I组、对照组分别为27例、29例、28例。术前三组的C-WISC各条目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7天,I组联想学习、数字符号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组联想学习、数字广度和数字符号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患者组的各条目评分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均0.05)。结论全麻可能会导致学龄期患者近期认知功能受损,不同的全麻方法对学龄期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早期患者疲劳、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和焦虑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MS患者45例(研究组),同时纳入30例健康者作对照(对照组)。分别采用修订疲劳影响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Rey听觉词语学测验、简化Rey复杂图形、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ymbol digit modalities test,SDMT)、Stroop测验、画钟试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多发性硬化生活质量量表进行临床测评。结果研究组躯体功能、躯体致角色受限、情绪致角色受限、疼痛、情绪状况、精力、健康认识、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健康压力、健康变化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短延迟记忆与长延迟记忆的成绩降低;SDMT测验成绩下降,Stroop测验反应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疲劳得分较高(P0.05)。疲劳与生活质量中的躯体功能、躯体问题导致角色受限、情绪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情绪状况、精力、健康认识、认知功能、健康压力、总体生活质量相关(P0.05)。结论 MS患者早期生活质量即明显降低。虽然早期即出现记忆功能、执行功能/信息处理速度损害及焦虑、抑郁、疲劳症状,但仅疲劳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强化心理护理对头部伽马刀治疗颅内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头部伽马刀治疗的颅内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采用SAS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评估心理状态,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躯体化、恐怖、焦虑、抑郁、精神病性、人际关系及总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化、恐怖、焦虑、抑郁、精神病性、人际关系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敌对、偏执和强迫症状等因子得分与入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头部伽马刀治疗颅内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托莫西汀治疗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并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ADHD并焦虑患儿9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观察组患儿接受托莫西汀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哌甲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ADHD评定量表和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量表(SCARED)评分,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两个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莫西汀治疗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并焦虑,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ADHD症状,降低患儿的焦虑程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不同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功能锻炼以及心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的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前HAMA评分、HAMD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结束后,两组的上述量表各项指标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9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采取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减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对患者疾病的康复与预后均具有很大的改善,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情绪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运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变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2组干预后运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A焦虑评分、HDRS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情绪改善及功能恢复产生积极作用,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躯体功能、机体疼痛、社会功能等指标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机体疼痛、社会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一般健康状况、心理健康两项指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起重要作用,有效缓解了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绘画治疗对儿童情绪障碍治疗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将32例符合儿童情绪障碍诊断标准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6个月的绘画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使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对患儿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儿SCARED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EPQ中情绪稳定性量表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绘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和稳定情绪障碍儿童的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