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03-2011-03我院诊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和观察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h和2周的ND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h和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D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t-PA静脉溶栓与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巩义市人民医院2015-01—2018-02收治的24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rt-PA静脉溶栓组210例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30例。观察2组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情况,对比2组血管再通率、总有效率。结果 2组溶栓前NIHSS评分、FIB、PT、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溶栓6 h、3 d、7 d NIHSS评分、PT、TT均低于rt-PA静脉溶栓组,FIB均高于rt-PA静脉溶栓组,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血管再通率、总有效率均高于rt-PA静脉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改善,血管再通率、总有效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3-04-2015-10收治的100例需行动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进行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时,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可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 2013-01-2013-12收治ACI患者48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观察组)。2010-01-2012-12收治ACI患者48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比较2组ACI静脉溶栓治疗的生理指标及临床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47例,对照组恢复43例。2组治疗后NDS、AD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知识掌握、满意度、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和住院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的影响因素,以早期评估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2012-01—2016-06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的1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溶栓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对2组间年龄、性别、嗜烟、嗜酒、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卒中史、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入院前NIHSS评分、治疗前MAP、治疗前LDL-C水平、房颤及动脉狭窄或闭塞等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效组患者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显著短于无效组,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比例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糖尿病史及动脉狭窄或闭塞等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越长,合并糖尿病及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急诊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行急诊溶栓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溶栓准备时间、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准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之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急诊溶栓治疗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联合电针治疗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01-2013-05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联合电针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NDS、FMA和BI评分比较,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患者经治疗后NDS、FMA和BI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80%(P〈0.01).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电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及机械取栓方案对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2016-01-2018-01收治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共135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5例)、B组(45例)及C组(45例),分别采用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及机械取栓方案治疗,比较3组血管再通率、NIHSS评分改善良好率、随访预后改善率、随访病死率及颅内症状性出血发生率。结果 C组血管再通率和NIHSS评分改善良好率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B组血管再通率和NIHSS评分改善良好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随访预后改善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3组随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C组术后颅内症状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B组(P0.05)。结论机械取栓方案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在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显著优于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伴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将其分为常规组(超过时间窗或有禁忌症不能溶栓)40例、溶栓组30例; 常规组采取一般治疗措施,溶栓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和安全性。结果 溶栓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 溶栓组治疗后24 h、7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 溶栓组治疗后24 h、7 d的BI指数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 溶栓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与常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选择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溶栓组42例采用脑血管造影后,栓塞部位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溶栓组患者治疗总显效率、血管总再通率及Barthel指数评分完全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溶栓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选择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侧支循环建立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2013-05-2014-08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溶栓患者有无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前后交通血管开放,对照组前后交通血管未开放,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1)神经功能: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2)生活能力:观察组患者的PULSE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现侧支循环建立、前后交通血管开放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更好、日常生活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08—2018-08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选择2016-07—2017-07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溶栓治疗未实施人文关怀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观察2组焦虑水平、溶栓治疗的成功率、患者的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人文关怀的患者焦虑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溶栓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降纤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溶栓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选择2008年10~12月收治的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2组均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实验组于溶栓24 h后监测血浆FIB水平,对FIB>2.0 g/L患者应用巴曲酶降纤,直至FIB水平低于2.0 g...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局部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近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10—2012-11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局部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局部治疗组给予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局部溶栓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静脉溶栓治疗,分析局部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痊愈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和近期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局部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溶栓后NIHSS评分均高于溶栓前,前者溶栓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溶栓后ESS评分均高于溶栓前,前者溶栓后ESS评分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治疗组溶栓后自理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前者缺陷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溶栓后颅内总出血率和病死率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局部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较好效果,且对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具有较好的帮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持续监测辅助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TCD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TCD组在此基础上予以TCD持续监测。根据TCD检查血流信号的改变判断血管再通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治疗后3 d内采用CT检查判断有无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0 d、90 d时,TCD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B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TCD组治疗后24 h时血管再通率(78.6%)明显高于对照组(30.8%)(P<0.05),治疗后再通时间[(34.5±10.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5.8±13.6)min](P<0.01)。两组治疗后3d内CT检查均未发现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TCD持续监测辅助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溶栓疗法用药途径、时间、剂量.方法 急性脑梗死83例,按随机原则分为静脉组、动脉组和对照组,其中动脉组23例,静脉组和对照组各30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颈动脉给药组在溶栓后2h的神经缺损改善情况优于静脉组,不同治疗组疗效的比较,静脉溶栓痊愈率明显高于动脉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静脉组明显高于动脉组.结论 颈动脉用药与静脉用药均有显著的效果,静脉给药组疗效优于动脉组,但静脉组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高.  相似文献   

17.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脑梗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20μg,im,qd,4周后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为(8.37±5.68)分;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NDS 为(12.81±6.78)分.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1—2011-01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要采用基础治疗(低分子右旋糖苷、活血化瘀药物静滴1次/d,持续1~2周);实验组患者接受动脉溶栓治疗,具体为穿刺法加注射纤维酶原激活剂,将r-tPA 25万~50万U稀释于20mL生理盐水中,最后小心抽出导丝,经微导管注射稀释后的r-tPA,在30min之内完成注射,每隔15~20min复查血管造影1次,确保血管通畅,如果不通再注射25万U的r-tPA,确保r-tPA总使用量不超过75万U,治疗结束后8h内对所有患者给予阿司匹林200mg,1次/d,共1周。之后降低药量为100mg/d,坚持持续使用。对照组静滴r-tPA,其余各项操作与实验组基本相同。结果溶栓治疗前2组ESS差异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溶栓治疗后5h、2d、6d实验组ESS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1—2014‐01于我院治疗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滴依达拉奉,14 d为一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及N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N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溶栓后再梗死的作用。方法收集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均给予溶栓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溶栓治疗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χ~2=5.887,P=0.01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6.2±3.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1±3.8)分(t=4.564,P=0.000)。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能够对再梗死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